铃儿响叮当教案

时间:2024-09-29 08:09:43 应届毕业生网 我要投稿

[推荐]铃儿响叮当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铃儿响叮当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完美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学情分析

  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典型的二声部合唱、表演、编创为一体的活动课。共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为学唱简谱、学会主声部、伴奏及简单的乐理知识;第二课时为学唱第二声部,到达主声部与陪衬声部的和谐;第三课时为巩固加强、设计三声部的表演唱。我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通过不一样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一样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一样。

  4、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一样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2、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一样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导入

  1、介绍圣诞节的来历

  2、教师出示课件《新年好》

  3、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4、放录音《铃儿响叮当》

  ①、学生收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信息

  ②、学生自我引出课题

  ③、学生可随音乐自由形体动作

  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收集信息,相互学习

  教授新课

  1、范唱

  2、教师提示,师生互动

  3、教师指导

  4、节奏游戏

  5、教唱歌曲

  6、师生互动

  ①、学生自由伴奏感受音乐

  ②、学生用la音哼唱旋律

  ③、随电子琴伴奏读歌词

  ④、学唱歌曲

  ⑤、声部节奏训练

  通过师生合作互动,使学生准确、有感情演唱和表现歌曲《铃儿响叮当》

  效果测试

  指导完整的演唱

  尽量背唱,

  注意弱起拍。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拓展与实践

  指导学生

  编创新歌词

  布置装扮教室

  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

  2、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

  总结

  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在《新年好》的欢快氛围中结束本课。

  引申中国的新年即将来到

  板书设计

  铃儿响叮当

  1=D2/4●○

  反复记号A|B|C:‖D‖=A|B|C|A|B|D‖

  附点四分音符X﹒﹒X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上,学生的参与性、活跃性、创造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那种开放而有省略的课堂再现到我们的面前,同时,“要让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富有想象、敢于质疑、学会倾听、乐于分享”的理念及教学目标,在过程中一一到达。

  教学反思

  1、目标制定较合理、完善。

  2、教学中基本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

  3、从始至终,全班学生都用心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我想他们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

  4、对学生进行了拓展创编活动和情感教育。

  5、不足之处就是要注意细节之处,继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发挥自我的个性特点,体现自我的讲课风格。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2

  教学名称:

  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教学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1.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xx动作要求xx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xx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xx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师:xx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xx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音乐响)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xxx|xxx|xxx、x|x—|”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x|xxxx|x—|”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3、通过演唱、律动、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多变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欢快轻松的情绪,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所蕴涵的跳跃的、极富推动力的律动感。

  2、准确的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整体感知,了解歌曲结构。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看看动画里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师:今天,老师也想邀请大家参加我的雪橇之旅,大家起立,我们的幸福号雪橇就要出发了。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行走、拍手、捻指。

  3、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美国歌曲,名叫《铃儿响叮当》。你们看,(出示有色块的图谱),今天的旅程由三部分组成,有时比较平缓,有时跌宕起伏,请观察老师的动作,这三段旅程中哪一段是冲破风雪,奔驰前进的。

  (教学意图:从观看动画进入教学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幸福号雪橇情境,在音乐活动中,整体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老师表演的动作中感受不同乐段的主题和变化。

  二、学习A乐段歌曲

  1、首先我们踏上的是A段旅途,请大家聆听A段中多次出现的铃铛声,想想可以怎样用串铃来表现。

  2、学生创编演奏为A乐段伴奏,在乐器伴奏中感知这个乐段的`情绪、节奏。

  3、学唱A段歌曲。

  (1)观察A段中的两间小房子,比较老师画出的旋律线,看看哪个小房子的旋律先下坡再上坡,哪个小房子只下坡不上坡。请大家也来画一画,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2)演唱A段歌曲。纠正出现的问题再次演唱。

  (3)这段歌曲表现了铃儿摇晃时发出的声音,应该用跳跃的声音还是连贯的声音来表现?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A乐段。

  (教学意图:A乐段主要通过串铃的演奏来感知这一乐段的音乐形象,并通过画旋律线的方法区分两次不同的结束句。)

  三、学习A’段

  1、我们知道A’段和A段十分相似,请大家观察我演奏的串铃,找一找哪句的演奏发生了变化?生:最后一句。

  师:最后一句雪橇平稳缓慢的奔向了远方。歌曲最后一个长音表现雪橇滑的很远很远,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拍。(9拍)

