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

时间:2023-07-31 11:32:15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弟子规》有感锦集(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弟子规》有感锦集(15篇)

读《弟子规》有感1

  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读《弟子规》了,直到现在,爸爸妈妈都以《弟子规》严格要求我,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而作为一名刚刚上小学的我,就更应该好好读读《弟子规》,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好朋友!

  《弟子规》这本书是每个人遵守的生活规范,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感恩父母,懂得尊重父母。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忙碌着,而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并时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报答他们。

  又一句“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指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学问。

  《弟子规》让我真正的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让我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它也一定会使我努力成为一个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弟子规》有感2

  今天,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我不管怎么想,就是想不出来,当老师问我们会还是不会时,我原本想不懂装懂,蒙混过关,可是,我忽然想到《弟子规》中讲到的:“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便把那道数学题记在了本子上,下课后,我就跑到老师办公室去问老师,最后,老师教会了我那道题。第二天,数学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了我勤学好问呢!!!!!!!

读《弟子规》有感3

  新学期来到了,我们班级的背诵内容改成了《弟子规》。

  《弟子规》主要讲的就是我们做孩子,学生应该做的事。比如说:孝顺、有礼貌,书里其中有一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回答,父母让我们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能偷懒。

  可是想一想我自己呢。爸爸妈妈让我干什么事的时候,我总是拖拖拉拉。而且他们招呼我过去的时候,我也缓缓慢慢,有时候我还不答应他们。不过以后我一定服从爸爸妈妈,他们让我做事我也会尽我的全力去做。

  书中还有一条: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讲的是如果父母有病了的话,爸爸妈妈吃的药要我们先尝一下。要昼夜侍候父母,不能离开一步。

  我又回想起我小的时候:那次,我生病了。晚上的时候,爸爸妈妈一会儿给我拿药,一会儿给我量体温,忙的不可开交。一夜都没有睡觉,一直守在我的身边寸步不离。

  而妈妈有病的时候我却没有一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我也就给她拿了一下水。不过以后我也会像她对我那样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我做了很多事。而我却没有给爸爸妈妈他们做太多事。不过以后我决定一定帮助爸爸妈妈干一些活来回报他们。我一生也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恩情的!

读《弟子规》有感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们一定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规”。

  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之渊远。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在中国周边的一些文明古国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但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中国,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从未间断过。

  以前古代人读书都是非常讲究的,女子不能读书,男子才可以读。而且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不能读别的书。弟子规里面就有一句“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智。”。从这点来看,古人对于学习的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视的。要是在现代,读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感恩系列”等心灵鸡汤系列的书或是“笑猫日记”等校园小说,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商;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让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怀大笑。

  说到“四书五经”,也就是古人科举考试所学习的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孝经》、《千字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我觉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简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的所有内容,它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首先,做一个人,要孝顺,要孝敬父母亲人。我今天去听了弟子规的教育讲座,主讲人说了,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它是父母的。就像《论语》里面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种种失意,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么你还有亲人陪伴你。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所以可以原谅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错。你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的亲人,用来还他们以前为你付出的债。而且还要爱护兄弟姐妹,通俗一点讲,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结合中华传统的.故事,那就要学习《孔融让梨》里发扬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规律,搞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别人看见你仪态很端庄,衣着也整齐,但一进你家,里面满地狼藉,而且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礼貌,那么你难道还算尽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了吗?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亲的朋友忍你几次以后也会离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几点,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什么是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来分解开来理解:

  “泛”就是广泛的意思,“众”则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来“泛爱众”就是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个人是佼佼者就只亲近这一个人,有时候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就嫌弃他,厌恶他,其实你厌恶别人时别人也觉得你不怎么样。相反,如若你亲近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公平对待,不巴结领导的亲戚也不认为其他人没有权力就远离他们,则会迎来每个人的喜爱。他们宁愿与你这样亲切随和的平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关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骗了另一个,而另一个为了捍卫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纸,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当。朋友听后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来理解“而亲仁”,“而亲仁”的意思便是要亲近有贤德的人,这样你便会学习他身上的好处,也成为另一个有贤德的人;相反,如果你亲近小人,你也会堕落成一个小人。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话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完上述几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你便可以开始学习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还未达到,还不如先别学习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现在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爷爷有句话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我们承担起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吧!

