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
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经验的研究与继承。
2、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
3、通过对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2、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讨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乡有哪些雕塑?你在哪见到有雕塑?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新课:
1、初步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原因:传统雕塑发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3、鉴赏:大型泥塑《收租院》
播放图片投影,引导讨论,为什么说《收租院》是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成功试验?
小结: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历史事实。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4、架上雕塑
你最喜欢哪个雕塑?它有什么雕塑语言特点及吸引你的地方?
了解王合内(1912年—20xx年)(女),原籍法国。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1937年在巴黎与中国留学生王临乙结婚后来华定居,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平,任教于北师大,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动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机场广场雕塑《中国人民欢迎您》、《小鹿》、《小马》、《猫》等。
5、城市雕塑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兴起、意义、成就与问题。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发言。
三、小结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大型泥塑《收租院》对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试验。
四、布置课外思考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2
一.课标内容: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认识司母戊鼎,了解青铜工艺。培养学生搜集文物并进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司母戊鼎;通过文物欣赏,培养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甲骨文;司母戊鼎
(2)难点:汉字的演变;青铜工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王懿荣与甲骨文》FLASH动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甲骨文和同一时期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2自学探究:(1)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金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3)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4)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
(5)青铜时代是指我国的哪几个朝代?
3合作探究:(1)材料分析:分析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了解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起源。
(2)趣味识字:展示一组甲骨文,请同学试着写出相应的现代汉字。
(3)推理想象:想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推理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大量用于农业生产?
(4)重点介绍:上讲台展示课外搜集到的司母戊鼎资料;
出示图片,设置情境题“假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聘请你当解说员,请你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参观者介绍司母戊鼎”
(5)文物欣赏:出示一组青铜器图片(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西周散氏盆)
说一说他们各有何用途?美在什么地方?
五.教学后记:
1.课文很多生僻字,应该帮助学生注音。
墟xu戊wu盂yu钺yue爵jue懿yi
2.趣味识字:应教给学生一些识别方法。
3.司母戊鼎:学生查询到的资料很多,应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性展示。还可多叫些学生解说和介绍。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3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
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学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4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教师提问,传统的艺术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从最早的原始美术,到用于“礼仪与教化”的美术作品,以及宗教美术、表现世俗生活的美术乃至中国的文人画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这说明美术的观念与形式在不断拓展。也就是说,传统的美术观念也是出现于某一个历史时期。
4、展示作品: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一些现代美术作品,请同学们欣赏,问同学们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为什么?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
5、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6、教师继续提问:这些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作品,有没有它独特的价值?
7、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8、教师总结:现代主义艺术也被称之为“实验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美术观念,不断实验新的观念与技巧。既然是实验,那么就意味着创新,就意味着改变。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经验。如果美术艺术家不去实验这些因素,那么我们可能也看不到这些有趣的变化。
9、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50、51、52页,并且将内容填写在作业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①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明星、广告等题材,美术可不可以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它表现的范围之内?为什么?
②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上可不可以有所变化?为什么?
③现代艺术家对形体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举例说明。
④现代艺术家对空间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举例说明。
⑤可不可以将新的技术和材料用于美术创作。(在我们今天,照相机、影像技术、电脑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应不应该把这些技术纳入到美术创作中。)
⑥你对教材第51页“思考与交流”中所列举的说法怎么看?
10、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11、教师进行总结,指出20世纪的“艺术实验”试图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美术领域中。它们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同学们能不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按照某一位艺术家的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只谈作品构想即可),你在思考这个作品的时候,体会到了什么?