  2、我们一起用串铃来表现出这个乐句的节奏变化。再完整演奏A’段。

  3、演唱A’段。

  (1)接龙唱,师唱最后一句。

  (2)讨论最后乐句的换气及减弱的力度变化,并练习结束句。

  (3)完整演唱A’段。(播放伴奏音乐)

  (通过观察乐器演奏中的变化,找出节奏旋律发生变化的乐句,并在乐器演奏的活动中强化最后一句的变化。解决演唱中的节奏难点。)

  五、学习B乐段

  1、B段是最惊险的一段旅程,观察老师的动作,数一数有几次跳的动作?(5次)

  2、出示红色标记,这五次跳的位置即是乐句的开始又在弱拍的位置上,我们称他为弱起,在这首歌曲中给人一种起伏的奔驰的感觉,你能在弱起的位置准确的做跳的动作吗,一起试试看。

  3、再看看老师怎样用铃鼓来表现这段音乐的。学生练习。

  4、演唱歌曲。

  (1)你能准确的唱出歌曲中红色的弱起部分吗?默唱歌曲。

  (2)跟琴演唱歌曲。

  (3)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意图:通过身体律动和铃鼓的演奏两种方式感知、强化本乐段中的五次弱起节奏,感受冲破风雪,奔驰向前的音乐形象,解决演唱中的节奏难点。)

  5、完整演唱歌曲。

  六、拓展

  1、欣赏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讨论节拍变化带来的情绪变化。

  2、欣赏无伴奏合唱《铃儿响叮当》,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魅力。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的作品,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帮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表现形式表现下,同一个音乐作品可以变化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二)、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开心)。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作品介绍)

  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A、B两题)

  A、歌曲情绪怎样?(欢快活泼)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提醒大家要注意换气与附点节奏哟!)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师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教唱歌曲。

  A、跟琴学唱

  B、个别乐句反复教唱。

  C、跟琴演唱。

  雪橇从远处滑了过来,又从身边滑走了,你觉得怎样表现由远到近的这种效果呢?你觉得哪句应该唱的重一些,哪句应该轻一些呢?

  (三)、巩固练习

  1、请大家跟伴奏一起演唱这首欢快的歌曲,一定要注意表现由远及近的效果哟。

  2、分组演唱。

  3、唱得真好,我仿佛听到了那种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老师有个提议,看看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铃声呢?比如说拍拍手、跺跺脚。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一起来呈现出来。(给学生讨论几秒钟,然后跟伴奏再唱一遍)

  4、不错,不过老师好像还不过瘾,毕竟不是真的乐器,下面拿出乐器(课前准备几样打击乐器),先研究一下能在歌曲衬词“叮叮当”处加上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或节奏来表现歌曲。(个别起来说)

  5、学生创编动作,并随视频一起表演。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创造”。(出示PPT)

  7、让我们再次跟着音乐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四)、小结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在你们唱唱跳跳中老师看到了你们脸上的的喜悦,你们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这样开心快乐,并且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份开心与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人。能做到吗?!(说完后出示最后一张PPT,并安排学生有序走出教室。)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2、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鼓励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铃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一匹马拉着雪橇在雪地里奔驰,它的脖子上系着铃铛,在奔跑的过程中发出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他的名字是《铃儿响叮当》,在西方的圣诞节是必定会听到这首歌曲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圣诞歌曲,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1、听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思考:歌曲节拍(四二拍)唱歌的情绪(轻快活泼)

  2、再听歌曲:找出反复的地方(反复记号)

  3、了解作者。

  过渡:在学唱这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歌词,看看歌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情景?

  4、指名朗读歌词。

  5、交流歌词描绘的情景。

  歌词讲了小朋友们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他们非常愉快。为了更能表达这种愉快的心情作曲家把它配上了优美的旋律,我们再来认真听一下。

  过渡:既然它是一首歌曲,那它就有它的节奏,我们读歌词的时候,就不能想平时读书一样读它,而是要有节奏的朗读。

  6、师范读,生自读。

  (二)歌曲教唱

  歌曲的基本情况已经都了解了,老师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教大家唱这首歌了。噢,看,一辆漂亮的雪橇从远处飞驰而来,让我们一起随圣诞老人坐上雪橇,拉起缰绳,出发吧!(播放《铃儿响叮当》)

  唱一:教唱简谱三遍。唱二:教唱歌词三遍。唱三:用“la”代替歌词哼唱。唱四:齐唱这首欢快的歌曲。

  (三)用身体的某部分打节拍。(拍手)

