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1-01-11 09:41:15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

《弟子规》读后感1

  从小就跟着妈妈或者录音机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篇章,当时我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那时候背过的现在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弟子规》当中的一些章节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做了学生后悟出了些其中的道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先学会做人,再去好好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错,还很多才多艺,别人都很羡慕他们,他们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平时对待家长,同学的态度就非常傲慢、恶劣。长大后这些同学成了“龙”或者成了“凤”,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既不孝顺,也不会与他人好好相处。这样的同学能算是好学生吗?值得我们去羡慕和学习吗?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包括不久前的日本地震,使多少小朋友一夜之间无家可归,又让多少家庭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那一幕幕唤醒了无数人的爱心。一个人的爱算不了什么,千千万万人的爱汇集到一起,就像条条小溪汇成了辽阔的海洋。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爱,让我们在几年后又见到了重新建设后的新汶川和那里的一张张笑脸。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对我们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除了要集中精力,眼睛看,嘴巴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在学习上经常犯一些不该犯得错误,明明可以做对但偏偏要出错,其实这就是“心”没到,“信”不足,学习的四个基本条件缺了两个,我们怎么能做得好呢?大人们常常说我们心浮,说我们马虎,也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里蕴藏许许多多的道理,教会我太多太多的东西,懂得这些并不难。“学贵力行”,学一句,我们就要做一句,把这些准则用到学习、生活中,还需要我不断的努力。

《弟子规》读后感2

  自从读了《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后,我深受启发,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并且事事遵守《弟子规》了,《弟子规》读后感。

  记得以前,我看到长辈,如果长辈离我近的话,就打个招呼,如果长辈比较远的话,就连招呼也不打了。父母为此也没少批评我,我总是不以为然,但自从读了《弟子规》中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后,知道了“路遇尊长,就要快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如果尊长不说话,就应该恭敬地退回去”这个做人的道理。

  现在,即使长辈离我较远,我也会快步走向前去,打个招呼,然后跑回去继续干我的事。

  还有另一件事,让我从《弟子规》中领悟了更多更多,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没学《弟子规》前,吃饭时总是长辈没吃,我便开始吃了,而且觉得心安理得;坐车也总是抢在长辈前面,但是,《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长者先,幼者后”,让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知道了吃饭、坐车或者其他什么,都应该让长辈先,辈分小的后,要尊敬长辈。

  所以,现在,吃饭时长辈不坐下,我就耐心地等待,等长辈坐下吃了我才开始吃,乘车时也是先让长辈上车,小学生作文《《弟子规》读后感》。

  长辈们都夸我变得懂礼貌了,听着他们的夸奖,我心里真是比蜜甜,没想到,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读《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既然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作为现代文明的人类,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做一个传承文明的中国人。因此我感谢《弟子规》教我变成好孩子,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真谛,更感谢这个集体,让知识与快乐伴随我成长。

《弟子规》读后感3

  这时候,最惬意的便是吃一口爽滑的冰激凌,凉丝丝的,直钻心底,叫人暑气顿消。记得刚进初中那段时间,空闲的时候,我们会坐在一起,幸福地趴在桌子上,谈论着自己向往的高中。”妈妈叮嘱道!没等*伙伴回答,爷爷又顶上一句说:“这游戏好,小孩就要多跑跑,多跑跑对身体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急躁,面对父母唠唠叨叨的'教育,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有时面对父母的斥责,我甚至会摔门而出,根本不顾父母的感受。那天在房间里读《弟子规》以后,我羞愧难当,知道自己错了,并且错得很过分。当自己摔门而出时,并不曾顾及父母当时的感受时,没有父母心碎的样子。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太阳,他们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光明,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又是他们为了我们辛勤劳作。当你失败时,总会有一双手关心你,呵护你,告诉你:“你永远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别忘了,自己背后还有我们的支持”;当你受冷落时,总会有两个人出现在面前,伸出双手给你温暖;当你受挫折时,还是这双手将你从困难中拉出,让你冲破挫折走向成功。

  感恩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要尽力孝顺他们,不要在父母永远离开的时候,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该尽的孝心没有尽到。不要在父母永别了,才涕泪满衣地在他们坟前哭啊,嚎啊,到那时才知道悔恨。这是我读《弟子规》感悟出来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报父母,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

  我感谢《弟子规》,它让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犹如一盏明灯照我成长,为我指引方向。我将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弟子规》的真谛,回报父母,感恩社会,就让我们在《弟子规》的指引下,快速成长吧!