12、教师进行总结,对一些观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大地艺术将艺术创作与展示的空间置于广阔的自然之中,改变了过去美术作品只能在美术馆中展示的状况。也有人把中国的长城也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大地艺术。(在这一部分,教师对每一类型的作品尽量分析得细致一些,特别是作品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方面。)
13、请同学们分小组准备并完成“活动建议二”。教师要积极引导。
14、教师总结。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5
一、教学目标
1.赏析米勒的《拾穗者》作品,及其所代表的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鉴赏的的基本方法。2.通过欣赏,讨论,对比,教师的讲解、体会来学习现实主义的真实美感。3.感受现实主义的美感,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学会尊重劳动、体验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及其画面内容。
【难点】
对现实主义风格特点的'把握及其画面背后的感情理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提供图片,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提供,请同学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说说画面里描绘了什么场景。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拾穗者。活动二:赏析作品,感知分析(一)感知体验画面内容①展示米勒《拾穗者》。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画面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在什么场景?”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贫苦的妇女在田地里拾取遗落的麦穗。
二)感知体验画面色调1.寻找邻近色
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1、画面中都能发现哪些邻近色?
2、画面中的色调是一天中的哪一时刻?教师总结:这种午后的暖黄色调,会营造出温馨动人的感觉,让人感觉亲切自然。(三)感知画面造型
①课件展示《拾穗者》油画与现实生活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赏。②教师设问“两种画面效果如何?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造型类似,都力求真实朴素的再现世界,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四)感知作者
①课件展示米勒其他的作品,共同总结米勒的题材特色。②教师设问“通过这些作品能知道米勒的创作风格是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切近生活,关心底层民众,对生活对劳动者有强烈的尊敬和怜悯之情。
活动三:对比分析,自由表达
(一)教师再次展示《拾穗者》、《呐喊》
引导学生从内容、色调、造型、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自己的感受的交流。
(二)课堂展示,教师总结
分小组进行讨论后随即挑选小组代表进行表达活动四:总结回顾,小结作业教师口头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6
一、【课型】
新授课
二、【课时】
1课时
三、【模块】
美术鉴赏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同学赏析,了解流水别墅的造型、结构、功能等内容,了解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感受建筑设计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评述等活动,学生学会多角度鉴赏建筑作品的方法,发展了欣赏评价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感受到建筑设计的意义,培养了对建筑设计的浓厚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流水别墅的功能与空间、造型与细部、结构与技术的分析。
难点:对有机建筑理念的深刻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上课开始,为学生演唱歌曲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大的落地窗户
阳光洒在地板上
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通过歌曲引发学生对梦想中的房子的联想,从而引出课题《流水别墅》
(二)、讲授新知
(1)背景介绍
PPT展示流水别墅高清照片,请学生自由谈谈对它的感受。
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并引出建筑背景:流水别墅的建筑师为弗兰克·赖特,他是有机建筑的发起人,他所提倡的有机建筑就是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统一,建筑不应该破坏它所处的环境。
(2)功能与空间
请学生观察视频,走进建筑内部,感受建筑的空间处理。
教师总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我们跟着视频走进室内,发现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所以它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造型与细部
组织学生根据PPT展示的照片,小组形式讨论分析:流水别墅的整体造型与细部装饰如何体现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融合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像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4)结构与技术
引导学生思考别墅一层与二层采用的是什么建筑结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
(5)意义
教师播放流水别墅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记录视频,请学生观看后分享体会。
教师总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当我们在时间的长廊里欣赏流水别墅一日不同时间、一年不同季节,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进行着自我的更新”时,我们感受到了建筑像乐章一样的美感。赖特设计流水别墅的“有机建筑”理念,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像融合对现代主义建筑及当代建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以及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案例中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学生练习
通过对流水别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观察,请学生以个人的形式写一篇300字的鉴赏短文,可以谈一谈一对流水别墅的理解,也可以谈谈有机建筑的理论等。15分钟后分享交流
(四)交流分享
请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班级之内进行点评,教师充分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浓厚兴趣。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20世纪的现代主义设计始于建筑设计领域,建筑设计异彩纷呈,建筑大师群星荟萃,与赖特同时期的建筑师还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阿尔瓦·阿尔图等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课下可以借助网络或其它资源了解一下同时期大师的建筑作品和艺术理念,下节课咱们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六)板书设计:(略)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7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辨析意象艺术为主要内容来讲解的。
2、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能力,但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仍单一、稚嫩,本课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进行尝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认识和了解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思想等。
3、情感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
制作PPT幻灯片。
五、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马蒂斯夫人像》
虚拟情境,在美术馆两个观众在欣赏《马蒂斯夫人像》。
甲说:“这画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像,我不能接受,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表现人物肖像,这就能成画家了?这样的作品那我也能画!”
