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01 22:13:32 应届毕业生网 我要投稿

[荐]名师之路心得体会12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师之路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名师之路心得体会12篇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1

  本次“名师之路”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有幸观摩了何月丰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以30x20为例,展开探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表达算理,并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在人教版教材中,并没有出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例题,“整十数乘整十数”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例题2“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相应“做一做”中。而何老师把这道题单独作为例题,主要是考虑到整十数乘一位数探究的意义不大,学生利用数的意义或转化为加法都能计算出来,不利于学生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整十数乘整十数,是学生体会运算一致性的源头,是有必要作为一节关键课例去研究的,因此设计了这节课,为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做了一个示范。

  一、突出计数单位。

  课堂伊始,何老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了数数,由一个一个的数,到十个十个,一百一百的数,使学生感悟到:数数时,数字越大,数的单位越大,像个、十、百、千……这样数数的单位都叫“计数单位。”使“计数单位”这个本该在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中才出现的概念顺理成章被孩子们主动接受。接下来,何老师又复习了数的组成,为下来的新课做好知识铺垫。

  在教学30x20的环节,学生自主探究有多少个小圆点,在交流算法时,孩子们都奔着“法”去,只知道不看末尾的2个零,不知道为什么,何老师就引导学生先从数的组成看30、20分别表示几个几?并板书在黑板上,并顺着学生的想法:3和2相乘了,那还有2个十呢?3个十和2个十相乘怎么就变成6个百了?不断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去思考。

  二、直观表征形式。

  整节课使用图形、语言等多种表征形式,使学生从“法”到“理”,理法结合,相辅相成。学生没有数圆圈,而是通过知识经验得出了30x20=600作,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语言表述出:“3x2=6,10x10=100”。何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圈出6个百,验证是不是有600个圆。在学生动手操作以后,展示交流孩子们的想法,出现了把20x5作为一个圈,圈出来这样的6组;还出现了把10x10作为一个圈,把这一种圈法作为重点,老师提问:“在图上你能找到3x2=6,10x10=100吗?”学生指着图解读想法,这样就把抽象的方法用直观的理表示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三、借助比较体会一致性。

  在完成教学后,为了完善学生的认知,何老师设计了“理一理”的环节。将30x2、30x20、300x20计算时有一样的地方吗?孩子们发现都先算3x2=6,再比较不同的地方,发现计数单位在变,从而体会到乘法的计算其实的本质都是计数单位x计数单位,个数x个数。我想孩子们本节课的收获,在后面学习小数乘法时将会不断深化。

  四、教学语言的魅力。

  名师的课堂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是缜密的环节设计,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教学语言的魅力也值得回味。在孩子们动手操作结束时,老师提醒孩子开始交流了,说到:“学习有时候需要精心思考,有时候需要倾听交流。”在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时,孩子们只发现了:“积里面的0不断增加”这时,何老师教给学生:“0不断增加只是表面的,学数学要透过表面看本质,0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在变?”孩子们就发现了是计数单位在变。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何老师的课堂,很好了示范了何为“一致性”,不仅仅使学生体会到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也很好的诠释了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为我们开展一致性的教学带来了启示。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2

  在探寻教育的真谛与奥秘的旅途中,我有幸踏上了“名师之路”。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名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与名师的交流中,我领悟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启迪智慧、引领成长。

  名师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他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在名师的引导下,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

  此外,名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他们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通过这段学习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以名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之路”虽然短暂,但它带给我的启示和收获却是永恒的。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定地前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3

  2月22号,我们一行六人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西部六省第(2)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一共听了17节课,三个报告,最后一个报告因为要坐下午四点半的车回来,没能听成。经过三天的认真学习,各位专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育技能、幽默的教学风格、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让我领略到名家大师的风采!下面我就把我这几天的学习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高效的的评价

  听了各位专家的课,感受最深的是无处不在的高效的评价。比如:于永正老师的不留痕迹的评价。在朗读训练中,他这样评价:如:“你语气真好!”“你读的流利,既没加字也没减字。”“你是读的最好的一个,既流利又有感情,知识也很丰富。”“读中,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你就能读好的。”“读书能使人聪明,越读越有味道。”“读书要学会做记号,静心读书,静心思考。”武凤霞老师极具提示的评价,她在教到“萧红在这个院子里做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用线画下来。”她发现有的'孩子画了大片的文字,就说“有的同学很会画,只把什么事画下来了,不是画很多句子。”“这个同学特别会画,只画了几个词。”“这位同学很会修正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些高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也就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高效课堂。

