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4-04-23 22:26:08 志华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精华2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精华2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精华25篇)

  《弟子规》读后感 1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是《弟子规》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带来忧愁。我们的品德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这句话给我的感悟最深,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总会深深地自责,因为我懂得了给父母带来忧愁、让父母没面子就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去野外玩,爬山的过程中我不小心被一块玻璃片扎伤了脚,幸好有大同学帮忙把我背到了医院,并通知我的爸爸妈妈,等爸妈赶到医院时,已经包扎好了。看到我渗血的脚,妈妈急得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问我疼不疼,我看到妈妈那么着急,咬着牙故做轻松地说:“妈爸,没事的,一点都不疼!”大夫也安慰妈妈说:“只是扎了一个口子,不碍事的,注意不要让她的脚着地,这样好得快些。”妈妈抹着眼泪答应着。

  回到家里,妈妈心疼地看着我的脚说:“丫头,真的不疼吗?”还忧心忡忡地说:“唉!这得什么时候才能好啊?”为了减轻我的疼痛,妈妈不肯让我下床。不但抱着我大小便,而且亲自喂我吃饭。闲坐无事的时候,妈妈怕我的伤口疼,还用扇子对着我的脚轻轻地扇风。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脚很快地好起来了。但是经过几天的'折腾,妈妈圆圆的脸却明显得消瘦了。如果不是因为我没有听妈妈的话执意出去玩,如果不是因为我没有照顾好自己,妈妈也不会如此担心,如此忧愁,现在想来,我真是不该啊!

  我的脚康复后,由于落下许多课,妈妈不得不把我送到了补习班。因为我不喜欢补习班的老师,我时常故意在补习班里大声说话,补习班里的老师说我,我就会大声得顶撞他,老师忍无可忍,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把我领回去,妈妈气喘吁吁地赶来,马上面红耳赤地道歉:“老师,真对不起!我一定好好教训她,求您千万别让我把她领回去!”老师不肯,妈妈又说:“求你了老师,我再给您多加点钱好吗?”老师不耐烦地说:“也求求你了,放过我吧,我把你交的学费退给你吧!”妈妈说了很多好话,老师执意不肯留我,妈妈只好羞惭地领我回家了。回到家后,妈妈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坐在椅子上哭了起来。看到妈妈哭了,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现在想来,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而我却因为品德的缺失,不但让妈妈丢了面子,而且伤了妈妈的心。想到妈妈低三下四地为我求老师的样子,想到妈妈泪流满面的样子,我后悔得不得了,我真是一个不孝女啊!

  感谢《弟子规》,它让我明白,如果你心疼自己的父母,那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它受到损伤,免得父母为你担心;如果你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要注意言行,培养良好的品德,免得父母因你蒙羞。

  《弟子规》读后感 2

  总评:读后感关键在感,如果“感”的内容不深入、具体,就很可能成为书的推介。在本文中,作者用流畅的语言,以“入则孝”、“出则弟”为重点概述了读《弟子规》的内容,也谈了自己的感想。但倘若能以书为镜,通过自身生活实际展示来说明,更能突出自己的感想,让人身有同感。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其次情是纽带,而感是核心。每位同学如果能在读上下功夫、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做文章,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读后感来。

  《闽南·同学少年》专辑指导老师:吴晓婷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孝顺、讲礼貌……就让我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以总述的方式,简要介绍所读的书及其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首先看的是,【入则孝】,主要讲要孝顺父母、亲人,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好的,我们应当听他们的教诲,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伤心、生气。《弟子规》还提到“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或找借口推辞偷懒。这里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爸爸妈妈吩咐我的事,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有时还找借口推辞,爸爸妈妈批评我、责备我时,不仅没有虚心接受错误,还强词夺理,常常是父母生气、伤心。现在真后悔,真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对不起,让您们伤心了。”

  接着看的是【出则弟】它主要教我们如何与家中的兄弟姐妹或长辈在一起相处,如何尊重别人。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当哥哥姐姐的要能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要能恭敬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减少之间的冲突,我们的父母看了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父母少操心,少了一点担忧就等于我们在孝敬父母。 (以上两段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书的内容,叙述清晰,由阅读引发思考,自然真实。)

  《弟子规》这本书一共分了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个(面让)人反省的镜子,都是个(让)人反省的指南针。读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真是受益匪浅!但我们光懂永永远远是不够的,还要行动起来,认真实践起来! (通过截取“入则孝”、“出则弟”的介绍,自然引出全书的内容概要,但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或感想把怎么“受益匪浅”、如何“认真实践起来”具体表述出来,这样才能让人身有同感。)

  《弟子规》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我明白人生许多道理,它还能教我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体会这本书,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吧! (既是结尾也是自己从《弟子规》中获得的最大感受。)

