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读后感

时间:2022-05-09 12:34:18 读后感600字 我要投稿

《造房子》读后感(精选1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造房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造房子》读后感(精选13篇)

  《造房子》读后感 篇1

  这几天看王澍的《造房子》,才看了开头一部分,但忽然意识到,人的思维方式和层次确实可以有多种可能性。

  由于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固有的心理倾向,大多数人是相对缺乏理性和客观精神的 { 注 }。

  因此一些非常优秀的人,就是因为能够以理性思考、独立判断,来代替感性的认知,避免人类典型的认知缺陷,这中间典型的例子有,查理·芒格、Peter Thiel 和 Elon Musk 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如何掌握并运用理性精神,可能是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感性认知就没什么价值呢?

  感性或许有其缺陷的一面,但如果能够有效的引导,避免感性的认知缺陷,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融合理性认知,就有可能达到一种人文与理性的融合,一种智慧、儒或禅的状态,这是王澍在随笔《造房子》中提到的观点:

  一、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二、不要先想,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

  这种人文与理性融合的状态,典型的有乔布斯,以及 Pixar 艾德文·卡特姆。例如,乔布斯一方面当然注重技术、市场营销、公司运作和管理等理性的方法,但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注重对于审美、精神追求、人性的值得信任等人文精神。

  当然了,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例如 Elon Musk 虽然以理性思考著称,但他在探索火星、扩展人类文明的计划中,肯定也有英雄主义、冒险精神的人文情怀在里面。

  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理性精神」理解为是方法论,而「人文精神」或许可以成为方法论背后更深层的精神动力。

  《造房子》读后感 篇2

  建筑不单是几座宫殿,几根柱子,几个雕花,它蕴含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和传承。

  建筑或多或少会有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湖南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等等。也或多或少会有时代的影子,比如宋代的“亭榭斗尖”的伞架结构;或如明代大同的九龙壁;而到了清朝建筑多以雄伟宏大居多。

  从建筑结构展示当代传统文化之美,宋代多山水画,故所建多古朴雅韵,纤巧秀丽。许说是黑白泼墨画卷,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依山傍水枕梦西河,这也是宋朝重文轻武的一种体现,造房子也是造自己的小小世界,是自己对世界的诸多向往与期许。

  现代建筑文化很多反其道而行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生搬硬套国外的建筑形式,有其型而无其神,更有甚者成了“四不像”这本身就失去了建筑的意义。没有了地域特色,没有了时代气息,没有了建筑的背景和文化,树立了太多的“崇洋”复制品。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有各民族地域独有的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日本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殿,京都大德寺,大仙院等,我们抛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却被别人借鉴,值得我们深思。

  “如今的我们缺乏自信,也缺乏创新,缺乏对历史的思考,缺乏推陈出新的灵感,我们变得平庸和烦躁,保持一颗平淡的心,留住历史,留住传承。

  《造房子》读后感 篇3

  刚刚新出炉的深圳十大好书,王澍的《造房子》在国内的五本书中当选其一,昨天才跟朋友吐血推荐,惭愧的是这是我目前十大好书中读过的惟一一本,但是很攒劲儿,很给力的一本。前两天写好的书评,一直没修改,现在蹭个热点,推一下。

  我最喜欢看各行各业的人写的从业经历,就像找到一个优秀的导览,可以带你深入这个行业,迅速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规则走势。

  如果他够真诚的话,他会把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如果他够敏锐的话,这个行业的弊端毛病缺点自然也会提到涉及。

  其实早在看到封面上“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的题记,我就断定这不是一本贩卖建筑概念和理论的书。

  王澍给的远比你要的还要多得多。

  其实我是2012年看新闻王澍获世界建筑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才第一次听说普利兹克奖和王澍。

  百度王澍的作品,跳出来的是宁波博物馆,用拆下来的旧砖瓦建成的“瓦爿墙”,一眼就让人看到凝固的时光,历史的沧桑。

  当时一方面觉得王澍了不起,另一方面也觉得博物馆的领导好有眼力,能接受这样看上去并不新的建筑。

  后来看书才知道,他的这种用旧砖的做法曾遭到激烈指责,说他在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坚持表现宁波最落后的事物。

  王澍反驳说:博物馆首先收藏的就是时间,这种墙体做法将使宁波博物馆成为时间收藏最细的博物馆。

  《造房子》读后感 篇4

  第一篇《造园与造人》非常好看,外行内行都看得明白且易于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联系起来。

  “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

  “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有些安静的事得有人去做,何况园林这种东西。而安静的事情,需要情趣,它是文化差别的核心。情趣的培养着实比技术复杂的多。“情趣”因师法自然而起,而非技能,人要以各种方式努力修习才可能接近“自然”的要求,换句话说,要经得起“褪去”尚为“自然”。