  一边用手打节拍一边唱歌曲。

  (四)小结

  同学们唱得太好了,我仿佛听到了铃铛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欢快的圣诞歌曲,仿佛也过了一回外国新年。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给的快乐,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学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意境,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来表现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脚踏琴、小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何老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上一堂音乐课,这也是我第一次来这边上课,而且还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我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也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生:(鼓掌)

  师:老师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开心地度过这节音乐课。

  二、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

  师:那我们用连贯、流畅的声音“Wu”来表现一下。师示范,生跟唱。

  (1)3---|3---|

  Wu…Wu…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

  我们用有力的声音,并运用歌唱中的气息,用“Wu”来。

  (1)3---|3---|

  Wu…Wu…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师:我们用稍短促的声音来唱一下“Wu”。

  (2)3-|3-|3-|3-|

  Wu…Wu…Wu…Wu…

  板书:短促起伏小的旋律线。

  师:我们用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来唱一唱。

  (3)33|33|33|33|

  WuWu…

  LuLu…

  板书: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Wu”“Lu”来演唱。(强弱对比)

  师:那我们用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运用歌唱中气息来唱一唱

  (4)3333|3333|3333|3333|

  wu…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又吹来一阵风,它唱着歌儿吹来了,它是怎样唱的啊?

  (5)333|333|333|333|

  wu…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是什么啊?

  生:铃铛

  师:铃铛随着风儿唱起了歌“叮叮当,叮叮当”铃铛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铃儿响叮当》。(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并播放音乐)

  二、学唱歌曲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二拍子、欢快)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课件出示歌谱)

  设问:铃铛声是从哪里传来的?(雪橇、马车)

  师:是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师: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啊?

  板书:结构A+B+A

  3、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师范唱后学生跟唱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4、学唱歌曲第三部分

  加入刚才的练习,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最后“嗨!”结束。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师范唱。

  (2)学生随琴跟教师跟唱。

  (3)找出较难的地方进行解决。

  (4)老师范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

  (5)全体跟钢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着钢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课件歌曲音乐,唱一遍。

  8、跟课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认识乐器及为歌曲伴奏,

  1、认识乐器:碰钟、双响筒、铃鼓、三角铁,并演示打法。

  2、分组练习。

  3、整体歌曲表演:一组唱歌、一组乐器伴奏。

  一遍后,两组角色互换

  四、观看歌曲视频,结束本课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唱卡拉OK吧!(播放课件视频,大家一起歌唱)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动听快乐的歌曲,并用乐器进行了伴奏,大家开不开心啊?(开心)何老师也很开心,祝愿你们每天都这么快乐的生活。我们在这快乐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这堂课吧。

  教后反思

  上完这一课,感觉跟学生的距离又进了一步,一个学生在课后跟我说:“老师,今天我很开心”。是的,能让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是我这节课的目标,也是我教学的一贯宗旨。

  一、确定目标

  音乐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富有想象、敢于质疑;学会倾听,乐于分享”。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乐曲欢快、风趣和富有韵律感的情绪,体验人们在圣诞

  节中愉悦的心情;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律动、哼唱、伴奏、表演等音乐活动表达歌曲的意境。

  2、能力目标:以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轻松的情绪;并能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结合歌曲进行情景律动表演,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等多种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性音乐活动,乐于与人交流。

  二、解决重难点

  我根据本歌曲的特点,以听觉领先,动态感受为突破口,来设计教学层次。从一开始雪地意境的创设,到各种多样的律动,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新课标提出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难点质疑,自主释疑,因此教学上采用方法是先让学生找找节奏谱中的难点,然后通过生领拍、听琴模唱为突破口,在感受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新课标重视音乐技能与兴趣的结合,这也是本课想要表达的一个教学思想。

  三、互动教学

  新课程提出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主,融入学生之中,所以我设计了教学环节与课题的紧密结合:

  1、平等互动:我觉得如果学生能和教师一起学习音乐,

  就会增加他们的兴趣,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支持。我紧紧抓住这一环节,积极主动地做他们的`朋友,要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所以在组织教学中我安排了律动,主动走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多给他们奖励。所以学生也不那么拘谨了,大部分学生都融入到律动中来。

  2、合作互动:在新歌教学时,经常需要范唱歌曲。在以前我会说:“下面请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为老师打节奏。”学生只会照我的意思做,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无心来欣赏。而现在我改成:“我觉得大家表现真好,所以我要为大家献上一首歌曲。但我还需要一个乐队,有哪几位愿意与我合作?”话音刚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与我合作表演。同样的教学,而用不同的方法来尝试,效果截然不同。后者当学生听到老师要为他们献歌时,都非常兴奋,有的随我一起演唱。这种合作弥补了教师在范唱时有一些所不能顾及的表演。

