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余秋雨山居笔记读后感5篇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的第二部散文集。接下来小编yjbys给你们带来5篇山居笔记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山居笔记读后感一
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在前两年的书市上可确实火了一把,我也买了一本想领略一下大师的写作风范,不过工作繁忙,最近终于抽出时间读完了这本书,颇有体会。
可怜的正本
首先得知《山居笔记》算不得余秋雨的新作,因为《收获》发过,台湾出过,盗版盗过,早已失了新鲜。但书中新增的自序《可怜的正本》却很值得一读。余秋雨在这篇自序里哀而不怨地历数了他的著作被可耻地盗版的经过,并且根据传闻将对他的部分批评宣判为盗版者的鬼域伎俩,另外一些批评则一一指出它们的幼稚可笑,断定为”看不惯”他的”文化生态方式”。精彩极了,必将再次诱发读者的同情和敬意。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是宋人的无上骄傲。然而高处不胜寒,在向文学的顶峰攀越之时,他的仕途却因各种由嫉妒产生的流言坎坷起来,被贬黄州。戏剧性的正是这黄州,让苏轼摆脱纷扰,回归自然,成全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助他登上了文学之巅。
名为“突围”,再准确不过了。苏东坡带着被搅得一塌糊涂的名声和被贬的官名,来到了与宁古塔、海南一样让众官汗颜的迁谪之地黄州。千辛万苦地梢了几封信给往日的朋友,可有谁还敢和这个被朝廷贬了的人有关系?东坡被遗弃在孤僻的黄州,也使他萌生了突围的欲望。世界遗弃了我,我为什么不能放下念念不忘的国家、地位、朋友,而追求一个更自然的自我空间?突围,实则是一种超越,是一种人格的升华。
抱愧山西
在我的眼里,像安徽、山西都是贫困的省份。没想到在前一个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是山西!直到上世纪初,山西,仍然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余秋雨也不相信,这才开始了对山西的研究。
山西土地贫瘠,不适合中国传统的农田耕作,不安于忍饥挨饿,自甘潦倒的山西人,首先选择的正是“走西口”。不仅走西口,还将足迹踏便中国大地,哪里有商业上的需要,哪里就有山西人.山西人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分部遍及全国的日生昌票号是山西商人成功的代码,乔家大院的富贵华丽是山西商人财富的象征。
山西最终还是没落了,但那首不甘于现状的“走西口”还是萦绕于我的耳际。
天涯故事
海南岛,年轻的猎人追赶着一头鹿,这头鹿不断地向南奔逃,最后在山崖迫突然停住,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它回过来面对猎手,双眼闪耀出渴求生命的光彩,猎手被这种光彩镇住了。
海南岛,中国的最南方,用一种母性的温柔的眼光遥望着北方。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铃,“五公”相继贬嫡海南。海南母亲以宽宏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或是给了他们安身立命之处,或是在他们回京之时深情地看他们几眼,让他们怎么也忘不了。而海南人也是最爱家乡的。邱浚、海瑞在功成名就之时,心里的唯一念头就是回乡,但他们的愿望没有达成,客死他乡的最后一个目光,投向远处温热的故乡。
海南的地理位置,使海南成了整个中国这个大问号的那一点。我很欣赏这句话:
嫣然一笑,天涯便成家乡。
嫣然一笑,女性的笑,家园的笑,海南的笑,问号便成句号。
依稀心境
从余秋雨的口中,听到了近几年来他所受到的`批评和指责。其中大部分是抨击余秋雨散文中引用的一些史实有误。很佩服他泰然处之的态度,因为“对了解我的人,别人再怎么说他们也不会相信;对不了解我的人。自己再怎么辩解他们也只会将信将疑。”也很赞成余秋雨先生把论文和散文分离开的做法。写散文,为的就是有自由的空间,放飞自己的心灵,如果散文都像论文一样严谨而准确无误,那它还有必要存在于世上吗?那些盲目批评余秋雨的人们,你们想过吗?
