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字

时间:2022-07-17 17:15:01 读后感20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提起《悲惨世界》,不得不先想起它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提起雨果,又不得不考虑那个动荡飘摇的时代,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共和国。最初,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但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悲惨世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悲惨世界》是一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浪漫主义杰作。它以宏伟的篇幅、磅礴的气势、深刻的内容,探讨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被誉为“社会史诗”。高尔基曾这样赞美雨果:“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主人公冉阿让是贫农出身的工人,本身便生活在悲惨的小世界里,一直帮助姐姐养活7个孩子,仅仅因为饥寒交迫偷了块面包而被判苦役,多次越狱不成又被加重处罚。饱受苦难出狱后,他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从善,改名换姓苦心经营工业,促进小城的繁荣,最终赢得当地人的推崇,当上市长。

  可小说总是向喜欢喜剧的我们开玩笑,冉阿让为了解救被误认的无辜者毅然自首,再度入狱。为了实践自己对被遗弃而死于贫困的女工芳汀的诺言,他九死一生逃离监狱,收养芳汀的女儿珂赛特隐居巴黎。珂赛特长大后,与马利尤斯相爱。马利尤斯参加1832年起义,起义失败时身负重伤,被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最终长期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自认无颜逮捕冉阿让,被他多年舍己为人的人格力量所震撼投河自尽。

  《悲惨世界》首先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其次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指出资产阶级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只会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且资产阶级的法律是反对穷人的,仅靠严厉的惩罚去消灭罪恶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一个想翻身的人继续堕落。

  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它能使罪犯弃恶从善、终止犯罪,只有饶恕、仁爱才是高级的法律,才能拯救人的灵魂,从根本上消除罪恶,因而被雨果视为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作品中的米里哀主教就是这种高级法律的体现,冉阿让在他的感化下也以仁爱对待他人,有许多的善举和英雄行为。冉阿让的以德报怨,也最终使沙威“人性”复活;再次,作者以酣畅淋漓的浓墨重彩描绘了共和党人起义,塑造了一系列共和党人的英雄形象。他们虽然都英勇地牺牲了,但是他们身上为人民而战的精神却永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实悲惨世界的悲惨在于人性的悲惨,它更想从反面去鞭策我们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能被革灭。

  虽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任何情况下永保光明、善良,但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以那颗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作为一名警察,沙威数十年如一日追捕罪犯无可厚非,我也曾暗暗佩服他的这份坚持,但沙威所极力维护的的法律是缺乏正义性的,其形象成为了反动政府的顽固拥护者,成为了不公正社会的走狗,这就使他的守法精神反而成为了人们唾弃的对象。

  所幸冉阿让一如既往的温暖着,当革命的起义者安卓拉发现了黑暗政府的忠实走狗沙威并令冉阿让杀掉他时,冉阿让为他松了绑,放走了他。即便此前沙威的追踪使冉阿让东躲西藏,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大半生。沙威的死升华了我对善的理解,冉阿让是在通过自己的博爱、宽容及高尚的灵魂,重新唤回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坚定自身的信念,不被罪恶与麻木腐蚀。由改变自己到感动别人,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坚持,可以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