  《弟子规》读后感 3

  近来有幸学习了《弟子规》,它用独特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民族精神典故,展示了充满智慧的中华文化,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读了《弟子规》后,我觉得职工素质培养与教育孩子有相类似的道理,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很重要,制度即“规”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对于孩子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逐渐矫正不良行为,健康成长;对于成人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认真工作,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回报。

  一、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

  在《弟子规·入则孝》这部分中,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弟子规》,站在企业的角度,把父母换做领导,那么《弟子规》就可以看作是领导对职工的一种教导。它告诉我们:要尊敬领导,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及时完成,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向上级报告请假,回来后要及时销假。和领导发生矛盾冲突,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面冲撞,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果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带着关爱去处理问题,那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会处理得很融洽。

  二、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

  在《弟子规·出则悌》这部分中,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看作是如何处理同事之间关系的指南。它告诉我们: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上级领导有事找别的同事,而如果他碰巧没在,我们就应当主动去承担他的工作。如果这样去做,就有利于构建成一种和睦而轻松的上下级和同事关系。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正确培养职工品德,提高素质

  《弟子规·信》这部分,是讲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自己品德、学问、业务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就是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去承认,并且努力改掉它。从企业职工素质培养的角度看,这部分也很有现实意义,是在提醒职工要加强个人修养,要在个人品德才能的提升上不断努力,清醒而正确的把握住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决拒绝邪门歪道的诱惑。

  四、正确交友、把握为人处事的原则

  在《弟子规·泛爱众/亲仁》这部分,讲的是同样是人,可是良莠不齐,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各有不同。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而仁慈博爱的人毕竟是少数,这样的人往往身正行正,特立独行,如果能够接近他,向他学习,那么过错就会减少,品德就会增长。反之,接近小人,就会堕落,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对职工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弟子规》读后感 4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

  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 5

  这说的是“听话”。来自父母的,无论是呼喊、命令、教导还是责备,都要恭恭敬敬地接受。一个人只有真心孝顺父母,才是善良的人,“百善孝为先”。没有孝,谈不上善良。

  有人可能说,那么父母错了呢?也要听吗?这个问题在后面有讲到,这里是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无论什么,都要先听下来,怀着恭敬的心。我看到有的人,在上司面前倒是做得到,在父母面前却做不到,真是不可思议。上司虽然给你一碗饭、一个职位,可是没有父母,你连身体都没有呢。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这些具体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吗?虽然事情很小,但孝顺就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说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是孝顺。

  看韩剧就发现韩国人对于这一点很讲究。即使是同事,他们对比自己先进入公司的人都很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前辈”。在家里,出入都要和长辈打招呼。我们现在很多家庭做不到这一点了。因为没有恭敬之心,就不会这么做。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有的家庭,孩子私自拿了父母的钱,他们也不严厉批评,不制止事态的发展,结果发展到最后,孩子偷盗、抢劫,才后悔莫及。做孩子的本分,就是要对父母坦诚。做父母的,也要尊重和爱护孩子的坦诚。如果父母不爱护这种坦诚,孩子就不会继续坦诚相待。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这里所说的,当然应该是以不触犯法律不违反道德为前提的。因为,如果你做了很多坏事,为了让父母开心,结果你入狱了,你被社会正义所谴责,父母反而是最受伤的人。

  孝顺父母,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是,这些事情,不需要花很多钱、花很多时间,更不需要高学历。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说难,是因为,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不是出于对父母的爱,是不是真心诚意的,是不是能够坚持天天如此。

  《弟子规》读后感 6

  在寒假里,老师让我们通读《弟子规》,开始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也看不懂,后来,妈妈让我上网看了《弟子规》电脑版说明,让我读一句看一句注解,慢慢得我终于明白了。这本书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这本书无论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为等方面都给予了正确的解说。主要是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

  第一部分“守孝悌”。这三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这里包含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师长”这里指“长辈”“老师”及“兄长”。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结合我的生活,我发觉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够,当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有时我明知道不对也要反驳;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我会对他们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通过了解此句的真正含义,我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不尊不敬。

  其次,这本书还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比如“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这也是我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互相攀比对我们的成长是无意义的,只有害而无利。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即使遭到斥责或打骂,也应该拿出勇气面对。“过能改,归于无”,只有知错,才能改错。不能因为掩饰犯下的错误,就撒谎,而犯下另一个错误。我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长大以后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牢记妈妈的教诲,牢记古人的尊尊教导。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本书还在道德方面教育我们明辨是非的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不能私动,私动是可耻的行为。我记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曾经说过: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因为那不是自己的,如果喜欢回家跟妈妈爸爸说,我们给你买。至今这句话还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不如人,当自励”、“见人善,即思齐”,如果思想、学习上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应当努力下功夫赶上,以好的榜样激励自己。上学期我的数学因为不认真、马虎,成绩不理想,得100分的时候很少,于是我暗暗下决心通过努力我一定要得到提高。

