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1
我为什么要选择读《红楼梦》呢?因为,我曾经看过一篇读后感,里面写的文章连我都感动了。这让我想起袁老师在离校之前跟我们说的一句话:“一本好书读上千遍万遍都不算什么,它值得你们一辈子读!!”
于是,我缠着妈妈买《红楼梦》,一翻开书,就被吓着了。为什么呢?因为那关系太多了,宁国府、荣国府、贾、王、薛、史四大家族,还有贾雨村、赖头和尚、跛腿道士等等等等。我在纸上列了几行关系网,真是错综复杂,不知道曹雪芹怎么想的,名字应该想了很久吧!
说起名字也是有趣,比如贾府内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就是暗含着“原、应、叹、息”的意思,表明四位千金小姐的命运是很不幸的。
作者还为十二正钗、十二副钗分别配上了暗藏命运的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一命。”从这句话就能体会到王熙凤的命运。
还有更赞叹的是,书里各种各样得草方、南北大菜、点心、小吃等,看了曹雪芹的制作方法,你的口水一定“直流三千尺”。难怪不仅仅是红学家研究《红楼梦》,
厨师、中医也来研究这本vr good的`书呢。
好了,现在我们来说说主角吧——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着整个故事里是围绕他们三个发展的。在这整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他有才华也有个性。有人说她富贵之家还哭哭啼啼,真不羞耻。可你转个方向想想,他的父母双双去世,自己寄人篱下,那是多么悲惨的命运啊!!
你现在喜欢《红楼梦》这本书吗?是不是像我那样天天都看而且是枕边书?如果没这本书的朋友呀,赶快买一本看看咯!
《红楼梦》读后感2
快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读了一本让人记忆犹深的红楼梦,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这个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贾府,里面有一个贾宝玉、薛宝钗和林黛玉,他们三个人发生的故事。
读了红楼梦后,我对贾宝玉这个人物极其不喜欢,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他明明是个大男人,骨子里却像女人一样柔弱,遇上一点儿悲痛事,就立刻哭了起来,有时候还哭得厉害,眼泪如破堤的洪水一样"哗哗哗"地往下流;其二,贾宝玉不喜欢读仕途经济的书,说这些事情俗气,那他整天和女人混在一齐,想的、做的、写的都是女孩的事,难道这就不俗了吗?我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应当出去打天下,不应当老呆在家里吃吃玩玩,和女孩子在一齐取乐,这有失男性的尊严。
可是话又说回来,根据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原则,我觉得贾宝玉还是有不少优点的`。首先他为人处事十分和善,他作为皇亲国戚又是贾府最得宠的少爷,他没有架子,经常和丫头和下人混在一齐,同情他们,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从不会责骂他们,这说明他有人与人之前平等的思想观念。其次,贾定玉是一个性情中人,当紫鹃开玩笑告诉他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去时,他立刻就发呆生病了,这说明贾宝玉同情很专一。
可是,我还是想说说这个林黛玉,她可爱哭了,跟贾宝玉一样,每次都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真是爱哭鬼。可是他也有好处,他琴棋书画样样样样都精通。却在贾宝玉成亲的夜晚,凄凉地死去。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3
《红楼梦》第二十回,讲述了一系列微不足道的小事,其中一个片段可谓是将道德绑架上了至高点。
元妃省亲回宫后,从皇宫里特意送回糖蒸酥酪给宝玉吃,这可是从御膳房做出来的,民间绝无仅又。宝玉心善,特地留了一些给贴身丫头袭人。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因打麻将输了钱,宝玉长大了又不理她,她服侍宝玉的机会呗袭人“抢走”。这些事情已经让李嬷嬷耿耿于怀。这日,被李嬷嬷发现宝玉房间里的糖蒸酥酪,当听丫头说是留给袭人的,便发怒似的故意吃掉了。事后便将一肚子火气撒在袭人身上,骂宝玉忘记了她的喝母乳长大的养育之恩,直到王熙凤出场巧妙地解决了麻烦。
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婆媳关系。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要求曾经对别人的付出,给以回报,若不回报自己,便是忘恩负义,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
