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15篇【热】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后感1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就是《弟子规》,它是一本古典文学,是圣人留给我们的教诲,也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与人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我的坏习惯很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就是圣人的教海,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可学了《弟子规》里“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我爱读书,爱读《弟子规》这本书,爱它的每一个道理,读完后,我自然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崇孝,做一个孝女。
弟子规读后感2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
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这个感觉还是自己写比较好吧。毕竟你都在学弟子规了,想想自己的做法是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吗。要么就不要学,不要这样流于形式。弟子规教育的是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
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昭示!助人为快乐之源!
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弟子规读后感3
炎炎夏日,在阳光的照耀下,我拿着《弟子规》津津有味的读起来,这本原名《训蒙文》,它以三字可以一句,两句一韵编纂工作而成的,分为以下七个重要部分学生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一些为人农民子弟学校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需要讲求一个家庭环境教育与生活进行教育。
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你必须有纪律,有礼貌,有礼貌,有礼貌,遵纪守法,守信。
第一个是“入孝”.“进”是在家,“孝”是好父母,是好父母在家。铭记父母为我们养育子女付出的时间,照顾他们的父母。只是所谓的“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父母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听从他们的指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父母,不要慢; 父母,不要懒惰。父母教导,必须倾听。父母必须遵守家长打电话来,及时回答,长时间不要吞下你的话。如果你的父母有话要说,立刻开始,不要拖延,不要拖延。父母教我们如何举止得体,我们应该尊重地倾听。当你做错事的时候,当你的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尽力去纠正它。不要反驳你的父母,让他们生气和难过。
其次是“出来的兄弟,”教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也就是说,生命服从长上,封氏兄弟。 “..各位兄弟,哥弟穆骷嗯路,孝”就是告诉我们:当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爱,兄妹写作是明智的国王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能够和睦相处,一男人快乐,喜悦亲生父母,孝在其中。
《谨》是指我们学习行为要谨慎,不可进行放纵。我们应“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早晨可以起床后,务必自己洗脸,刷牙,漱口使面貌更加整洁,精神具有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工作习惯,才能有效确保幼儿身体心理健康。要注重对于服装以及仪容要求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没有扣子要扣好,鞋袜穿整洁,鞋带应系紧,一切都是穿着以稳重风格端庄为宜。
“信任”是诚信的含义守信是人的根本基础。 “人而无信,不知,可能吧。”没有信用,又有多少通过在这个世界上年龄的人不是土地的行为。
《弟子规》这本书对我们可以一生发展都会有帮助,让我们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学生自己的言谈举止。人生在世。品行问题不是一种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需要培养。《弟子规》中要求就是我们先端正品德一孝,悌.礼.仁.忠等。再学习,不但要认真研究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实践,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真正地读好书,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受益匪浅! 想到我的性格,我又感到羞愧。 每天我的父母都对我听话,我不满意,总是抱怨我的父母。 我只想快乐而不进取,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决心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4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常常“摇头晃脑”的读《弟子规》给我听。爸爸说,那时候我经常哭闹,每当他读《弟子规》的时候,我就睁大眼睛定定看着他,仿佛很入神的样子。想来也许是爸爸摇头晃脑的样子吸引了我,小小的我听爸爸读着那朗朗上口的音律,像童谣一样好听。
在我上小学前,我已经可以完整的背诵《弟子规》了,每每家里来了客人,我就和爸爸一同“摇头晃脑”的表演起来。我们并排坐着大声诵读,脖子一会从左转到右,一会又从右转到左。因常常博得到客人的欢笑和夸奖,我对《弟子规》更加喜爱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它已在我心中悄悄的扎根结果了。
记得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在小区里玩电动玩具车,我们都很喜欢那个玩具,不一会便争抢起来。隔壁的刚子打了我的头,我踹了楼下亮亮的屁股,我们很快就扭打在一起。旁边的大人赶忙把我们分开,又找来家长把我们分别带回家。我本以为爸爸一定会臭揍我一顿,没想到他让我站在客厅中央背十遍《弟子规》。这次,他没有和我一起“摇头晃脑”,而是很严肃的皱着眉头,不错眼珠的看着我背书。我有些害怕,老老实实的背完。爸爸严厉的问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说说是什么意思?”我低头着头,小声地说:“是说兄弟之间要和平友好,不能打架。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了。”“那你为什么还打架?”爸爸脸上阴云密布,没有了往日的亲切。“可是”我小声的嘟囔着,“可是他们也不是我的弟弟呀,咱们家就我一个孩子,我没有哥哥和弟弟。”爸爸顿了许久,然后把我拉到他面前,一字一句的说:“孩子,你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也许一直都没有兄弟姐妹。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这样你将来就有很多兄弟,很多亲人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默默把《弟子规》装到心里,不再“摇头晃脑”的`到处表演了。
转眼我已经成为五年级的大孩子了,对《弟子规》已从不甚了了到渐明大义,从单纯的表演背诵到逐步理解、身体力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诫我要尊重孝敬父母;“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让我懂得要礼让长者;“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我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取得好成绩……《弟子规》伴随我的童年一起成长,让像雨露滋润我的心田,像清风爱抚我的面颊,更像爸爸的爱浓浓地裹在我身边。
在我提交这篇作文之前,我问爸爸为什么小时候要一直读《弟子规》给我听?爸爸笑笑说:“我小时候,你爷爷就是这样做的。”经典是一句一句反复诵读的,爱是一代一代浓烈传递的。我爱永不退色的经典,更爱“摇头晃脑”的亲爱的爸爸!