  中国传统文士有情趣和风骨。以袁枚造随园为例,并不大兴土木,伐恶草,剪虬枝,因树为屋,顺柏成亭,不做围墙,向民众开放。

  因此,经营随园五十年,有如养一生命。造园者、住园者和园子一起成长,就如一间民宿之所以为民宿,要有主人在。开一家小店也是,赚到钱就转让使得中国的百年老店流失。

  这篇小文的结尾很妙,他说有个下午写不出东西,就和妻子(王澍是有多爱他老婆,从那一刻我决定要数数全书一共几个“妻子”字样)去西湖边喝茶。在这其中打电话给朋友林海钟,因没能约上面,又想起了另一位朋友吴敢。两人都没有出现在画面中,但却传递出了一种文人情趣,那些毛笔尖上几根毛的感觉都能写出来的味道。

  《造房子》读后感 篇5

  中国的房子往往讲究风水,是在山水之间还是四野空旷,是栽几个树还是挖个池塘,每一个精心的设计都是为了让自己乃至未来的子子孙孙收获万世福报。

  在风水的基础上,我们现在也更在意房子的造型设计和功能设计。从故宫斜对面的国家大剧院,到东三环的央视大楼,从望京和朝阳门的soho,到人民日报的新大楼,近些年来北京出现的地标性建筑都在挑战着人们对“建筑之美”的接受与容纳。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也慢慢地从崭露头角到独占一席之地。

  若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师的佼佼者,王澍可以说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而《造房子》这本书,可以说是王澍向普罗大众自述设计理念的第一本书,也是让更多的人接近建筑设计的一本书。

  当一个标新立异的建筑拔地而起,有的人会慨叹高大上,有的人会不屑地嗤之以鼻,表示看不懂,故弄玄虚。

  同样的问题在时尚圈也存在。T台上的衣服如果出现在大街上,很多人也会在周围窃窃私语。

  而时尚圈的中国设计师也面临一个问题——作品的两级分化。一些人在极力地把中国元素转移到台前,一些人又极力地回避中国元素。

  这个问题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同样存在。一些建筑很魔幻,一些建筑又在高层的屋顶加上飞檐。

  一个建筑是不是“美”,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

  身在一个和建筑、设计都完全不搭边的行业,我第一次听说王澍,是因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这个被认为是中国最美大学的校区,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最难绕出来的迷宫。后来,我又看到王澍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也感觉突破了我审美的极限。

  然而,当我看完《造房子》之后,我才明白建筑设计中玄之又玄的意境。

  如“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一篇的标题所示,一个景观,不仅是外形上的“几何”,更包含了内在的“叙事”。

  一个房子,有一个故事。

  口耳相传的悲欢离合,是屋主的故事;风吹雨淋而不倒的房子,是造房子的人所讲述的故事。

  在《造房子》的开篇,王澍在苏州听了很多造房子的人所讲述的故事。在他眼中,造园一向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的事。中学的语文课中,我们都背诵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从文中也得知:“苏州园林对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从一个外行的眼中来看,王澍的作品似乎和苏州园林全不相干。

  那些硬朗的切面,刚直的曲线,似乎都和苏州园林娇柔婉转的大相径庭。可是读了他的《造房子》,才终于体会到他的深刻用意。拙政园中的湖石成为他的建筑物的灵感,一步一景、移步异景的构园方式也成为他的场景灵魂。即使园林通幽的曲径,也给墙壁材料的使用带来新意。

  走进拙政园,所有的导游都会用园子的由来作为开场,官场失意的王献臣让文征明设计修了十六年,所以拙政园是一个文人设计的园林。文人这个角色使园林增添了很多情趣。

  曾经,不懂建筑的我认为王澍的作品充满了现代风格,也认为当代的中国设计师一直在用大众无法理解的理念和手法。

  这一次,王澍没有扮演建筑师和教师的身份,而是充分地扮演了一个文人的角色。

  这一次,《造房子》用一种人文的方式叙述了建筑设计,也叙述了建筑与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深厚渊源。

  《造房子》读后感 篇6

  我大约花掉整头整脑一天时间读完《造房子》,其间情不自禁写过一段话——或则是久居杭州之故,也可能是天性使然,王澍笔下总有旧情怀流溢,是之于文人画的山水情怀。过从甚密的又有同城近人林海钟、吴敢和京城老友张永和。有私心钟爱的文徵明、范宽、南宋李唐,五代的董源……加以每年必访的苏州园林,慢功出的全是细活(特别知名的不过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杭州中山路改造以及2006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瓦园)。王先生有他的哲学观。以建筑立身处世,没理论似乎也真不行。

  论及中国近代建筑史,绕不开四个奠基者。北梁(思成)南杨(廷宝)更为人熟知一些,都是开宗立派的泰斗。梁为任公之后以外又兼具林徽因的一段婚姻,简直有些夫因妇贵,名以之显,亦因之累。

  刘敦桢以及童寯就显得低调不少,尤其童寯,名字就吃亏不少似的,既难认,也不易写。在王澍这里,倒是童先生更像先驱,想来也是性情相投,都对园子有大挚爱。全书十八万字,反复提及的总是童先生的《江南园林志》。而更为钦服的实在却是:四人之中,童先生是唯一无任何官职,在公共场合露面最少的一位,但他却可能是对我这样的后学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不仅因为学问,更在于其身上那种中国传统文士的风骨和情趣。