乙说:“哎,你这都不懂,越怪诞越看不懂,这才叫艺术!”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这与《蒙娜丽莎》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写实的人物。《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展现给观众视觉的冲击和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创设人物对话情景,直入主题。并运用PPT课件中的图片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思考,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意念之象”是艺术家所感到的 或想象的要表达的事物。和“实像”是相对而言的。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以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试述实景和作品的不同,以及对作品作出初步评价。
2、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艺术家的感觉和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
课件媒体展示《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
《内战的预感》局部很真实,它属不属于意象?这样的置换组合的形象我们还能说出哪些?这幅画表达了主观世界的哪方面?学生讨论使学生感受意象艺术的表象特征——怪异。
《鹌鹑图》 (中国画) 朱耷
意象艺术的怪异与艺术家的观念是怎样的关系?观察朱耷画中的鸟和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是动物的表情吗?朱耷把自己以鹌鹑自喻,并非自己的样子长得象鹌鹑,而是借画家笔下鹌鹑的神韵抒写自己孤傲冷漠的精神状态。
“作者觉得对事物客观的描绘已不能满足创作的需要,这时就要通过变形、夸张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意识。”
教学活动随着这些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展开,这种提问是发散式的,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激发思维,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使教学生动活泼,并达到对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对意象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意象艺术怎样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三)理解与探究
1、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意象”是与“写实”相对而言的。
2、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意象表现性美术的两个角度
(1)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2)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油画《呐喊》 作者 挪威画家 蒙克
请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
蒙克使用动荡的弯曲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大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给人深刻的触动,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的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背景,仿佛这呐喊直接冲着观者,从而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教师引领学生从画面、线条,色彩,形象处理等美术语言角度分析作品,了解意象艺术表现手法。并结合画家独特的经历,让学生更深层的感受意象艺术,理解画家对画面的主观处理。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星月夜》(油画)凡高
运用分析《呐喊》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探索中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层、全面的剖析,感受画面中蕴含的意境,体会画家的心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体会意象艺术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与争辩,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归纳,学生对“意”与“象”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挖掘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对具体作品深入、全面的剖析,从而学会怎样真正去读懂一幅意象作品,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是如何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生活经验等进行整合与联系的,并抓住这个点深入挖掘拓展,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现实物象作用于心灵,经过艺术的创造成为意象的语言,构成心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3、意象艺术在生活中的体现
列举生活中校徽、标志、服装的样式,以及我们对线条、颜色的感觉等意象艺术表现形式。以变形金刚的标志为例,说明人脸的变形和夸张。也增加了趣味性,可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踊跃发言,根据身边的事物展开联想,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意象艺术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身边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拉近和意象艺术的距离,消除艺术的神秘感。让学生感觉到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理解意象艺术的特征。。
(四)拓展与小结
1、教师让学生用意象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如欢乐、痛苦、激动、害怕、恐怖等)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意象绘画练习。体会意象艺术的特点。
2、展示评价
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做最后总结。
(1)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构思,展示学生作品。
(2)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解释,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运用意象艺术的语言的。
3、学生欣赏部分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我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同时激励全体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意象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8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
