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拐角处》读后感
《在人生拐角处》是一本让你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生涯答案的书,那么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在人生拐角处》读后感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在人生拐角处》读后感一
在陌生领域里,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可能,但我们要看到的不是结果失败,而是尝试成功。不要把拒绝别人的期待看作是叛逆,这是对自我的呵护和对现在勇敢自我欣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尝试在自我突破中获得勇气,在面向未来中学会积极。
——赵昂《在人生拐角处》
记得我上赵昂老师的职业生涯咨询师的时候,我还在怀着宝宝5个多月,坚持了三天三夜的课程。当时触动最大的是老师的三句话:不贪婪,不虚荣,不自卑。
后来由于种种生活琐事,一直没有时间把老师的这本书看完,直到这周,我给自己定了一些新的目标,第一步就是把我还没看的书,利用每天上班在地铁里的时间看书。正好一周,我看完赵昂老师的这本书。
一珍见血,直指人心的解决方案
每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以前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方法,感觉还是没有读书那么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看完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案例,其实也是很多人的职业缩影,里面的人物有过的困惑,挫折,其实大部分人都会经过这些职业的坎。不外乎就是,在原单位做的事觉得没有价值感,或者是失去兴趣感,又或者是目标不清晰。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我在跟组员沟通,或者客户聊天中,都有体会到。只是当时不太清楚该如何引导他们把自己真正的内心问题讲出来,也不清楚如何帮他们梳理,直到我上完咨询师的课后,也一直不太会运用。直到我这周看完书后,才发现,我还是没有做到老师说的那三点,我既贪婪又自卑,还虚荣,怎么能帮助别人走出这些困惑呢?现在想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贪婪是觉得自己给的不够,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给予,自卑又会觉得其实很多人的问题,我们无法帮助解决,信心不足,还有虚荣,就是总想着自己但凡有点经验,总能做好吧?其实老师在此书里,让我看到的是,尝试的更多可能性,他不会去直面回答来询者的一些假设问题,而是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一起探讨具体落实的可能性。虽然还是会有人觉得无法在他那里取得答案,但是老师不会自卑,因为他深知自己不是神,自己的资源也不是足够能帮助到所有的人,所以他会更坦然的接受这个过程。
或许我们每个人遇到的困惑,心中自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往往是不会借助工具和资源,执行落实。而是选择逃避,拖延或者忽略。这样的话,只会让原本的简单问题,越演越烈。
梦想会光顾每一个人,只有勇敢的'人才会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光芒,只有智慧的人才会叩问内心的声音。梦想之路从来都不好走,只有兼具了勇敢和智慧的人才会迈开大步,追求梦想,了无羁绊。
《在人生拐角处》读后感二
为了给社群做分享,我重新又读了《在人生拐角处》。拆书的结果,我开始明白了汪冰老师的读后感。有一次电台做节目的时候,汪冰和我说:赵昂,你太实在了,一本干货,换做别人,可能要慢慢写,兑点水,一本能写出好几本来。
我心说,你是骂我呢,还是夸我呢?干货,你不知道现在人们都喜欢水货吗?喜欢八卦,喜欢故事,喜欢轻松,喜欢情感类,甚至会喜欢看上去有用的东西,但是,很少有人会喜欢干货。说实话,我也不喜欢,曾经,我一直想读一些书,一些看似高逼格的书,结果,书是买回来了,但是变成了房间装饰。
昨晚剽悍一只猫还在微信问我,大湿,推荐几本书吧?我说,我只会写书,没读过什么书。“晚安”,猫爷走了。只会写书,这看上去是一句很拽的话,其实,我是真有阅读障碍。我从小爱读书,但是应试教育对于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把我的阅读习惯生生地扼杀了,我没有训练出来阅读速度,读一本书特别慢。我在读书的时候会反复琢磨和思考,读一本书的时候,思想会发叉,于是,又会翻找其他书,如此下来,我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
这么让人羞愧的事,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说呢?于是,我给自己找辙,我说,学习方法有三种,一种是从书本中学,学习他人智慧;一种是从实践中学,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一种是向别人学,榜样、同行、同事,从他人身上学。我有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我擅长从实践中学。我就这样自我催眠,于是,就更不读书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一概不知。
而且,我对一些读书方式有看法。特别是对于动不动就晒书单,好不好就制定一个一年读多少本书的计划。我其实心存鄙视,读书,真的可以像颜值一样拿来晒的吗?我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也应该晒“气质”啊。
但是写了书之后,我就一直在进行自我批判。作为写了一本书的认真作者,我知道写书的艰辛,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斟酌,甚至我会一直修改书稿,直到编辑告诉我,不要再改了,已经开始印刷了。我不是什么大家,写的书只是希望把自己在咨询中看到、想到的经验总结并呈现出来。我知道,这对当事人有用,我写书,希望以文字的形式对更多的读者有用,哪怕一个想法,哪怕一句话。这么说来,读书是有价值的!
这么说来,我忽然看到读书的另一个有趣的价值:读书是和作者的交流,虽然是通过文字的方式。于是,我就更加坚信自己的读书论:不一定读很多书,晒读书不一定有气质。因为,人一定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也就会有自己喜欢的书。有人喜欢广泛社交,有些希望少链接,深交流。读书和社交是一回事啊。
【《在人生拐角处》读后感】相关文章:
希望在下个拐角的励志文章11-0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2-12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11-19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最弱处竞争文学论文08-16
《童年·在人间》读后感08-24
高尔基《在人间》读后感10-31
复合材料拐角的抗冲击性能分析论文07-07
路遥《人生》读后感10-30
《责任关键在落实》读后感11-08
我在张晓风读后感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