弟子规读后感5
“好学生”是怎样炼成的?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近,我读了老师推荐的《弟子规》,许多留在心里的疑问霍然开朗。《弟子规》主要是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主题的,具体规范了学生居家、出外、待人、接物中的行为准则,弟子规就像一弘清泉荡涤了我的心灵,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平时的缺点,让我仔细品味每一个生活细节,忽然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该,太多的不孝,掩卷长思非常愧疚。
贤明的人,应先学习孝悌,继而讲信用,然后要对每个人都仁爱,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去学文化,这面镜子让我看清了我身上不整的衣冠和肮脏的污点,我总是不修边幅,这样不但对别人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最让我感到汗颜的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心情很不好,有时妈妈让我多学一点,作业多做一点,英语再背几个单词都不愿意民,总是和妈妈发生争吵,读了“父母命行勿懒”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孝,妈妈都是为我好才让我我多学一点的,我怎么就不理解呢。“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让我知道了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暖和,夏天则要给父母凉爽,早晨起床先看望父母,傍晚回来,一定要向父母报安。我总是没有关心父母亲,不能体贴她的劳苦。冬天爸妈总是给我用电暖宝,我也不推辞,夏天反而让他们给我扇扇子,我从这句话里看到了我那自私的心,听到了我的心“怦怦”地发出无愧自容的声音。“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让我知道了帽子要戴端正,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好戴好,放置帽子和衣服应当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放,以免弄皱。而我呢,帽子总是歪着的,扣子不是扣歪了就是这个扣了那个没扣,用我妈的话说叫做邋遢,用同学的话说叫流行。不过这样不伦不类,的确非常不好看,给人一种随便,叫花子般的感觉,我总是这样,以后一定改正。
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中国历史上从小就劣习不断,长大就成为社会祸害的'人也不计其数,比如我学过的周处、《水浒传》中的高衙内。作为一名小学生,只有从《弟子规》上小的行为规范做起,才能成为一名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历史上贤明的人不计其数:像贤明的孔子,清廉的包拯,大诗人王维,学识渊博的孟子……也有许多千古孝子:像弃名孝母的李密,温席的黄双,刻木亲的丁兰,亲尝汤药的汉文帝……不胜枚举,他们都是践行《弟子规》的楷模,我要向他们学习。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弟子规》给我带来的震动实在太多了,它就像一道犀利的阳光,照亮了我身后的阴影,也让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指明了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忠孝仁义、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人,我想这也是老师给我们推荐这本书的深层用义吧,真的很感谢我的老师,是她把《弟子规》植入我的生活,《弟子规》真的是一部好书,值得一读。
弟子规读后感6
第一次听到诵读《弟子规》的声音时,我立即被那朗朗上口的语句所吸引。当第一次双手捧着《弟子规》用心去读的时候,我立刻被书中博大精深的学问深深震撼折服,甚至背上发凉,感觉自己很无知。原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连很多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更别说做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书中圣人的教导一遍又一遍激励着我用心去读,随着读书次数的增多,我感到越来越充实,心胸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幸福。每读一遍《弟子规》等于聆听一次圣人的训导,多一次圣人的指点。特别是当我反复读“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一个人进步首先要敢于、勇于、乐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具备“容、纳”的品质,才能很好的吸取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我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冬去春来,生生不息。日月无私照,洒向人间皆是爱。字字如珠的教导,让我逐渐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仁的内涵应是人敬人,人爱人,人助人。感悟出了知福福长有,惜福福长久,造福福无穷的道理。也正是在一遍遍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我渐渐喜欢上了思考和写作。