  这本书产生的时代毕竟是封建社会。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我们要站在现今时代的高度评判学习这本书。有继承,有摒弃,传承健康的历史文化精髓,维护民族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弟子规》读后感 7

  第一次听到诵读《弟子规》的声音时,我立即被那朗朗上口的语句所吸引。当第一次双手捧着《弟子规》用心去读的时候,我立刻被书中博大精深的学问深深震撼折服,甚至背上发凉,感觉自己很无知。原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连很多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更别说做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书中圣人的教导一遍又一遍激励着我用心去读,随着读书次数的增多,我感到越来越充实,心胸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幸福。每读一遍《弟子规》等于聆听一次圣人的训导,多一次圣人的指点。特别是当我反复读“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一个人进步首先要敢于、勇于、乐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具备“容、纳”的品质,才能很好的吸取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我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冬去春来,生生不息。日月无私照,洒向人间皆是爱。字字如珠的教导,让我逐渐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仁的内涵应是人敬人,人爱人,人助人。感悟出了知福福长有,惜福福长久,造福福无穷的道理。也正是在一遍遍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我渐渐喜欢上了思考和写作。

  平时喜欢写“三字经”式文体,主要就得益于读《弟子规》。现在,教育孩子时就经常用到《弟子规》。每当孩子犯错时,就让她们背《弟子规》,然后对照书中所说问孩子该怎么做?慢慢发现,其教育效果远比其他责罚好的多。读书为明理,明理好做人,做好人就要读好书,《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如何解决衣食住行的最好教材。

  目前,我们的企业正全面打响“精细化、补短板、降成本”攻坚战。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企业大家庭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快速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精品意识、自主管理意识等是企业目前亟待解决而又棘手的课题。企业需要忠诚的高素养的员工一起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员工需要在温馨和谐的企业中愉悦工作,展示才华,奉献力量,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弟子规》中为我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想,只要我们大家都将《弟子规》中的要义学习,学习的人都会心存感恩,努力工作,会发自内心的干好本职工作,爱护和建设我们共同的家。

  结束语

  让我们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同时,感恩《弟子规》,感恩圣人教诲,感恩我们的企业,感恩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感恩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感恩企业提供给我们的平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践行,学习,践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百度上输入“钱文忠”,看看复旦大学历史系学教授钱文忠做客百家讲坛的视频《解读弟子规》。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弟子规》读后感 8

  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读完《弟子规》后,我感觉它主要是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在此我简单的写一下它给我在工作中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责任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

  《弟子规》读后感 9

  今年寒假,我被一本薄薄的《弟子规另解》所吸引,这册小小的书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我急忙查了《弟子规另解》的原著:《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的资料,翻开他的的创作目录,竟有数十册之多,什么《学庸发明》,《四书正伪》,《水仙百咏》等,可是其中流传最广,名声最大的就是 《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仅仅1080个字。为什么它能使我百读不厌呢?是它,教会我如何尊重别人———要孝悌;是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信;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要谨。

  记得第一次打开《弟子规》扉页,我便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惊呆了,原来我国古代早已把这种行为作为第一规范了,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也一样,比如在看电视时看到精彩片段,就会激动不已,不能自已﹗常常妈妈叫我下楼吃饭时,我只是嘴里应并没关上电视,继续津津有味地看那精彩的内容和那动人的画面,直到妈妈拿着衣架上楼催我,我才关上电视,和心爱的动画片依依不舍的告别,读后感《读《弟子规》有感300字》。不过现在爸爸妈妈叫我,我都有听话说做就做。想想过去和现在,你会惊奇的发现:其实只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你就会得到两份乐:你乐父母也乐﹗

  继续往后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现在大多数家庭和我一样只有一个孩子,平常自己总是独霸一方。一旦放假,问题就来了,我和表哥无论大小事务互不相让,吵架、打架变成了家常便饭,妈妈、姥姥对此头痛不已,读了这句话我才懂得我们两人“兄道敌,妹道凶,兄妹争”就是不孝的表现埃是啊,我俩吵架、打架的时候,妈妈、姥姥都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来劝架,这不是给大人添麻烦吗?从此我就尽量克制自己了。比如前几天哥哥骂我很难听的话,我本来准备马上回击,可还是忍住了。事后我跟哥哥讲他说的不对,他也向我道了歉,避免了一次吵架。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条读书学习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读书时眼在书上,嘴也在念,可心经常飞到九霄云外。自从读了这句话,我就开始在学习时尽量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写字。说来也奇怪,我的学习效率竟然大大提高,以前做作业总是需要半天甚至还得熬夜,现在只要不到半个小时就够了,剩余的时间我就可以快乐地玩了。