  民国那会儿未知可有建筑一说(纵然有,大抵也是日语平假名引入),见到较多的却是“营造”二字,都是两个单字,穷究下去,光是字面意思,已然境界有别。建类同于筑,一个造字应可概括,倒是“营”字大有来头,带着思考和谋断。这样的意思去看营造学社就比较通透一些,换成建筑,立时失色不少。王先生的书并非一气呵成,新旧文杂陈,其间风骨和情趣则是贯彻始终。他亦有过长达十年的“失业”时光,非不能为,实不屑为,他是被订单制下的好大喜功伤透心了,和没有想透彻大约也有一定关系。

  他需要厘清人与自然的尺度,于是在明清之前的枯笔画中找到佐证,明白大小的关系实质也是哲学,至少是中国所以成其为中国的哲学根源。又需要洞察减省与繁复的重生和对立,就施行躬身实践的不二法门,删繁就简从字面意义上上升到形体物理上,懂得古为今用今亦为古的真章。这时候他终于舍弃掉建筑一词,全身心拥抱他的营造,继而雄心勃勃启动复兴大业。

  但亦还是谨小慎微,处处含着敬意,对山的、水的,甚而对既成事实的违建,一样可以看到既成的道理——非专业的人,把建筑作为一种生存活动,直接参与到建造行为当中,这是非常有人性光辉的东西。能作如斯思考的倒也不是没有人在,能从这等角度的洞察人性的建筑师就实在凤毛麟角了。这角度甚至比推倒重来的阳~具式建筑更具现实意义。

  一定意义上来看,王澍应该是反柯布西耶、更反包豪斯的,亦非他刻意去特立独行,根子上他也还是从西方建筑史的养分中滋养而成,只是行进之中适当的疏离使他终于发展出一套迥异西方的建筑学。或许它们本身就在那里,我们视而不见,王先生倒是火眼金睛,照单全收。

  如果用主观的两分法,这世界也无非两类建筑师,用心的以及无所用心的。无所用心也不代表苟活,这样一个卑鄙龌龊的时代,简直可以活得更好,订单不断,粉饰依旧。修出来不偏不斜不塌不倒就万事OK,佣金照拿,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添堵。一当用心则处处掣肘,时间和力气都受限制——2006年威尼斯13天建成瓦园,我们将六万片瓦一片片铺上去,是不可思议的工程,这时候不是说灵感,实际上完全是体力劳动了。我的脚上起了四层泡,一层破了再起一层——要称心如意,你总免不掉脱一层皮。

  这也没什么,脱胎换骨总是人所乐见的,你总在一种谈不上创生的情形下耗费一生,即便家财万贯,恐怕也寡然无味。这还不仅仅是一个营造学问题,音乐、绘画、舞蹈、文学……,举凡艺术莫不仿佛,它们体裁有别,内核则如出一辙,基本上是同一个序列。

  打通边界一直是诸般艺术谋求的极致,《造房子》里看得到王澍的打通,他哪里只是在絮叨建筑呢,本国先贤不论,他甚至谈得更多的倒是罗兰巴特(生活是琐碎的,永远是琐碎的,但它居然把我的全部语言都吸附进去),是罗伯格里耶(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以及大卫霍克尼。三个人里头两个倒是文字立世的,霍克尼也只是画家,没关系,他在霍克尼所有画作焕发出来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纯真中参透到:一片好的园子,好的建筑,首先就是一种观照事物的情趣,一种能在意料不到之处看到自然的“道理”的轻快视野。说王澍高人一等都显得唐突了,事实上他只是隐身山河湖海之中,找到了古今接续的人生通途。

  理论上来讲,所有的建筑都该是反抒情,更加抗拒“形容词”的,不需要“用漂亮的形式把某物指出”。过于抒情了会导致基础的轻浮,美轮美奂都不过是皮相,要紧的还是内里的力,它可以是外向的,也可以是内向的,但和时代叙事最好还是疏远一些,惟其疏远能免绑架之祸,也才有真正的自得可言。

  任何物事,对错难断,存在即有道理,现代建筑敞亮是众所欲求的常识,霞光亦需暗黑对仗,否则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也成立不了。玻璃是好东西,过分了,一样是污染。王先生有他的理论,“暗一点的光线是会让人想事情的”,看到这样的认知,真好像醍醐灌顶,才总算明白文人画的精髓,山水总是缥缈难定,原来也不是画不出油画的光明,实在倒是存心营造的一种向度,要在暗色中传递状若梦境的凄迷。历史渐远,时光沉淀,旧纸张恰如旧宅的构建物,岁月洗礼之下,有了呼吸。

  这书又录不少建筑照片,也有生活照,看到真颜,王先生却也是个胖子,这胖怕是后天生成,人生天地总有变化,一思考,变化更大。对我这样大而化之的读者,最好读的却是自序和尾声,自序里的王澍是一个刺儿头,笑傲于东南大学建筑系,1987年24岁,是一个“血气方刚目中无人”当仁不让的愤青,写论文题目都是《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纯粹以批判家的姿态纵横系中。但他先人一步,批判之后会想:批判完了我们做什么?