平时喜欢写“三字经”式文体,主要就得益于读《弟子规》。现在,教育孩子时就经常用到《弟子规》。每当孩子犯错时,就让她们背《弟子规》,然后对照书中所说问孩子该怎么做?慢慢发现,其教育效果远比其他责罚好的'多。读书为明理,明理好做人,做好人就要读好书,《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如何解决衣食住行的最好教材。
目前,我们的企业正全面打响“精细化、补短板、降成本”攻坚战。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企业大家庭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快速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精品意识、自主管理意识等是企业目前亟待解决而又棘手的课题。企业需要忠诚的高素养的员工一起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员工需要在温馨和谐的企业中愉悦工作,展示才华,奉献力量,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弟子规》中为我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想,只要我们大家都将《弟子规》中的要义学习,学习的人都会心存感恩,努力工作,会发自内心的干好本职工作,爱护和建设我们共同的家。
结束语
让我们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同时,感恩《弟子规》,感恩圣人教诲,感恩我们的企业,感恩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感恩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感恩企业提供给我们的平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践行,学习,践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百度上输入“钱文忠”,看看复旦大学历史系学教授钱文忠做客百家讲坛的视频《解读弟子规》。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弟子规读后感7
《弟子规》 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 “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8
一、入虚室,如有人我曾看过一个有关“打工皇帝”唐骏的段子。一次记者招待会后,老板陈天桥问唐骏:公司高管都有公关费用,为什么你从来都不拿来报销?”唐骏开始了一段我认为十分精彩的回答:“别人都以为这是因为我唐骏有钱,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招待朋友的标准比较高,又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以公谋私,所以我从来不报销!”我想,之所以唐骏能成为10亿“转会费”的“打工皇帝”,就是因为他这样的“公私分明:面对利益时,后退一步,杜绝浪费,还利于公;面对难题时,向前一步,我冲在前,此时无私。游走于这一公一私之间有余者,方为职场高手,余的是信仰、使命、灵魂……我们学习的《弟子规》中有句“入虚室,如有人”与曾国藩的“慎独”思想不谋而合,越是无人的时候,越是修炼品德灵魂之时。我们要用“公私分明”不断加修自己。说到容易,做到难!但每一次拒绝了私欲,你都会发现与内心更近了。无私即为大私,当你修成那天,会得到道德溢价的:期权?干股?高职只是小菜一碟!
二、勿畏难,勿轻略每当上级主管分配的任务,你是否总给予负面的回答:“这个不可能做到!”请你扪心自问,是真的不可能完成么?还是这件事情增加了你的工作量,触碰了你的利益?还是你真的认为不可能实现?如果是前者,触碰了你的即是利益时,用我们上文提到的“公私分明”即可对症下药,奉劝你远离这个容易得到的利益。这个社会上不缺少巧舌如簧的权术之人,需要的是敢说事实,敢做实事的人,。虽然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数量少才是稀缺资源。做个正直的人,你愿意吗?你敢吗?记得一次我在课堂上,听到教授讲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后颇受启发。上级主管之所以是你的上司,他们和你之间是有思维高度、广度和深度的差别。那么“因果不空”,他们的判断也要比你更接近真相。职场中需要的是懂得“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孰重孰轻之人。所以我们要远离自我认为的“正确的事”,永远正确地贯彻并落实上级安排的事,这叫“勿畏难”。当出现你认为“真的不可能实现”的情况时,请暂时放下自我,跳出思维小巷,想方设法寻找“可能性”。不断调整做事的方式,不动摇做事的信念。当你说不可能时,请想想在同等条件下优秀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当你说不可能时,请想想这就是自己家的买卖,你会怎么处理?勿轻略,当你做事开始思考策略的时候,就是成熟的象征。当你把“寻找可能性”练到炉火纯青,领导向你要结果都能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无所不能时(Impossible isnothing,耐克都想请你做代言),领导会用一双金手铐紧紧将你拴住,高薪不在话下!在民营企业,你的上级领导多是在这两个方面比你做的出色的人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两点,都还没有结果时,请想想你的木桶短板在哪里: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或者你根本就不想也不相信自己能成为将军!sp:借用老哥说的话: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加油!!!
