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读后感参考一
幸拜读了黄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慨颇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其间,黄博士提到“要不要惩罚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儿子矿矿所经历的惩罚教育,透过美国的一些惩罚教育现象分析了美国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膨胀的自我,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和过多的自我中心。
与亚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作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书中有这样一部分的描写,让我叹服连连:------由美国电视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说的有意思的话”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节目。这个节目其实很简单,在每次30分钟的时间里,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对三个四五岁或者七八岁的孩子进行现场采访。参加这个节目的孩子都是从自愿报名者中选出的,并无事先排练。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告诉比利·卡斯比他会拉小提琴。比利让他拉个曲子听听,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尽管你没付钱,但我还是决定为你拉一首。”像模像样地拉了几下琴弦后,说:“对不起,昨天我的音乐老师迟到了,所以我没能学好。”然后把琴夹在胁下,鞠躬作谢幕状。比利·卡斯比风趣地说:“谢谢你!”那孩子马上接着答:“You are welcome.”直译成中文“你是受欢迎的”意译为“您是值得我为您拉琴的”。
尽管那男孩并不怎么会拉小提琴,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来的“舍我其谁”的“自我感觉良好”,让我叹为观止。脑海中不由交替凸现着这样两幅画面。
画面一:踏进三(4)班课堂,面对着一张张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个性的笑颜,我应对的是一张神情高度严肃,脸色绝对难看的尊师之颜;随着双眉紧锁,不由计上心头,一上场便杀了个“回马枪”,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来了个“下马威”。还不时琢磨着如何给这些不顺眼的孩子念道“紧箍咒”,好让他们收敛锐气,藏起傲气,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个姓李的同学,自我感觉好极。当我高声表扬某同学朗读不错时,他则轻蔑哼哼,不屑一顾地嚷道:“为什麽不表扬我,我比他读得更好?”听!多自负呀!心头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头盖脸一顿教育,意欲浇灭那闪闪跳动得自信火花,还孩子一个“自知之明”。
画面二:三(3)班课堂里,我正眉飞色舞地在讲课,孩子们在静静地听讲。突然,有只小手举了一下,忽又垂了下来。我感觉到孩子有话想讲,便示意他站起来说。不料,孩子脸一红,头一缩,一吐舌头,不再吱声。我微笑着询问,孩子脸色忽闪着惶恐,扭捏着还是没吭声。我弯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强站起,低声细语道:“老师,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写错了!”我回首细看,猛惊,果不其然,我一时手误,写了个错字,心想:真不应该呀!急忙改过致谢,并当众大赞其专注细致,能及时发现老师的错误。不料,众曰:“我们都发现的!”“那为何‘知情不报’?”我疑曰。“我们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们以为老师总是对的。”我惊叹:“呜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都不够有自信,更何况去面对那些没把握的事情呢?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赏识教育的要义。试想我们的孩子上台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们的老师与家长会如何对待“丢丑”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将会从容接纳孩子,并激励安慰孩子,亲切地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尽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家长与教师群中,大部分的师长寄孩子于很高的期望,他们不允许孩子失败,不接受孩子的失败。一旦孩子未能如愿,便不停地责骂与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惩罚与变相体罚,所谓是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牢记教训。在如此“高压教育”下成长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锐气,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觉已在大人的讽刺与漫骂声中支离破碎,当然更谈不上对自己有信心了。蓦然惊觉,我顿感汗颜,反省自己在赏识教育这一块的实践还未见奇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一如既往,努力实施,让孩子们在 “我能行!”体验活动中拥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
读后感参考二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深受启迪。
批判性阅读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七 教育要不要平等”中对矿矿经历的“天赋教育计划”的讲述,就矿矿的数学水平来说在中国也就是中等,而在美国就可以入选天赋教育班。如果说中国传统的早慧教育是把孩子当成“鸭”来早填、多填;那么,美国天赋教育又怎样给孩子打基础?美国“神童”又练什么“童子功”?
中国教育界有个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忽视基础,只有中国的教育重视“双基”。果真如此吗?
作者以印第安纳州佳里学区的K12语言艺术课的天赋教育计划为例。在这份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计划里,根本看不到什么考试成绩达标一类的东西,开篇第一功是“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
作为美国天赋教育的入门功夫,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不仅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死记硬背、人云亦云,那是末流功夫。批判性阅读才是硬功夫,才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
为了达到“批判性阅读”之目的,该计划循序渐进地设计了各个年级的培养目标,让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在阅读、评价、争论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氛围中,批判性阅读简直无异于自杀。当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时,现成的标准答案已在恭候着你。有哪个老师敢鼓励学生去批判性地阅读课文?哪篇课文不是精选的佳作?怎能批判性阅读?
作者国内上学时,读鲁迅的文章,有些句子,怎么读也读不顺。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当然,这不能说有语法问题,但读来总有点不太顺。再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有一句“落水狗的是否该打”。为什么不说“落水狗是否该打”,也不说“落水的狗是否该打”,偏偏说“落水狗的是否该打”?他试图从各种语法角度帮鲁迅找那个“的”字的答案,均无法说服自己。于是,怀疑是排版印刷的错误,但找来其他版本,一模一样。鲁迅不愧一代伟人,思想之深邃,文笔之辛辣,语言之生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是,只能突然怀疑自己是否“神经搭错线”?