五、本课小结。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9
[课 型] 高中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赏析》是现代商业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型课题,标志设计赏析。其中既有对中国内外优秀标志设计作品的欣赏,又有对标志作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剖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审美原则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技能、设计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在无法用文字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如何尽快找到想去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其实答案很简单,你自然会去找能够代表这种地方的图形符号,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要讲的标志。
(二)基本知识
1.什么是标志
用一种文字或图形来代表另外一种事物的符号。
标志的这种作用与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采用的结绳记事、堆土记事、刻木记事的作用是一致的。
教师明确:结绳记事盛行于原始社会,“先民结绳以明事”,结绳不同,所寓之事即有别。这应当说是标志的雏形。
2.标志的类别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大家每天可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确实如,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成为一个种文化。
(用微机展示一幅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标志)
(1)从用途上分:[*]
纪念标志:1979年国际儿童年
城市标志:德国基尔城城徽、联合国标志
会议标志:奥运会标志
商业标志:①代表企业公司形象
②代表企业产品品牌(简单介绍标志设计及艺术设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公共图形:贴近生活,服务社会,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规范人们行为的交通标志和散见于公共场合的服务性标志
(2)从造型特点上分:
具象型标志(特点:形象自然、生动活泼、有直观趣味感。图例为:德国自然出版社标志[*]
抽象型标志(特点:造型严谨、寓意深刻,是把无形的事物转化为有形的可表意的形象。图例为:南斯拉夫进出口贸易公司标志[*]
字图型标志(特点:运用广泛、传播速度快。图例为:加拿大铁路标志[*](此处点一句中国铁路路徽的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同学们认识了标志的类别,但怎样区分标志设计的优劣,是否需要有一种评判的标准呢?而这种标准也正是标志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创作中遵循了这些原则,支委会符号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情感,同时,也才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3.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简:简明易认,一目了然(采用美国百氏可乐饮料公司标志的五次变革来说明标志设计从繁到简的过程)[*]
准:内容准确、形象直观(日本某建筑公司标志)[*]
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采用几幅典型的标志图说明)[*]
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大众普通的审美情感
4.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方式
在电影史上有众多的流浪汉形象,然而,大家可曾想过:为什么这众多的形象中只有卓别林留有给我们一种卓而不群的艺术感受呢?原因即在于它独特的形象设计和别具风格的艺术表达方式。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艺术表达,即可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同样,既然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那么它应运用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方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
(1)形象高度夸张、概括、简洁、几何形化(采用太阳神口服液标志和捷克音乐学院标志说明)[*]
(2)运用联想、比喻的方式(采用阿根廷市政银行和某人寿保险公司标志说明([*]
(3)运用象征的方式(波兰和平委员会标志)[*]
(4)运用民族艺术表现形式(采用德国和法国两种不同风格的标示设计说明民族性特征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突出民族性)请同学们确定两幅标志的类型[*]
这两幅标志设计的构图特点正反映了两种不同民族文化观,美术教案《标志设计赏析》。我们知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史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而不同的民族性格又滋养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大家知道,法国是一个崇尚浪漫、追求自由的民族,柔情似水、恬淡无求的他们至为崇敬的人生境界。这点恰与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德国人的热烈奔放是举世著名的,威武刚劲,执著不息构成了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全部。曾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克里思朵夫》中的主人公,一个在德国本土取得突出成就的音乐家,当他来到巴黎试图取得更高的发展时,其作品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法国音乐界的认同,原因很简单,因为德国民族的直线条抒情方式的狂热猛烈地击打着法国人的柔弱纤细的内心,他们无法忍受这种近似于虐杀的残酷的心灵的摧残。这就是民族性格差异造成的艺术理解的反差。由此可知,强调线条的翻复,在起伏波动的线条中体现法国人的多情与灵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创造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但给人的却同样都是美的享受。①①
(三)用提问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部分的理解
(此处采用几个国家的航空标志让学生分析判断类别及艺术表现方式)[*]着重介绍中国民航新标志[*](让学生通过新旧两幅标志的对比体会标志创作的艺术演变规律)
中国民航标志说明:①在创作构思上,作者突出了标志设计的民族性特点,它以中国固有民族图腾形象之一“凤凰”作为构图的主体,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滋润与独特内涵。
②从造型特点上看,具有极强的现代设计意识,完全符合上述标志的现代设计原则。是一幅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美原则和谐统一的杰作。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几幅优秀作品)
A.中国铁路标志介绍:[*]①“工人”点明铁路行业之属性,即铁路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而工人阶级又是国家的主人,它洋溢着铁路工人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责任感。