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早晨,学校里面都会传出阵阵悠扬的读书声。每当听见这读书声,我都会沉浸在其中,从内心怜听其中的道理。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写。《弟子规》这本书,是以孝为本,教人为人处世,懂得感恩,谦卑礼让,做个君子之人。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和大家相处时要平等友爱,并且亲近有仁品德的人,向他学习。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如最简单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再如孟子的“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古人在孝礼仁义中很好的体现。
《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改变了以前的一些观点。我记得我在读幼儿园时,家里就有《弟子规》绘本了,妈妈就常常教我读《弟子规》,当时我只能一字一句地跟着妈妈读,虽可以从头背到一半内容,但都还不太明白其中深奥的道理。随着我渐渐长大,我慢慢明白了《弟子规》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但我还是会做一些有违《弟子规》的行为。做错了事,父母教诲时,不虚心接受,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到了后来,我懂得了《弟子规》的精髓,也知道了应该尊敬长辈,同时也应该尊师长和团结同学。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在弟子规里面,还讲了要诚信为本,我想这也是父亲给我起名的.初衷,诚实守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王安石在《商鞅》中所写的“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在这里比喻诚信比金钱更贵重;《礼记·中庸》中“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意思是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这些都是古人对诚信的坚持,因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从小就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现在经常把《弟子规》运用到生活学习中。每当父母教诲我时,我就会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也会领悟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道理;每当看见有别的同学去拿别人的文具时,我就会说:“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每当我学习不刻苦想偷懒时,就会提醒自己“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如果现在不努力刻苦学习,长大了出来社会工作就来不及努力了。
除了以上这些,《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学习上。只要认真去体会,一定能悟出其中蕴藏的许多道理!
《弟子规》既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今后学习生活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弟子规读后感10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的清晨,这种琅琅的读书声总能在校园的上空回荡。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校师生共读《弟子规》的活动。每天早上,当美丽的朝阳把光辉尽情地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音乐也随之响起。这时,同学们个个捧起国学诵本,跟着音乐专心致志地大声诵读《弟子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日复一日地诵读,渐渐地,我感悟到了许多道理,学会了做人的根本,也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并下定决心把这些坏习惯改正过来。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从古流传至今,可是,我们这一代人却因为父母的溺爱、呵护,忘记了孝。
《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前,妈妈叫我帮忙做一些事时,我总是慢吞吞的,非常不情愿,妈妈叫我动作快点,我还是拖拖拉拉;练琴的时候,妈妈指出了我的不足,我却是置若罔闻,还觉得很烦;犯错时,妈妈责备我,我还经常顶嘴,直到衣架在妈妈手中时,我才害怕。想想过去的自己,真是觉得非常惭愧。自从学了《弟子规》之后,我经常用里面的话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现在,妈妈叫我,我就会赶紧到妈妈身旁,并且做事也不拖拉了。妈妈教导的时候,我不敢再顶嘴了,而是低头反省,虚心接受。我的.这一改变也让我尝到了甜头,不但妈妈说我懂事了,变孝顺了,而且自己的各项学习也进步了许多,这可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啊!《弟子规》中还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可以前的我呢?吃饭的时候,老是很慢,有时还会挑食,食量总是不多。可是,如果有一天太饿,吃了很多还觉得不饱,再吃,到了最后,感觉肚子多快要撑破了!以前的我很瘦,还经常生病。去年,我就是因为生病,所以“艺术节”的很多活动都不能参加。现在,我不断地改变自己不好的饮食习惯,努力做到《弟子规》里面的要求。渐渐地,我的身体变健康了,今年还在“校运会”上获奖了,真得感恩《弟子规》!从《弟子规》中我学会了感恩他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许多做人的道理。
心情不好或者脾气暴躁的时候,我会想一想《弟子规》,心里自然而然就平静了许多。《弟子规》虽只是一本几百个字的小本子,却有着神奇的力量,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人生的指明灯。指导老师评语:“书香浸染气质”,在日复一日的经典诵读中,在《弟子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小作者成了一个能孝敬父母,不挑吃穿,懂得感恩的人,这就是《弟子规》的魅力之所在。文章语言真切自然,情感真挚朴实,不由让人产生共鸣。
弟子规读后感11
最近,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但是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资料,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明白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职责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职责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弟子规》里面的资料还有很多很多,需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此刻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虽然也有品德课、政治课,却只是背书、考试,过后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