  《弟子规》教会我的东西太多了,每当我读起它,就会想起卫老师课堂上讲过的话“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也成了凤,却没有成人。”既不孝顺,也不与他人好好相处。我相信,我读了《弟子规》,肯定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捷径。我同样相信,每个读《弟子规》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

  《弟子规》读后感 10

  因为有爱,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满阳光。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可怜的老奶奶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美丽的大眼睛不服的瞪着捷足先登的穷阿姨。

  穷阿姨抱着自己的钱包恰似抱黄金。埋头走进车厢后坐。高高瘦瘦的男子靠着强壮的体魄为他的女朋友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其女朋友皱着眉头看着拥挤的人。

  终于跟着那男子上了车,踩着高高的跟伫立在靠下车的后门处,似乎展示其窈窕淑女的姿态。男子搂着她的肩膀,炫耀着。

  接踵而来的大叔,满脸躺着汗水,略喘息着。行李没有空位放,无奈的一声轻叹。抱着孩子的妈妈靠着座位,身体伴随车的惯性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双手姿势还保持着,宝宝依旧在手中静静的睡着。

  车门正要关闭,最后上来的是那位可怜的老奶奶,佝偻的身体,伸出一只干瘪了的手拍着车门。门始终再次打开,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门的阶梯处。端详了一下双鬓,一直凝视着玻璃外面的世界……

  车上座无虚席。连谈笑声也只存在过去。车开了,是那么缓慢而显得沉重。

  冰凉的空气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是金钱蒙蔽了双眼,是欺骗历练出冰冷的心,还是社会的风气笼罩了灰蒙蒙的世界?

  黑夜,被繁华的城市点缀得灿烂迷人,也许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东西却悄无声息的失去着。

  电视上新闻报道:丛飞——爱心大使的奉献:原名张崇,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20xx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

  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对于丛飞来说,那些失学的孩子不都和他有关吗!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一位奉献了金钱、时间乃至健康的博爱者。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这是丛飞自己写的一首歌。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时代的脚步,科技的脚步在飞跃。

  我们一起仰望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来交流彼此的心扉。我们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来包容对方。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手编织美丽了未来!让爱伫立在心中,要我们拥有偕同前进的梦想,唱出同一首歌曲:

  爱给我们阳光

  爱带我们飞翔

  抬头看蓝蓝的天空

  我不在乎你变什么

  我要成为你黑暗里那道光

  要带着你

  远离沙漠的孤单

  《弟子规》读后感 1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涕,次谨信……”听着低年级小同学朗诵的《弟子规》,我不禁联想到了五年级夏令营时,老师要我们背《弟子规》时的情景。暑假里,李老师每天抽出一节课时间,让我们练习背诵《弟子规》。不到两个星期,我们便背得滚瓜烂熟了,圆满地结束了假期的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们又回到了学校。中秋节的前夕,我们六(3)班一部分同学去戒毒所慰问演出,我们为接受戒毒的哥哥姐姐们表演《弟子规》。他们看了我们的表演,热烈鼓掌。我心里得意洋洋,为自己的表演成功而高兴。其实,我当时并未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内涵,只是为背诵而背诵,为表演而表演。

  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绍兴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

  一天早上,我去值周。来到一年级教室旁,我听到低年级同学在读《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开始,我还没在意,可当同学们说:“对待爷爷奶奶,绝对不能抱有讨厌、嫌弃的态度。”我的脸顿时红了。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绍兴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压根就没想起还有什么“弟子规,圣人训”之类的古训。我越想脸越发烧得厉害。他们,似乎在嘲笑我对爷爷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要求。

  又是一次放月假。我回到了家,立刻拎起一袋水果,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打扫院子,我看见了,连忙过去帮忙。奶奶见我如此孝敬,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我还给奶奶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回到家,妈妈叫我做家务,我正在看书,便不想回应,更不想去做。可当我一想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便立刻去做。从此以后,虽然我有许多事不愿意做,但一想起《弟子规》的教诲,我便努力做到。

  想当初,我只把背《弟子规》当做一个任务,而如今,我明白《弟子规》有更深一层的道理。《弟子规》,一本讲道理的书,一本能让人明辨是非的书,一本能使人进步的书。《弟子规》,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我人生的导航仪!