贾宝玉因为情商太低,不仅招来一身骂,还没有止息矛盾。耿直的宝玉出于正义,批评了李嬷嬷,反而让李嬷嬷变本加厉。她是无理,咄咄逼人,可她也很可怜。她所希望的也不过是有人来陪她说说话啊!作为老人,他们孤独,渴求别人的关注。袭人是宝玉现在身边最贴身的丫头,李嬷嬷是喂养宝玉的母亲,这里便是中国典型的婆媳关系,最为难的便是宝玉。袭人和李嬷嬷都爱宝玉,爱,不应该是为难。对我们今天有警醒作用。
最可怕的`,莫过于道德绑架。李嬷嬷对宝玉有养育之恩,而来要挟宝玉对其关心。有恩报恩,从中国人的情义来讲,这没有问题,甚至是美谈。但回到现实,若付出之时就已经在思考将来的获取,那你付出的真诚之心便值得商榷更何况是母爱的付出。若宝玉对你的好令你不满意,便成了忘恩负义之人,这就是最典型的道德绑架,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刚风靡中国的《战狼》2导演吴京,就被网友要求捐款一个亿。我觉得,我们不要假借道德的名义来强迫他人,正如吴京回应:善良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份余香,本就很美好。
《红楼梦》读后感4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荣国府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凄惨剧为主线,叙述了金领贵族名门贾、王、史、薛四咱们族由鼎盛转至衰落的进程,以大观园的点滴小事,复原了其时的社会日子,展示了走投无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消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弯曲隐晦的体现手法、苍凉殷切的情感风格、激烈高远的思维见识,在我国古代风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修建金石等各范畴皆有不行代替的研讨价值,到达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我觉得,《红楼梦》中,最值得学习的,才调其间的诗句了,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世人以白海棠来作诗,他们作的诗一首比一首好,一个比一个妙,尤其是林黛玉作的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我觉得这个“偷”和“借”用得特别好。还有薛宝钗作的那句"保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保重芳姿昼掩门”让人感觉白海棠是贤淑而正经的。还有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世人吟的菊花诗也是很妙,其间潇湘妃子的《咏菊》中那句“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特别举办。作者会写诗审问够厉害了,还会依据各种人物的各种性情来作诗,就更厉害了,作的诗还那么举办,蕴藏意义,真的是太厉害了!十分值得我学习。
《红楼梦》中,我最喜爱的才调林黛玉了,尽管她有些多愁善感,慎重多疑,但她坦率纯真,聪明过人,才学横溢,作的诗特别举办,引人深思,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变节者,我很赏识、很敬服她的才调,也很喜爱她率直的性情。
《红楼梦》让我学到了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了解到了其时封建社会的日子。
《红楼梦》读后感5
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是著名清朝作家曹雪芹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
记得很小就开始读《红楼梦》,那时,印象中大观园里的打打闹闹是一本《红楼梦》,总之,这本书只记录了贾史王薛世家的兴衰史。
可再仔细品读,这本书不只是一个俗气的故事,这故事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凄惨。
有着世外仙资的林黛玉,才华出众,却多愁善感。母亲早逝,她只得寄人篱下,与贾宝玉情意相投,怎料来了个宝钗,拆散了他们,黛玉最终也含泪而终。如果她自幼是个健康快乐的姑娘,那故事的结局定会改写。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可我不这么认为。在这背后,也只因她在意宝玉,她的心太细腻,宝玉却体会不到,于是她只有用诗发泄内心的.情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除黛玉,《红楼梦》中其他女子的结局,又何尝不令人叹息呢?
宝钗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
晴雯仅十六岁,被迫害而死;
香菱儿时被拐,最终魂返故乡;
妙玉被人劫持,途中又不从遭杀;
红楼梦,又如人生一出戏。
梦迷梦醒,戏里戏外,梦里是荒唐,戏外是荒凉。
正如小说本身收尾之词: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读后感6
“谁能许我佛桑花期,不弃亦不离?谁能许我长乐安宁,无忧亦无惧,梦一世欢喜?”
