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时间:2023-08-01 17:10:15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篇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

  有人感恩父母亲情,有人感恩师恩浩荡,而我却不由得想起书对我的恩情。从书中我学会了许多,就举以下例子吧。《海底两万里》是假期中老师要求阅读的一本书。

  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个怪物,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角鲸”。于是,美国的“林肯号”逐洋舰特地去追捕这个“独角鲸”。并邀请海洋学界知名人士阿龙纳斯先生一起参加。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

  然而,在追捕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的顺利,更重要的是,“我们”竟然落水了,落水获救后又遇到了天大的麻烦,“我们”竟然成了这个怪物的俘虏,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竟然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号。这名“海怪”对他们的俘虏也够客气的。让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还有鱼叉之手——尼德·兰都感到了比陆地上的生活都要好。生物学家也在默默行动,就是——观察这个奇怪的潜水艇。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船长和教授在南极附近的'海上航行,不幸被冰山捆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的生命。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性命攸关的危险时刻,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智慧战胜困难,换作自己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是否真正有勇气去面对它,克服它、战胜它。

  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我应该学习科学家、探险家们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海底两万里》虽然是一本探险小说,但它却给了我许多感悟,它让我学会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选择不在退缩和逃避。

  同学们,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险,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精彩世界。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2

  《海底两万里》是说船被诺第留斯号撞倒了,人们认为是独角鲸,便去攻打它,但主人公阿龙纳斯·渔叉尼德·兰,及康塞尔都进去了。船长尼摩为了不让他们泄露诺第留斯号的事情便让他每年留在船上。他们一起走过了两万海里。最后遇上了风暴,把他们吹到了一个名为罗失舶的群岛上,才结束了这场海底旅行。

  在这本书中尼摩船长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他性情古怪,却又善良仁爱,他英勇果敢,却又近乎残忍;他诚信,却又固执己见,他痛恨大陆,及大陆上所有的一切。但他又同情穷人,帮助弱者,居然为了一个采珠人奋不顾身,却又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是人琢磨不透。(还可能有点心理变态)。

  读完后,我真想亲自去海洋玩玩,但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了船员博章鱼的场面,不禁打了个冷战,我可不想如被抓的那个水手一样,被章鱼吃掉。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3

  今年暑假我读了很多书,也增长了许多知识。我看的书里有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书中有博学的阿龙纳斯教授,忠心耿耿的康塞尔,勇敢豪爽的的尼德?兰,还有迷一般的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中讲的是我最喜欢的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探险的深动故事。故事从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神秘的怪事讲起,有一天一艘船在海上航行突然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据说他很长,形状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比鲸鱼还大,行动也比鲸鱼快得多得多。后来阿龙纳斯教授自己乘“林肯”号去海上捕捉“鲸鱼怪”,经过3个月的追捕,还是没看到“鲸鱼怪”,正当他们要放弃的时候“鲸鱼怪”又出现了,它用头上的攻击武器让阿龙纳斯教授的穿在短打几十分钟的时间下沉,阿龙纳斯教授掉进海里,当他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和康塞尔、尼德?兰在“鲸鱼怪”里面了,这时走进来一个高大男子他就是尼摩船长,经过两方互相交流以后,尼摩船长让阿龙纳斯教授在船里可以随意走动但是不能再到陆地上去了,要成为和尼摩船长一样的“海底人”。后来又讲了水下奇景、海底狩猎、水下葬礼等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采珠场这个故事了。

  事情是这样的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教授随着路程到达采珠场,尼摩船长说:“每年3月采珠人才聚集在这里,整整30天左右300只船一起做这种采取海中珠宝的.事业。每只船上有10个划船手和10个采珠人。”尼摩船长还说:“一直船一天大约能得到7600万个珍珠贝。”于是教授他们看见前面有黑影就去看了

  看,没想到是一个巨大的珍珠贝,当尼摩船长把珍珠贝的嘴弄开时,周围的人都惊呆了,里面有一颗人头那么大的珍珠……这个故事结束了。

  当阿龙纳斯教授行了3万多海里之后的晚上,阿龙纳斯教授终于和同伴逃出升天。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仿佛也在这其中探险,希望大家有空能看看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

  当人类还发明出潜艇时,在一个人的笔下,就已出现了先进的潜水艇。这一切不过是儒勒·凡尔纳的幻想——《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在机缘巧合下,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尼德·兰三人登上了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经过十个月的旅程,游遍海底,最终三人成功逃脱,而诺第留斯号不知下落。

