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通用12篇)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下面是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请参考!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1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前八十回中相当重要且经典的一回。在此回中,世人往往多流连于宝黛读西厢,意蕴非凡,以为妙绝。然而我却以为,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固然在意境之处不能比肩宝黛读西厢,但作为林黛玉心境的转折之处,在全书中很是关键。当然,《红楼梦》不单单胜在情节环环紧扣,伏脉千里。细腻的描写手法,也总是令人心折不已。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曹公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因而,在下文里,我就想从情节和描写这两个方面对此处进行赏析。
从全书的关节来看,此处上衔读西厢,下接葬花,可谓是一个过渡。如果说在宝黛读西厢,二人以“戏语”互定爱慕之心的时候,林黛玉尚对命运,对宝黛爱情抱有幻想的话,哭诉葬花词之时便是她清醒之时。在风刀霜剑之下,岂有平安喜乐;春去春归,又岂能长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样的悲叹,其实已跟爱情无关,而是黛玉对自身命运的感悟,是自作的诗谶。这样的情怀,也是宝玉无法用爱情来慰藉或是弥补的,是一种壮烈的大绝望。从哭唱葬花词后的每一日,都映照诗中所写,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而黛玉的心境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转折之处便在听牡丹亭这里。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2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此回写宝玉和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二月二十二日,是红楼女儿国诞生日。宝黛共读《西厢记》,两人用书中的妙词如“我是多愁多病身,你是倾国倾城貌”,相互调情说笑。在花下的谈情说爱之乐,写得荡惑人心。才子佳人谈情说爱的内容与今天的知识白领或有相似,而与棒棒背篓绝不相类。(阿Q的谈爱与棒棒背篓似,一笑)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写的一本戏曲。内容写闺中小姐杜丽娘单恋公子柳梦梅,害了相思病而死,后又复活与柳公子如愿成亲。大观园内有戏院——梨香院,有12个女演员。这一天在排戏,节目是《牡丹亭》。林黛玉路过听见演戏音乐和唱词,有戏中杜丽娘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意思是丽娘见春色迷人的美景而思春伤春。林黛玉用自己的体验来欣赏它,引起共鸣,伤心落泪。警芳心,警,在这里是启动的意思,芳心,爱之心。《牡丹亭》的唱词启动的黛玉的春心,所以有此伤感。
警芳心,女作家三毛对此深有体验。她因红楼梦而警芳心,少女时就爱上了比她大数十岁的法国画家毕加索,后来又爱上了老朽民间诗人王洛宾。某次从台湾万里迢迢来到新疆,亲登王门求爱被拒,回台后情思昏昏终至自杀。无怪乎她生前要说红楼梦是妖书了。(插入这段妙论,妙矣哉!)
《西厢》和《牡丹》都是表现才子佳人的爱情,虽经曲折而最后得以团圆。这一回是写黛玉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和宝玉成婚。为后文的悲剧作反衬。《红楼梦》,法译本作《闺中的梦想》,处处离不开梦。可怜的闺中啊!
这回有宝玉的四季即事诗,其“眼前春色梦中人”“梨花满地不闻莺”之句,都有味。笔者读之忽来灵感,有仿作《冬夜即事》一首:
雨魂云梦更已深,厚被热毯睡未成;寂寂空屋唯有冷,漠漠庭院不闻莺;
毕生事业流年水,老困书斋怜无人;堪羡怡红有艳福,红楼读罢忧长存。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3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中描写到: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眼前,神采飘逸,秀色夺人;看见贾环,人物猥琐,举止荒疏!同样是儿子,结果在父亲眼中的形象却有天壤之别,如此,贾政对待的二人态度亦有很大不同。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父母对孩子们的爱,是均匀的吗?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就是一个父母的爱不均匀分配导致悲剧的故事。“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因为郑庄公在出生的时候难产,使姜氏受了生产之苦,所以一直不喜欢庄公,而喜欢共叔段(二胎比较顺产),一直在武公面前吹枕边风,想要立共叔段为太子,“亟请於武公,公弗许”,结果武公没有同意,立了庄公为太子!姜氏仍不死心,一直为共叔段谋利益,最终,共叔段落了个“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局,姜氏也差点落了个“不及黄泉不相见”的结局!