前两年,作者到哈佛办事。友人指给他看: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什么谜底?朋友引而不发。寻思了几天,豁然开朗:哈佛想告诉她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追求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行为。
哈佛的校训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中文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也是显示哈佛的办学方针的:它的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两上一下),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印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而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则印刻有“TAS”这组字母。三本书的背景则是一个盾牌图案。”VERITAS”的拉丁文就是“真理”的意思。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从批判中吸收,是一种主动的吸收,是过滤后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批判,从而对知识进行重构,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批判性阅读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块基石。
批判性阅读的入门功夫是“批判性聆听”。美国天赋教育倡导“批判性聆听报告”,让作者感到震动!在中国,有哪个中小学校长在给报告人作开场白时,号召孩子们要“批判性聆听”嘉宾的报告?孩子们给报告人的,从来都是鲜花和掌声。殊不知,“批判性聆听”也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能力。从小就逆来顺受,长大则难以独立自主。
中国的母语教育不太重视培养“听”的能力,就更不要说培养“批判性聆听”的能力啦!在许多人看来,似乎“说”与“写”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而“听”和“读”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需要培养。于是,“演说”和“写作”可以是一门学问;“听”和 “读”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听什么有益”、“怎么听有效”、“为什么必须这样听”……都大有学问。
“批判性聆听”不是事事都作对、处处唱反调;或者干脆为反对而反对,进行盲目批判。“批判性聆听”,讲究的是不盲从,把独立分析和理性思考作为思维的“过滤网”,去吸取说话者的精华。“批判性聆听”的关键是: 既不要盲目地全盘接受,又要虚心地吸收对方的精华,然后去“悟”出自己的思想。至于是不是要唱反调,倒不一定。许多时候,孩子的“起疑”、“存疑”,更像 “批判性聆听”。简单地把“批判性聆听”看做“对着干”,完全是一种误解。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否培养“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聆听”的能力,也是培养“聪明的孩子”和培养“智慧的学生”的区别。
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
作者在儿子矿矿接受的“天赋教育计划”中,特别提到了担纲的一位年纪很轻的亨利克先生,矿矿对这位老师的评价很高,在他自己出的书《放飞美国》中做了如下描述:
我认为判断一个老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或她怎样(how)教书外,再就是看他或她为什么(why)要当老师。这个why是教书的内在动力---innermotivation,是隐藏在老师教学行为后面的推动力。如果虽有这个推动力,但不是那么强劲,或者动机不是那么合适,不但老师的教学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也必然受殃及。
你曾经被强迫去做一些你不愿意去做的事吗?不论是去参加一种运动,或是学一种乐器,或是做一项工作。如果我上述猜测不错的话,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结果会很不一样。
我经常画画,在我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有时我会坐下来画上些什么东西。画画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某些天赋。当我父母亲强迫我画画时,我不会去画。当我自己强迫我自己去画画时,我也不会去画。如果把画画当成一件正事,我也不会去做。再就是,如果是为了赚钱,我更不会去画。我画画只有一个原因,一个惟一的原因,这就是因为我爱画画。这很简单,被迫去画画,和被钱驱使去画画,其结果根本不可能与那些发自内心的爱好或激情驱动下画的画相比。
干你想干的事吗?这个想法在美国很难被接受。因为在这国家里,金钱是推动一切的力量。
工作,是为了赚钱。
很少有人去找个工作是因为他们喜欢去做这份工作。因为美国文化的高度聚光点,永远都是集中在金钱和财富之上的。
老师走上讲台的原因很多,每一个老师都有他们自己的做老师的动机。如果把老师的内在动机排一排队,可以发现大致上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老师,“以谋生为目的”。
这种老师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只要能把饭菜放在家庭的饭桌上,什么学生、学校、教书都是次要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这种动机可以理解。
许多人认为:美国是个充满机会,对每个人都很公平的地方。这并不完全对。美国这个国家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的。我与你对着干,你与我对着干,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对着干,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对着干。这就是竞争,永无休止的竞争。这些人究竟在争什么?挣钱!金钱驱动着我们的整个社会。任何一个事件都首先离不开“钱”这个命题。
这就直接把我们带到第一种当老师的动力:人们为生存而赚钱,或为赚钱而生存,money to survive。不管你信不信,在美国赚钱并不容易。很多人为能找到一份工作而谢天谢地,于是,他们尽一切努力去保持这份工作。工作成了他们惟一的生存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老师视他们的工作为支撑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手段。虽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这种工作动力不可能带来什么太好的教学结果。其实,与其他的一些工作压力小、轻松、不很重要的职业相比,老师的收入要少得可怜。一个一般的橄榄球运动员一年所赚的钱相当于20个很成功的老师的工资总和。从这一点上看,要想赚钱养家糊口,当老师不是个很明智的选择。
当然,也有些为生存而教学的老师干得很不错。他们知道如果干得不好,他们会失掉谋生的职业。但由于是forced to do,总会有某种心灵的缺陷。因为这种“以谋生为目的”的老师,有的只是外在的压力,缺少了内在的动力。
第二种老师,“以自傲为动力”。
自傲是一些老师工作的原动力。爸爸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与我曾祖父同时代的学者,当年没有考上北京大学。他发誓说:“我虽然考不上北大,但总有一天我要到北京大学来教书!”后来,为了实现他的誓言,他非常努力学习。他终于成了著名学者,当上了北大教授。是什么支撑他成功的?就是自傲!
