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1700字

时间:2021-01-20 19:50:08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人与海》读后感1700字

  前方的世界,是梦想的舞台,只要不放弃希望,只要不被击垮,即使全身遍体鳞伤,即使已满目疮痍,也能够欣赏到梦想舞台的五彩斑斓,一切都不再是幻想。理解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是从这些感悟开始的。

《老人与海》读后感1700字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提亚果这样一位普通又可敬的劳动者的形象,这位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那条巨大的马林鱼,但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来,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拼命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副骨架,桑提亚果不被任何困难吓倒,而是与困难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也许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但在精神的层面上,他永远是人生舞台上真正的赢家,那沿途采集的风景,会在最后绽放最动人的美丽。

  他说:“一个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马林鱼那光秃秃的骨骼正凸显了他生命的硬度。而作者海明威正是凭借这一精神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并闪出耀眼的光芒。海明威是位极具冒险精神和进取心的硬汉,他曾经吃过蚯蚓和蜥蜴,曾经在墨西哥斗牛场上亮相,曾经闯过原始森林,曾经在世界大战中主动要求上战场。作为作家的他,曾表示要“踢翻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打得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他就奋力拼搏,有些轻狂,但这是他的个性。因为这些,他才在一战中凭借英勇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生的道路 ,因为这些,他才用汗水挥就了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期间有无数次的挫折,但在希望面前,他勇敢的选择了向前。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但顽强不屈,抗击厄运,虽败亦英雄。清军将领邓世昌在指挥甲午海战过程中,他指挥的“致远”舰奋勇作战,与日军顽抗,但日舰的炮弹将“致远”舰击沉后。邓世昌一句“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便毅然拒绝了随从递给他的救生圈,并把试图救他的爱犬“太阳”按入水中。一起沉于苍茫大海之中。北洋舰艇的沉没是整个北洋舰队的失败,但对邓世昌而言,气节就是他人生的一种意义,黄海的波浪中会有他最波澜壮阔的一笔。那种悲壮值得我们落泪。正如桑提亚果那样,怀着希望的结果即使是光秃秃的骨骼也是一种价值。

  有人说:“乐观是在挫折失败面前的精神不倒。”也许84天的苦苦坚持中没有积极地心态、乐观的面貌围绕在桑提亚果的周围,他早就一败涂地,甚至那副鱼骨也不会属于他。美国著名盲聋女教育家海伦凯勒自幼就陷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在别人的思想里也许早就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但她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倾心教育下不仅学会了写字、手语而且还学会了多种语言,并怀着热切的心情读完了自己的大学,在她乐观坚强的一生中更是留下了《我生命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震慑人心的作品,在她的世界里,充满了乐观和坚强。在自己的人生画卷里,她用此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要乐观积极的同挫折作战,即使胜利果实是那堆鱼骨,我们也高兴的接受。

  失败了,再出海,你就有希望,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就是敢于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我们的民族曾经衰落,但我们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几十年前那次跨越两万五千里的征途,给了我们民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红军不怕远征难”,经历过的那些冰封的雪山,那些荒芜的草地,那激流奋进的金沙江和那只剩几根铁索的泸定桥,那些震撼人心的伤亡......早已被战士们视为生命中最微不足道的.篇章,装在他们心中的唯一信念就是不放弃那个两万五千里的目标,他们一次又一次超越着自己生理的极限,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信念的极限。终于,三军会师的胜利完成了了他们的革命理想,我们的民族走过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我们才有了对未来的种种希冀.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因为

  我们不怕失败,因为我们总在超越。

  “这些伤疤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作品中出现过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们总渴望登上自己绚丽的舞台,却忽视了为登上这一舞台我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态,忽视了为登上这一舞台我们应付出多少。我们要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示,怀着希望面对命运对我们的考验。让我们乐观坚定的完成全场的表演,不在中途退场。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是不能够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老人与海》读后感1700字】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读后感09-27

《老人与海 》读后感08-10

读后感《老人与海》03-08

《 老人与海》读后感01-26

★老人与海读后感01-08

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01-17

老人与海寒假读后感01-04

2022老人与海读后感11-08

最新《老人与海》读后感10-30

《老人与海》读后感初中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