②“人工”:在建国初期,中国处于一穷二白的阶级,而这一标志的含义恰在说明广大铁路工人乃至中国人民勇于战天斗地,不畏艰难险阻,誓与“天公”一比高的豪迈之气,歌颂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和精神。
③在具体形象上,“工”字取铁轨横截面之形,整个构图外形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火车头形象,它夺面而来,蕴含了磅礴的气势,孕育着无穷的力量。
可以这样说,这幅作品,它构思精巧,构图精美、意蕴深刻。它虽创作于50年代,用当时的艺术标准衡量,实属佳作;即使放在今天,它依然不失为一幅极具现代设计意识的、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作品,具有级高的艺术价值。
B.加拿大毛纺织公司标志[*]
C.某皮鞋超大厂标志[*]
(四)指导学生分析标志设计的构思过程
(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来分析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过程)[*]
(五)小结
以上同学们看到了很多中外的优秀标志作品,了解了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过程。标志设计概括是一种美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艺术的流露与渗透,从这一点讲,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去认识中国标志设计现状,既不盲目崇外,更不能固步自封。正如斯大林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而是以民族文化为前提并且滋养民族文化;正像各民族文化不是取消而是充实和丰富世界文化一样。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吸收中国民族文化的营养,投身于标志创作的领域,以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的作品,为中国、为世界艺术史写下壮丽而又灿烂的新篇章!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注1:本教安中标[*]的部分为微机画面演示。
注2:本课例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录像)评比一等奖。
教学后记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我收集了大量中外优秀的标志设计精品作为课堂范例,以使之能准确表达教材内容。但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所选用的范例中国内的优秀标志设计数量偏少,课堂上学生们明显表现出对我国标志了调计现状信心不足,缺乏民族自豪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突出强调了几个环节:选择国内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如:中国铁路路徽和中国民航新标志等),并作重点分析,使学生在欣赏之余增强民族自豪感;选择家乡著名品牌的标志设计作品(如:中国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等),使学生在亲切之余,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热爱;选择教师自己的设计作品为范例(如:心理门诊标志等),来讲述标志的设计思维和制作过程,使学生增强内容的理解,切实感受到设计就在自己身边。同时,辩证的分析我国标志设计现状,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增强自强信念,抒发爱国情感,恰当的加入德育内容,使本课教育目的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节《标志设计赏析》课本着知识性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结构设置上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标志的概念、类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表现方式),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标志设计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在一课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能使用知识的教学目的。在本课中,结构设置体现了较好连贯性和完整性,使整节课脉络清晰、层层展开、一气呵成,这些成为本课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内在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成为本课的不足之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本课的又一大特点。利用微机编制CAI课件并使用液晶投影或大屏幕电视展示作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确有优势:信息量大,单位时间展示作品数量多、效果好。通过欣赏大量的范例作品,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本节课为学生展示和分析了四十余件设计作品,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是很难做到的);在分析作品的设计思维过程和动态演示上,能够很多和促进和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比如对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设计思维过程的分析和演示就很说明问题);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视听效果,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起了明显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突出感受。当然在对课堂的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在师生交流方面都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但经过细致、周密的备课和课堂上的大胆尝试之后,这一课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把握都有很大益处。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0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级数学试卷doc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高中化学试卷网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上图的三张图片,大家能说一说这上面的三张图片是什么呀(看生活中的陶器,放三张图片,例如绘画写生时候的陶罐,博物馆中的人面鱼纹盆,生活中烧制中药材的陶罐,让同学们熟悉陶器)陶罐,陶盆总称为陶器(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陶器盆和陶罐,是什么呢?对就是陶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器)
2.讲授新课:
(一)陶器常识:(讲道陶器,首先老师又一个问题了,陶器使用什么做的'呢?泥土和水)今天我们来重点讲授陶器中的彩陶
(二)彩陶(从纹样,构图,色彩,用笔技法讲授)图片展示
(1)欣赏《人面鱼纹盆》(让同学们通过从纹饰,色彩观察)
造型:结实敦厚作画地点:盆内壁
色彩:红、黑色
纹饰:人纹和鱼纹相结合了,产生了一种新的纹样,人面鱼纹。
用笔技法:简洁
绘画内容:人面之间有两条鱼在游动两条小鱼相互追逐,如果盛水的话,是不是像小鱼在水中嬉戏呢?