极为精彩的《山居笔记》最后一篇是《历史的暗角》,讲的是历史上的小人,很不错的。看完此篇我正打算歇歇,可后面又有余先生本人按语,并附上卫建民先生的文章《谈“小人”》。卫文的大意是,声名日隆的余先生若不是碰上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纠缠,是不会花费笔墨冲破山居的清幽,来写历史上的小人的。
这就是看了余先生《山居笔记》后的一点感受,确实被余先生锐利的文学眼光和犀利的写作笔锋给深深地感染了,这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一段小插曲,却着实让人亲身地体会到了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山居笔记读后感二
最引人深省的是历史,最令人震撼的是思考,最高贵的是历史深处的灵魂。真正喜欢历史的人并不是喜欢它可观的价值,而是它随处散发的魅力。余秋雨虽算不上历史学大师,但他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思想者,被他折服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秋雨无声,却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来感悟有声的历史,寻找内心的真正宁静。
独特的思考视角,深度的思考见解,使笔下的文字浑身充满了理性。书中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以清代的兴衰为例,把文化作为一个王朝政治的体现,使我们从传统的爱国精神转移到一种唯物辩证的思维,从而来演绎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与悲凉。书中更伟大的是从清代的历史悲剧中找到更为重要的历史教训,从而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上升到了民族本身,作者不愧是真正有思想的文人。
平易感人的文字,玄奥细微的感触,这使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决的艰辛变得不再艰辛。在《流放者的土地》一节里,作者单单用文字来真切地描述了人性的罪恶。把潜伏在历代祖辈身上的残忍做了深层挖掘和剖解。文章中说到:“流放不止是指生命的流放,更是指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心灵对心灵的相互依赖。这样深处的呼唤让人们感到真正的友谊是存在的,但真正的.友谊是很难表现用语言来表现的,而文章中作者仅仅用通俗易懂的朴实的语言来表现的,并没有出现过多唯美华丽词语,也没有犀利精辟的词语,但总令人感触至深,这便是秋雨无声胜有声了吧。
淡然的山居情怀,宁静的抓住自己,这更是这本书中体现真正的灵魂。作者在繁华的世界中,竟然真正去寻找这隐藏于几百年间早已消失的历史,在点点痕迹中去寻觅,得到了震撼人心的感悟。同样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每个人都在城市的快节奏中变得急躁不安,更缺乏一种宁静的思考,而余秋雨的文字总会让你进入一个广阔静谧的世界,不像过往喧闹,一个淡然灵魂会产生更高的智慧,更深的挖掘,让你深处其中。
了解历史,并不是在那枯燥的历史痕迹中找到价值,更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有一种潇洒的胸怀,要有一种探寻知识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更是一种对真理的热爱。
如序言里写到:历史和文化都在时光的历程中前进,但总会以永恒的主题存在,文明与邪恶不可混淆,历史和法律不容侮弄,这便是这本书的真正魅力。在这条默默行驶的船中会有多大的惊喜,时间才是最后的判官。
山居笔记读后感三
闲来无事,拜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却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无法从书中自拔。秋雨先生亲身走遍多地,每到一地则去深深感受琢磨与此地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思考自身与人生的感触。直到读完全本,不禁感叹文学大家何以成为大家,一本书读下来,竟能让人感触颇多,犹如醍醐灌顶,脑中清明,受益匪浅。
远行
我们的一生中,多数时候是在远行。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秋雨先生一样,居住地已不再是自己出生时的那个小村庄,或是在某个快节奏的国际化大都市,或是在某悠闲却也不失繁华的二三线城市,我亦是其中一员。我们所熟知的古人远行,如苏东坡,如李白,多为游历,在山水中“诱发出关于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那么,现代人又如何?读罢《乡关何处》这一章,我开始思考,我们为何远行?