  3、研讨互动:新课标体提出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了创造性的思维,才有创造性的举动。本课采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始终置学生与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之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主动地与音乐对话。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不足点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我归纳有三点:一是在语言上还考虑得不够周详,有待加强;二是由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临时问题花去了一些时间,以至最后的表演环节学生没能轮流进行。三是学生的表现力还没能发挥到最好的状态,部分学生还不够自信,不够大胆表现,表演是也不够积极,都观望多,不敢参与。我会继续发扬优点,更留意出现的问题,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力求把音乐课上得更活!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享受与同伴合作游戏舞的快乐。

  2.能在模仿动作的基础上大胆地创编各种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3. 理解歌曲表达的喜庆节日气氛。

  教学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表达的喜庆节日气氛。

  难点:能在模仿动作的基础上大胆地创编各种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课件准备:圣诞老人动图,圣诞老人语言音频,圣诞节气氛插图,《铃儿响叮当》歌曲音频,游戏规则路线展示动图。

  环境创设:用圣诞树、圣诞老人、麋鹿、雪人、圣诞花环等布置活动室,营造节日气氛。

  材料准备:

  铃铛,人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音乐导入,播放圣诞老人语音,请幼儿与圣诞老人问好。

  1.播放语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圣诞游戏舞,你们想参加吗?我们先来听这首圣诞节的歌。

  2.播放圣诞节的歌《铃儿响叮当》。

  二、基本部分

  (一)练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幼儿感受圣诞的气氛。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都想到了什么?

  (二)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创编的不同舞蹈动作。

  (三)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1.用圣诞老人的口吻讲解游戏规则:全体幼儿面对面排成两队,间隔两个人的距离。幼儿跟着节奏拍手,歌曲前奏结束后,队伍最后的`两个幼儿边唱边做自编的舞蹈动作,穿过队伍的中间,到队伍最前端站好。然后其他幼儿依次完成。

  2.强调游戏玩法:在最后的幼儿要注意观看前两个幼儿,等前面的两个幼儿达队伍最前端,就要开始边表演自己的动作边穿过队伍;还没轮到做动作的幼儿可以拍手或者自由做动作。

  3.分发铃铛,让幼儿边玩游戏边用铃铛伴奏或拿铃铛来做动作,烘托游戏气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集体演唱。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充分感受歌曲中传递的愉快的情绪。

  2、幼儿愿意跟随歌曲用肢体和动作表现圣诞节滑雪的快乐。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节日气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布置好活动室内的圣诞节环创,营造圣诞节的节日气氛

  2、圣诞帽

  3、教学PPT《铃儿响叮当》

  4、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佩戴好圣诞节的帽子,圣诞帽,以圣诞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幼儿们的棉签,引出今天的主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几年是什么节日吗?

  (2)今天是外国小朋友们的新年,叫圣诞节。

  2、请幼儿看看今天活动室内的环境变化,说说自己眼中的圣诞节是什么样的`。

  (1)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活动室,看看都有什么?

  (2)我们的活动室变样了,在你们心中圣诞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3、教师出示PPT,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和幼儿一起装扮圣诞树。

  (1)你们觉得圣诞树上面可以挂什么呢?

  (2)装饰完圣诞树之后一起来看看国外小朋友们的圣诞树是什么样的。

  4、教师播放圣诞节音乐,《铃儿响叮当》,请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内容。

  (1)在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呢?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出现?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歌曲中活泼和欢快的.特点。

  (3)请大家说说你们在听完歌曲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5、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铃儿响叮当》,理解歌曲内容,并尝试模仿相应的动作。

  (1)刚刚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2)你们猜猜他们都是怎么样滑雪的?坐在雪橇上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演滑雪和坐在雪橇上的样子。

  (4)模仿动作之后,集体表演或者分组进行展示。

  6、铃儿响叮当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我们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钢琴、同步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设计意图: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三声部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

  (2)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3)111|111|111|111|……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解决歌曲难点。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钢琴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钢琴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钢琴低音区《铃儿响叮当》B部分缓慢

  第二段:钢琴高音区《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设计意图:建立和声的概念,并完成。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钢琴弹唱范唱全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作铺垫。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三、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同。

  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速度、节拍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四、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铃儿响叮当教案】相关文章:

铃儿响叮当歌词11-15

中班语言教案教案06-18

猫教案03-08

《春》教案12-29

《西湖》教案01-14

小班教案端午节教案通用09-16

《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04-05

大班美术教案:庆国庆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中班美术教案:国庆烟花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绕口令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