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之思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1-01-26 12:37:28 读后感1500字 我要投稿

社会学之思读后感范文1500字

  生活是什么?有的人认为生活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人生自己过,不需要理会外界的眼光,社会学之思读后感:如何看待与维系生活--苏志文。有的人却认为自己活着必定会里不开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少不了的。

社会学之思读后感范文1500字

  对于前者,现在的大多数人比较倾向于视他们为"自私者",认为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待外界的事与物,一心一意想着自己的目的,完全不理会对别人产生的影响。而后者则是当盛行的价值观。每个人的生活总是少不了与外界的接触,因此,关于如何看待与维系生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

  然而对于我们接触的人,其实我们真正了解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我们曾经因种种原因与其交往。而这种交往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为了寻求帮助,为了得到倾诉的机会,又或者是为了分享喜悦与悲伤,种种都会产生社会互动。

  互动,在我看来,就是作为纽带维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学校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在家里,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与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在工作上,下级与上司的互动,同事间的互动等等。我们唯有通过互动才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出去,让生活中的人都能理解。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为人子女的阶段,不管父母是否还在世。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我们的父母。生命一旦诞生于这个世界里,肯定有其特殊的含义,肯定饱含了父母的某种期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才,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穷其一生,都希望给予他们美好的将来。当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资本有能力去实现种种愿望。这里讨论的是一般的家庭中,父母都寻求建立起互动的方式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真正的世界。或许我们会认为,孩子们一开始都是住在父母为他们构筑的象牙塔里。他们脸上挂着笑,证明他们就是快乐的,毕竟还是孩子,还轮不上心里住着另一个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年龄很小的孩子身上。他们或许身体上跟一般的小朋友没什么差别,但是只要独处时,另一个人格便会显示出来。这些问题,都跟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质量脱不了关系。有得父母只顾着工作,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给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但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也就是互动环节出了问题。有的时候,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闹别扭、被老师批评等等,孩子们的心灵还不够强大,不能承受了这些压力还能有良好的自我调节系统,那对他们来说或许已经成立天条,暂时还不可能实现的。这时,家,就成了避风港,成立心灵的慰籍地。孩子需要父母的开解与引导,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好那些社会关系。而怎样开解与引导就成了互动环节中的核心。当今社会打骂是成不了才的,况且现在的法律这么健全。因为一点小事就打骂孩子,随时可能被告施家暴。因此,如何正确进行互动环节成了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必须修读的,而家长更甚!

  "不能太靠近,也不能太疏远"。靠近,是指家长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能实施限制他们。比如总是询问他们学校的情况,几乎要把每一分每一秒做过什么都要掌握的滴水不漏,读后感《社会学之思读后感:如何看待与维系生活--苏志文》。孩子会很反感这些,认为家长太烦了。久而久之什么都不愿意说,就是因为某些家长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做法有是可能行得通,但是给人很强烈的压迫感。孩子不是婴儿,他们懂得,他们的心理已经开始成熟了。疏远,就是上文指的那些只顾着工作的家长。作为父母,除了给子女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外,心理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物质给与了满足,但心却越走越远,到最后只可能是表里不一的父子关系。这里就涉及"社会距离"这种概念。不仅仅是跟陌生人有社会距离,就是一个家庭里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亲密无间的。人,总是需要有个人地带,那里只允许自我进入,他人都没有通行证。可以说,对个人而言,那是一个圣地,是不允许侵犯的。一旦社会上的他们,包括家里人越界了,就会破坏这种社会距离,就会导致原来和谐的关系破裂。

  读完这本书,"他人"这一名词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人就是其他人,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我们之于其他人也是他人。因此,"他人"和"我"同样离不开社会。离了集体,就无所谓"他人"了。"他人"的集体称之为"外群体","我"存在的集体叫做"内群体"。一般我们只是很简单地认为,群体就是一群人向着某个相同的方向共同完成某些事。这个过程中的互动,我们当成是理所当然,没必要去考究。其实,日常生活中随处充斥着解释这一概念的元素。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会提到"姐妹情"、"兄弟情"、大伙儿是一"家"之类的类比,也老是把国家民族说成是"我们的母亲"或"祖国"。互助、保护、友谊就此成为了内群体生活的想象性规则。这些规则从情感上诱发了我们的认同感,产生了想要接近这一群体的欲望,并渴望充分享受其中的温暖。而内群体一旦产生,便会觉得身心愉快。最重要的是每个个体都能互相理解,这是促成群体的基本要素。