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是高中毕业前往南京求学。而直到现在,我才开始领悟到这一次远行在我生命中的意义,不可谓不是人生中的一次转折。这一次远行,识得来自不同省份的人们,在一个小角落却粗略感受到了祖国不同地域的文化,同时,也算是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了一个选择。而现在,我回到长沙工作,其实也是离开了家乡,开始另外一段旅途,工作一年有余,其中的.收获是无法估算的。我到现在仍记得在南京时偶尔会感受到的那种迷惘,偌大的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也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那种迷惑与无助。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迷惘与无助的情绪,我似乎领悟到了一点远行的意义:远行,不过是成长而已。
我们的认知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远行,扩大了这个生活的区域,也自然扩大了我们认知的范围。如同秋雨先生一般,身临其境方能深切感受到一个地域能给人带来的思考,这一点,我相信不仅适用于先生这样的大家,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这样的平凡人。走过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遇见不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思考,从而不断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除却这人之初,其他的品质均要从生活中体验学习。坚定不移的自信,百折不挠的坚韧,自强不息的品质,这些,均是由后天的学习带给我们的,而远行,则创造了这个学习的条件。所以我们要远行,但我们也不能只是远行,要在远行中不断成长,要在不同的经历中发掘自我,要在不同的历练中探索人生价值,甚至体验到生活的真谛,这便是远行的意义所在。
归根
秋雨先生在《脆弱的都城》一章中叙述了渤海国的兴盛衰亡,他在文章末尾讨论到,中国的文明多起于农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的比重远大于城市,“例如,城市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又必须吸纳大量的农产品,它离不开农村,而农村却又未必需要它。”先生的这句话,细细琢磨,发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适用于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城市呈现出其多元化,具备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功能,居住在其中的人们也是鱼龙混杂、三教九流共处的状态。这其中,既有走在文化、经济各方面前列的优秀人士,但也不乏唯恐天下不乱兴风作浪之人,然而这类兴风作浪之人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在中国古代甚至是近现代,一句谣言常可在城市中掀起风浪,动摇人心,城市的脆弱性也显示出来。然而农村相比之下要稳定的多,从古至今,农村几千年不变的从事着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生产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即便是在今日,城市对于科技的研究很多又回归到了农村,用于农村,终究还是回归了根本。
秋雨先生高瞻远瞩,眼界开阔,而我作为一个拜读者,至此感叹的却是人不能忘本。社会的发展尚且脱离不了最初的根本,更何况只是这社会中小小一员的人呢。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路上看到的总是人们的脚步匆匆,生活中诱惑比比皆是。但不论在这人生的历程中经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都应该维持本心,古人追求落叶归根,而如今,我们该追求内心的回归。面对社会的复杂与诱惑,都不应忘记人性的善良,坚强,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走歪路,在社会中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而诸如亲情、友情、婚姻,都该用自己的真心来维持,这样才能得以长久。
文末,秋雨先生写道:“说到底,我是一个世俗之人,我热爱城市。”曾经我也故作清高,只道自己厌倦城市的喧闹,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然度日。然读完这一章,恍然醒悟,其实我也是热爱城市的,就如渤海国废墟与其附近的镜泊湖,“废墟是以往功业的遗留”,渤海国存在时间虽短,但其发展过,热闹过,燃烧过,镜泊湖虽已存在上万年,却依然是一派清冷与漠然。我想即使最后会毁灭,我也希望自己曾经燃烧过,闪亮过,让我这样长时间远离城市的热闹,终其一生平淡无奇,没有奉献,没有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样会更觉得寂寞与迷惘吧。城市中虽存在着邪恶,却也不乏善与美,“我们即便无法消灭邪恶也能快步走过它,几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广阔绿洲”,保持本心不乱,在这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证明自己不是无用之人,如此,也是在心中真正做到了“归根”。
带着归根的心远行,不忘本,也不固步自封,且歌且唱且行,我们在路上。
山居笔记读后感四
前几天看完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确实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那么有力,那么让人向往作者内心的那份安宁与自由。以及被作者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所折服。一个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多少世事,看多少书才能心如止水、满腹经纶。
我曾说我的偶像只有高晓松和黄渤,看完《山居笔记》,我的偶像毋庸置疑的多了一个余秋雨。确实他的文化感染了我,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文化气息,让我这个才疏学浅的人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我看来,余先生似乎把文化这条脉络打通,总能以点带面的讲述一段很宽泛的历史。他的历史观是正确的,他的朴实而有精炼的语言在文章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不自觉的整个人的灵魂和思绪都随着余先生团团转。我喜欢这种感觉,因优美的文字而自然的喜欢上一个作者。这种感觉真的太稀有了,我要珍惜。
记得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看了巴金先生的书,我的高中整个学习阶段不断的在看巴金先生的书,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巴金先生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真诚的对待他的每一个读者,他的言语中饱含深情,他的.文章里所透露出的那种炙热,是任何一个热血青年都会为其欢呼雀跃。也许这就是共鸣,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回到《山居笔记》这本书,看完整本书,确实收获不少,对康熙的了解、魏晋时期的嵇康和阮籍、晋商、中国的科举制、所谓的小人等等,余老师的文化的确是博学多才的,深入浅出的把所涉及提到的历史人物和时间段都能很明晰的讲出来。不会像中国的某些作家,文学功底深厚,讲起文化来,确像失声的孩童,愣是让人觉得他口齿不清,对于这样的学者也不好批评,因为不可置否他也是有才华的。有的时候一个人透彻的懂得某种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他的目光应该放在让所有尚在愚昧无知的人们也能很好的去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才是一个文化人的使命。在他领悟和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想到我们民族的人能共同沐浴在伟大的中国文化中。
中国也确实有许多文化名人,但是如果让我说出哪些是真正的文化名人,我也只能说一部分,如辜鸿铭、黄侃、王国维、易中天、张爱玲等,也许是今年看民国的书比较多吧!所以说的作家几乎都是民国时期的,众所周知,民国确实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估计很多中国的为文化人在选择可以的生活的朝代是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民国,当然还有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因为文人的地位崇高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地位,故而很多学者都会想到,如果置身于那个时代,那肯定是一件值得愉悦的事情。但那毕竟是想象,作为当代人还是学习好基本的为文化为基准!不然连上朝堂的资格都没有。虽说英雄在很多时候无用武之地,但是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朗朗是代替别人演出最后声名大噪,梁朝伟是陪周星驰面试最后自己却在娱乐圈享有盛誉。这些歪打正着的事情,可能是幸运,但从侧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平时的积累。
英雄总是活在乱世居多,在这种和平年代,若想建功立业,确实是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要想取得成功,我相信还是有希望的,首先实力的够,其次耐心得足,最后戒骄戒躁,那么成功似乎指日可待。不要觊觎别人,也不要企图在其他人的身上取得成功,人最终还是靠自己。故而,需要独立的人格意识,而不是一味的依赖他人。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读后感五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提升个人智慧的很好途径。读一本好书,所得的感受,对于个人发展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山居笔记》是一本当时很流行的畅销书,其作者本身就是当红名人。这本书的流行程度大家是否知晓?