—题记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是一出爱而不得的悲剧,是一纸讽刺封建礼教的指控。初看不知其意,再看,却发现写的并不是爱情悲剧如此简单……
本书开头是一个神话,是为宝玉身上的玉埋下伏笔。神话里也写了宝玉和黛玉前世的纠葛,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是注定的。就当这神话是个前言吧。黛玉从小生活就很悲惨。六岁时丧母,父亲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大,却又身染重病,离她而去,她只好投靠贾府。初见贾母,我只感觉贾母是个慈祥的老人,对她并没有什么恶意。后当凤辣子含笑前来,后又悲悲戚戚时,我感到这人是何等的虚假!再回过头来看,满贾府的人都似带了个面具,把所有情绪隐藏了起来。
看到《红楼梦》中部,时不时便会看到有人哭泣,惘然,或是发痴病。我感觉古人真矫情。不过,我对宝玉也有所改观。刚看此书,只觉宝玉就是一个登徒子,但看到后来,却发现宝玉虽然风流,但情绪总会被黛玉牵动。一回有人跟宝玉说黛玉要走了,宝玉一天都浑浑噩噩,茶不思饭不想。结尾是贾府被抄,黛玉去世,宝玉出家。一出悲剧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很悲凉,但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
其实我很不赞同高鹗的续写。我相信曹雪芹本意非此,可高鹗却偏这样做了。让黛玉流着泪,怀着深深的思念去世,不是很浪漫吗?可高鹗却让黛玉很庸俗的气极而亡。所以一个高傲自赏的林黛玉在高鹗笔下却变成了一个为情所困的俗世女子。
在红楼梦里,我看到的是“镜中花、水中月”的神秘情感境界。书里的人物思想的深处都蕴含着不可逆的悲剧,封建思想的禁锢使得他们都成为了爱情的奴隶、历史中的悲剧角色。回头看看,人生的小路上徒留自己苍凉可悲的脚印。我们有比古人发达的科技,更多的见识。但我们也许没有像古人一样至死不渝的爱情。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红楼梦》读后感7
所有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会欣赏黛玉孤芳自赏、自抱高洁的纯净的灵魂,而怀有偏见的说宝钗为了得到“金玉良缘”不择手段、讨好众人,把矛头纷纷指向了宝钗。可是我们需要看清楚“金玉良缘”真正的阴谋策划者是薛姨妈、王夫人!她们两个不择手段、为了等贾母死后得到贾府的最高地位而极力撮合“金玉良缘”,可怜的宝钗,只是她们手中一颗稳中求胜的棋子!
宝钗真的想得到“金玉良缘”吗?曹雪芹早在判词当中,就将“黛钗合一”,如果宝钗真的阴谋算计,那么,曹雪芹会将她和自己最喜欢的女孩子写在一起吗?更何况,对联中说了,“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可见,黛玉追求的是“善价”“善贾”贾府中善良的男人也只有宝玉;而宝钗追求的呢“时飞”便是贾雨村的字。如此看来,宝钗喜欢的是像贾雨村这样,飞黄腾达、读书做官之人,至于宝玉这样不思进取、整日与女孩卿卿我我,宝钗未必喜欢。
那这样,“金玉良缘”什么能成功呢?必然是与宝钗的大家闺秀性格有关。在那个父母说一不二的背景、年代里,宝钗必然不敢对母亲的话反抗,而王夫人呢,认为只要贾母死后,王熙凤掌权,而她儿子再娶个薛家的大小姐,那整个贾府都在“王氏集团”的天下了。
真是可怕!为了得到贾府中的权利,竟然将自己儿女的'幸福抛在一边,这是多么可悲的人性啊!可是最后呢,《红楼梦》传世二百多年,每位读者竟都将矛头指向了宝钗,而宝钗面对死了的朋友、疯了的弟弟,可谓是满心的无奈,最后,只能面对宝玉出家为僧的现实了。
《红楼梦》读后感8
假期时老师留了阅读《红楼梦》的作业。要说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真得静下心来用下心来慢慢品读。本来里面的文字是就文绉绉的文言理解不好的我囫囵吞枣匆匆扫过一遍,结果懵懵懂懂的连故事人物的关系也理不清楚。只得耐下性子来看。
下面是我阅读的前三回“甄氏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贵妇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的一些感受。
红楼梦前名《石头记》原来并不是 无稽之谈,跟神话女娲补天竟还有渊源。女娲无材补天的那块石头竟然出现在宝玉出生时的嘴里。真是对应了第一回的“此回中凡用‘梦'’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在我看的相关书籍中有这样评价红楼梦的.第一节的“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霍启—祸起,娇杏——侥幸”为了更好的看懂剧情我还查阅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真是亲上加亲,门当户对啊。可是这在现代是罪不可赦的。