  二、文本的秘妙

  王崧舟老师通过《长城》一课关于《文本的秘妙》分析印象深刻。《望月》教学更是将其“诗意语文“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人文情怀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给我们展示了安详柔美的“江中月”;或天真,或孤独,或思乡,或欣喜,或满腹愁绪的“诗中月”;以及像天的眼睛一样的“心中月“。

  武凤霞老师将茅盾对萧红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贯穿于《我和祖父的院子》全课教学,让我看到了文本无处不在的秘妙,同时也感受到了武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没有对萧红作品的深层阅读,没有对萧红人生的深入关注,我想,也就没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三、坚持

  于永正老师几十年的坚持,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王崧舟老师的坚持,形成了“诗意语文”的理念;戴建荣老师的坚持,有了《浅唱低吟学古诗》;武凤霞老师的坚持,形成了“生命语文”的教学理念……

  其实,看到年过古稀的支玉恒老师,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感动于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也感动于他们一腔热血为了孩子们,更感动于他们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的这个急速成长的专业平台……面对年轻的教师的同课异构,年轻专家的课堂展示,我有颇多的感慨,感慨于他们的教育艺术,感慨于他们扎实而灵动的课堂,感慨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

  面对我的课堂,我更需要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实践,在坚持中前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4

  踏上名师之路,是一段既充满挑战又富有收获的旅程。它不仅仅是对教学技能的提升,更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和重塑。

  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名师们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们不仅在教学上追求卓越,更在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每一次与名师的交流,都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名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发现,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启迪。我开始尝试运用更多的互动、启发式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我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学习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品格。

  名师之路还让我意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在名师的熏陶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风格。我坚信,教育应该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一种智慧的启迪,一种情感的共鸣。我将继续在这条名师之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这段旅程,我深感收获满满。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在名师的引领下,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关爱学生,我们就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5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我始终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追求,踏上了“名师之路”。这条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每一次经历都让我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我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与名师的交流和自我探索中,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每一次的听课、研讨,都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名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他们告诉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我开始尝试用更加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我发现,当我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时,我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名师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深感温暖和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行的步伐。

  在“名师之路”上,我还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不再是逃避和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和克服。我相信,只有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我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回顾这段旅程,我深感自己的收获和成长。我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也感谢自己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未来,我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不断学习和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6

  习作教学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也是一门寓教于乐,愈品愈浓的艺术,更是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的环节。为了探寻习作教学艺术,4月12日,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西安滨河学校参加了“名师之路”小学语文习作专题教学观摩活动。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让我们收获满满。

  整个活动以童漫作文、思性作文、童化作文、分段互动教学、课外作文、习作单元作文为主题,以名师示范课+名师讲座形式将新课标下作文教学方法探究呈现给大家。

  “童化作文”教学倡导者吴勇老师的示范课《神奇的探险之旅》,通过创设探险情境,任务活动驱动,引导学生学写探险故事,在一个个的进阶活动中,学生的言语得到发展,思维得到提升。特别是对于探险过程的写作指导,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的写作越来越精彩。这样的写作课是生动的、扎实的、高效的。吴老师在《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教学新秩序》为题的讲座中谈到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教学,要通过目标定向,精准教学;目标引写,尝试学习;目标导教,进阶学习;目标启评,深入学习;目标促教,高阶学习;目标疏改,深度学习。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核心要素,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言语和思维的同生共长。

  江苏省特级教师费洁执教的课外作文《意外的收获》趣味十足,让学生与听课老师都沉浸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在交流中迸发,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精彩的故事。费老师在讲座中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学生们的写作文的成长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她说,贴近学生是秘妙。好的`作文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学生走出今天的课堂,离开今天的内容,还有带得走的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这就是价值所在。

  教学之路,漫漫亦灿灿。孩子们在成长中如种子般,发芽、成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做的是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养护,而言语生命的养护最重要的是对言语冲动和欲求的珍视和维护。我们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葱茏。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7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我踏上了“名师之路”的旅程。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时光,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责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知识的洗礼和心灵的触动。名师们深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独特的教育理念,都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他们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分享,都如同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信念。

  我深刻体会到,名师之路并非坦途。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反思和实践。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们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尝试将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学生的潜能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为学生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首这段旅程,我深感庆幸和感激。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与名师们共同学习、成长;感激他们无私的分享和指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追求卓越,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育者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要素·语用”教学观摩研讨会,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没有夸大有意的渲染,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记忆……