  这本书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个神秘的人,他知识渊博,沉着冷静,坚定勇敢,设计并建造了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他在大海下漫游着,生活着,一方面做着科学研究,一方面收集海底的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尼摩船长有着两副面孔,一面热情善良,收留阿龙纳斯三人,重情重义。一面冷酷无情,曾将一艘战舰摧毁,伸张自己的.正义。他真实身份竟是印度的达卡王子。他体现了凡尔纳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文章想象奇特、超前。如书中的诺第留斯号,它与现代的潜水艇功能相同,可它却早了一百多年,所以有人说,二十世纪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把凡尔纳的预言变为现实的过程而已。”除此之外,凡尔纳想象了海底世界的模样,琳琅满目的鱼群,高大、阴森的海底树林,甚至描写了文明古国——亚特兰蒂斯。

  反对殖民压迫是本书的主题。凡尔纳创作本书的导火索便是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的起义被残酷镇压,他塑造了尼摩这个反对殖民主义的人物以表达凡尔纳自身的情感。在书中有许多线索都透露出了尼摩的身世和经历,却模棱两可。本书中的科技技术,代表的是作者对科学的渴望。

  让我们驾驶《海底两万里》这艘船在知识的海洋里行驶下去吧!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

  暑假里我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叙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介绍了丰富的海洋地理知识。书中还刻画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尼摩船长是一个既绝顶智慧、无限富有、温文尔雅又行事果敢的主人公;阿龙纳斯是典型的学者,知识高于一切;尼德兰,职业鱼叉手,灵敏又机智,本领高强;康赛尔,他忠诚勇敢,是个顺从的仆人,善于将海洋生物分类。

  故事发生在1866年,很多船只受到一头大“海怪”的袭击,出于对航行安全的考虑,由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宣战。结果战舰遭“海怪”袭击损伤,三位主人公也落入海中,被“海怪”救起,并一起周游四海,漫步在一片奇妙的海底森林,用特制步枪打猎,看到了“养”在贝壳里一颗象脑袋那么大的'珍珠和巨型章鱼的奋力搏斗……

  充满着丰富想象的、离奇的故事情节令我痴迷,凡尔纳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更让我惊奇。要知道,作者写这本书时根本就没有潜水艇,甚至电灯也没有。而小说发表后25年,人类竟成功造出了潜水艇。不仅如此,书中还涉及大量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和化学等各领域的知识,这是怎样的智慧呀!

  惊奇之余,我更敬重尼摩船长,他对海洋中的生命充满敬畏。虽有精良的装备却从不贪婪,对海洋中的珍宝从不觊觎。可如今,人类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从未停止,过量的捕捞使像太平洋金枪鱼这样的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海洋学家预言,如果再毫无节制的捕捞,金枪鱼等将很快灭绝。尼摩船长对生命的尊重,会给你我带来怎样的启示?尼摩船长,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许他的思想有些偏激,但他仍然是一位勇士,是位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勇士。他的消失是凄美的,让我看后鼻子酸酸的。

  无论如何,这本书让我深深爱上了浩瀚、神秘的海洋!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海底两万里》,这是我们必须看的一本书,刚开始内心不是很想看,但一翻后,书里的捕捉海怪与被俘,搁浅车遭受土著人围攻,采珠场与鲨鱼搏斗,南极冰山封路,遭受章鱼袭击,可我最喜欢采珠场的情节。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出现在海底,那天众人潜入海底去采珠场采珍珠,正当他们高高兴兴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位印度人也在一旁采珠。忽然间,一只目光贪楼,张牙舞爪的巨鲨出现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直扑过去,他住旁边一闪,鲨鱼的尾巴他一扫,他摔到了地上。正当鲨鱼想吃掉他时,尼摩船长不断攻击,却一直没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鲨鱼张开它那如同工厂里的大剪子一样的大口,将船长掀倒地上,此时,尼摩船长直称跟人类断绝了关系,但在要害时刻,却为一位普通的采珠人和鲨鱼搏斗,不仅说明他神秘莫测,而且有很强的正义感!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作者写的非常奇妙,描写了一个神奇的海洋世界,我读后有许多感受。