  《弟子规》读后感 12

  自从我读了《弟子规》一文后,感触万千,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一章是“泛爱众”,它让我明白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人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爱人者,人恒爱之。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每每念起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就难以平静下来。人间的人啊!都要学会奉献爱,给予别人关爱和帮助。使这种爱覆盖了整个天空,大地承载了所有的爱,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撒满了爱。难道不是这样吗?只要你奉献出来了爱,上帝就会回报你。在你遇到困难之时,别人就会伸出爱的双手,救你于困难之中。

  爱是给予和奉献,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和回报。我想起了汪国真的一首诗《我不期望回报》:

  给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报。

  如果付出,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

  爱不就是单纯的吗?爱不就是为了给予吗?

  我想到了一个故事:雷马斯所在的村子发了洪水,无情地洪水很快吞噬了这个村子。雷马斯爬上了树,可是水位越涨越高,不一会儿就淹到了他的脖子那儿了,就在他绝望之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撑船而来,救了雷马斯。雷马斯到了安全之地后,深情地对那个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人说:“我该怎样报答你?”那个人说:“我不需要回报,只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尽力去帮助他们。”每当雷马斯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他总是尽力地帮助他们……

  是啊,一个承诺,给予和爱,就这样循环,温暖了每一个人,感动着整个人间,我们要用一颗感动的心去关爱有需要的人!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没有心的沙漠

  在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中国史无前例的8级特大地震。霎那间,那个好山好水的汶川竟夷为平地!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子女;多少人失去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家园。多少人的生命转眼间被死神夺去!死亡人数已达到4万之余!我们要行动起来,献出你的爱心,哪怕是一瓶矿泉水,一碗方便面,一件衣服,一床棉被……可是还有人去抢劫地震赈灾之物,他们早已没有了人性,眼中只有钱!为了地震受难人民,为了四川人民,为了我们的祖国,献出你的爱,温暖他们的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努力透出的暖意汇聚起来,就会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无限温暖。地震灾区的亲人们,我们的爱与你同在!四川挺住!中国雄起!

  爱是收获而不是支出;爱是激情而不是疲倦;爱是热情而不是冷漠;爱是习惯而不是即兴;爱是愉快而不是悲伤;爱是播撒而不是发泄;爱是振奋而不是消沉;爱是创造而不是停滞!只有付出才能收获,一定要尽力帮助你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因为爱永远是人间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

  《弟子规》读后感 13

  一、入虚室,如有人我曾看过一个有关“打工皇帝”唐骏的段子。一次记者招待会后,老板陈天桥问唐骏:公司高管都有公关费用,为什么你从来都不拿来报销?”唐骏开始了一段我认为十分精彩的回答:“别人都以为这是因为我唐骏有钱,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招待朋友的标准比较高,又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以公谋私,所以我从来不报销!”我想,之所以唐骏能成为10亿“转会费”的“打工皇帝”,就是因为他这样的“公私分明:面对利益时,后退一步,杜绝浪费,还利于公;面对难题时,向前一步,我冲在前,此时无私。游走于这一公一私之间有余者,方为职场高手,余的是信仰、使命、灵魂……我们学习的《弟子规》中有句“入虚室,如有人”与曾国藩的“慎独”思想不谋而合,越是无人的时候,越是修炼品德灵魂之时。我们要用“公私分明”不断加修自己。说到容易,做到难!但每一次拒绝了私欲,你都会发现与内心更近了。无私即为大私,当你修成那天,会得到道德溢价的:期权?干股?高职只是小菜一碟!

  二、勿畏难,勿轻略每当上级主管分配的任务,你是否总给予负面的回答:“这个不可能做到!”请你扪心自问,是真的不可能完成么?还是这件事情增加了你的工作量,触碰了你的利益?还是你真的认为不可能实现?如果是前者,触碰了你的即是利益时,用我们上文提到的“公私分明”即可对症下药,奉劝你远离这个容易得到的利益。这个社会上不缺少巧舌如簧的权术之人,需要的是敢说事实,敢做实事的人,。虽然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数量少才是稀缺资源。做个正直的人,你愿意吗?你敢吗?记得一次我在课堂上,听到教授讲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后颇受启发。上级主管之所以是你的上司,他们和你之间是有思维高度、广度和深度的差别。那么“因果不空”,他们的判断也要比你更接近真相。职场中需要的是懂得“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孰重孰轻之人。所以我们要远离自我认为的“正确的事”,永远正确地贯彻并落实上级安排的事,这叫“勿畏难”。当出现你认为“真的不可能实现”的情况时,请暂时放下自我,跳出思维小巷,想方设法寻找“可能性”。不断调整做事的方式,不动摇做事的信念。当你说不可能时,请想想在同等条件下优秀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当你说不可能时,请想想这就是自己家的买卖,你会怎么处理?勿轻略,当你做事开始思考策略的时候,就是成熟的象征。当你把“寻找可能性”练到炉火纯青,领导向你要结果都能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无所不能时(Impossible isnothing,耐克都想请你做代言),领导会用一双金手铐紧紧将你拴住,高薪不在话下!在民营企业,你的上级领导多是在这两个方面比你做的出色的人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两点,都还没有结果时,请想想你的木桶短板在哪里: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或者你根本就不想也不相信自己能成为将军!sp:借用老哥说的话: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加油!!!