《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想必我们都熟悉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吧!《弟子规》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世间上的真理,如何为人处世,从而为我们今后的道路照亮一盏盏明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每个人在说话前,必须要把诚信摆在首位,有了诚信,才会有立足之地。还记得那个一诺千金的诚信者——马云吗?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外国风险投资家誉为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马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讲信用,就是一诺千金,就是“言必行,行必果”。“信用不是金钱,但它比金钱更重要。”马云说:“阿里人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珍惜每一个客户,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公司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以诚信赢得尊重,以诚信积累财富。”他都做到的,他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奇迹。

  “事非宜,勿轻诺。”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就不要轻易地承诺别人。列宁是一位很讲信誉的人,即使对孩子也不例外,他曾经许诺过逢年过节要与孩子一起欢度节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新年快到了,他因生病不能起床,但他坚持守信,答应孩子们的一定会做到,于是他便坐着轮椅参加晚会,华盛顿曾说过:“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莫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诚信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多少人遵守承诺以致名扬千古。唐太宗以诚治天下,他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不愿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商鞅立木树信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天才因素有三:第一是诚实,第二是毅力,第三是才智。”承诺是金,我真诚地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信守诚诺的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读后感5

  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给了我生命以及无限的亲情,这都源于《弟子规》,它使我明白,要对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急躁,面对父母唠唠叨叨的教育,话语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有时面对父母的斥责,还会摔门而出,根本不顾父母的感受,当那天在房读《弟子规》以后,我才真正地知道自己错了,并且错得很过分。当自己摔门而出时,并不曾顾及当时父母的感受,没有看到父母心碎的样子。

  感谢《弟子规》,它使我明白,为人于女,最应感激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好比我们人生中的太阳,太阳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光明,赋予了世界的生机。父母亦是如此,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又是他们为了我们辛勤劳作。当你失败时,总会有一双手关心你,呵护你,告诉你:“你永远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别忘了,自己背后还有我们的支持”;当你受冷落时,总会有两个人出现在面前,伸出双手给你温暖;当你受挫折时,还是这双手将你从困难中拉出,让你冲破挫折走向成功。

  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尽力孝顺他们,不要在父母永远离开的时候,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该尽的孝心没有尽到。不要在父母永别了,才涕泪满衣地在他们坟前哭啊,嚎啊,到那时才知道悔恨。这是我读《弟子规》悟出来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报父母,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

  我感谢《弟子规》,它让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我会用我最真实,最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弟子规》读后感6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李嘉诚不就是靠着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才从一个做塑料花的商人起家,做到今天拥有数百亿身家、誉满全球的成功商人吗?在如今处处讲求竞争,事事讲求效率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诚信也许并不能为企业赢得眼前一些唾手可得的利益,于是一些目光短浅的企业便丢弃诚信去追求所谓的丰厚利润。然而他们得到了些什么呢?眼前的“三鹿”,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后感7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弟子规》读后感8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我出生于七十年代,这本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优秀作品却与我失之交臂,我认识它太晚了。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修养品德、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把它做好、做到位,那就会出现 “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学习了《弟子规》后我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个古代从三岁孩童到古稀老人皆知的道理,我们现代人有多少人知晓?即便有个别人记得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却往往忘记了自己对父母也要尽孝道的道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养成和道德品质。学会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

《弟子规》读后感9

  金秋十月,我们培新小学举行“书香校园”活动。老师不仅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还要会背诵。回家后,我让爷爷帮忙找到《弟子规》这本书,每天中午,都坚持读一小段。

  《弟子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本,是古代儿童的启蒙教科书,对现在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孝顺、讲礼貌……。书中写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好,我们应当听他们教诲,应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让父母伤心生气。我清楚的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天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它深深体现了小男孩对妈妈最真挚的爱。我更想到乌鸦反哺这个故事,连小乌鸦都知道孝顺父母,小时候听父母的话,长大了喂父母食物。而以前,父母让我做事,我总是推三阻四,或者找借口不能按时完成。现在想起来,真是非常后悔,以后我要变得勤快,父母叫我,立刻就能答应;长辈说我,我也能安安静静的听,让长辈们开开心心。

  当我读到“出必告、返必面”时,我深深的感觉到,以前不管是我早上出门不打招呼,还是放学时迟迟不出校门,让父母在校门外焦急等待这些行为是多么槽糕。父母的心始终联在我的身上,所以我以后出门,不够有多么着急,也要和他们打一声招呼。放学不管有多少事,一定要及早出校门,让父母看见我都身影,不再为我担忧。

  《弟子规》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它告诉我学习中、生活中许多做人的道理,它还能教我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弟子规》里的话,做一名懂道理、讲孝顺的好学生,把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

《弟子规》读后感10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德生活规范。而这本书的用意是要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守信用,要和大众相处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好好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做不可,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样我们的未来才能经营良好的校风和家风!

  《弟子规》这本书共有5部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这一部分,主要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好的,我们应当听他们的教诲,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伤心、生气。【入则孝】说过一句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或找借口推辞偷懒。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爸爸妈妈吩咐我的事,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有时还找借口推辞,爸爸妈妈批评我、责备我时,不仅没有虚心接受错误,还强词夺理,跟爸爸妈妈顶嘴,常常是父母伤心、生气。现在想起来真后悔,真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对不起,让您们伤心了。”

  《弟子规》这本书一共分了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全面让个人反省的镜子,都是个让人反省的指南针,能让你看清你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反复认真地读这本书,深入心内,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我们光明白是永永远远不够的,还要在生活学习中行动起来,认真地实践起来!

  《弟子规》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我们明白人生许多道理,它还能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如何做一个能受人尊敬的人。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学习,我还要让全世界每个家庭的成员都和我共同学习这本书,共同体会这本书,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吧!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01-27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01-25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01-27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01-25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01-12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01-12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01-12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1篇)01-10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1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