  这本书讲了1866年,海中突然出现了一种身体是椭圆形的大海怪,它体积巨大,动作灵活,磷光非常刺眼,头上长着一个大角。许多船只都遭到了它的袭击。人们传的.沸沸扬扬。当时作者是个海洋大学者,他推断海怪是个独角鲸。美国就在1867年派出“林肯”号战舰追击海怪,作者也被邀请上了船。几个月后,船长发现海怪,与它交战,才发现这是一个用钢板做的潜艇。随后作者被海怪撞入海中,醒来时已经在那个“大海怪”的身子里了。作者与潜艇的船长相处十分友好。作者在潜艇上生活的十分快乐。可是过了几个月作者和他的仆人就想家了,他们决定在晚上逃走。晚上,他们坐着小艇悄悄逃走了。作者在海底整整航行了两万里!虽然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船长助人为乐、嫉恶如仇的性格让我佩服。最后,文章写道:谁能探测深渊的深处呢?我相信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只有两个,我和尼莫船长!

  书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疑问,为什么船长要生活在海底?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问题我们都可以知道,因为船长乐于助人!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

  我非常喜爱阅读,我觉得阅读能给我带来很大的乐趣。最近我看到一本书,书名叫做《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写的非常的好。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阿隆纳斯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去参加一个捕杀海怪的行动,最后才发现海怪是一个被人操纵的大潜艇。“鹦鹉螺号”他是一个类似潜水艇的`机器,那时还没有潜水艇。随着他的出现人们才制造出了潜水艇。

  读完小说后,我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结局,作者凡尔纳还给我们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鹦鹉螺号”在接下来会怎样呢?这是一个疑问。我们对此还是满头雾水,一无所知。

  这本书就是想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还有许多知识不懂得,就拿题目来说。我们根本就无法解释,人类至今发现最深的地方是一万多里。而这里所写的是两万里,这是一个多么惊讶的深度,那里还有多少我们未知的领域,实在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不仅神秘而且耐看。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9

  我身临其境般地跟随凡尔纳进行了一次海底历险。

  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乘坐“鹦鹉螺”潜艇,凡尔纳给我们讲述了海底见闻。有清晰可见的海水、美丽的海底森林、可怕的海蜘蛛、凶猛的角鲨、动作滑稽的海蛙鱼、黑色的喋喋鱼、橄榄色的八目鳗、银白色的海豹鱼、带电的旋毛鱼、漂亮的金枪鱼、淡青色的鳖鱼、美丽的孔雀扇形珊瑚、形如水蛇的爪哇鳗、色彩绚丽的.燕雀鱼、庞大无比的砗磲、晶莹剔透的珍珠、罕见的海牛,有阿拉伯海底隧道、海底沉船、沉没的大西岛、深不可测的海底,还有与巨鲨和大章鱼搏斗、与土着人冲突、南极探险等。

  我的心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可能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以书为媒,我们可以阅遍世界各地。科学等着我们去探索,未知等着我们去破解,我们只有用知识来武装头脑,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当然,路途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历经艰险方能取得成功。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

  如果哪本书成功地预言了探索海底的工具——潜水艇,那就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了。

  这本书讲了一位教授,一位渔叉手,一个仆人在追捕“海怪”时落入大海,爬上了“海怪”,坐着“海怪”,开始了海底远游。这个“海怪”就是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他们游历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冰洋等地方。在航海过程中他们穿着潜水服在浅海游入海底,也乘坐着鹦鹉螺号潜入一万米的深海。他们开心地登上南极点,一路上也遭遇了重重困难:在海峡搁浅,遭遇野人,与大乌贼搏斗,寻找沉船,最后遇到漩涡,和小艇一起被甩到了一个小岛上……

  在儒勒.凡尔纳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潜水艇,甚至没有电灯。可凡尔纳却展开了他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大量科幻小说,周游世界,进入地心,登上月球都被他写过。他的小说创造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型,在《海底两万里》发表25年后,真的潜水艇才被成功制造出来。另外小说中描述的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等,在后来的时代中,这一些幻想也成为了现实。

  虽然现在科技十分发达,但是还有很多凡尔纳小说中描写的事物没有办法实现,比如80天环游世界。

  人不能一直都循规蹈矩,凡事都死板地看,不肯创新,试问没有想象和创新,世界还会如此奇妙吗?在那连电灯都没有的时候,凡尔纳却能科学地幻想各种现在看也难以实现的各种事物,这是多么神奇的奇思妙想啊!科学的幻想其实是进步的翅膀,凡尔纳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与创作。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世界也不会这么美丽。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想象、去探究,去发现。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1