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能够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这个总的教育原则,到这天也是十分有好处的。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能够期盼的。机器人能够把全世界的知识放在自己的芯片上,但是他们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因为他们无法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机器人呢?还是要教育一群人?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应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但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到达真正好处上的快乐。
弟子规读后感12
“泛爱众”,在《弟子规》中是这样解释的:“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他人、家国、天下……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待人谦和、有礼貌。”尽管《弟子规》只是给学生写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介绍如下:
一、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做到对人谦和、有礼貌。
能够说我们上庄中学的全体同仁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一天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教学,都是为了教好我们每一天应对的学生,所以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崇高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一个同事不谦和、不礼貌。
这就要首先想到别人的长处,想到从别人那里学到点东西。
我认为我能够学到很多。从刘老师那学到慈悲、仁爱,从庆华那学到严谨、宽容,从小林那学到机智、严格,从小苏那学到端正的态度,从新颖那学到谦恭的'品质,从小曹那学到步步深入的教学思路,从小朱那里学到一板一眼的工作方式,从杨光那学到良好的心态。从李兰那学到务实的风格。
我们的每个同志都有自己的优点、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不自私,互相帮忙
《弟子规》中说:“己有能,勿自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才能和本事,不要保守自私、舍不得付出,要时刻想着服务大众、回报社会。”我们都是从高校毕业的,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工作就是把知识、潜力拿出来,回报给社会。不自私,同学科教师就能够在教学中畅所欲言,把自己的体会、经验带给给大家,就会互相提出批评指正意见。不自私,同班教师才会不记得失,团结协作管理好我们的班级。不自私,才会给他人带给方便。我们上庄中学才会是团结的群众。
孔子也说:“君子周而不比。”意思是说,君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够与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利益而团结在一齐。我们不必须能成为君子,但是我们能够用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三、不干扰他人的工作
“人不闲,事勿扰;人不安,勿话扰。”与人相处,我们就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响到别人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我想的是:在很多学校的走廊里都有这样几个字“慢步轻声”,目的是让教学环境持续安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的教室里贴出“入门即静,入静即学”,为的是所有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彼此间学习不受打扰。
我们的工作也很繁忙,如果充分利用时间是完全能够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联查任务的,就不会出现抱怨的情形。
总之,尽可能地发现别人的优点,不断学习,我们的心境好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做到互相帮忙,我们的任务就会减轻,会从中体会到快乐。
弟子规读后感13
国学经典文化是人类智慧的宝藏,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不仅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他虽然只有三字一句,但读起来却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弟子规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这一部分。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家中,父母叫唤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读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有一些羞愧之情,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叫我打扫一下房间,我装作没听见,心里却在想:“真是的!难道他们自己就不会做吗?偏偏要我亲自出马来扫!”然后嘴巴里使劲嘀咕埋怨爸爸妈妈!
等他们来到我房间看着我然后重复说要我打扫房间时,我才及不情愿的站起身来,并且慌称要喝水了,于是便走到客厅,慢慢的喝水,喝完水后,又走向厕所,说要上厕所,于是我便在厕所里蹲了5、6分钟才走出来,刚一出门,便看见妈妈站在我前面紧皱眉头然后火冒三丈的说:“你怎么就这么懒啊?”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教导和训斥,讲完后妈妈便自己拿着扫把去打扫了!从这句弟子规中我得到了一颗孝心,这颗孝心让我知道要听父母的话,不要让父母伤心!要让父母开心、快乐!《入则孝》中我还很欣赏几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以前我总是淘气调皮,爸爸妈妈哄着我给我穿衣服我都不听话!现在我知道,我不仅不能调皮捣蛋了,还要有一颗孝心,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冬天也要让父母感到暖和!以前我总是喜欢自己一人出去玩,并且从来都不向爸爸妈妈讲,因为我认为这是我的秘密,不能告诉父母,看了这句弟子规我觉得自己是错误的,应该跟父母讲!有时我从外面玩完回家后我回家后,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一个念头,就是与父母玩躲猫猫,我会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声,等到爸爸妈妈急得不行了我在悄悄溜出来吓他们一跳!现在我知道这样做十分不好!
弟子规虽然只有三字一句,大事他给了我一颗真挚的孝心!