  迄今的三十年间,他的一切努力似乎都在尝试回答。至于《造房子》,更像一份脚注,于成绩无夸饰,于思考亦无强词夺理。后记里条目似的“那一天”散淡记下他零落各地的三十一天,长短不一,长不过一页,短仅只一行,却也皆是躬耕的每一日,形若草草,余味绵绵。在在看得出先生是一个志在复兴之人,这复兴也是从批判折身而返,顿悟了似的,明白精神山水到底谈的还是精神,一个人盈尺可居,素朴为家,真懂得了,也可以在自省之中捷达生命的无限丰沛。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一日

  《造房子》读后感 篇7

  虽然书的文字不算多,但全是满满干货,绝不像有些文集的内容那么水。几个晚上都是看到十二点,却完全没有睡意,反而有种被点通、豁然开朗的兴奋。

  必须说一下书的腰封,基本上很多书的腰封拿到都是必须要扔的货色,要么没有美感、要么是毫无诚意的某某某推荐、要么就是夸张的赞誉。看完全书再来看这腰封,够素,却与封面标题的几何字体、灰色封面呼应,简单的文字,却句句点睛,既写出了作者所获荣誉,也有对作者营造原则的精准概括。对浦睿文化刮目相看。

  看完书,首先是对作者关于造房子的整体理念和原则有了清晰和深入的了解。作者对于传统山水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吸取关于当代建筑的灵感,他造的房子从形式上说并不传统,反而是颠覆性的,但其精神却与宋代山水画相通。作者对于旧砖石的回收利用,将历史痕迹铺陈于新建筑上,不仅是对长期以来对传统建筑的疯狂破坏的反思和批判,也是探寻回归传统的正确道路。

  《造房子》读后感 篇8

  一个人由着兴趣出发,最终抵达理想的作品,这种生活与创作的自如,就是王澍想要的吧。

  读完《造房子》,近一半内容不懂,困于专业知识,也是王澍故意制造的文字迷宫,设置太多的概念障碍,层层阻绝,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半畅达半凝滞。但是,绝不无趣。

  这许是因为写书人的缘故。不过20篇的选文,书里反复强调自己文人身份的就有多处,第一篇开头便明确说:“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么张扬的坦白了。作为文人,私人意趣与个人情结必然浓重,放不下心田里的那缕执念。于是动手做起活来,“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

  在行文里,王澍很酷,那种有点自恋的酷。有几处描写自己,相当肉麻。但从“这些事情我在大学毕业时候就决定了,之后直到现在我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实现它们”这个层面看,这个人生建造过程是相当圆满了。他对好建筑的评判,如同走过的人生一般无二:

  “我形容一个好建筑的诞生,就是你一开始有一个很纯粹的,带有理想一样的想法;之后你要像长征一样经过很多的险阻,中间每一次都有人想摧毁你、否定你,你必须能够做到百折不挠,而且要说服大家;最后走到终点,你还保持了你最初理想的那个纯度,没有半分的减损,甚至更加地坚硬。”

  在一本书的前十篇,诸如《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反复论述的是个人的建筑理念。王澍不说设计,而讲营造。不谈建筑,而说造房子。宏大叙事在他的意识里被弃绝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主观的介入,为技术而技术的工法,都不在他属意的建构之上。换言之,不和现代的商业风一起玩耍。他说,“每一次,我都不只是做一组建筑,每一次,我都是在建造一个世界。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存在。”

  伴着浓浓的文艺风,以及尾附全章的自信与自恋口吻,听王澍娓娓解读着自己的作品。老实说,看文字,一知半解,只觉得他造出的房子,其来有自,说不出的厉害。仿佛大儒作文,字字有典,每一句读,都饱含深意。然后看实景照片,看全貌,看截面,看细节,却有点一头雾水,寻思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他的宁波博物馆,在象山校园河岸的 “瓦山”,以致象山校园的太湖房,都显出一点观感:古怪。

  他的作品,向上溯源,找到的师承,是童雋先生的《江南园林志》,是苏州园林,是宋明山水,是人与自然的主从关系。《造园与造人》一文,王澍细致阐发了建筑理念,他用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为例,房子在自然山水中的位置,不过从属,一个人所占有的空间,容膝足够。与西方建筑对自然的压迫攫取不同,“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

  于是,王澍说,他的每一个作品,无论外观如何,内里都是园林。宁波博物馆是从两幅传统山水画里汲取形意,瓦山在明人谢时臣《仿黄鹤山樵山水图》中找到了依据,象山小院的太湖房,更是从拙政园的假山翠玲珑析拆结构,去型取意。整个创作思路说的通透明白,又玄妙莫测,中文典籍与罗伯·格里耶们的语录信手拈来,概念接着意象,意象又生发出思维的交叉小径,写书的人兴致勃勃,看书的我融不入语境,看的心焦。但从作者胸臆汩汩流淌的文人情致和园林的美学观,还是隔书可触。