这种老师,往往是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就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付出,他们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
这类老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他们自傲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失去面子。由于太重结果,他们会很在意丢脸和失意,或者被他人拒绝和反对。问题是学生们往往又最爱挑老师的不是。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种老师很容易失去耐心。也就是说,自傲的另一面同样可能会使老师走上不成功之路。
第三种老师,“以教育为己任”。
有的老师以改造人的责任感来教书,或者说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很注意用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他们往往以能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轨道为乐趣。
这种老师走上讲台的内在动力显然不是钱,也不是自己的自傲。他干这一行是因为他感到有一种责任---用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去感化学生。
这种类型的老师很容易辨认。他或她很可能会把正常的课停一停,给你们讲一些世界名人的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你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时候,你觉得你刚刚学到了一点东西,在那一刻,你感到它对你的一生将很有价值;或者它总是让你不断地去思考,去寻求结果。祝贺你,你得到了一个好老师。
八年级的最后一天,当我从亨利克先生(《素质教育在美国》的第207页至214页提到了这位老师)的最后一节课里走出来,我意识到我在这一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愉快地去生活!人活着的每一天不是为了悲伤。
可以说,这个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铸成了我对生活看法的新版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愉快地去生活。
不知你看过一部叫做《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的美国影片没有,有一所很古板、严厉的私立高中,它的学生都一心向往名牌大学,诸如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哈佛……他们学得很努力,成绩也非常好。但是,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发现能令他们感到愉快的东西。于是,自杀、精神变态、情绪压抑等充满了学生的生活。
影星拉宾·维廉扮演一个新来的教文学的老师,他显然与其他的老教师不同。他教学生怎样去热爱、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教他们怎样去看待、认识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世界。
其中有一幕很感人:为了让学生们明白,当你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时,世界就会变得很不一样的道理。老师率先站到课桌上,让学生们从上往下看课堂。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站上课桌,最后全班人都站在书桌上俯视教室。后来,这个喜欢别出心裁的老师不能为学校所容,被解雇了。临走前,全班学生默默无语地站在书桌上为老师送行……
第四种老师,“以爱为根本”。
"Labor of love"---爱的奴役,是英文中一个常用短语。它是指一个人在重压之下还是不断地去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他们很努力地工作,一次又一次地遭难,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
你能在现实中找到个例子吗?你做过什么事,没人强迫你做,你也没有必要非去做不可,但是因为什么说不清的原因,你就是要做,不管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和磨难,你还是不断地坚持……
想一想父母生养孩子吧,除了增加负担,他们还得到什么?为了孩子,他们起早贪黑,孩子饿了在凌晨四点大哭,半夜起床不停地换尿布……婴儿从来就不会感到满意,也从来就不会坐下来对父母说"Good job"或"Thanks",当然更不会给父母以物质回报。但他们的父母任劳任怨地为孩子干这干那……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原始的,自然的,是写进人类基因里的。
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的老师,是有着强烈天赋爱心的老师。我曾有过两个这样的老师,在我的一生中,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第三种类型的老师与第四种有交叉的地方。我总把罔达修士和爱波伦丝太太归为第四类,特别是罔达修士,完全是心里的"爱"在驱使他教书,我相信没有钱,他也会继续教下去。
第三类老师,虽然他们不是为了钱,但没有钱他们也可能不会去干。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把我最尊敬的亨利克先生划归这一类。但心里又觉得对他不公平。如果我去问他:"没有钱或少很多钱,你还教不教我们?"我不能想象他会怎么回答我。
想一想你所拥有过的老师,他们都是属于哪类?他或她是你的老师?或是你的朋友?他们只是存在于校园里,或是与你的生活同在?很遗憾,真正能在我心里占有一个永远抹不掉的席位的好老师不太多。在我未来的求学生涯中,我甚至不敢对此有更多的奢望。
希望在我未来的学习经历中会不断地得到第二、第三、第四种类型的老师。当然,我很珍惜曾教过我的老师,也会很珍惜那些即将走进我的生活的老师。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值,这是在美国成为一个伟大的老师的秘诀。针对上面的讲述,我不由扪心自问,我能够能为“以教育为己任”的第三种老师吗?我能够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值吗?
总之,推进素质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在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完善。要保持了清醒的态度,这本书让我理解和认识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我更应坚持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充实自己文化知识,胜任教育这个最光辉的职业。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移民美国与留学美国的区别04-03
美国CPA在美国的就业前景01-11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11-18
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11-15
美国留学之我眼中的美国04-02
素质教育的口号02-05
素质教育标语10-17
素质教育名言11-28
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分析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