  《弟子规》读后感 14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常常“摇头晃脑”的读《弟子规》给我听。爸爸说,那时候我经常哭闹,每当他读《弟子规》的时候,我就睁大眼睛定定看着他,仿佛很入神的样子。想来也许是爸爸摇头晃脑的样子吸引了我,小小的我听爸爸读着那朗朗上口的音律,像童谣一样好听。

  在我上小学前,我已经可以完整的背诵《弟子规》了,每每家里来了客人,我就和爸爸一同“摇头晃脑”的表演起来。我们并排坐着大声诵读,脖子一会从左转到右,一会又从右转到左。因常常博得到客人的欢笑和夸奖,我对《弟子规》更加喜爱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它已在我心中悄悄的扎根结果了。

  记得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在小区里玩电动玩具车,我们都很喜欢那个玩具,不一会便争抢起来。隔壁的刚子打了我的头,我踹了楼下亮亮的屁股,我们很快就扭打在一起。旁边的'大人赶忙把我们分开,又找来家长把我们分别带回家。我本以为爸爸一定会臭揍我一顿,没想到他让我站在客厅中央背十遍《弟子规》。这次,他没有和我一起“摇头晃脑”,而是很严肃的皱着眉头,不错眼珠的看着我背书。我有些害怕,老老实实的背完。爸爸严厉的问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说说是什么意思?”我低头着头,小声地说:“是说兄弟之间要和平友好,不能打架。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了。”“那你为什么还打架?”爸爸脸上阴云密布,没有了往日的亲切。“可是”我小声的嘟囔着,“可是他们也不是我的弟弟呀,咱们家就我一个孩子,我没有哥哥和弟弟。”爸爸顿了许久,然后把我拉到他面前,一字一句的说:“孩子,你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也许一直都没有兄弟姐妹。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这样你将来就有很多兄弟,很多亲人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默默把《弟子规》装到心里,不再“摇头晃脑”的到处表演了。

  转眼我已经成为五年级的大孩子了,对《弟子规》已从不甚了了到渐明大义,从单纯的表演背诵到逐步理解、身体力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诫我要尊重孝敬父母;“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让我懂得要礼让长者;“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我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取得好成绩……《弟子规》伴随我的童年一起成长,让像雨露滋润我的心田,像清风爱抚我的面颊,更像爸爸的爱浓浓地裹在我身边。

  在我提交这篇作文之前,我问爸爸为什么小时候要一直读《弟子规》给我听?爸爸笑笑说:“我小时候,你爷爷就是这样做的。”经典是一句一句反复诵读的,爱是一代一代浓烈传递的。我爱永不退色的经典,更爱“摇头晃脑”的亲爱的爸爸!

  《弟子规》读后感 15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思想道德方面,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我会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它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弟子规"有很多块:入则孝、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在看完弟子规的时候,在我生活不足的地方改进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长者没坐下吃饭,我们应该等着大人们吃饭。

  还有,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动乱,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如果说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我们的学习中着手,而我们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知道吗?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儿童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们很纯洁。如果你恶他就恶,你善,他就善。

  《弟子规》读后感 16

  暑假里与孩子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和孩子明白和学会做人的许多道理,如何去学习,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字里行间那小小的三个字,却蕴含了许多大道理,让我深有体会,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孝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行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父母生病时,要日夜守在身边照顾,汤药要自己先尝,然后让父母喝。如果自己外出工作,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声招呼,以免父母牵挂,要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书籍,它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宽容大量,什么是亲情,友情等等。通过读《弟子规》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品悟出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对照它,我们应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虽然是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它却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懂得如何做一个好人,不要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

  《弟子规》读后感 17

  第一次拜读《弟子规》一书,是在单位工作时间,当时现场给每人都发了这本金色的小书,当时拿到手上,我先看到的却是书上写着的“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丛书”,我和同事谈笑道:“小学生读本,是要带回家给孩子看的么?……”直到一个休息日,出于无聊,我顺手拿起这本小书看了起来。但渐渐才发觉它——《弟子规》的内容是如此精彩。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的第一篇便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篇,按弟子规所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短短的几句话,以三字韵文形成,却让我惭愧万分。原以为为父母买几件衣服,做几件家务就是对父母是“孝”,如今才发觉什么是“孝”我一点也不懂。反而想想父母对自己才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平常在家里,父母为了喊自己吃饭的时候,都是在“嗯嗯、啊啊……”的应付中,让父母喊了一遍又一遍,而自己只是为了多看一眼手中的手机或者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每次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但没有听从父母的教育,总有自己说不完的委屈,道不尽的借口,和父母强词夺理,谈何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