  所以他的建筑,难言美感,但独具古拙。建筑外观的张力十足,甚至有点张扬。与周边的西方化建筑群格格不入,但和土地又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听王澍讲了一本书,也很难看明白他的作品和创作思路间的严丝合缝,总有种讲的好牛逼,但是看作品略失落的状态。想来和广告文案一样,卖稿比写稿是两回事。

  从直观上,他最震撼的建筑效果出自“瓦爿墙”。这种江南乡下传承数百年的手工匠艺,将废弃的砖瓦重新砌合,一面墙涵盖从明清到当代的各种砖石瓦片,时间一瞬间就凝固在土木中。王澍说,“在象山校园,我们使用了超过七百万片回收的旧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发展出一种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混合砌筑技术。我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和“时间”的交易,这组建筑刚一完成,就已经包含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时间。”在宁波博物馆,这个技术被进一步放大了,终于,时间与传承,在现代都市里相遇。

  看完书,去网上搜他的资料,赞誉者有之,谩骂者有之,说他故弄玄虚,不实用与流于形式,都言之凿凿,一个人的文人气在自己身体和建筑作品上的膨胀,蔚为可观,但一本书的好看与一个人的有趣,也因此加倍放大。

  在书末的一篇,德国设计师问,“你们中国的建筑师技术已经很厉害了,为什么做出的建筑都是西方式的?”从这个话语窘境里,大概可以看出王澍的自信与存在意义。如他所言:“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造房子》读后感 篇9

  当我想要提笔为这本书写下一些文字的时候,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都不好意思管这叫做“书评”,就先按照小学生式的“读后感”来定义这些文字吧。

  我仔细想了一下,缘何会出现这种所谓的“无力感”,思来想去,觉得是由于我们不在同一个设计的体系当中,他的东西我不懂,当然也就无从说起。评论这个东西有个好处,无论是什么,无论你什么性别、年龄、种族,无论你是媒体叫嚣的“大咖”,亦或是目不识字的白丁,你都有权利,对任何东西进行评论。评论的门槛如此之低,因此我这里就大言不惭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了。

  自从王澍老师获得普利兹克奖,演讲、写作、采访好像一直就没断过。随着曝光率的增加,也多多少少去老师引以为傲的象山等地方考察过老师的作品。我认为王澍老师并非是我们传统建筑学教育出来的“建筑师”,可能王澍老师以前是走在国际现代主义这条路上的,但是也许是发现这条路已经是个死胡同了,因此毅然抛弃了这条道路,去探索新的道路。

  我并非觉得王澍老师的东西好或者不好,我觉得普利兹克奖给了王澍老师,仅仅说明了这也是一条可取之道。普奖并非是一锤定音,说之前的作品是如何如何震撼以及美妙,更多的情况,普奖变成了一个向导,告诉我们建筑学未来的道路有可能是哪里,建筑师在社会上的自我定位有可能是什么。普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封闭的选拔。

  与其说普奖是颁发给了王澍老师及其作品,不如说是颁发给了孜孜不倦探索新道路的精神。

  《造房子》读后感 篇10

  象山校区没去过,所以无法从作者的理念到实践最终到使用者的观感上来对真正造出来的房子作出任何评价。

  单独谈谈这本书读完给人的感受,王澍真是个孤傲的文人,心中藏着一片广阔世界。如书的尾声所说,一种思考着的目光,面对这个世界,沉静而温暖。在这本书里,我get到了。

  书分意识、语言、对话三大部分叙述,意识部分占主要,本科时期我学的是园林专业,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概念很熟悉,我非常赞同书中提到的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园林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儿。而造园这件事离不开房屋的主人,主人的世界观感决定了一个园子的氛围,这种东西是当今仿一个制式题两句古文那么简单的中式模仿所达不到的。中国三大主要园林中文人园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是我们现今提到园林第一反应的样子——苏式古典园林。意识决定创造,东方的道法自然与西方的几何理性造就了不同的审美观感。书中常提到要避免谈“建筑”,而是“造”,这意味就很明显了,中国人常讲意境美,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感,玄而又玄。

  其实我对书中单独提出来的宁波馆、象山校区建设的细节以及实现的转换以及尺度的考量倒不是最感兴趣的,反而是王澍在谈到他妻子以及钱钟韩先生对他影响的时候,颇有感触。

  摘取一段自序内容

  “认识妻子以后,抹平了大半。事实上她对我最大的影响,更是关乎心性的修养——比如一整天不干什么,人的心灵还很充实”

  “我晒太阳,看远山,好像想点什么,好像没想点什么。我能这样度过整整一天”

  “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七年,我都是这样度过。说起来,这七年主要靠她的工资养我,我打零工,偶尔挣一笔。她属于天然而然的人,工作对她来说意义不大,挣个工资嘛,她只对她感兴趣的小事情感兴趣,比如去西湖边闲荡,去哪个地方喝杯茶,逛逛菜场或者百货公司,又或者去哪里看个朋友。问题是,我逐渐能适应这样一个状态”