日剧《我存在的时间》中三浦春马饰演的泽田拓人,在其没有完成父母的期望成为一名医生后,他父母将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弟弟陆人,一个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就这样孤独无爱地生存着,直至其患上了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情况才有所改观!
三个故事,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父母的爱,均匀分配了吗?“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的对子女的爱,如果不均匀分配,结果必定导致情感矛盾,对于家庭的和谐关系有着不利的影响。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对于孩子们,不能单凭喜好,而应该因材施教,均匀地分配自己的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4
二月二十二日,是可纪念的日子。宝玉和众姊妹搬入大观园,大观园至此日始方备灵气。此一情景设置,大有妙处。其一,作者苦心营构的美景园林有了实际的作用,大观园诸景点渐次成为后文故事的发生地,荣、宁二府反退而其次。其二,作品主人公们有了幽美的居所,彼此相对独立,且和外界世俗之地隔离,日后结社、联诗、庆生有了空间且成为可能。其三,脱离家长视线,管教略微松弛,读书写字更加自由,个人情感加速进展成为可能。
前一日,正是宝钗生辰,“将笄之年”更代表着少男少女们的成熟。整本书的写作视角也顺次由宏观勾勒家族成人故事转到对细致描写宝玉及“十二钗”。一切都由“搬入大观园”得到顺势解决,其构思不可谓不精也。
几个细节可圈可点,一是元春传谕明确命宝钗入园,既解决了宝钗入园的合理性(虽同为客,但和林黛玉不同,毕竟有母有兄仍居梨香院),又暗示其选秀的失败(日后可长居贾府),同时又为以后贾宝玉的婚姻选择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贾政训示诸子女中,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均在场,料想贾环亦得以入园,后文未专门提及,估计所居场所实为小景普通住处;而史湘云照例缺席,与此园无涉。因其于前日宝钗生日当晚便赌气收拾东西决定“明儿一早就走”……诸多问题千头万绪,却解决的合情合理滴水不漏,这边是最大的写作技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深意便在此处。
论及个人所选住所,更是奇妙。此处作者未讲述原因,甚至都未着墨多少,但看官读此无丝毫唐突。原因就在于,各色景点实为量身定做,契合本人脾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确实让人拍案叫绝,鲜有匹敌。
果不其然,入园后,宝玉通过茗烟够得坊间“传奇角本”,《西厢记》、《牡丹亭》顺势出现,至此开始统领全书,奠定全篇之精神气氛,爱情从此滥觞。也是在此时,首提林黛玉攒花冢,为后文《葬花吟》之美学巅峰构筑做下铺垫。作者将贾宝玉私读《西厢记》、林黛玉葬花均选在了“沁芳”闸处更是意味深长,毕竟此水乃“大观园”总源。至此,共读一书,切磋交流便呼之欲出。何等自然,果为神来之笔啊!