  上文提到的"外群体",是内群体为了获得自我认同、统合一体、内部团结和情感安全,需要想象出来的对立(P30-31)。群体内部为了完成任务,有时候免不了会出现竞争对手(这里不包括超越自我这一方面),这时就可以区分内外群体了。内群体的成员认为属于自己应的权利的东西,要是给了外群体的人,就成了体谅人,发善心。而对手就是作出的事情很温和也会被要求给予严厉谴责。这里就出现了一种在群体内常出现的`现象--偏见。偏见会促使人们赞成用作推动自身事业的手段,而如果这种手段是外群体追求其宗旨时所使用的,就永远不会获得正当性(P32)。这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提到的"戴有色眼镜看别人",可是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这一概念夹杂了更多的感情色彩,有的人心存妒忌,有的人根本不屑,也有的人是打心眼里讨厌的,这些症状属于偏见的范畴。当然在这里提到的偏见,发生的环境是在群体内的,范围有所不同。

  内群体里产生了比较一致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与自身集体有所相悖的个人或是小群体都会持有偏见。内群体的成员大多数不希望参杂进跟自己不一样的元素,他们已经习得的那些有效应对日常生活的方式,骤然间变得不那么值得信赖。其结果,人们觉得丧失了对于新处情景的控制,因此讨厌这些变化,抵制外来者的加入。内群体的成员演变成定居者,他们与外来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互搏式裂殖增殖、互补式裂殖增殖、互惠。其中,互惠形式是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互动框架中。在互惠关系中,任何单一互动都是不对等的,但随着事件的推移,各方行动会相互平衡(P34)。外来者之于内群体是"他们",内群体就是"我们",两者只有合而观之,在彼此对立中,才能具有意义。

  每个群体都有其边界,这些边界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是可以被穿越或重绘的想象性界限。这些边界用于区分外群体和外来者。每个行业、每个家庭、每个宗教组织等等都可以是一个内群体,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观,这些群体的边界可能是根据能力、信仰、工作等方面划分的。边界的划分,除了要区分内外部成员外,还对自身内部的成员起作用。他们可以约束群体内部的,使得他们不作出损害集体的行为。因此,也可以将这些边界理解为是一种规范,规范内部成员的价值观,使得他们不会成为叛徒,成为诋毁价值观和破坏统一的人。

  一个群体的边界受到威胁,来自外部的原因要归咎于那些暧昧含混的人。这些人可能会问出一些群体成员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由此引发焦虑。因为他们过去根本不曾遇到类似的场合。他们过着平常的日子,从来不会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发问,那已成为一种惯性,一种习惯。一旦被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意义么?"这里的问题,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原本舒适的生活受到了挑战。这就导致了安全感的丧失,使得群体成员陷入了窘困的境地。这些产生威胁的人往往就是群体的新来者。几时他们如何努力地想要融入新的集体,一开始总是难免会犯错。因此他们的尝试看起来缺乏说服力,行为也显得笨拙。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努力跨越那条边界。就举转校生的例子,他们一直在原来的学校学习,然而突然间去到新的学校环境。或者他们一开始会不习惯,有时候会犯一些其他同学看来根本不会烦的错误。但是随着时间的适应,他们他们也能成为新学校的一员。

  对于社会生活,更多的是要与人合作互动。人一旦离了集体,所有的功能很快都会退化。就像是深山中的野人,他们与世隔绝,他们没有语言的交流,更不用说心灵上的沟通,他们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填饱肚子。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渐渐地便会从人退化为猿。其次,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还是要保持社会距离,即使是家里人间。

  如何看待与维持生活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理解。

【社会学之思读后感范文1500字】相关文章:

社会学名著读后感08-08

标准模型哲学之思论文06-21

社会学求职简历范文11-09

2017考研之社会学专业排名前10的高校08-21

看马克思靠谱读后感范文01-10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11-06

社会学专业英语简历范文09-19

朝花夕拾之《琐记》读后感范文11-26

《心之育》读后感范文1500字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