  “这不是靠看书的。在这个阶段,我看中国的书越来越多,但基本上我没有看过任何和建筑有关的书。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忘却”

  说不是靠看书,我想这也是看书看到一定境界的人说的话,大概就像某些人说读书读到后面确实是越读越少,有些书不必读,有些书可以很快了解要讲什么最终走向如何,有些书才需要好好品味。

  从书中看王澍写妻子能让我想起一个女人——歌手李健的妻子小贝壳,微博上字里行间的诗意以及两个人在生活中的小情趣,羡煞旁人。夫妻在一起就像照镜子,两人彼此影响着彼此改变着。

  一个叛逆的校长——钱钟韩先生

  “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就是那种敢向老师挑战的学生,你们不要以为你们那些老师都多了不起,很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提前三天对你所上的课认真做准备,你在课堂上问三个问题就有可能让你的老师哑口无言,他就下不来台,这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这大学才是我想来的地方,王澍说。

  “我很早就进了图书馆...当然我这样做确实引起我很多同学的紧张。我记得我夜里十二点钟睡觉,我睡在上铺,看出去我同寝室的同学拿着黑格尔的哲学史还坐在楼梯上看,不睡觉,因为楼梯的灯还亮着。我造成了一种压力,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反正是觉得惭愧,但是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励。学会多思考,多问为什么,不要像书中所言

  “有些人已经死了”

  最后的最后,特别想知道自序以及尾声所用的字体,看起来很舒服,纸张质感也不错。

  《造房子》读后感 篇11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来自60年代生人的民国意气,同时又有80后的学风。

  王澍从来不需要也不在乎自己是否讨喜吧?

  少年意气肆意品评当代人物,《死屋手记》否定了几乎整个学界。

  “不继承自然是一种摧毁,以继承之名无学养地自已兴造破坏尤甚。”

  在这本书里

  讲一讲故事,聊一聊案例,甚至有些在家中闲谈的意味。

  只是有时候,读书读得深了,三言两语,并不能让熙攘的无知听众明白其中意味。

  “建筑与艺术一样,有必要用一种民主的形式,艺术要走出博物馆,建筑要走出正统的建筑学……新的民主艺术本质上是社会的,开放的,在这样一种过程中,我们还没有看到典型建筑的消亡,正如我们期待着一种开放的建筑学——城市设计的诞生。”

  王澍是无法典型化与复制的一类建筑师。

  “我以为独断的功能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独断的形式主义,没有无形式秩序的功能,独断的也就是固定的,教条的。”

  “建筑这种重要活动在今天只发生在“除了实际生活当中”,而实际生活总是平静无声的。”

  令人钦佩的慢,从而比所有人都快。

  “事实上,面对中国建筑传统全面崩溃的现实,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失去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

  几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了时代的国际化解构与后现代表达。

  “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的新建筑遗址陷于一种“内部的贫困”,它们是没有内部的。如果按传统建筑的观念,内外空间的身心关联至关重要,那么没有内部,也不会有外部,建筑就只剩下空洞的外表。”

  这么说吧,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被无可计量的信息包围,所以我们无法哪怕一刻离开手机,而我们同时又被大量的无效信息所纠缠,所以我们反复刷新朋友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重要的信息被错过,又或者是廉价于流量的红包机会。

  我们自己清晰地知道自己已经离开过去太久了,我们依旧在概念上十分认同所谓的工匠的持之以恒,所谓作物的精致与内涵,但我们只是表示精神上的向往而已,自己的肉体和潜意识,是拒绝的。而当我们看见某人以过去的缓慢方式在坚持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也会本能地鄙夷、甚至怀疑他的动机,嘲讽他的哗众取宠,嘲讽他的特立独行,因为与其因为他的行为证明我们的懒惰无能,我们宁愿是因为他的沽名钓誉。而剩下的嘲笑,只是来自无知的空虚大脑了。

  一个不能被批评的专业领域,一定已经千疮百孔;一个容不下异见的学术圈子,一定不那么相信与尊重学术;只懂得拒绝,因为只学会拒绝。

  早些年听到一个教授聊起王澍,他说他也不知道为啥普利策奖会颁给王澍,一定是中国政府在里面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一定是政治干预了学术。那位教授大概不知道,被普利策选上的这位中国建筑师,并不在国内那么受待见。不过确实王澍的建筑作品极其有限,做工因为他所追求的,手工上的随机之美,无法以普通的完美熨帖来形容。

  前阵子看到王澍学生时期所做的设计图稿,正如后来一位西方建筑师的惊呼,这的确是,中国最纯正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了。

  关于设计与思考自我文化认知

  我们通常很贴近我们的文化活动与日常,心中有杂念,杂念蒙了心遮了眼;我们执着于争论所谓意义,所谓独特,所谓不可退让的底线与原则。我们悲天悯人地觉得世界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教育,因为有完美的建筑需要完美的语境。我们所见的国内建筑师常常同时妄自尊大又妄自菲薄,觉得世人就无法明白所谓高深的建筑,建筑也可以任由自己高深下去,追逐“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的表象表达。