  第一次捧起《海底两万里》时,以为是本极枯燥的书,不曾想却被深深吸引。凡尔纳先生笔下所绘的海底世界多姿多彩,无奇不有,栩栩如生。难以想象他是否亲身经历了这些?再读时,“穿越海底森林”“追捕海牛”“遭遇冰山封路”……仍是觉得惊心动魄。

  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同伴因追捕海怪落入了“鹦鹉螺”号,随尼摩艇长进行了海底十个月的旅程。我也同他们一起,周游四大洋,红海,地中海,欣赏价值千万的大珍珠,看抹香鲸和长须鲸……真是受益匪浅。

  在“鹦鹉螺”号触礁搁浅时,人人都束手无策,而尼摩艇长,沉着冷静且自信的判定,月圆涨潮之时就会摆脱困境;之后在得知岛上的土著居民前来攻击,甚至将潜水艇整个围住时依旧镇定自若,对潜艇的安全胸有成竹。从他身上,我读到了临危不乱的镇静,读懂了乐观自信的心态。在采珠人生命受到威胁时,尼摩艇长挺身而出,与黑鲨殊死搏斗。当他命悬一刻时,本对他颇有不满的尼德·兰毫不犹豫出手相救,将黑鲨置于死地。从他身上,我读到了舍己为公的崇高,读懂了奋不顾身的英勇。在驶进红海,通过阿拉伯海底通道直达地中海的一路上,亭亭玉立的海水仙,青色的海苑葵,华美的蝶鱼……对于这些,阿龙纳斯都十分投入地观察,分析,思考。从他身上我读到了乐观向上的好学,读懂了严谨敬业的执着。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我更收获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和采集,潜水艇的'构造……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想象力,在电灯还未发明的时代就预料到未来世界,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同时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凡尔纳先生更想告诉我们,爱护海洋生物,谴责滥捕滥杀!不仅仅只是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旅程呀。我更明白了,科幻不可空想,但也不能连想象也没有,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让我们一起,带着奇思妙想,通过《海底两万里》,畅游在这科学与幻想的世界中去吧!定能收获许多。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

  对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们应该关注的,到底是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是科幻在现实中的反映?

  不得不说,无论是在情节还是人物塑造上,《海底两万里》都极为成功的。野人围攻、冰山封路、斗巨章鱼……情节无不吸引人心。尼摩的沉着冷静,阿龙纳斯的博古通今,康塞尔的老实本分,尼德·兰的性情火爆,人物无不恰倒好处淋漓尽致。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凡尔纳所要描述的重点。只关注于这两点,就会被书中看似不可理解的`神秘迷惑,就会忽略掉迷离科幻后最重要的现实价值。

  因为诸多政治原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海底两万里》与凡尔纳的初稿相去甚远。凡尔纳的写作的初衷,是想借尼摩船长表达对当时残酷的殖民统治的愤恨,和对在压迫之下的人民的同情。这显然与当时的政治局面不相容。所以,出版商与凡尔纳多次协商,凡尔纳因此把原稿一改再改,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海底两万里》,才有了尼摩船长身世的神秘,才有了被诺第留斯号击沉的战舰的国籍不明。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海底两万里》的真正主旨。

  征服与扩张,是殖民统治的目的。而尼摩船长之所以“逃”向海洋,也许就是因为他对充斥着人类贪婪的陆地的一种绝望。在海洋中,尼摩船长有取之不尽的钱财,但这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他无法亲自为反殖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把巨额财产无偿捐赠给反殖民事业。也许那艘被诺第留斯号击沉的战舰,曾是侵略者中的一员,尼摩船长对它才会有如此的怒火。在托雷斯海峡,当阿龙纳斯习惯性的把当地土著人叫做“野蛮人”时,尼摩船长就问他这样叫的原因。虽然知道那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称呼,但尼摩船长的疑问无疑体现了他对人权的重视和对殖民现实深深的厌恶。

  不要以为科幻小说只有幻想,透过科幻的迷雾直击其背后的现实,才能明白凡尔纳心底的沉重。这无论是对于凡尔纳来说,还是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都极为重要。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3

  这段时日,我又重新浏览了《海底两万里》,不得不感慨这本书带给我的的震撼。

  这本书讲述了1866年海上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隆纳斯应邀参加追捕时意外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才发现这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秘的潜水船。这船就是“鹦鹉螺”号。它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结构优异,经得住最汹涌的`风浪和深海的巨大压力;它一切取自海洋,利用海洋发电,供给船上热光和动力。尼摩船长邀请阿隆纳斯乘潜水船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冰洋,进入大西洋,回到太平洋。航程中看到许多罕见的海洋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航行中滞留、土人围攻、与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