读《弟子规》有感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绵延五千年而不曾终绝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国学经典,渗透着众多国学精髓。正如我手中的《弟子规》,使人受益终生。

  翻开《弟子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圣人的教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为此奠定基础,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谨慎、守信用、有善心、有仁德的人,还要多学知识、充实自己。

  “入则孝”讲述要尊敬孝顺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自己儿女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有时父母的一句句啰嗦、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嘱托正是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正值学习紧张的我们,在埋头苦读圣贤书时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哪怕手中的事再多、再忙,也应该停下来到他们面前;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在面对父母的教导与责备时,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犯了错,面对父母的责罚,我们不能一错再错、越陷越深,而是要冷静地接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平时我们要尽力了解父母的好恶,所作所为要体贴父母,若让父母担忧、伤心,此乃不孝之举。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爱护自己、注重品德修养。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文明,父母把最好的东西全部留给儿女,我们在父母年老时也要做到这样。乌鸦尚返哺,羔羊犹跪足;人若不孝亲,不如禽与兽。西汉汉文帝为母亲尝药,常常衣不解带;晋朝的王祥为不喜欢他的继母在腊月卧冰求鲤的故事都深刻体现了反哺之情。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出则悌”教育我们对待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对待长辈要谨记“长者先,幼者后”的教导。在古代,对待长辈要凡事都为长者尊,如若晚辈先行,见长辈没大没小,便会被众人认为是没有修养、素质低下的粗人。对待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或兄长,也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兄长一样毕恭毕敬。汉朝大臣张释之尚能跪地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系带,刘邦谋士张良亦可为老人拾鞋三次并为其穿上,更何况如今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都能说出这句话,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谨”阐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道德规范行为。“朝起早,夜眠迟”,岁月不等人,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间。我国是“礼仪之邦”,作为中国人就更要做到“礼”字。春秋卫国士大夫蘧伯玉在过宫殿时扶轮步行,怕打扰君王;孔融四岁让梨,我们又怎能不做有“礼”的人呢?礼者,人道之极也。

  “信”道出做人基本信用、说话做事的方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分别描述友善、感恩、读书。

  一本《弟子规》在手,我可真是一生受益不尽!

读《弟子规》有感6

  张爱玲说,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就赶上了…读《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这本书,给我的就是“刚好赶上”的这种感觉。虽说《弟子规》是一本启蒙读物,不过我要是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读过的话,恐怕不会有多么深刻的见解,甚至于会因为半知半解而浅尝辄止,错过经典。诚然,在适当的年龄读相应的书籍也是很重要的。

  以本人为例,相信现在很多学生跟我一样,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生,对文学经典几乎没有一点嗅觉,更别说文言文类的读本了,平常肯定也没怎么读过这类书籍,读了也会是一知半解,很少会联想到现实当中,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本书作者钱文忠先生风趣幽默,以全新的视角,借助大量故事和案例,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为我们解读《弟子规》这一经典,使其所表达的思想更加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本书按照《弟子规》总序的顺序为我们见解弟子规,分别详细的讲解“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七个部分。百善孝为先,读弟子规,我觉得关于孝,我还是做的不错的,几乎每两天就给家里打一次电话,跟爸爸妈妈聊聊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常常报喜不报忧,怕他们会过多担心我,我希望他们过得开心幸福。在读这部分时,常常不觉眼睛会涩涩的',觉得自己的父母很平凡但却很伟大,老爸虽然会去小赌,但为人老实,勤奋,很爱我们,常常跟我说,“我努力赚钱,你也要努力读书哦”。老妈每次吃饭都会把最好的夹给我们,虽然啰嗦,却是满满的爱意,每次打电话,都会跟我说“别太省了,多吃点好吃的”,而我常常会回答“放心啦,你们在家才别太省,您儿子在学校生活的很好,一点都不省”。对他们的爱,我从不吝啬表达,虽然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这着实会有点矫情,但我无所谓,因为我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儿子也是爱他们的。()记得高中时每次回校前我都会给我妈妈和奶奶一个拥抱,记得去年帮老爸买了部手机后我在锁屏界面上写了“爸,我爱你”四个字。诚然,有一些方面我还是做的不够好的,不过我会努力去做好,我知道《弟子规》教我们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我们实实在在去做到,因为说容易,做不易,对父母的爱,有些人很难启齿而我比较喜欢直率点的表达方式。

  《弟子规》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行走站立,无论社会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虽然有些部分已经不合时宜,当从中引申出来的思想精髓还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

  最后,以《弟子规》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很美的话作为结尾,“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读《弟子规》有感7