(2)欣赏《彩陶瓮》(同学们说说看)通过老师上面带领同学们欣赏的人面鱼纹盆的方法,现在同学们欣赏下这个陶器。造型:圆浑,饱满
作画地点:瓶身上半部分
色彩:红、黑色
纹饰:几何纹样,外侧为锯齿形装饰,肩部为菱形连续纹样,犹如一个华丽的大披肩,正面俯视是以瓶口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适合纹样
用笔技法:简洁,大胆
总结:不管以什么造型呈现出的陶器,都反映出当时劳动人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热情。
3.巩固提高:
对陶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同学们看上图)观赏从彩陶的地点时大家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同桌)
作画地点:大部分内壁和罐子的上部分(提问:为什么只在这些地方有画?)
4.小结作业:去网上找些你喜欢的陶器上的纹饰,下节课带过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1
教学目的:高中美术教案:陶塑
通过对高中美术教案:陶塑不同历史时期陶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陶俑是体现特定历史时期,代表一定阶级的信仰、崇拜和追求死后享受的产物。高中美术教案:陶塑了解中国古代陶塑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式。
教学重点:
讲述高中美术教案:陶塑中国古代陶俑的功能、雕塑手法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着重介绍汉俑与唐俑在表现手法和形式风格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
欣赏中国古代陶俑应把握的特点。高中美术教案:陶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高中美术教案:陶塑
二.引入新课:(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
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最早的泥塑人像出现可上溯至七八千年前。高中美术教案:陶塑
如《陶人头》面庞丰满,五官端正,神态温和憨朴,显然是个女性形象。眼和嘴用镂空法,产生浓重的阴影,更使形象显得格外传神。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用生动的人头塑像作器口,并在器腹部配以三横排具有鸟的形象特征的纹饰,使整个器物呈现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以造型概括生动、形神兼备、富于想象和鲜明的民族个性著称。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偏见压制,中国古代雕塑家地位低微,历史上的许多雕艺术杰作都不知道作者,更无从探究其个人风格,只能从把握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来认识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按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称为墓。
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自秦汉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厚葬,墓中有大量的随葬品,其中包括陶俑,另外,在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石人、石头兽等,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这些权贵们让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为他们制作随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陶俑:高中美术教案:陶塑俑——坟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材料一般是木和淘土,以淘土最为普遍。俑的形象都是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主要是卫士、仆人、厨夫、说唱艺人等下层人物的再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农民打井时,挖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认为这是秦始皇随葬的兵马俑。经过几年的挖掘,已发现埋葬兵马俑俑坑四个,总面积约25380平方米。已发掘1、2、3号坑兵马俑共计7000多件。数量惊人,形体硕大,气势磅礴,震撼了世界。人们赞叹其为天下奇观。兵马俑的兵俑身高1.8米左右,将军俑高1.95米左右,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俑,而且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其形象似以秦军将士为模特儿塑造的,他们的相貌、神情、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稳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气未脱,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个地区的人。兵马俑真实地再现了每个细节体现了秦代雕塑家写实的功力。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宝,它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博物馆,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放映录象)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2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脸谱设计中的经典造型、色彩、谱式、特殊图案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京剧脸谱设计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京剧脸谱的设计步骤,根据所讲解的内容为身边的亲朋好友设计一幅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中经典造型、色彩、谱式、特殊图案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同学朋友设计一幅京剧脸谱。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3。教学难点:使学生独立创作一幅京剧脸谱,设计内容要丰富,线条要流畅。
三、教具学具
1。教具:京剧脸谱模型、设计作品、ppt课件、音频、视频等。
2。学具:纸、铅笔、橡皮。
四、教学方法
