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小学生读后感1000字
关于革命的小说,让我印象很深的有两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读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第一次将一本书读了两遍甚至三遍以上,可以说是这本书让我真正开始爱上阅读。
这么多年过去,唯一记得的恐怕只有当初读这本书时的感受了。保尔所具有的自我牺牲、顽强坚韧的精神一直震撼着我,那种来自心灵的强大力量更是让我记忆犹新。
而对于《牛虻》这本书,则是因为我曾多次在不同的书中看到过这个书名,之后偶然在图书馆见到才真正开始读它。但《牛虻》带给我的惊喜绝不亚于我第一次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的震撼。
事实上,就这两本书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除了二者都属于革命小说,其在背景、写作方式上几乎没有可比性。对于我来说,把两本书放在一起讨论就仅仅只是因为我在阅读它们的其中一本时,能够由衷地激起对另一本书中的主人公的深切敬意,如此而已。
相较于书中对“牛虻”所遭受的苦难的描写,“牛虻”的心历路程更能给我带来共鸣。主人公亚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对宗教和上帝有着极深的信仰之情。神父蒙太尼是亚瑟的忏悔神父,更是他最为敬爱和信任的心灵之父。
亚瑟深受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的独立思想的`吸引,但是,他所信仰的宗教却并不支持这项事业。于是,真正的冲突显现出来了,新的忏悔神父出卖了他,他钟爱的女友琼玛也不相信他。
然而,最大的打击却是来自于蒙太尼神父,亚瑟得知他的真实身世是他最亲爱的神父蒙太尼的私生子。
亚瑟一锤砸碎了耶稣像,同时破碎的还有他的心,他亲手打破了对上帝的信仰。宗教的背叛和蒙太尼的欺骗是他心中痛苦的根源,是灵魂式的毁灭,与之相比,女友的不信任反而显得微不足道了。
如果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侧重的是对革命意志的锤炼,要经历的是革命过程中各种对生与死的考验。那《牛虻》,则是对心灵的考验,哪怕“牛虻”曾经经历过炼狱般的非人折磨,我感受到的更多的还是主人公心灵上的痛苦。他一直坚持着革命,坚持从事反宗教活动,梦想能把虚伪的上帝拉下神坛。在这过程中,对于宗教的痛恨与对蒙太尼交织的爱恨之情是他最强烈的情感来源,而这种情感是刻苦铭心同时又令他饱受煎熬的。
主人公亚瑟多年来和命运做斗争,历经无数苦难才活下来,可这些和上帝比起来,还是输了。
对于“牛虻”,我是充满同情的,我敬佩他那为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更感动于他对神父蒙太尼的爱是如此深刻、执着。那种爱超越生命、超越信仰。
原文结束,某次搜这本书,看到有人提到亚瑟对神父的爱是一种极端的爱,确实如此,只是当时的我还想不到用这个词语。我当时想的是:主人公和神父之间的信任是最珍贵的,而这是一个打碎美好的故事。
【《牛虻》小学生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牛虻》的读后感12-08
牛虻读后感2000字09-14
小学生穷人读后感10-31
《穷人》小学生读后感10-12
童年小学生读后感09-19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03-31
小学生《詹天佑》读后感10-11
小学生丑小鸭读后感12-01
《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11-19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