  我喜欢的经典作品很多,有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萧红写的《呼兰河传》,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清朝李毓秀写的《弟子规》。

  《弟子规》依据古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是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规范。全文三字一句,分七部分共一千零八十字讲述了做人处世的准则。

  要说认识《弟子规》,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陪我看了一部关于传统文化论坛的光碟,光碟中的老师有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还有两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老爷爷。他们中有企业家,大学教授,医生,菜农,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士。大家都用浅白真诚的语言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和变化讲述了出来,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使人非常感动。原来这些都是他们学习和落实《弟子规》的教育后产生的变化。我被他们真诚的语言,无私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以我对爸爸说我也要学《弟子规》。于是爸爸找来了《弟子规》,我们一家一起开始了《弟子规》的'学习并逐步落实。

  在《弟子规》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规范。以前妈妈叫我,我听到了都懒得答应,经常惹妈妈生气,读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后,我就再也不那样了;“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说开口说话,应该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至于欺骗与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这成了我和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守则,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长,因为我知道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负责,我和同学之间常常互相帮助,患难与共;《弟子规》还使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邻里兄弟之间要和和睦睦等等道理。

  我决心把《弟子规》中的道理更多的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喜欢这部经典作品,因为我相信它会让我们一生受益!

读《弟子规》有感8

  弟子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特别是其中一句;“冬则温,夏则清”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基本礼仪,还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后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让我给大家讲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吧!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正当他九岁时,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赶走吸人血的蚊子,让父母好好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京城,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有一次早上,我没有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做早餐,在卫生间也没看见她,我着急了,跑到了妈妈的房间里,发现妈妈正躺在床上,双手捂着肚子,气色也不太好,我问妈妈:“妈,你怎么了?”妈妈小声回答我:“我肚子疼!”我听了,忙说:"妈妈让我来吧!"说着赶快到我的房间拿了一个“暖手宝”递给了她,还给她换了一床厚厚的被子,然后再烧了一壶水,并拿出一包“茶,10分钟,水烧开了,发出“呜——呜——”的响声,我在妈妈的杯子里倒了小半杯开水,只要等开水变温我就可以给妈妈冲药了,等开水变温的时间大约要5分钟,在这5分钟里干什么呢?对了,去教妈妈怎样才不会让肚子痛的秘诀吧!我拿了一把小椅子,坐在了妈妈的'床头说:“现在是冬天没有暖手宝会冷的,再说你的被子又那么薄,算了,我的暖手宝给你吧,我再买一个!妈妈只是微笑着点头,并没有说些什么。我看了看手表,过了6分钟了,我急忙把药冲好,递给妈妈,妈妈肚子好了后,不断的夸我说,你让我体会到了“冬则温,夏则清。”

  孝心是幸福的基石,只要将它拿去,幸福之屋就会倒塌。

读《弟子规》有感9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我从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是父母的疼爱才会让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容忍我的傲慢。有好几次,我和父母在一个房子里看电视,每当不想看都将电视关了,从不问父母的感受。可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之后,我不再耍小孩子脾气,听从父母的教诲,孝顺父母。读完后,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规范。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诚实守信。父母所喜欢的东西,要尽量去准备,父母所不喜欢的东西,要小心的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每次放学回家,都不主动写作业,都要爸爸妈妈催个两三遍才回去做,完全缺乏时间观念,把时间一点点的浪费了。我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做一个让爸妈值得赞许的孩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

  “冬则温,夏则淸;晨则省,昏则定。”意思是:“子女孝敬父母要体贴。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暖和;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起床,一定要先看望父母。并向她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了,一定要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说到就要做到,我相信我自己,永不放弃!让我的父母过上美好的生活!做人首先要学会感恩,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那他做的事情难以得到认同。自从我学了《弟子规》,父母都夸奖我变乖了,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学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中心学校

读《弟子规》有感10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此书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淑秀是清朝康欣年间的秀才,读《弟子规》有感作文。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遵守的守则规范。本书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总则六个小标题,每一个都讲述一个道理,每一句都描绘一篇孝敬故事。这些故事都很令人感动。有一天,老妈喊我叫我帮她收衣服,我却没有回答,读后感《读《弟子规》有感作文》。因为我正在玩一个游戏的最后一关,如果放弃了,前面的`二十九关都白打了。但当老妈喊到第二遍:“王昕,来帮妈妈收衣服!”时,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刚刚读的《弟子规》小标题“入则孝出则悌”中的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到这,我才二话没说,“嗖”的一下来到老妈面前,把老妈手中的衣架和钩子抢到手中,收起衣服来。看到老妈一脸开心又无奈的表情,我心中也渐渐笑了起来。我告诉你们,孝敬父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不仅父母开心,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快乐。所以,大家也一起来读读《弟子规》,一起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读《弟子规》有感11

  打开网页,总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在某航班上,因两名中国乘客喝酒斗殴,导致飞机被迫返航;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用中文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在马尔代夫,一名中国女游客晒出了自己刚捞出的珊瑚照 ……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曾几何时竟下降到了最低点!