  其次就是其次篇“出则弟”也是告知我们在外面的时候要尊师重长,要学礼、懂礼。还有“谨”、“信”、“泛众爱”、“亲仁”、余力学文“一共八篇,每一篇都有它诠释的意义,组成了这本小小的'金色小书,组成了一个完好的道德系统,读完这《弟子规》我不再笑它是小学生读本,它将是我做人的准则,也是我们当代人都应当细细品读的一本好书,通过它,你会发觉自己习以为常或者自己认为都是对的言行,原来都是这样或那样的存在着。

  在古时,《弟子规》是蒙学的课本,或许让我们现代人也读《弟子规》并不难,但是需要我们努力的是,能将《弟子规》实践到我们的当代现实生活中,始终传承下去!

  《弟子规》读后感 18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弟子规》读后感 19

  暑假里,我读《弟子规》这本身书。它让我懂得了,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信”。“信”中“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令我受益匪浅。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一旦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孔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读了《弟子规》后,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记得有一天,我答应陪同学去新华书店看书。尽管那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我还是按时到达了新华书店。

  可是等了好久,也迟迟不见同学的影子。于是我只好回家了。回到家里我才得知同学曾打电话到我家,说雨下得太大了,她不去了,可那时我已经出门了。虽然同学没有来,但是我却做到了一个守信用的人,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言行。

  《弟子规》读后感 20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直没有接触到《弟子规》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很惭愧。今年暑期,有幸跟随《百家讲坛》聆听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内容,感觉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按照中国的传统,百事孝为先,《弟子规》因此也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

  应该有怎样的骨肉情、兄弟情?如何做到长幼有序?应该如何看待钱财?在“出则悌”这一章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应该就是儒家遵循的“礼”了,有“礼”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起居休息时应该怎么样?饮食时应该怎么样?穿衣戴帽时应该做到什么?走路时的步伐体态是如何的?碰到人时如何?独处时如何?借人东西时如何?“谨”这一章规定了言行举止的准则。我认为是“礼”的又一个延伸,将它的内涵扩大,应该还有“慎独”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

  “信”应该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弟子规中讲述比较深刻的一部分。承上部分的“出则悌”、“谨”,启下部分的“泛爱众”。“信”更应该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果大家都能诚实守信,就不会有农民工的工资需要的过问才能发到手;如果大家都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见利忘义,往奶粉里面掺三聚腈氨,造成千千万万的儿童遭受病痛的折磨,家庭蒙受巨大的痛苦;如果大家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烂工程,大灾大难袭来时,国家也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损失;如果官员时刻把信义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毕生的信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出现;如果大家视诚信为自己的生命,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社会将会更加美好。“信”这一章不光讲述一诺千金,还讲述了向别人应该学习什么,怎么样对待批评,怎样“朝闻过夕改之”。“信与智义”是相通的。

  “泛爱众”这一章重点讲述了儒家“仁”的主题,那就是对待一切大众应该平等关爱,对待穷人不歧视,对待富人不巴结及怎样礼尚往来。我的理解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及孙中山先生倡导“博爱”,爱天下的芸芸众生。从小处说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把这个“仁”延伸出来那就是除了爱家人老师朋友,还要爱人民,爱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之要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亲仁”则阐述如何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事实上是儒家的交友观,即要交怎样的朋友,向真正的朋友学习什么。

  最后一章“余力学文”在以上应该尽自己本分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给我们指出了直到今天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藏书的陈列等等。

  读罢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万千,仔细想来,现在的我们常常是不缺知识缺文化,不缺能力缺修养,也就是钱文忠所言,没有规矩。而一个人没有规矩,没有修养,没有品质,纵有再大的才学也是有欠缺的。听过一句话,如果文化不能落地生根为文明,那是不够深入的。今天的人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应该有怎样的道德情操,是需要我们扪心自问的,《弟子规》让我们有所启发。

  《弟子规》读后感 21

  近一段时间,我和朋友们一起读《弟子规简说》,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学习《弟子规》我感触最大的是“入则孝”中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一段。短短十八个字却详细的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关心自己的父母的冷暖,不论早上,晚上都应该探望一下父母,离家,回家都应该告诉父母一声,免得让父母担心。

  读了几句,我明白了我国历来把“孝”列在做人准则首位的道理。孝顺长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寒冷的冬天,我妈妈带我骑车画画,北风呼呼地吹,妈妈给我戴上了一顶帽子,一副手套,穿上一件棉外套,暖和极了。我舒服地坐在妈妈背上。突然,我发现,在我“舒服”的时候,是妈妈在前面给我遮挡寒风,她没有手套,顶着寒风努力地骑着。我心中很感动。妈妈几乎将自己的一切精力地都放在我的.身上,几乎将所有的爱都给与了我。我只是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和无私的奉献,习以为常,不知回报。