  上午,首先由语文特级教师武凤霞老师带来示范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武老师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整体学习课文,抓住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关键字,让学生体会同一个字在文章中的不同意思,从而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在随后的讲座《指向核心素养落实的学习活动设计》中,从什么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入手,逐步引导我们学习如何去设计能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活动,武老师新颖的课堂和精彩的讲座迎来了阵阵掌声。

  接着,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高度评价了武老师的示范课,并以此为开头,做了《活用统编教材改进语文教学》的讲座。崔老师以编者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语文园地中每一部分的设计初衷,并提醒老师每部分内容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崔老师的讲座言近旨远,让我对语文教材有了一个新认识。

  下午,房燕老师和宁梅老师为们带来了同课异构课《四季之美》,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解读这两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两位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丰富的语文素养值得我好好去学习。

  最后,聆听了李琦老师的讲座《依托统编教材,促进思维发展》。李老师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我们该怎样去依托统编教材,做推动孩子思维向前走的有力推手。李老师朴实的话语,解答了我教学中的困惑,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名师之路培训,我了解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日常语言文字运用时,我们要把语用能力及语文问题内核形成教学内容,并通过整体性、序列性、渗透性的设计安排,做到精准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首先要重视朗读感悟,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逐步加深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种修辞的`妙处,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识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其次,要教会学生品析。在教学中,要经常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或诗词中词句的运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运用的不俗之处。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模仿课本中精彩的语句,模仿作者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在模仿中进行遣词造句,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通过培训,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从中体会了一些平时被自己所忽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前行。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9

  在探索名师之路的旅途中,我深感教育之路的深邃与广阔。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浓的热情。

  我踏入名师之路的初衷,是渴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然而,随着我逐渐深入其中,我发现,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并不仅仅是教学技巧的提升,更多的是对教育理念的坚守和对学生的深情厚意。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惑。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我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但正是这些困惑和挑战,推动我不断去探索、去实践。每一次的课堂实践,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都让我更加珍视教育的意义。

  与同行们的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育理念,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意识到,成为一名名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更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回顾自己的名师之路,我深感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深知,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只有不断去探索、去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沿着名师之路前行。我将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同时,我也将积极与同行们交流学习,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索和学习,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在这条名师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10月25日——27日,我参加了在xx电子科技大学召开的“名师之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和来自西北地区数千名老师一起聆听了来自江苏、深圳、浙江等省市,走在课改前言的名师授课。名师们时而激昂顿挫、时而犹如涓涓细流的课堂让我如痴如醉,专家们语重心长的报告也带给了我心灵上强烈的震撼。

  一、让语文教学落地生根。

  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陈延军老师的讲座,他的报告题目是《谈“减负”背景下落地生根的语文教学》。相信大家对陈延军并不陌生,他是北师大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海淀区名师站站长、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秘书长等等众多头衔。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再强调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这些来自祖国心脏的专家们,他们的声音或许就是最前沿的声音,或许就代表了今后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比如陈老师在讲座的一开始就说:向大家透露一点,也是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的,教育部规定小学低年级不允许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作业三门课不超过一小时,这就对我们的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着,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中,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

  海明威说,文学作品就像一座大冰山。陈老师在他的阅读课上,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要带一样东西,就是一本课外书,如果老师讲的内容他都懂了就可以读书。在他的阅读课上,他从来不打扰孩子读书,孩子们可以趴着读、跪着读、躺着读、坐着读,只要在读书,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并不重要。他戏称说上课的孩子们是“军事化管理”。

  20xx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晚宴上,提出了一个观点“文学是无用的”,在我看来之所以说文学无用是因为它润物细无声。文学看起来无用,但又是滋育灵魂的。陈老师的阅读课尚能如此,他讲的观摩课《落花生》更是天衣无缝地实现了四个关键指标。

  陈老师说:我们要让语文教学落地生根,我认为,首先要落地生根的,是我们的心,语文教师的心落地了、生根了,孩子的语文素养,才会慢慢地生根、发芽。

  二、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范式。

  同样是拥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无锡市南湖小学校长桂冠的武凤霞老师,她的报告《优秀教师成长的秘密》和公开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也令我耳目一新。

  武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打造的高效课堂范式,她提出课堂第一步检测,检测学生课前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可以听写词语也可以听意思写词语等等;第二步引导,抓课文重点段落取重避轻;第三步延伸,丰富课外阅读;第四步写,针对课文内容做一次小练笔。在武老师的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语文变成了人生的启智,变成了打开孩子心灵的的钥匙。她提出的课堂范式也成为了我学习的支点。

  武老师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在她看来成长的秘密离不开几个关键词:努力、需求、渴望。讲座的节奏很快,以至于光顾着聆听而忘记了做笔记,在这里只留下专家的只字片语几句名大家一起分享:

  年轻人总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徘徊,而到老了才明白重要的是工作的态度。

  兴趣不一定让你成功,而需求会让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渴望是前行的力量,渴望是化解问题的智慧,渴望是发现你能力的助推器,与有渴望的人为伍组成你的团队。

  三天的时间恍若白驹过隙,转眼即逝,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可专家们的教诲始终萦绕耳畔,在这里,我把我在现场临时兴起做的一首小诗摘录下来和各位同仁们一起分享,它也是心底最纯粹的感受:

  《七律·名师》

  名师不怕路途远,万水千山排万难。

  课堂教学看似淡,润物无声沁心田。

  以学定教效果好,顺学而导水平高。

  更喜小语搭平台,体验交流越极限。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11

  20xx年11月8日,我和其他两位同事赴西安太华路小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要素语用”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课堂,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你可以忘却自我,饱览名师大腕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在这里,你还可以尽情领略小语教学无穷的学科魅力,贪婪吮吸现代与经典的文化精髓....

  本次学习共听取了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及学术报告,西工大附小的王老师的《司马光》,这是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王老师不愧是大师级的老师,整节课从容不迫,课堂节奏井然有序。他用很浅显的语言介绍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再用多种的朗读方式读文言文,要求大家读准确,有节奏,有趣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细细的读,慢慢地品,自主去探究,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想一想如何停顿,并学会说古文,运用文字,由“戏于庭”拓展到“戏于林”“戏于池”,一堂课很注重语文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不仅引导学生从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还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经典,发扬国学。

  罗老师的古诗教学《浪淘沙》一课,他先出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让大家感受黄河的景象,然后尝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视觉、听觉、感觉中的黄河。罗老师说古人很喜欢用诗来写黄河,于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自然而然的从孩子的口中说出。他通过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从诗歌的景象、语言、情感、志向四个方面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适度的拓展,领略诗歌的磅礴意境,获得体验黄河的审美体验。

  紧接着朱老师带来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他先用句式的训练帮助学生梳理了西门豹治邺的起因和结果。从这种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紧接着,朱老师又引导孩子们构建故事内容结构,用简短精炼的小问题引领学生将故事中的每个小环节概括表达出来,逐步梳理清楚故事的所有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对故事的经过进行了复述,在复述经过的过程当中,朱老师用因势利导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全体学生都敢于进行复述,并且还运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了训练,在角色扮演之后让学生对教师的朗读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对朗读有了明确的标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对起因和经过的理解,以这种台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把握。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现阶段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回归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提升语文的趣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而有深度语文课堂应当在引导学生获得认知的同时,体验认知的发生过程,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经历思维的内省,豁然,超越,从而拥有语文学习饱满的获得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设计丰富多维的语用情境,达成多样化的语用习得,是积极语用的实现方式。而语文学习在追求听、说、读、写的扎实有效之外,还须特别关注“思”的发展与拔节。长期以来,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水平高低的表述常常落定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是因为我们认定“思"就蕴含在听说读写中。然而,从课程发展的现状来看,在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上形成的困境,其重要归因是思维缺席或思维弱化。因此,创设思维情境,呈现思维过程,形成思维碰撞,展示思维结果,成为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现阶段统编教材单元整合教学如何去实施,我认为就是要着眼课标,关注学生学习规律。以教材为依托,培养梳理语文知识的能力,还要突出重点,系统把握年段要求。依据各年级段的目标,多样组合单元内容。比如:不同年级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低年级的教学应以字词句为主,在模仿中学习基本与规范的短语和句式;中年级应以段的教学为抓手,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基本的段落形式,初步建立篇的概念;高年级则要从整体入手,探寻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选材组材和遣词造句的匠心。我们应认真去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精心的去组织课堂,使自己的课堂更有趣,更高效。

  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通过学习让我的精神和思想得以洗涤。当然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体验、总结、应用。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专家为引领、辐射,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12

  在我踏上名师之路的征途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与挑战。每一步的迈进,都伴随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教学的热爱以及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我始终坚信,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充满好奇与求知欲的学生时,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这条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老师。我们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彼此鼓励与支持。这些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具备耐心、细心和爱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会因为学生的不理解而感到沮丧;有时候,我会因为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够有效而感到困惑。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反思与改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回首这段旅程,我深感自己在名师之路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事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11-09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8-04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1-12

名师成长之路讲座心得10-23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7篇)04-14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10-24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03-17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06-03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01-09

名师讲座心得体会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