  我们中华民族原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知恩图报、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民族传统美德。可是为什么现如今我们中的很多人却知书不达理、知书不懂事、知书不知礼,上了不少学,但是立身做人的道理不懂多少,待人处事的本领没有多少。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也成了凤,却没有成人。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如何做人。

  学校给每个孩子下发了《弟子规》,何不将此好好利用起来?于是,我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我未曾细读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首先,它教我们“入则孝”──要孝顺父母,感恩他们的养育,并且从很多细节入手,讲了如何才是“孝”。 如: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等。

  接着它教我们“出则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要谦虚礼让,尊重长者,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同样是给出很多细节的做法,让人受益匪浅。比如在这一章里,它指出:“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在刚毕业第一份工作的培训中,记得就有位讲师给我们讲过“电话礼仪”,即使电话那端不是找自己,主动询问并给予帮助也会给他人留下极好的印象,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而这些,早在古人的训诫里了。

  然后在“谨”和“信”里,它所提出的处事方式,更是精辟。简直可以编成“智者生存法则”──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后几章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它又教导我们: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如果人人都能身体力行,那这个世界真将是个美好的人间了。

  中国古代经典真是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儿童在人的一生中,是心灵最为纯洁,记忆力最好的时段。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时期,指导孩子记诵启发人生的优美经典文章。但一开始,孩子们对《弟子规》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利用早读时间、品德课时间告诉孩子们里面的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偶尔给孩子们看看《弟子规》的动画片,慢慢地,孩子们对它产生了兴趣,班级里同学做错了什么事,也会一本正经地引用《弟子规》中的语句“教育”他。同时,我想到了做父母的也要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对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甚至对语言水平的提升,都有莫大的帮助。于是我建议家长也来读《弟子规》,一些家长也纷纷表示赞同。

  《弟子规》一书中强调了人应该注意个人修养,以孝、仁、义、礼、智、信来要求自己,这与当今社会道德的准则基本相符,但其中有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我们也要和孩子解释清楚,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让我更深地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体力行,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读《弟子规》有感12

  在放假期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熟读《弟子规》。其实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挺乏味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我真的看不懂。第二,是书中没有相应的注解,很难读懂其中的内容,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姐姐,姐姐让我先静下心来,帮我一句句的解读,通过姐姐的帮忙,我渐渐的对这本书有了兴趣,我大概的了解了其中包含的内容,这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这本书无论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为等方面都给予了正确的解说。主要是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

  全书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孝悌".这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和内容。不管是父母,还是师长还是兄长,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孝敬。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些大自然的现象,不就是在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吗。假设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的家人都不爱,我们又能指望他做成什么大事呢?何谈爱国呢?何谈爱社会呢?从小爱到大爱,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行为轨迹。“首孝悌”可以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回想自己的过去,对父母总是态度不好,也许那句话说得很对,对越亲近的人我们越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慢慢的改正,成为父母的依靠。

  其中书中"衣贵洁,不贵华"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我本身就不是追求华贵的人,不爱攀比,希望自己的内心过得舒服就可以,人与人之间比得越多了就越不幸福了,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本来就是父母的负担,如果还要要求穿着华丽的衣服,实在是没有必要,学生还是学习、学业为重。

  "过能改,归于无",对于我们自己所犯的错误,要勇敢的承担,这样才能更好的改正,如果对自己的错误不放在认知的态度上,我相信是很难改的,知错能改的才是好孩子啊。

  还有书中的"不如人,当自励"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加油,不要盲目的自卑,而是要自我激励,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就像是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了,这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认真的读书,给自己以鼓励,相信未来一定是会更好的。

  《弟子规》这本书,我还会细细的品读,不急不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更加的宽广了,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可以从多方面思考了。