在印刷技术先进的现当代,对于中国人读书来说,讲究正版的能有多少,抵制盗版的为数几何?满大街的小书摊,东边一叫,西边一喊,“6块,6块,一本6块”。放眼望去,一堆堆的名人作品,一沓沓的白纸黑字。当时我对于书如饥似渴,瞧见《山居笔记》这本书赫然也在其中,但是它东倒西歪,没有了尊容。这是火车站附近小书店的一个清仓大处理活动,旁边就是新华书店。
这本书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深刻而厚重地描述了历史上一幕幕幽暗的画面。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
看完整本书,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都是值得切身体会的。最后一篇《历史的暗角》,至今记忆犹新,作者这样开篇: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
至此,大概可以明白作者这篇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什么了。那就是一个熟悉的词,“小人”。
书中对小人的特性做了精辟的分析,我觉得很独到。如下所见:
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的事情,见了就要扰乱;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他们不迷恋权力,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其三,小人不怕麻烦,他们深知越是麻烦越能把事情搞浑;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由于争于事功又不讲规范,又有明明暗暗的.遮眼法掩盖,就能像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害者,因为怕被报复,所以小人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他们反复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失最大的人,所以天生就是被别人欺负的料;其七,小人要用谣言制造气氛,因为谣言对于传播者有一种潜在的需要,所以谣言虽容易识破,但却有市场。
在我们身边也充斥着这样的人。他们也不是想搞一番惊天动地的大场面,只是出于一己私欲或是泄私愤。但他们的行为却像炸弹一样也引起了巨响,也伤害到某些人,甚至是集体的利益,使人恨得牙痒痒,但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对待小人该怎么办呢?作者的办法是在心理上藐视小人,用高贵的人格、人品昭示小人的卑贱。这是典型的文人的做法,我认为还不够。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文人吧,但他知晓枪杆子出政权,他用文字武装人民的思想,用武力夺取政权。所以对付小人也是要用有效的办法来打击、遏制,使他们吃点苦头,不敢放肆。还要用思想武装群众的头脑,让他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随声附和小人,使小人没有生存的土壤。
另外,我还要强调的是大凡君子都刚直不阿,不卑躬屈膝,只会慷慨陈词,拼命死谏,所以当权者也要有雪亮的眼睛,重用君子,远离小人!
自古就有圣贤对于小人有所定义,对于君子我们应该更不陌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所说的小人可能未必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小人,但是他们这些人在许多方面的处事方式相当契合,而且对于无所防备的常人而言相当致命。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个话题提到一定的高度来思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我们,对小人与君子的分辨,当然有一定的参考或者说准则。这便要从中国历经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说起。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处在一个相当注重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扬的时代,一大批国学大师相继涌现,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今天我们可能说过于保守,但是时代不同,评价当然不能空谈。像“德义礼智信”这样的品格,简单来说就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条件,我们讲德才兼备,就是这个道理。
【余秋雨山居笔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余秋雨《山居笔记》读后感07-11
余秋雨《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07-17
《余秋雨散文》优秀读书笔记05-10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模板08-31
余秋雨《空岛》读书笔记及感悟02-18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范文04-23
余秋雨格言09-28
《余秋雨散文》优秀读书笔记8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