  我们过去经历的教育大概格外关注主义,却忘记这些的方法论与深层的意味。

  我们,大概太追求快了,而讽刺的是,一个慢腾腾的建筑师,却实际走在了最前面,因为他从未停下。

  《造房子》读后感 篇12

  文人风骨,情趣兴趣为主,多样性差异性丰富性,态度重于能力,一切知觉都浸透了过去的经验,知识与修养决定境界的高低,山水画的空间营造与园林的建造,这些是我去年九月份读两遍这本书所写的东西。

  第一次接触王澍,是在大一下学期的《开讲啦》,当时觉得一个人真是可以狂妄到这种地步,当然他也有资本,也许我一直都是个自命不凡的人,王澍一下子就成为了我想要去了解的对象。

  大二上学期学校安排了一场见习实习,亲身体验了一番美院,当时就觉得设计竟然还可以这样做,而且当时就觉得在地给人的感受怎么可以这么独特,果然如他所说的“我的建筑看起来不是很好,拍起来不好,需要你走进去”。后来又看了他的'更多的演讲视频,当然后来在院图书馆借来了他的《设计的开始》,第一遍读的简直是要命,什么都看不懂,而且专业术语哲学术语特别多,但是读完后,就觉得有所影响,具体是什么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明白了一个人的思想怎么可以宽阔深邃到这一步。

  王澍总是说童寯先生是他的精神导师,一个帮助他树立了基本的建筑观的人,因此,我也去找来了童寯先生的著作来拜读,童老先生对他的影响除了基本的建筑观之外,应该更多的是王澍所言的文人风骨,在那样一个急需建筑设计师的时代,童老先生因为对那个时代的不满,放下了画笔,绝笔不再做设计,转而 投向了中国园林的研究上,而且还写成了《江南园林志》一书,光是这件事来说,童老先生所追求的绝不是一般人所追求的金钱与利益,他追求的应该是学术和理想。私认为童老先生对王澍影响的另一个应该就是王澍一直声称的情趣吧,把设计当做一次游戏,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一年只接一到两项设计任务,而且是挑着做,累了就去旅游、读书、练书法,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这既是向往,也是挑战,向往的是那样的生活,挑战的是自己的那颗追求物质与金钱的心。

  去年暑假去了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山路改造,参观完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之后,我明白一个东西,美院的建筑内部的迷宫的设计是王澍故意为之的,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内部的游览路线逻辑极其清晰,以王澍的功底来说,他绝对可以把美院设计得逻辑清晰,但是他就像个调皮的顽童,为了情趣,设计成一个巨大的迷宫,故意让人在其中迷失,迷失其中你才会发现很多乐趣也更贴近于生活。正如他在美院的楼梯设计处理上,着实地把规范戏耍了一把,我猜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楼梯的存在,任何一个东西都不易被人们的习惯所忽视。当然,美院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是乌托邦,而对于美院的学生来说却是对它的实用性唏嘘不已了。王澍说“我要造一个乌托邦,为中国,培养未来的艺术家。”

  王澍很注重手工营造,也许算是他的局限性,其实我个人认为不是如此,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用的就是现代的材料和营造手法,照样看起来很有江南味道。我个人觉得他是真正的进入了传统,给匠人们一个选择,让他们活的更有尊严,带他们去威尼斯参加双年展瓦园的建造,这对于匠人们来说已是做梦都不曾想到的,还有什么比让人活得有尊严更有意义的,而且还是那些曾经包括今天也依然极度没有太多尊严的匠人们,这一点在我心中就足以称得上伟大。

  读这本书的时候,王澍让我产生了对自我意识的意识,他说他是在保研后的那个暑假,疯狂读书,然后意识高涨,读到那一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有意识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书中的有些内容来自于演讲、论文,依然减少不了对这本书的喜爱。

  个人最不喜欢的王澍的作品算是中山路改造了,虽然在中国改造得已经算是很成功的,但是那些太湖石的房子,个人痕迹太重,当然保留了老街的韵味,去年暑假去拜访他所说的那个博物馆,顶部某些墙面的抹灰已经开始脱落。

  去年暑假去美院的时候,参观了水岸山居,再加上读了书中关于这个作品的解读,觉得王澍构思的出发点不是一般建筑设计所教学的那种逻辑,而是按照博尔赫斯对中国思考的某种方式进行了思考,那是一种对事物的解读不是现在理性思维所理解的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形状、材质、颜色、构造、肌理等等还有其他的所有用来描述这个物体的形容词,不是一种单一视角而是更多元丰富,当然则更接近于真实物体本身,所指即是它,当然也是山水画的那种多维空间的角度解读使王澍造了一个横向的立体长轴,内部空间延续了美院的迷宫,交叉错乱的路径,仿佛让人重游博尔赫斯笔下曲径分叉的花园。巨大的屋顶全是用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的结构支撑,没有一根排水管破坏里面,所有的一切结构性的东西仿佛都被隐藏起来了,夯土墙散发着泥土的气味,闻一下便可知。