红楼梦的灵魂人物林黛玉一出场就带着一袭悲苦色彩,从小体弱多病不说,他的师傅也是个羡慕权贵,尔虞我诈的小人,就连母亲也在她年纪轻轻的时候去世了。而贾宝玉的出场也和他一生的性格与安排有很大的关系,从出生时含着的彩玉到周岁时抓的女孩子的脂粉相信都与后面的故事相呼应。
贾母史太君的出场让我首先感到她是一个心怀慈悲,处事大方善良且有权威的老人她对外甥女关怀备至对孙子宠爱有加。
泼皮辣子户王熙凤刚刚入场时就给人留下了泼辣飒爽的形象不说在众人丫头面前大声说笑,就连在老祖上面前也肆无忌惮的。
他们性格迥异,圣灵活泼。不管是老的少的这几个重要的人物在前三回中都以独特的开场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红楼梦》读后感9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我自幼便开始习阅对书中“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更是有一番特殊的感情。
黛玉是泪化而成的女子,伤感的情愫,悲情的结局,孤傲的性情……灵秀的文笔再现悲苦与楚痛。
这株绛珠草注定要用短促却美丽的一生来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情,她偿还的方式是用自己的眼泪。作者曹雪芹写出了一个脱俗而高傲的黛玉,这一缕芳魂也注定是脆弱而寂寞的。多愁善感、睹花落而伤春尽,见残红而悲泪洒,红颜薄命,刻骨铭心地爱恋,清灵曼丽的诗作,深孕于心的悲愁,无时不在的清泪,是书中林黛玉的真实写照。
我认为,在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是红楼最经典的一幕经典,然而这个凄美的行为加速了她的毁灭。花开花落两由之,这本是自然现象,正如同四季交替,黛玉在这方面却陷入了一种偏执、绝望。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结局必然相当悲惨的。我不得不说黛玉早丧,是一个惨烈的悲剧。
黛玉生命中最闪光的地方,大约除了她爱的执着和真挚外,就是对诗的钟爱和其诗作的灵秀。在人才汇集的'大观园,黛玉的才名绝非浪得,她诗心卓然超逸,才思沛若春水。黛玉寄身贾府,饱尝篱下之苦,诗中这种苦完全是心理感应的,因为现实中她只是贾府客人,在这种处境下,敏感的她,日夜严防风刀霜剑的凌厉之气,读书作诗成了她明心隐志的唯一选择。她执着地以诗的形式存活着,活在诗意中的林黛玉,灵性是自然而单纯的,然而于生命价值的错误定位和对生存方式的漠视,对一切俗务的排斥,让她的生命如同一只风筝,当线断之后,美丽高洁的芳魂即渺渺而去。
《红楼梦》人物众多,黛玉深入人心,曾经在许多读者心中形成了伤痛,引下了泪水。木石前盟终于败给金玉良缘,海外仙姝寂寞林,终于芳魂为流水落花敛去流走。
《红楼梦》读后感10
读罢《红楼梦》,虽然感慨结局之悲,但更加欣赏于其中之美。
红楼之美,美在凄美的爱情。黛玉,曾是湖畔中一朵孤傲的白莲,淡然高洁;曾是夕阳下一抹淡淡的红霞,嫣然而逝。她的美丽虽然短暂,却让人不可企及。两人初见便作相识之人,两人相处便心意相通,她也会在心中许下美好的愿景,惦念的情思,还有那“金玉良缘”一说,让她失去了笑靥,终日以泪洗面,可终究是曲终人散。大婚当日,红盖头下的不是她,红烛下的宝玉,也是精神恍惚。此时,在潇湘馆中,是一片凄凉,她将诗稿化做灰烬,含恨而终,黛玉短暂一生,恍若如梦。或许,贾府的荣华富贵,你只是匆匆过客;或许,这封建社会,你并不属于这里。你用毕生眼泪,还尽前世情债,可这爱情,却像是散落的花雨,随风而逝,不留痕迹......
红楼之美,美在青春的'单纯。相比之下,大观园更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封建制度的枷锁,少男少女们有了青春的活力。芍药茵中,史湘云醉卧,以帕为枕,以花为被,那红润的脸庞,挂着笑意,风吹过,更添了几分浪漫;海棠诗社,风庭月榭,帘杏溪桃,她们吟诗作对,以诗寄情;沁芳桥旁,桃花树下,宝黛共读《西厢记》,两人彼此欣赏,互为知己,亦都向往美好与爱情,亦都无视封建之约束。还有善解人意的袭人,敢于反抗的晴雯,冰清玉洁的妙玉.......她们不懂社会的黑暗,不懂封建的落后,她们憧憬与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
可最终,贾府逃不过败落的命运,只留下白茫茫雪地,无一丝痕迹。红楼之美,也在这悲剧中消逝而去......