  在我读这些故事时,总是心惊肉跳。我最佩服的人是尼摩船长与康塞尔。尼摩船长十分勇敢,无论遇到鲨鱼还是章鱼,他都无所畏惧地冲上去与他们搏斗。这让我回想起了我曾经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紧紧地抓住车把手,脚踩着踏板却不敢发力,现在想起来也让我有些羞愧。而仆人康塞尔无条件为他的主人服务,甚至在主人落水后也跳下水与主人一起。他做事十分沉着、冷静,为人忠心不二,而这又让我想起我做事时焦躁静不下来的心,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应该关心,尊敬身边的人。这里的很多故事,都提到了这一点,比如尼摩船长去保护一个印度采珠人,而尼德兰又救了船长一命;尼摩船长为一个船员举行了海底葬礼,而不是随便抛弃等。在生活中,我们难道不应该有这种品质吗?就像平常的尊老爱幼,孝亲敬长都是这个道理。

  谢谢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4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在深海里探索的故事。在1886年的时候,一只可怕的怪物引来全球的恐慌,凡尔纳断定这是一头异于其他鲸鱼的独角鲸,随后他便被邀请去追捕这个独角鲸,航行过程中他认识了优秀的捕鲸手內德,经过多天的努力我们总算是见到了这个可怕的怪物,可是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落到了怪物的背上,后来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怪物,这只是一艘奇特的潜水艇。最后受到了尼摩船长的'邀请,前往深海旅行。

  阅读万这本书后,我在想我如果是其中的一员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是凡尔纳,我会因为自己全身僵硬而丢下伙伴吗?不,我不会,我会让我和他一起静的离去……

  如果我是孔塞伊,当主人从船上落水时,我会像他一样毫不犹豫的跳下去救主人吗?不,我不会,那时我可能已经吓傻了,双腿都站不起来了……

  在这些浮想联翩的故事中,作者也警示人们要爱护环境,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伤害大自然。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

  我利用了暑假来读《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其中我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是海底的宝藏,下面我就简要地讲述这个片段。

  二月十八日,凡而纳、朋友们和船长离开了地中海,越过直布罗陀海峡的出口,来到了大西洋,才终于浮出了海面,大家又可以到甲板上散步了。可朋友尼德。兰要求逃跑,因为一八六六年在海遇上了“怪物”,法拉古先生驾驶着“林肯”号船和凡而纳一起去捉“怪物”,结果却到了这个“怪物”的里面,没想到是一艘船,可他们却一心想着“林肯”号,所以就想逃跑。

  可这一切像老天预算好的一样,当凡而纳实行逃跑计划,准备逃跑时,不料,被船长看见了,船居然在海底停了下来,这时船长笑着对凡而纳说:“你对西班牙了解吗?”凡而纳心不在焉地说:“有些了解”。于是,船长把凡而纳领进客厅,对凡而纳讲解起来。“一七零二年,西班牙舰队在法国海军大将夏都。雷诺的保护下,运载大批掠夺来的.财宝回国,船队原来预定进入加的斯海港,可是当夏都。雷诺得知这是英国海军经常出没的海域后,便决定改航驶向法国。不料,却遭到了西班牙舰队司令官的强烈反对。西班牙司令官要求舰队仍然径直航向西班牙港口,如果无法进入加的斯港,就前往西班牙的维哥湾。然而不幸的是,船及后来在维哥湾遭到了英国舰队的攻击。夏都。雷诺的舰队虽居于劣势,但他奋战不懈,后来眼看大势已去,为避免财宝落入他人之手,夏都。雷诺下令在船底凿开一洞,将所有财宝沉入海底。

  正巧,位于现在的维哥湾海底,船长正命令船员打捞财宝,当然船长已经成为了富翁,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却把金银财宝捐给了穷苦的人。

  同时,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能自私、自利,因为世界上有那么多受苦受难的人正等待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我们要把财富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底两万里心得05-04

海底两万里好句10-21

海底两万里的句子02-16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09-06

海底两万里的优美句子11-05

《海底两万里》的优美句子10-26

《海底两万里》优秀心得05-05

《海底两万里》学生心得03-18

阅读海底两万里心得11-25

《海底两万里》阅读心得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