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阳明学述要》读后感
《阳明学述要》读后感一
今日重读良知之学,反复咀嚼,终于明白它的真谛。由此来看,如今大多论“良知”的文章书典都是错的,他们所论的“良知”是客观的是非观,善即善,恶即恶,板上钉钉,无可刊动。
可今日一读,我才发现,良知并非与美、善同类,良知所代表的是非之心也并非客观的是非之心,而是个人主义意愿的是非之心。举例来说,人欲长生,则长寿为是,短命为非,助我延年者为善,折我寿命者为恶,相反,若此人爱财,则富为是,穷为非,予我钱财者为善,损我钱财者为恶。说到底,良知确实是一种是非观,但并非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那种是非观,而是跟怒根据个人利益所定的是非观。由此推之,良知之不过是一个中性词,人人都有良知,意味人人都有所求之物,天理也是一个中性词,是每个人心目中自己的主观需求罢了。
再往深推,“致良知”也并非“开启”,发觉良知的意思,而应当是“矫正”之意,即将个人主观的.是非观矫正到与符合正道的是非观相同,使个人所求为善,则为“致良知”。而有些书中把良知误认为向善(客观)拒恶(客观)之心,把恶人的良知比作蒙上灰尘的镜子,这就是大错特错了,阳明子云:“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又怎会生而带有明辨是非的镜子呢?从这也可以窥到孟子,荀子和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缪误之处,人初生时如混沌般七窍不通,不明善恶,又怎会拥有现成的是非观呢?倘若如此,那人们每日从心欲就是了,又何必要学孝弟廉耻呢?
由此可见,良知人皆有之,总店在于能否“致“良知”正“良知,无欲无求谓之超凡,不忮不求谓之得道,求名求利谓之利欲。,所求合乎者谓之圣人。
《阳明学述要》读后感二
风过树摇,洒落一地嫣红,根驻岩中,揽一杯落英,恍若罗浮旧梦。
这是我梦中的岩中花树,我相信,这也是五百年前映在那双智慧的眼眸中的岩中花树。
那一天,阳明子与友步于花树之下,友人问此花与心的关系,阳明子指树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事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那一瞬间,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一瞬了,每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蓦地一惊:哦,原来我心中长着一棵花树。
其实心中有的又何止一棵花树?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千般法身,万种自性,皆汇于此心之中。我心,即宇宙。
可如今,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棵花树的存在呢?有多少人还痴迷于心中浩瀚的宇宙呢?
太多的人步履匆匆,去追寻如露如电的荣华,辗转于名利之间,身陷于物欲的囹圄而不自知。他们追求物质的世界而荒芜了心中的花树,恰如一个沉醉于甜昧之梦中的人忘却了自己在菩提下的真身。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我惊讶地发现中国所有的劣根性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由——太过唯物。并非是唯物劣于唯心,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唯物太盛,则重物轻心,重器轻道,重利轻义,重末轻本。人活一生总得有个信仰,中国人往往以没有宗教信仰而自豪,这其实是最危险的,没有信仰往往意味着没有底线,没有限制。这样的人已不是唯物主义的产物,而是更甚的利己主义。
如果你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名状的信仰,那么我来告诉你;不妨信仰一棵树吧,信仰你心中有一棵花树,无关四季嬗变,无碍岁月流转,心澄树荣,心浊树枯,动善花开,动恶花落。将此树摆放于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你在物质世界中的一举一动,一行一念,都不能与之相违。
这样,你便有了信仰,信仰是可以牺牲性命来维护的东西,这棵树就是你的信仰,它的名字就叫良知。从此之后,你便能宠辱不惊,七情不发,和于此身,廓然此心,境随心转,即同如来。
夫唯不争,而人莫能与争。
那一树花,便是你心中的善念,那一块岩,便是你坚守信仰所遇的阻挠。驻根岩中,花开心中,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学述要》读后感三
久闻钱穆先生论阳明心学鞭辟入里,最近翻阅先生所著的《阳明学述要》,更觉得拨云见日,尤其在“良知”二字上,颇有感悟。
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国写道:“知善知恶是良知。”由此可见良知是“天理之诏灵觉处”,说得通俗点,便是辨别善恶的是非观,许多人将良知和良心混为一谈则是大错特错了。
按先生所言,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有的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恰如蒙上灰尘的镜子照不出人像一样,良知自然也就辨不出善恶了。我认为此话极对,此前,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太过于绝对,“孺子将入玉井”的比喻也不是对人人都奏效,历史上灭满门杀孺子之事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孟子之言站不住脚,反倒是阳明之说更加实际,也更加实用。
既然良知人人都有,那么如何发觉良知呢?阳明先生平宸濠之乱时,张永曾问先生心学要诀。先生便告诉他八句要诀,在我看来,精髓只有两句,一句是“自家同样自家制”,一句是“知得良知却是谁”。就第一句而言,发觉良知终究是自己之事,他人只可提点,不可代劳。正如佛家著名公案中所言,欲要心安,只能自己安心,想要别人“取汝心来,我替你安”则是不切实际。
先生所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欲知其中味,须得自己吃”也是这个道理。第二句则说明良知觉醒者皆可为圣贤。阳明子对于圣贤的定义颇为有趣。他把人心比喻成黄金,只要纯度高者即是圣贤,而份量大小(喻才华),则并非要紧之事。这样,中国哲学终于从士大夫阶级转向平民阶级,从而在明中后期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知得良知却是谁”,良知人人皆有,能觉察其者为智者,能觉醒其者为贤者,能用之而不觉之者则为至圣之人。所以做圣贤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今已鲜有人能立下此志。如果你想做圣贤,就从现在起,致良知,开启正能量。
【钱穆《阳明学述要》读后感】相关文章:
钱穆人文历史认知理念论文06-29
小狗钱钱读后感1500字12-20
管理咨询基本概述要点08-17
《小狗钱钱》读后感作文1500字01-15
穆的姓氏起源07-20
单证托收结算方式概述要点08-19
小狗钱钱读后感400字(通用15篇)03-16
2017年证券市场基金概述要点08-21
钱钟书《围城》读后感1500字05-2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读后感15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