《红楼梦》读后感11
今年暑假,我终于在家读完了《红楼梦》,看完红楼,觉得之前看过的小说都弱爆了。一部红楼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小说,换句话说,红楼里任何片段的提取就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或描述浓浓的儿女情长,或教会你身边的人情世故,或告诉你现实的世态炎凉,或静静讲述每件事情的前因与后果。直到现在似乎才终于明白以前怎也不能理解的红学研究的意义所在。难怪张爱玲曾说:“人生三恨为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没读红楼之前,我从别人口中得知黛玉是个生性多疑、多愁善感且爱哭的人。但读完之后,我却能理解她的苦衷。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她在绝望中死去,身边只有一个服侍她的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黄花瘦”,黛玉因离丧而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要是我与黛玉同在大观园,我恐怕只能做她远远的'观望者吧!
在我现在的年纪,最喜欢看那种并不勾心斗角的掐尖要强,希望活在大观园,活在一个身边是钗黛湘妙等诸人的地方,好像随时都诗意、有趣、灵动。那时候盼望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盼望她们都真的存在过。这种情感其实可以持续一生,并且我想曹雪芹是愿意让我们保有的。所以拿大观园比伊甸园亦可以理解。
读《红楼梦》,就是聆听一部封建社会里唯一描写女性、颂歌女性的大合唱;读《红楼梦》,就是享受作者那心灵深处的凄凉悲婉、无奈和冷漠。
《红楼梦》读后感12
对于我来说,《红楼梦》精雕细琢的绝美文字不是最吸引我的。最吸引我的,还是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以悲剧收尾的凄美爱情故事。
儿时的贾宝玉是林妹妹最可爱的宝哥哥,是宝姐姐最心疼的宝兄弟。
宝玉曾经说过:“任凭若水三千,我只娶你一人。”
这是宝哥哥在桃花树下对林妹妹最真挚的承诺。那天,宝哥哥的脸很红,林妹妹的心有一种心动的感觉。这便是曹雪芹笔下最真挚的感情。
黛玉与宝玉的两小无猜在宝钗看来是一根刺,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双眼,狠狠的刺痛了她的内心。宝钗与宝玉的亲密是黛玉心中的一个死结,让她感到透不过气。
黛玉、宝玉与宝钗在大观园中一起成长。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宝玉对黛玉的呵护有加,宝钗对宝玉的关心。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宝玉的丫头袭人看在眼里,只是她没有想到,宝玉对黛玉的用情竟是如此之深,深到可以为她终身不娶。
当宝黛钗三人长大后,迎接他们的不是灿烂美好的未来,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噩耗。
宝玉与宝钗的.金玉之婚,对于黛玉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噩耗。原本身体就虚弱的她,无疑是雪上加霜。就在宝玉与宝钗成婚时,黛玉撑不下去了,终于在幻觉中亡故了。
当宝玉看到身着凤冠的不是黛玉,是宝钗时,他明白了,原来所有人都在骗他,他愤怒,他怨恨;当宝玉得知心爱的林妹妹早已亡故时,他吃惊,他像孩子般号啕大哭,尔后又疯疯癫癫。
最后的最后,宝玉醒悟,决定遁入空门,终身不娶。宝钗则是独守空闺,直至老去。
在《红楼梦》中,我最心疼的莫过于黛玉和宝玉这一对苦命鸳鸯。一个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多愁善感;一个从小被人溺爱、开朗阳光。他们相爱了,却被当时不人性化的社会传统所拆散,导致两人阴阳两隔。
心碎,黛玉葬花;心碎,宝玉痴望;心碎,宝钗痴爱;心碎,宝黛钗……
《红楼梦》读后感13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由盛到衰的生活。
在《红楼梦》中,我知道性格率真、聪明伶俐的晴雯,有着一种纯真无邪的美;我知道内慧外秀、温柔娴静,行动似弱风扶柳的林黛玉,有着一种病态的美。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只因她清醒地知道,聚时欢喜,散时岂不更冷清。冷清则添伤感,倒是不聚的好。而贾宝玉只愿人生常聚,唯怕筵散花谢,悲伤不已。其实贾宝玉内心亦是醒透的,世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又何来朝暮花好月圆。他曾对袭人说过:“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大观园散了,曾经在春天里艳丽的仿佛空气都为之烧灼的花败了,曾经争妍斗艳的群芳也散了,死的死,走的`走,来不及道一声珍重。再无莺歌燕语,觥筹交错,再无诗词对答,嬉笑咿呀。多少功名恩情,清浅如风。冷雨敲窗,繁华过后,总是冷漠登场。记得在家庭聚会上,大家都是热热闹闹,笑容挂上了每个人的脸,爷爷奶奶也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然而聚会总有结束的时候,结束了,人也走完了。看着原来热热闹闹的屋子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不免有些伤感。
突然明白什么:人生就像一场华美的筵席,纵算你是最后一个离场,亦改变不了它散落的命运。人生犹如过客,一世繁华,也敌不过无情岁月。林黛玉的命运,我为她感到可惜。只因为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她清新脱俗不染污尘。但她的自卑情结是性格使然,也筑成了她红绡香断的悲惨命运。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大观园就像一场梦,但却表现出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于恶。