“淫词艳曲”最能移人性情,况青春年少。耳鬓厮磨的青梅竹马的“亲情”一步步走向了真正的“爱情”。在这个问题上,先觉先发的自然是一项敏感的林黛玉,并且走的更远追求的更为纯粹。从觉醒先后来看:前文论及两人关系,贾宝玉的着眼只在亲疏——所谓“亲不间疏,先不僭后”,关心的也只是对方的身体和生活。读至《会真记》,也只会拿些许词句玩笑。逼急了却也尽是一些赌咒发誓的玩话。而此时,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已“警芳心”。
从情感的纯粹程度来看,对待落花的想法作为便是重要透露。贾宝玉“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而林黛玉“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观其言行,其感情更加炽烈直接,更加纯粹久远。观其后文,除去房中下人,从宝钗到平儿、香菱,他无一不曾动过些许念头,只不过都是一时罢了。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总有显笔与暗笔相对应的写法,每一次明写贾琏之淫,都在暗示凤姐之贞。二十三回开头,凤姐和贾琏正在讨论工作分派的正经事,冷不防贾琏说了句:“只是昨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蹑手蹑脚的。”这本是夫妻之前很隐讳的情事,贾琏在青天白日吃早饭的时候突然提起,让凤姐也承受不住。凤姐一连三个动作,先是嗤的一声笑了,接着向贾琏啐了一口,最后低下头便吃饭。平时口齿伶俐,杀伐决断,行令施号的泼皮破落户,在这里没有一个字的回应,低下头装作没事一样赶紧吃饭,凤姐只有在自己的男人面前会露出娇羞的一面。
凤姐作为荣国府的大管家,难免的要和贾府内外的男性接触,很多读者在焦大醉骂“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时,首先就直奔凤姐处找线索,从宝玉、贾环;到贾蓉、贾蔷一个也不放过。这也应了贾琏的心事:只许他同男人说话,不许我和女人说话,我和女人略近些,他就疑惑,他不论小叔子侄儿,说说笑笑。但是凤姐的行为正如平儿所言:他原行的正走的正。贾琏看见女人只会想到“皮肤淫滥”,凤姐给别人看见的是脂粉英雄,只有给贾琏看见娇羞女儿,这正说明她的情与爱都只拴在这一个人身上。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6
听闻元春娘娘下谕命众女进园居住,宝玉进园随读。宝玉喜不自胜。能进园读书本是好事一件,可是男的进女校读书注定是难有长进的。
贾政从心里讲是欣赏宝玉这个孩子的,一个父亲从宝玉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心里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欣赏。面对贾府家大业大的实际,贾政一力支撑,日渐老矣,考虑接班人顶梁柱的人选是无法回避的要紧事。当贾政举目打量面前的宝玉,贾环时,想起贾珠,又看看王夫人,这个情景让人心暖又难过。作为一个父亲,贾政恨不得永远为这个大家为宝玉撑起一片天。可是,理性又告诉他,对宝玉的教育方向一定要走上正规,不能使其人才荒废,在与众小子顽皮,和众女逗乐中度过,纵是才情再高,也非进入仕途之学。贾政对宝玉确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在里面。
可是年轻的宝玉不懂这些,还体会不到为人父的忧虑。宝玉所处的教育环境硬件无疑是优越的,只是软件环境不利于男性品质的养成。稍有不如意,贾母的过分关爱就来护驾;饮食起居交友更是严格在袭人的过度照料下,平日里和众女在一起,注定了他性格偏娘炮而少男性品质的局面。
宝玉入园后所作即事诗明显不如前面回目的诗有雄性气度,即使得到势利之人抄录称颂,得到轻浮子弟赞叹风骚妖艳之句,也不能让宝玉以此为乐事。这回章节说宝玉“静中生烦恼”,此处甚妙,静下来人才有自我思索的机会,当宝玉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却又找寻不着之时,烦恼如期而至。成长的烦恼人人都有,这是一种期待未来却又无从知晓方向路径的迷茫,无知的人是不会有此烦恼的。
人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此等关节,茗烟出现了,送来了历史上著名女性的外传小说等杂书,其中就有本《西厢记》。这些书契合了宝玉的个性诉求,看到了大观园以外的女子,可是好像宝玉对这些画里真真并不怎么感冒,唯独《西厢记》于此时的宝玉而言,恰似三毛言情小说于情窦初开的少女。果然,宝玉带着一套《西厢记》和黛玉共同研读去了。试想,如果茗烟送给宝玉的书是《大学》《论语》之类,宝玉定然感到索然无味。
太过顺意的成长并不是件好事。这样的成长环境,宝玉没有变得飞扬跋扈,欺男霸女,浪荡世间已经实属不易,至于贾政的期待,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7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富贵人家出身的宝玉,玩烦了普通的趣事。只有市井里的“传奇脚本”并未见过,茗烟买了许多,孝敬宝玉。《会真记》是其中一套,因文理雅道,被宝玉带入大观园。
三月中旬,时花渐开渐衰,风过,片片纷扬飘落,薄如蝉翼的花瓣俏丽娇媚,只是在宝玉的眼里无非“落红成阵”,生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可在黛玉眼里,春花似人,佳人如花。