弟子规读后感14
总评:读后感关键在感,如果“感”的内容不深入、具体,就很可能成为书的推介。在本文中,作者用流畅的语言,以“入则孝”、“出则弟”为重点概述了读《弟子规》的内容,也谈了自己的感想。但倘若能以书为镜,通过自身生活实际展示来说明,更能突出自己的感想,让人身有同感。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其次情是纽带,而感是核心。每位同学如果能在读上下功夫、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做文章,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读后感来。
《闽南·同学少年》专辑指导老师:吴晓婷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孝顺、讲礼貌……就让我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以总述的方式,简要介绍所读的书及其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首先看的是,【入则孝】,主要讲要孝顺父母、亲人,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好的,我们应当听他们的教诲,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伤心、生气。《弟子规》还提到“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或找借口推辞偷懒。这里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爸爸妈妈吩咐我的事,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有时还找借口推辞,爸爸妈妈批评我、责备我时,不仅没有虚心接受错误,还强词夺理,常常是父母生气、伤心。现在真后悔,真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对不起,让您们伤心了。”
接着看的是【出则弟】它主要教我们如何与家中的兄弟姐妹或长辈在一起相处,如何尊重别人。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当哥哥姐姐的要能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要能恭敬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减少之间的冲突,我们的`父母看了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父母少操心,少了一点担忧就等于我们在孝敬父母。 (以上两段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书的内容,叙述清晰,由阅读引发思考,自然真实。)
《弟子规》这本书一共分了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个(面让)人反省的镜子,都是个(让)人反省的指南针。读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真是受益匪浅!但我们光懂永永远远是不够的,还要行动起来,认真实践起来! (通过截取“入则孝”、“出则弟”的介绍,自然引出全书的内容概要,但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或感想把怎么“受益匪浅”、如何“认真实践起来”具体表述出来,这样才能让人身有同感。)
《弟子规》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我明白人生许多道理,它还能教我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体会这本书,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吧! (既是结尾也是自己从《弟子规》中获得的最大感受。)
弟子规读后感15
对于一个整天研究外文文献,接受西方科技教育,崇拜美国自由的人而言,国学意味着八股文、之乎者也这些令人费解的文章,各种不人道的条条框框、心理折磨,是古代统治者用来驯服民众的工具。是的,在未了解之前,它已经被我贴上了“腐朽”、“霸道”、“落后”的标签,真是应了那句“主观臆断、妄下定论”,现在想来有些无知。
20xx年6月,从南京风尘仆仆的返回石家庄,想在石家庄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也是那个时候,在正奥医药接触到了弟子规,每天晨读,语速超快,第一次都跟不下来,由此可想,正奥员工对弟子规的熟悉程度。通过了解,正奥的董事长秦总对国学甚是痴迷,不惜拿出重金鼓励员工背诵弟子规,只是因为自己受益匪浅,通过背诵将大家领入门,每日践行,有机会接受中国国学带来的好处。
出身传统家庭的我,从小至今,出门前总会告诉家里人,“我上学去了”或者“我去***家玩去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妈,我回来了”,这似乎是一个规矩一样,也许这就是家庭教育。现在我在《弟子规》中,看到“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才知道原来这条规矩出自此处,原来我一直在践行《弟子规》,只是由于无知而未知。
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感到十分羞愧,还没有严重到“亲有过”,只是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就已经内心十分不耐烦了,总觉得时代变了,老古董的思想应该遗弃,连听完的耐心都没有,十分羞愧。父母的养育之恩大过天,不应该如此不尽孝道。如今父母年事已高,似乎没有精力再去表达什么不满,又或者是经历国学洗礼后的我心态甚佳,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满满的`关心、担心和依赖。
初入社会的我,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不同素质的人。遇到蛮不讲理、恶言相向的人也十分寻常,此时我总在心里默念“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倒不是真的觉得对方是“流俗”,只是以此来劝慰自己,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学生一般单纯友爱,不能期待所有事都顺顺利利,人总是要经受一些挫折才能成长。这让我想起来广誉远部门的张经理的一个故事。小姑娘也是刚刚步入社会,因为打电话处理紧急事件,公交做过站,同时为了能尽快返回处理,一路小跑过红绿灯,“啪”,双腿跪地、血肉模糊、鞋都踢飞了一只,经历身体和心理上双重折磨,登时让她想起弟子规中那句“事勿忙,忙多乱”,同时还安慰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真是印证了“余力学文”这一节,“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中国国学博大精深,终有感触,从此刻起,立志学习国学,品读经典,传承精华。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心得11-23
《弟子规》读后感[经典]07-19
《弟子规》读后感06-16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读后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