  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一些你能做的事情。只要你尽全力去做,父母都会开心的!出门和回家的时候和父母打招呼,为父母端茶递水,关心父母的身体。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孝顺,在日常生活中报以一声问候,一份关心,一句祝福。

  《弟子规》读后感 22

  《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学完这一则,我为自己平时的表现而感到惭愧。平日里,我妈妈叫我去做事,比如取东西、倒垃圾,我每次都不立刻起身去做而是每次都说:“等一下”。妈妈喊叫几遍,我才很不情愿的起身或者干脆就装作没听见。

  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妹妹跑来,拿桌子上她的'玩具车时,把我心爱的钢笔碰倒摔到地上,我一看笔尖摔坏了,这是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所以我非常生气。“你这是故意的”“是我不小心的”,正当我俩吵得不可开交时,妈妈进来了,问我怎么回事,我说她把我的钢笔摔坏了。“我是不小心的”她又说。这时妈妈对我说:“你就让着她点吧,她是你妹妹,已经摔坏了,明天我再给你买一支。”“不,我就要这个,让她给我赔!”妈妈劝了我半天,可我还是不肯原谅妹妹,妈妈很失望的样子,抱起妹妹走了,只剩下我和摔坏的钢笔。

  通过这则《弟子规》的学习,我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吞吞吐吐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使父母生气、伤心、失望。我决心改正自己以前的做法。

  《弟子规》读后感 23

  “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往今来,书一直是人最好的朋友。人们从书中增长知识,从书中懂得人生百态。书就像一道美丽的色彩,让人生多姿多彩;书就像一种美味的调料,少了它,人生的酸甜苦辣就会变得不完美。读书好,读好书,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受益终生。从我认字起,就开始了阅读之旅,然而我读的众多书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书是一本经典诵读——《弟子规》。

  它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那么还能做什么呢?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教导我们。渐渐,我们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高。然而,他们却越来越老,背也弯了,他们不再英俊,不再美丽,然而饱经沧桑的脸上却写满了对子女的爱。

  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父母,兄长老师们也对我们充满了关心爱护。所以我们应该去回报他们,尊重他们。对于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们,我们也应该去呵护他们。此外,现在社会上的.人越来越冷漠。在金钱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歪门邪道。也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拜金主义,诚信变成了一种珍贵资源。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这本书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多多。

  《弟子规》读后感 2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我正在大声读《弟子规》一书,感悟里面的精华所在。

  《弟子规》是一本写道德礼仪崇孝上进的书。在这本书中,每一段话都配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一个道理,而这些道理就是这本书的精华。

  我最记忆深刻的就是“对饮食,勿拣择,食可适,勿过则。”

  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要挑食,否则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还要适可而止,不要暴饮暴食,吃饭过量就会损伤身体。我身边正好有一对例子:我有两个朋友,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爱挑食,假设有一盘带有葱的菜给她吃,她能用筷子一个一个把葱挑出来再吃;另一个特别能吃,只要有好吃的她就一口气吃完,所以肥嘟嘟的。而我正好,不挑食也不暴饮暴食。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与孝敬父母的道理:“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告诉我们要有爱心,与有道德的人亲近,多学习;“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教育我们出回要先通知父母,不让他们担心;“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是说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别人向你借东西,若有就借出去,不要小气……

  《弟子规》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简练。此书把内容容纳概括为三字,读起来流畅而压韵,真实精妙绝伦啊!

  我爱读书,爱读《弟子规》,爱它的每一个道理,读完后,我自然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崇孝,做一个孝女。

  《弟子规》读后感 25

  我最早接触的中国古文就是《弟子规》,可以说在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年纪就会念其中的句子。《弟子规》中的每一句话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不显晦涩。

  简简单单的一千零八十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一百三十一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

  可现在想来,很是羞愧,在平时生活中,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劳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浑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却因为作业儿发着牢骚。“来,好闺女,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惫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萦绕,“没时间,没看见我这正写作业呢吗?”我不耐烦的应对着。我错了,爸爸累还不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我就算是毫不犹豫的去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虽明面上不表现出来,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正所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

  今后,我一定会谨遵《弟子规》的教诲,“孝、悌、谨、信、爱、仁示”,我一定会努力做到的。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03-30

《弟子规》读后感集合弟子规第四篇诚信12-11

弟子规心得11-23

《弟子规》全文05-11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28

【经典】弟子规读后感07-29

【经典】《弟子规》读后感07-29

弟子规读后感07-12

弟子规读后感07-12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