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京剧脸谱》,指出音频中“蓝色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几句歌词,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脸谱的起源
2。京剧脸谱的经典造型
千人一面: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一千种人来演这种角色,他们的妆容都差不多。只是先在自己的脸上涂白,然后画点胭脂上去就可以了,非常简单的一种化妆技术,这种化妆叫作“俊扮”。
白色豆腐块:它所指的是我们京剧里面的丑角。丑角是一种喜剧角色,它为了增加喜剧的气氛,所以特意在鼻梁的位置摸了一块白色,这种化妆的技法可以称之为“小花旦”。
心灵的`画面:脸上画了很多的油彩,很多不同的颜色,就像一张大花脸。“净”俗称花脸,是以各种色彩勾勒出的图案为特点的脸谱。
3。京剧脸谱的色彩
白脸:奸诈多疑——曹操红脸,忠勇、忠义——关羽
黑脸,严肃,不苟言笑——张飞、包拯蓝色:刚直,嫉恶如仇——单雄信黄色:彪悍,残暴——宇文成都绿脸:勇猛,莽撞——程咬金
4。京剧脸谱的谱式
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3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美术学科五年级上册《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基础,结合对绘画的认识与理解进行课程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的一幅作品再创作为丰富有趣的多幅作品。同事,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在生动有趣的创作活动中认识和理解多种绘画表现风格及特点。
三、学情分析:
1、学习兴趣:学生处于五年级,在这个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调动,学生普遍存在“两个不强烈”——探究合作的欲望不强烈,课堂中表现欲望不强烈(不想表达,不愿表达),因此,教师通过电脑美术的特点在生动有趣的创作活动中认识和理解多种绘画表现风格及特点至关重要。
2、探究知识:学生在上一课时中对画人像有基础学习,对于电脑操作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本课涉及到的在再创作过程中对多种图像变化功能的处理程度,以及多种绘画表现风格的掌握有难度。
四、学生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2、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中多种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写生形象以趣味变化的形式进行再创作。
2、教学难点:在再创作过程中,对多种图像变化功能的处理程度与多种绘画表现风格的掌握程度。
六、结合“深度对话”本课尝试进行的研究与创新点:
1、利用电脑图象处理软件的“滤镜”中相关的纹理、杂色功能吸引学生去深入探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感受绘画作品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中国现代绘画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培养对中国绘画的热爱之情,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中国画绘画大师的作品及艺术风格。
难点:比较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和现代绘画的异同,统看国画发展历程。
三、教学用具
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作品《齐白石像》《太白行吟图》)你们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齐白石像》写实,《太白行吟图》写意。
20世纪中国画处于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和古代美术相比,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象与作者、品类与形式、性质与地位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具有的过渡性和矛盾性那样,中国现代美术也充满了新旧交替、中西混融、变化发展的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1、探究历史之路
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的历史长河,也蕴含着深厚地文化底蕴。结合之前预习的内容。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中国近代绘画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的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社会状况、意识形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领略现代画家风采
出示黄宾虹作品。小组探究黄宾虹绘画特色是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游记画稿当以万计。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入。
鉴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提出问题:这幅画是谁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傅抱石和关山月协力合作完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此画巧妙融合两位大画家迥异的画风。出现如此巨大的尺寸完全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画家重视深入生活,先后十余次外出长途旅行写生。他热情洋溢地绘写现实,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
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人们喜欢齐白石的画,从他的画中不只是看到各种生动的形象,而且会被他洋溢在作品之中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学生仔细观察,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通体透明、活灵活现,但是与真虾对照,又不完全相同,是经过了提炼、夸张,给人的感觉比真虾更为生动,齐白石对此称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4、外来画种生根发展
出示徐悲鸿作品《徯我后》,画风与之前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继承了欧洲古典主义写实画风和近代油画对光与色彩的处理。表现人民渴望解放的情景。
继续追问:油画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生根发芽的?