读《弟子规》有感13

  记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要求我们必须熟背弟子规,当时的自己学习成绩也很好,背书对于我来说是件小事。至今弟子规还能朗朗上口。但是当时的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真谛。最近给两岁的儿子买了个点读机,想着让他从小熏陶一下我们的国学,然后我也就跟着一起跟读了,现在的我才真正感受到里面的精华。现在的我才体会到我们的国学是有多么的经典。为人父母的我现在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里面的好多东西。“首孝悌”百善孝为先,在没有结婚特别是没有小孩之前。自己真的有点幼稚和任性,对于父母的唠叨觉得烦,觉得爸妈管得太多了,妈妈的话太多了,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发火。慢慢的自己成家了,并且有了小孩,才发现父母把我们养大是多么的不容易,特别是自己一个人带小孩的第一年里,爱人不在身边,什么事情都要自己面对,把自己所有的爱和耐心都给了孩子。也才明白了我爸妈当时把我们姐弟三带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仅如此,孩子成长的这两年里爸妈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自己不仅要带孩子还要上班,都是妈妈帮着我伴着我。孩子有什么事情,妈妈都会说:没事,有我尼,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的。‘’每一次回家爸爸都要把家里好吃的、我爱吃的统统带给我。每一次车的后备箱都是装得满满的,带着他们的关心和爱启程。他们一辈子都在为我操心。我怎么能不孝敬他们啊。

  父亲是位农民,一辈子都在为我们奔波。但是在教育我们的过程中父亲能把弟子规的精华诠释得那么好。“首孝悌,次谨信”,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尊重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家里的姐弟三人长大都特别的听话,从来都不会因为争抢什么东西而打架,只会是吃在最后的一个人吃的最多,因为前面的孩子都会想着给后面的多留点,所以父亲这辈子是成功的,虽然苦了累了一辈子,但是把我们都培养得很好。现在的自己工作第七个年头了,和同事都相处得很融洽,因为要做一个诚信友善的人。别人也才会与你亲近。这是做人的真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做到弟子规里的各项规则的话那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的社会!

读《弟子规》有感14

  我没能做到。爸妈叫我,我都只应一声而不过去;爸妈命我去做什么事,我从来都是答而不做,偶尔会做。对爸妈的话都是爱听就听,不中听就不听,哪里有恭敬可言,而且爸妈责备我的时候我都绞尽脑汁的`找理由回答。

  古人对自己的父母都那么孝顺,更何况我们呢?但我们现代人能做到的廖廖无几,我决心从此按照《弟子规》里的要求行动,我还要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句话列入这学期的报喜鸟行动中,以此来鞭策自己。

读《弟子规》有感15

  暑假中,我在老师推荐下,读了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为人处事也是有许多规则的。想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弟子规》一书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它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之道。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曾经,我总以为像《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书,全是小孩子看的,总觉得有些幼稚,自从看了内容之后,才觉得我曾经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多么无知呀!

  《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穷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人生在世,品德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从小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之后又教了我们“孝道”。

  曾经,我是一个很不懂得孝道的人,经常与父母斗嘴,经常跟父母打冷战,经常回家不叫“爸爸妈妈”,也不问好,经常让父母操心,总是抱着他们有一天会老还得靠我养他们的心态,总是认为他们养我是应该的,总认为他们很烦很啰嗦,总是埋怨自己家为什么没有他人家那般好的生活条件,总是责怪,总是埋怨,可是当我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我错了,真的错了,母亲十月怀胎生我,然后养我,真的不容易,与他们斗嘴,打冷战,他们该有多伤心呀;回家不问好,他们应该有些失望吧?这时我又想起了母亲曾说过的.一番话:你要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要有出息,我不求你养我,只希望你以后能过得幸福……写到这里,眼泪早已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的从眼眶溢出,滴落在了地上,也滴落到我的心里……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所在的家庭,当然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百万富翁还是贫民,所以我们不能埋怨父母,家里不富裕,那么就需要好好学习;因为父母给的只是背景,自己打下的才是江山。

  朋友,学习《弟子规》吧?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更可以使我们学会“什么是孝道”。

【读《弟子规》有感】相关文章:

读《弟子规》有感06-08

【精选】读《弟子规》有感07-04

读《弟子规》有感06-12

读《弟子规》有感09-23

读弟子规有感08-31

《弟子规》读有感11-03

【热门】读弟子规有感02-04

读弟子规有感【精】02-04

读弟子规有感【荐】02-04

【热】读弟子规有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