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

时间:2020-12-18 10:09:21 读后感400字 我要投稿

《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

  他忍辱负重写下了《史记》,他是谁?你们知道吗?他就是司马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

  《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一】

  有一个人,他被皇帝关进了大牢,他忍受了4百个杖击,在狱中发愤图强,写成了一本文学巨著。他,就是司马迁,而这本书则是,《史记》。

  《史记》曾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之高。《史记》篇幅很长,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间的历史。将每一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据说司马迁为了证实真实历史,搜索了各种史料。其中有一个人物让我深受感动,他就是韩信。

  韩信家境贫穷,而别人都笑话他自己不能自食其力。后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别人的跨下爬了过去,让所有人都对他毫无希望。后来他犯了罪,被斩首之时,他大声对萧何说:刘邦不是要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还要斩杀壮士?萧何很新奇,带他走了,从此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了。

  他背水一战,大败敌军,多次向刘邦献计献策都取得了成功,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淮阴侯。但他志得意满不听良士劝阻,起兵反对刘邦,被萧何用计给诛杀,结束了一生。

  说明人不能骄傲自大,否则会引火自焚。必须忍辱负重,要将屈辱变成一种证明自己的动力,司马迁也何尝不是。《史记》一出来,至今司马迁一直以太史公的称号闻名于世。

  还有一个人就是张良,他原本是韩国公族,祖上全是高官,家境十分富裕。后来韩国被秦国所灭,他怀着爱国之情,他宁可把家中全部财产来收买此刻刺客刺杀秦始皇,未遂。得遇良师,因才智出众,被刘邦重用。他智勇双全,但体弱多病,从来没有带兵打仗,但他的计谋无一不准,连刘邦也佩服得五体投体。

  从这看出,我们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人家张良宁放金财,也要为国雪恨。如今中美韩关系恶化,将来必有一战,他们嘲笑我们没血性、没骨气,但是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热血沸腾的。

  《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二】

  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借着一次书市,终于买到了《史记》。

  我最不屑一顾的是书的序言,尤其是名著的序言。不是这个学者,就是那个学者。语言也不过那几个词——这个第一,那个第一。再不就是说说司马迁的生平。最多是那个“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云云。

  我通读全书,从《报任安书》到最后的《太史公自序》。我终于对三千年前那位太史公有了些真正的了解。

  时间,会改变一切。包括历史。我并不是否认任何一本所谓的《……百科》,《……通史》中所说的什么受了宫刑,什么忍辱负重写了《史记》。

  他的父亲,就是太史令。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展开一卷竹简。写下了第一个字。石渠阁外,只有呼啸的北风;石渠阁内,只有一盏昏黄的油灯,一根根竹简,还有那一个个墨迹未干的小篆。

  在这一个个墨迹未干的小篆里,他为后人记下了皇帝的昏庸,痴迷丹药,笃信巫术,好大喜功,重用小人,多年发动对外战争。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

  《封禅书》,《礼书》,《乐书》,《律书》……

  被一个叫杨终的皇帝走狗删去了。

  《五帝本纪》《景帝本纪》,被汉元帝的心腹禇少孙修改。

  他不能左右自己身后的历史,但是,他为后人留下了比《史记》更为宝贵的财富。

  他明白。作为史官,要秉笔直书,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春秋笔法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史官应该的胜者王侯败者贼。

  统治者们,政客们,野心家们,贪官污吏们。包括某些名人,某些豪商巨贾。他们恶事作尽,却得到了什么廉洁,什么伟大,什么……

  这是对受害者的不公平。

  可以想象,贪官污吏们给他送过白银,给他送过美女,也给他送过……他没有收下。他秉着公正的心,手中握着正义的笔,写下了真实的历史。

  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人们都对他大说特说,好想他创下了什么丰功伟绩。实际上,他只是做了一个史官该做的事情。后人便对他如此推崇。

  历史,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责任。

  信念,就是相信自己的文章被统治者删去,他们要想方设法让它们保存下来,等到有一天,石破天惊。就像“鲁壁出书”的故事一样。

  精神,就是百折不挠,同流而不合污。这样的人,当时人们会排斥他,但是,历史会永远记住他!

  责任,已经说过,就是小到对自己负责,大到为民族负责,而不是对统治者负责,对政客们,野心家们负责。

  政客们,有他们自己的史官。而民族,有民族的史官!!!

  《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三】

  司马迁认为腐刑是一件耻辱的`事,他几乎想自刎。但每当这时,他总会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史命没有完成,不可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伟大的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城,从小就读了不少有关历史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壮游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招开会议的地方;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家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故事……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以后,司马迁变成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不断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民情。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因为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一直想写书的他,正在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大将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官刑。他苦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但是他转念间,又想到:从前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流放,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都写下了《国语》。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努力把这部史书写好呢?于是,他就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伟大著作《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

  司马迁出了监狱以后,担任中书令。后来,却郁郁不乐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 地位。

  读《史记》就是读司马迁用血写出的历史和记忆,品味着它严谨的叙述,我不禁感慨万千:《史记》未尝不是司马迁的历史?!

【《史记》读后感400字左右】相关文章:

《史记》读后感400字(精选9篇)11-01

史记读后感范文400字(通用6篇)04-22

《史记》读后感范文400字(通用5篇)10-22

名著《史记》读后感09-06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左右10-31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左右10-29

关于狼图腾读后感400字左右10-30

《史记》读后感2500字09-02

经典名著《史记》读后感09-04

史记的读后感1000字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