花飞花谢浓浓哀愁,月圆月缺匆匆流年。黛玉以花自喻,怎堪净洁之身流向污秽之地?所以她回绝了宝玉提议将花瓣扫起来,撂在水里的做法,她在畸角堆起一个花冢,担着花锄,挂着花囊,拿着花帚,把落下的花瓣扫齐,装在绢袋里,用土埋了,日后随土化了,求干净如初。
落花无情,情缘若尽,何处有香丘?黛玉独自缓步走至梨香院,笛韵悠扬,情愫随韵飞舞,如梦如幻。青春年少正值孤独生闲愁之时,闻曲声,想心事,莫不会痴情终化梦?一下子,所有的情绪涌上心头,泪长流,离人愁。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8
红楼梦不过是时代的一场梦,轻易兴衰的一场梦,只不过是造化弄人罢了。曹家也一样,作者曹雪芹身处一个功臣之家,富贵的人生却在一夜之间败落。曹雪芹过着凄惨的生活。贾家何尝不是如此呢?经久未衰的一个大府在一夜之间败落。哀呀!
全文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其实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正是因为生于如此家庭,才会以悲剧结尾。本是爱,却因凡尘干预,以悲剧收场,贾宝玉也剃发成僧了却尘缘。
贾府之奇,竟有宁、荣二府。人物大小不计400余人。其中甚有奇人。十二金钗甚奇也,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皆是奇女子。王熙凤以“辣”著称,人称“凤辣子”,行为风风火火,言语直接。还有贾家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也,也应了“原应叹息”之意。林黛玉,内慧外秀,不慕荣华富贵,“此女人间有几个?”……
贾家败落之因甚是多。一、府内人口众多、主仆上下,事务繁忙,竟无一人出手管理、谋划。二、贾家三代人人丁虽旺。自是个个游手好闲的,谁人治家兴家呀!三、贾府讲究排场,不能节俭,面子还在,但是钱财早已亏空。四、日常生活之中,嫡庶之间、奴仆之间,矛盾比较复杂……贾府之败落,因由太多。
封建贵族没落的生活不过如梦一场,梦醒一切散尽罢了。太多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矛盾冲突。红楼梦岂不是梦红楼而已。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9
在这半个月里,我读了一本书叫《红楼梦》,我之前读过只不过是看一遍就过了,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内容,也基本都忘完了,刚好我的同桌问了我关于《红楼梦》的问题,所以我又从以前的书堆里扒出这本很久没有看的书,看看里面的内容,再回答我同桌问的问题,刚好我也有很多疑惑的问题,需要解答。
当我翻开《红楼梦》,就看见一个个人物出现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端庄大方的薛宝钗,精明能干到王熙凤.....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的故事深深地映入我的脑海里。
这两个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但王熙凤的掉包计,把本该嫁给贾宝玉的林黛玉换成了薛宝钗,从而导致后面的结局,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宝玉有喜转悲,生一场大病,薛宝钗独守空房,这些原因都是由王熙凤掉包计惹的祸。
通过这次阅读让我解开了很多疑惑的问题,也让我知道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悲惨的爱情故事和当时社会的现状的无止境的贪婪和欲望,王熙凤的悲剧就是对金钱权势的追求而导致的。
大观园里那些可爱的女孩应该都有好的结局,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让那些大观园里可爱的女孩个个都没有好的结果,就连宁荣二都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堂”的巨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即使在优越的环境中也应该时时警醒,上进!而不能一味地挥霍和坐享其成!不然迟早会一无所有!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10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红楼梦》回味身长的故事。
第一次读《红楼梦》,只觉得心中有一丝隐痛以及对于黛玉的不满和惆怅。一个红楼的女子,竟永远只淌些小女子的眼泪,没有坚强的心,没有乐观的心境。是的,泪水逐渐消散了她叹息般的目光、丁香般地惆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黄土掩风流。这些都是黛玉曾经含泪吟出的没有一丝音调的歌。初读《红楼梦》时,我仅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深锁闺口、多愁善感的女子无奈伤感时,排遣心中悲伤的词句,脆弱,易伤。而薛宝钗却是相反,薛宝钗的一生被自己算计的非常好。而林黛玉却没给自己留一点的后路,所以可以说林黛玉的人生太失败了。她的眼泪不是一个小女子流下的仓促之泪,她的泪是有一个凝聚的过程的。是一个灵魂最含蓄的呻吟,是一个悲剧的绝美体现,是文章的温床!