学生分组讨论。师:明清时期,油画随着天主教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油画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主要是在20世纪中后期。负笈海外学习美术归来的留学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环节三:比较鉴赏,巩固提高
对比欣赏《齐白石像》《父亲》《太湖鹅群》等作品,在风格、绘画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写实;照相写实主义;追求光线的阴暗变化下所形成的丰富层次和体积感。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任何发展的社会都必然要面对古与今、人与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中国画在继承传统上,并不是全部都要延续的,需要延续的是有生命力的部分。绘画作品是精神的体现。一个时代的作品必然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从生活入手,紧密结合时代。把握中国画传统的内在精神,向着现代形态转换,引导现代中国画良性发展,从而使中国画更加繁荣昌盛。
(二)拓展延伸
课下收集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和同学交流。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5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
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1、导入
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
2、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3、了解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4、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教学难点,对学生任何浅显观点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5、布置作业
书后练习
《高中美术鉴赏》反思1
在现实美术鉴赏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现象,这其中一部分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非常了解,甚至有比老师还熟悉的感觉;也有一些学生就不行了,老师讲得非常辛苦,可学生却似乎没什么反应,这其中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老师对自己授课的学生还不够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合体,他们在美术方面的知识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分类教学的必要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体现在各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同上,而美术鉴赏课教学只有适应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教学对象,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地域的人,不同中小学校毕业的学生,其美术的基础往往表现出惊人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面对着不同学校的毕业生,采用分类教学,将极大地增进授课的针对性。
我们老师首先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下功夫,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老师要利用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中各种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指引学生学习。分类分层次教学应结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差异,不同的地区设定不同的目标。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分类教学能否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能否切实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抓好师资>培训工作,稳定和扩大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学生资源,如请优秀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另外,集体备课的普及,也将大大缓解师资紧张这一矛盾。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教师面对同一班级教学对象的压力大大缓解了,但不同区域层次、不同班级的学生出现也要求老师改变过去那种同教学目的、同一重点难点、同一评判标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因材施教上狠下功夫,导学要做到精讲、对路、有启发、尽量把“教”的活动变为学生“学”的活动。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高中美术教材是根据不同线索编写的,它不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它只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却不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只有经过我们教师的结合自己所处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再加工,才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做到这些,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因此,美术教师要不官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作大量具体而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要调查当地学生美术课是否正常授课等现状,建立各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调查档案,编写出符合地方特色的美术鉴赏校本教材,这才是美术鉴赏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总之,分教学,分层达标的美术鉴赏教学新模式,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上,从教学目标层次定位上,全面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美术鉴赏教学实现了教与学、个性
秘共性、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宗旨。
《高中美术鉴赏》反思2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教学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课本内容的编排上,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将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创新教学将粉墨登场。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鉴赏意义深远。美术鉴赏是用运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作为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其问题所在,因此,美术鉴赏的模块教学是高中美术整套教材的基础和重心。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初中]水浒传读后感初中03-30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07-09
读《水浒传》有感:读水浒传有感05-04
2022年《水浒传》心得水浒传笔记09-29
水浒传书心得12-25
水浒传的句子11-04
水浒传经典句子11-03
水浒传句子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