  去年暑假去上海补习,闲暇之余,去了松江方塔园,同济大学冯纪忠先生的作品,现在依然记得当时参观的路径与场景,我想王澍称赞其为中国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超过它的园林作品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我喜欢用园林而不是公园来描述,是我认为园林所包含的东西和内容远超过今天所谓的公园),当然我猜他说的应该是对于中国园林的味道的意思。

  王澍对我的影响是其朴素建筑观和多样性与丰富性的世界观,还有其风骨、身体力行、情趣和他的生活,我有时候很羡慕他,遇到了一个好妻子,遇到了一个懂得自己的人,一个可以让他在家闲散几年仍然支持其理想的人,这是何等的幸福啊!也许世上最幸福的莫过于一个人可以一辈子都保存年少时的那种状态!当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其思想的深邃。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那人是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私认为王澍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中国性,反过来说也是他的优势所在,他所讨论并实践的远不是那些高声叫嚣传统却只会弄一些传统的形式那样肤浅的解读,光就“传统”二字的解读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日后的差异,也许就是他所说的“谁是真正的做事,谁是嘴上跟风说说”(大意如此),也许就是其在多年实践后形成的所谓的风格吧。“人的境界,真的是一层又一层,当然有些东西我还是没有体会到,还需要继续思考,接下来的十年我觉得我应该要至少走过三个境界”,2012年王澍在一场演讲上回答学生问所说的,我想王澍一定可以做到,水岸山居已经算是他年少时按照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游览洞庭溪时所萌生的一个梦想,如今实现了。你当年埋下的种子,早晚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王澍的一个终极目标应该是建造一个类似于山水画中的形而上学的建筑吧!

  在这样一个说出自己宏图大志不但不会被鼓励反而会被耻笑的年代,感动于他的赤诚与行动,相信思想的力量!王澍曾经特别喜欢读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的书,萨特曾被称为“孤独的战士”,萨特曾说过“一个人因其思想的独立性而与社会相对抗,这个人不欠社会任何情分,社会也不会对他起任何作用,因为他是自由的。”或许思想者都是孤独的吧!!

  《造房子》读后感 篇13

  我对迪士尼乐园有种复杂的情绪。

  第一次去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是本科大三那年的暑假。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因为由几个不同的园区组成,因而统称“迪士尼世界”,我去游玩的是其中最有童话色彩的园区魔法王国(The Magic Kingdom)。那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美国流行文化是如何在商业运作下把美国价值观细雨无声地被展现在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面前的。

  在自由广场(Liberty Square)的一幢18世纪乔治殖民式建筑“总统大厅”(Hall of Presidents)内,我上了一堂美国历史课。演出由一个介绍美国宪法的短片开始,在“林肯总统”的旁白下,短片全景式地展现了美国历史和在历史进程中美国人民的生活与挣扎。短片结束,帷幕升起,从44位历届美国总统相继起立致辞——迪士尼娴熟地运用发声机动装置(Audio-Animatronics)打造了栩栩如生的总统人偶,若是仔细观察,你甚至能发现他们如真人般做小动作、窃窃私语。一位位总统发言,美国《独立宣言》中言及的自由、民主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亦被一次次强调,振聋发聩。身为外国人的我,也不禁被深深触动。

  第二次去魔法王国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圣诞假期。彼时武装了一脑袋“游客凝视”(the tourist gaze)、“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游客泡沫”(the tourist bubble)等旅游学理论的我虽然打定主意不要被这座魔法小镇的叙事给“迷惑”,但仍然在总统大厅看完演出后泪流满面。

  连续两次,我都为异国他乡的历史落泪,亦为“场所的力量”(the power of place)所震撼。正如美国学者Doleres Hayden所说,环境中各种符号表现的精心呈现,拥有撼动人的思想、情感甚至行动的巨大力量。对我来说,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心头:在中国,是否也有一个地方——一个沉浸在历史和文化中的“真实”场所——拥有这种“场所的力量”?

  所以在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我选择了家乡杭州的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在那篇现在看来稚嫩无比的论文中,我阐述了这个历史街区是如何运用视觉景观来构建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话语的。这个研究恰逢中国着力通过文化遗产提升中国文化魅力之时,但那所谓的“中国性”(Chineseness)究竟是什么?在中国的城市化狂热中,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冲突该如何调节?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城市要如何用文化传统来激活现代性?带着这些问题,我前往美国留学,寻找答案。

  在硕士期间我仍然选择南宋御街作为研究对象,但这一次,我发现城市遗产实际上是一个社会议题、一个文化政治的产物,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对城市空间真实日常的重塑。历史文化、国家建设、城市品牌推广、旅游商业、市民生活——南宋御街和全国各地的历史街区一样,都是呈现了这种种面向的一面面多棱镜。

  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

【《造房子》读后感(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朗文少儿英语口语练习曲:造房子08-17

草房子读后感12-31

草房子读后感45011-08

草房子读后感70011-07

《草房子》读后感范文11-16

名著《草房子》读后感10-29

草房子读后感400字(精选17篇)02-28

草房子读后感700字12-04

草房子细马读后感11-18

草房子红门1读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