其实,在红楼梦中也暗示过很多人的结局。首先,一开头别人说是“贾雨村和甄士隐演说红楼梦”,便一开始就说红楼梦是有假语存、真事隐的故事。让人百思不解其意……
一曲红楼梦,似梦似幻似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假亦真,真真假假假亦真,假假真真真亦假。一遍一遍地读《红楼梦》,感受也越来越深了。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11
短短寒假,寥寥数日,却不乏书香满天的气蕴。读红楼一梦让我体验世间百味杂陈,人世爱恨情仇。
病西子——颦儿
“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寥寥数句便将你病似西子的美展现出来。你痛失双亲,无奈含泪寄人篱下。不知是福是祸,你爱上了给与你温暖的宝玉,但单纯柔弱的你始终敌过城府极深的宝钏。“侬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你葬的何止是残花,更是自己的诚心。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知两不知。”颦儿,你又是如何看破这世间的人情险恶?
怡红公子——宝玉
“眉如墨画,画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你本是富家子弟,却无半点奢豪之气,你性格温顺,平等待人,当你与他初见时不知意的给她取一字“颦颦”,却注定了一段无结局的姻缘。迫于无奈你娶了宝钗,最终选择远离尘世,出家做了和尚。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宝玉,你可曾记得病若西子的颦儿?“又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红楼痴梦,一个对完美爱情的痴梦,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中花落为谁痛?“愿依肋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颦儿,宝玉,愿你们在一笑痴梦中看红楼烟雨。
繁华落尽,浮生一梦,看红楼梦,我的假日将充满人世情愁的爱恨情痴!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 篇12
自从看了《红楼梦》,当我忘记黛玉在那一章被喷血杀死的时候,不禁为这个人感到难过。如果黛玉能坚强一点,就不会受到这么一点点的痛苦打击。这是我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
然而,当我每天晚上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对着窗户时,明亮的白色月光非常柔和,轻轻地洒了进来。抬头看明月的时候,总会突然觉得环境很熟悉。转念一想,是啊,这不就是晚上宝玉一个人坐在小亭子里的情景吗?我看到他独自想着黛玉时的情景,多么沧桑。人们不禁为他们的爱感到心碎。——突然之间,我学会了一些抗浮的知识。如果黛玉没有死,如果宝玉如我们所想的嫁给了黛玉,这部悲剧剧不就变味了吗?
是的,如果黛玉没死,那之后的变数难以想象。多可悲啊!黛玉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向宝玉坦白,宝玉为什么不像黛玉那样解释清楚?
所以,世界上,给你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只有你自己能把握住。即使你明天就要死了,也要把握今天。如果你明天即将面临挑战,你应该抓住今天迎接挑战的好时机。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不仅看到了贾家是如何衰落的,还仿佛经历了宝玉、黛玉的悲惨历史,也见证了晴雯、凤姐、黛玉、袭人等的死亡。这让我彻底感受到了当时的富足,当然其中也有各种快乐的时光,这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美好的今天,面对未知的明天。
【红楼梦第23回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楼梦第读后感02-19
红楼梦第80回读后感02-28
《红楼梦》第5回读后感10-26
红楼梦第40回读后感10-27
红楼梦第16回读后感02-10
《红楼梦》第38回读后感11-02
《红楼梦》第49回读后感11-04
红楼梦第5回读后感11-09
《红楼梦》第42回读后感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