《红楼梦》读后感14
红楼梦是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著名的作品里面主要描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其实我在很久以前就开始读这本著作了,一直到前不久才将全本书给读完。这本书以贾家的荣国府发展的一系列故事为中心,讲述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还有当时四大家族衰败的过程。其实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并不是很懂,里面有一些我什么没有看懂的诗句。
不过我看到家宝有生病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的伤心,当我看到开心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开心。我的心情我完全是随着里面故事发展的情节而跌宕起伏的,一直到最后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像悲哀。这么说是我在叔叔的书房里读完的,所以也叔叔特意跟我解释了一番。之所以会写这本书,作者主要想要通过这本书揭示当时他所处时代的黑暗,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别人表达了他的不满和愤怒。在里面我觉得最不好的`情节也是让人最难过的情节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明明是真心相恋的,他们原本是可以成为一对夫妇。但是因为长辈的欺瞒,在拜堂成亲的时候贾宝玉却和薛宝钗结婚。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欺瞒让贾宝玉最终决定出家当一位和尚,也导致了贾家最终的破落。读完之后,我不仅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而感到悲哀也为他们之间的命运而感到惋惜,痛恨。正是因为这种黑暗旧时代的传统观念才让这种相恋的情人被迫分开。
林黛玉也因为受不了件事情的刺激而去世,明明是想恋的两个人却要承受着阴阳相隔的痛苦,我想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也让我看透了旧时代的黑暗,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
《红楼梦》读后感15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一直以来都流芳百世,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文学。一直以来,我都想要拜读这本名著,这次暑假终于有机会品味一番。《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一本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兴旺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女性角色,如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等。作者通过过众多的人物,形态语言动作等描述,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庞大的书中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繁荣的贵族大家庭由原来的人丁兴旺权倾一方再到后来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下场,可以从中看出封建资本家的腐败无能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
文中敢爱敢恨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则是叛逆者的化身,他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斗争则是代表着新鲜势力敢于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这部小说也是作者曹雪芹对封建制度的抨击,红楼梦向我们展现的一场美轮美奂的精神盛宴仿佛是一场梦境。书中所描写的贾府各种豪华的布景和贾府中的人所穿所用无不奢华,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草木之母的封建大家族,即便是再面临家破人亡时,也要保持最后的'体面,这不正像是封建王朝到了落寞之际,也要死撑着最后一点皇家尊严吗?
红楼梦既是一支浪漫舞曲也是一首悲壮之诗,不同的人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体会,这大概也是著名红学的由来。作者在抨击封建王朝的腐败黑暗时,同时也给予了读者新的希望,只要敢于斗争,即便是实力强大的封建实力,也终有一天会被打败。只要有敢于与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就终将会有成功的那天。
【《红楼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语12-06
儿童版红楼梦读后感暑假红楼梦读后感11-29
中国名著《红楼梦》最新读后感写作写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11-29
红楼梦读书笔记_最新红楼梦读后感优秀范文09-16
红楼梦读后感09-10
红楼梦读后感09-10
红楼梦读后感09-10
红楼梦读后感09-10
红楼梦读后感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