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

时间:2020-10-28 13:31:44 红楼梦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批判顶峰之作;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新人类".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

  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1

  贾宝玉,这个<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一个不同于那个时代的"新兴人类".他被人说成: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c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孤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而形状."

  从这首<西江月>中我们不难得到世人对贾宝玉的不一般的另眼相看.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说出这等话的恐怕只有曹雪芹笔下的这个男子---贾宝玉了吧!这样的呼声是多么了不起,此等行径在那个时代可谓是石破天惊.贾宝玉成长在大观园那个女人窝式的小宇宙中,在那种情况下,更好的让他理解了女子的多才,多德,多情,正是如此,这个富家少爷的呼喊才越发引人深思.

  贾宝玉在那个以科举为人生成功之途的时代,却不急于考功名,也反对他人对自己用功读书的劝戒.他并不是不爱读书,他也曾偷看<西厢记>且让他痴迷;他并不是文学不精通,他也曾是大观园提诗一大能手;他并不是不听劝,对于黛玉的苦口婆心他也是有所改过的.他这个弃功名的行为仿佛是如今反对高考制度的个别学子一般,这种行为虽然还有待思考.但是在那个以"八股取士"为升官发财道的`门槛社会里,他却选择了陶渊明式的隐居,怎能不叫人钦佩?

  贾宝玉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这一点毫不保留的反映在爱情上.他始终认为林黛玉是他的真心爱人,可是在封建家长式的贾母的反对下,不得不使宝玉与宝钗成亲.即使如此,可他也曾说过:"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前盟."之类的话.虽然对事实本身的打击力很小,可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却显陋无疑.这更能体现<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线索:以贾林两人的爱情悲剧展开.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被封建礼教压迫的悲剧主人公.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批判顶峰之作;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新人类".

  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2

  在这个周末,我把《红楼梦》这部古典名着粗略地读了几遍,一部中华公认的鸿篇巨着,让千百万人研究探讨的文学作品,就着这样让我cc的读完了。

  《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明清历史画卷。

  在《红楼梦》中,我认为林黛玉最为悲惨,林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肚鸡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对于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我认为重要因素是:林黛玉的清高个性,她的清高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洽”,她的自卑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黛玉是这样的可怜,然而宝钗是那样的无情。宝钗,堂堂公侯之女,堂堂千金大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难道她不明白当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变成了宝姐姐便会大失所望,便会把她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会叫她情何所堪。也许她根本没想到原本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也会落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当我合上《红楼梦》后,不禁感叹:“真是说不尽红楼梦,道不尽红楼梦,每阅一回《红楼梦》,便多生一种人生的情怀。”

【红楼梦四年级读后感】相关文章:

四年级《红楼梦》读后感01-05

《 红楼梦》读后感01-20

《红楼梦》读后感03-02

四年级《红楼梦》读后感(10篇)01-05

四年级《红楼梦》读后感10篇01-05

《红楼梦》名著读后感03-07

2022红楼梦读后感02-28

大学红楼梦读后感02-27

寒假红楼梦读后感12-02

2021红楼梦读后感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