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风景》读后感
《这边风景》是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创作的一部小说,下面yjbys为你们献上《这边风景》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采纳。
《这边风景》读后感一
尘封多年,“风景”依然好看。欣读王蒙先生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如品甘露。
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带有历史沉重的分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作品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如此佳作,能不陶醉其中?
《这边风景》是王蒙上世纪70年代写于新疆的作品,但因种种原因,直到2013年4月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该书70万字,是上个世纪60年代整个新疆农村的百科全书,原汁原味地纪录了那时的政治、生活、地域自然、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新风景。新疆生活的各种细节,目不暇接,十分耐读。
王蒙祖籍河北,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主要反映了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而作家王蒙始终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是当代文坛上创作成果最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王蒙为何将三十多岁写成的作品尘封几十年后发表?也许自有他的道理。深埋的金子一旦出土,定会熠熠生辉。
如今,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不但长年笔耕不止,这次又把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这边风景》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修润和丰满,把“特别过分”的词句改成了相对客观的说法。并在每一章的结尾加了一节“小说人曰”(类似《史记》中的“太史公曰”),用79岁王蒙的角度去适时点评和阐述39岁王蒙的创作和思考,形成“79岁王蒙与39岁王蒙的对话”。
可以说,这部长篇小说表现了作者的高端文学观念和炉火纯青的创作技巧。
翻开《这边风景》,犹如打开了新疆的后厨房: 抓饭、烤肉、牛杂碎、馕、油搭子、列巴、酥糖、奶疙瘩、马奶酒、啤渥,各种干果加四季茶饮……
王蒙用“文字”的方桌将维吾尔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美味一网打尽,并公开了这些私房美食的秘方。
《这边风景》不但开篇引人入胜,接下去的章节也是精彩纷呈,耐人寻味。正如作品《前言》所说,虽然不无从众的嘶喊,本质上仍然是那亲切得令人落泪的生活,是三十岁、三十五岁、四十岁那黄金的年华,是琐细得切肤的百姓的日子,是美丽得令人痴迷的土地,是活泼的热腾腾的男女,是被雨雨风风拨动了的琴弦,还有虽九死而未悔的当年好梦。
也曾有过狂暴与粗糙,愚傻与荒唐……你仍然能发现作者以怎样的善良与纯真来引领与涂抹那或有的敌意,以怎样的阳光与花朵来装点那或有的缺失。那至少是心灵感受与记载的真实,是艺术与文学的映照与渴求,是戴着镣铐的天籁激情之舞。
这些文字让读者顿生共鸣,浮想联翩。
《后记》告诉我们:王蒙重读《这边风景》,仍然令他自己拍案叫绝,令他自己热泪横流,作者惊奇地发现:当真有那样一个一心写小说的王蒙,仍然亲切而挚诚,细腻且生动,天真而轻信。“呵,你好,我的三十岁与四十岁的那一个仍然的我!”他响应号召,努力做到了“脱胎换骨”,他同时做到了别来无恙,依然永远是他自己。
许多都改变了,生活依旧,青春依旧,生命的躁动和夸张、伤感和眷恋依旧,人性依旧,爱依旧,火焰仍然温热,日子仍然鲜明,拉面条与奶茶仍然甘美,亭亭玉立的后人仍然亭亭玉立,苦恋的情歌仍然酸苦,大地、伊犁、雪山与大河仍然伟岸而又多情!”……
作为读者,我能不激情地评说一声:“这是怎样的深刻视点和丰富情感?”
王蒙上世纪60年代初到新疆,1979年回到北京,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放在了新疆。新疆给予他丰富的文化营养,新疆成就了他的这部作品。
“这是非常奇特的一部小说,我们通常读一部70万字小说会感觉太长,但这部小说读完了还意犹未尽,如果作者再写下去我还喜欢读。”一位读者说,纵观全书,小说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人学的成就,王蒙建构了那个时代的人学博物馆。他写了几十个人,每个人性格的鲜活饱满程度都令人惊喜。此外,小说的最大成功是语言。我觉得,即使放在今天,这部小说的语言魅力也是令人惊叹的。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说过:“最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
的确,长篇小说《这边风景》是“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是王蒙先生奉献给时代和读者的精神美食。
《这边风景》读后感二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说明阅读教学的“读”应为第一要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读前学生的兴趣和自读感悟诵读表达等读的过程。熟不知营造“读”的情境,能提高学生读的兴趣,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把握和自然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诵读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 阅读兴趣,重在“情境”
阅读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影响学生学习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样热切的阅读兴趣也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教学情境产生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充满激情的课堂情境,着力激活学生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从小生活在盲聋哑的世界里,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他一生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时隔100多年,当我们穿越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视这位度过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我们不由的惊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翻开课本读
一读我们的心灵之光将会被点燃。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海伦·凯勒产生了崇敬的心情,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精妙所在。
又如我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用抑扬的语调说:“在你不会走路的时候,母亲抱着你;在你生病难受的时候,母亲抱着你;在你开心的时候,母亲抱着你······然而你抱过母亲吗?”这时,课堂上安静极了。“你想知道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吗?”大家很自然的开始读课文,读得是那么的投入、动情,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潜能。
二、自读感悟,重在“时间”
鲁迅先生说:“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得其益,会其智,触其情。”可见阅读教学离不开“读”,而且要把“读”贯串始终。“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然而我们教师常常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孩子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学生只是一个听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
而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己阅读,没有学生的自主,所谓个性化当然无从谈起,而获得自主的前提是还给学生读的时间。读书不是读完一遍就能理解表达,它有个对文本的内化过程。解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各种相关知识与生活体验被文本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通过自己的思考,使文本语言形象在脑中“立体化”,并转变自己的思想的过程,这就需要时间,特别是思考的时间。与文本的磨合的时间越长,思考越充分,个性感受才会越充分。
【《这边风景》读后感】相关文章:
风景怎么拍摄10-06
风景作文评语01-17
风景导游词02-18
风景摄影必备技巧08-21
风景的摄影方法10-05
城市风景拍照技巧10-04
风景摄影如何构图10-02
人物风景摄影技巧10-12
校园风景摄影技巧10-05
风景油画小技巧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