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必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并非所有的平凡都可以蜕变为不凡,也并非所有的不凡都可以被传颂
——题记
笔尖流淌出题目,脑海中忽的回响起书页翻阅的沙沙声,荡漾出那个黄土高原上小山村里几家人的人生沉浮。在这本百万字著作里,每个字都注入了路遥先生的情感与血液,感叹自己的文墨底蕴的卑微,也害怕自己笨拙的文字误解了路遥先生的本意。
我一共读了三遍的《平凡的世界》。每一次都是接近痴狂状态地去感悟,就像是少平在阴暗潮湿的未建成的楼里,伴着扭动的烛焰畅游书海一样,那种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路遥先生所传递的情感。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给予我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灵的洗涤和思维的升华,在无形中让我接受了它对生活的诠释,让我品味生活的感动,人生的无常,人情的冷暖。它冲击着我的思想,让我认识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却隐含着某种不平凡。
很喜欢作者路遥先生,感觉他是就像是蹲着与读者聊天的`老伯,伴随着那些文字仿佛大家一起与主人公经受精神上、物质上的磨难......他燃烧着生命融进自己的作品,作品也就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在十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的众多普通平凡人的形象,成功的塑造了孙少平等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的交织缠绕,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自然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正是因为这样,故事里的一百多个人物每一个都是栩栩如生,情节描述字字到位,毫无赘述。而在这些故事中,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记的就是少平少安两兄弟,普天下大多数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两兄弟虽然同根而生,却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说少安的路是平凡的:辍学,种田,十三岁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付出全部的气力去改善生存环境,而终究被生活的枷锁束缚。而谁能否认在他在行将就木的那一刻,不会因青梅竹马的润叶、善解人意的亡妻和憨厚淳朴的父母露出会心的微笑呢!这样可谓不平凡吧!有人说少平的路是也平凡的:上学,闯荡,历经人生百态而伤痕累累。倾尽全部的生命去提升思想维度,却屡屡遭受生活的不公。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那个后来又光荣地当上了煤矿工人,当上了工段长,成了模范,以及收获那份可以刻骨铭心一辈子的纯美爱情的男人!生活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练了他,使他不断成熟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样的经历也称得上是不平凡吧?
如此看来,平凡的世界亦暗含着不平凡的人生,其实路遥先生给我们解释过。他曾说:只有不丧失劳动者的感觉,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进程的主流,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路遥先生是在告诫我们去执着的追求,无论是改善生存环境还是提升思想维度,认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哪怕只会有一点点的改变,那也是我们勇往直前最坚固的支撑点。少安少平两兄弟为创造出符合主流的艺术品所做的努力,提示我们燃烧生命去做不凡的事,而不是不凡的人,后者会暴露你的世俗浅薄,而前者将见证你的精彩一生,在平凡的世界里体验不平凡的人生,最后得到渴求的收获!
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无论种族、贫富的差别,人们总经历着磨难,人们都不甘平凡,但作为平凡人,那就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好吧,那就让我们拿出那份信念与追求,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的跳上奔腾驰骋的生活的马车上,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驾!”,吆喝着,呐喊着,继续向前走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人生在世,多少无奈,多少不得已。生存,有选择,也就有了所谓的放弃。
孙少安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为了生存,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开始孜孜不倦地干活,成长让他失去了爱情,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那属于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潮起潮落。
你听,风在哭泣,他在诉什么,有一位质朴的农民遭遇暴雨了;你听,风在欢笑,它为什么笑?那位质朴的农民又开始奋斗啦!幸福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过长久,接踵而来的又是命运无情的`打击。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冲垮了少年坚硬的脊背,而他却没有哭泣,一直强忍着,在那场风暴中,我听见他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确,暴风雨更猛烈了,原以为赚了钱,一家人可以快乐的生活,妻子却没了。呵呵!是可笑,还是可悲。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有我们的行为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孙少安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风雨来临之日是怎样的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去跳楼,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爱,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忧愁,有可曾会记得那些淹没在历史的泥土中的那些传奇人物,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所以,忘记一时的苦感,去寻找永恒的快乐吧!
孙少平和孙少安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他们都想让生活过得幸福些。为了美好的明天,他只能去打工赚钱,他唯一的好处就是上过高中,闲暇之时,给身边的人讲讲书中的故事。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他和田晓霞的爱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命运之手一直在辗转反侧,又有谁能捉摸透呢?我很佩服田晓霞,他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为相爱之人能够相守,可惜“多情自古伤离别,好梦由来最易醒”。有人说:“为了救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而牺牲了自己,就一定是一个好人。”能够在有生之年痛痛快快的爱一场,已经足够了。
爱人的离去打碎了一场繁华的美梦,命运由着太多的替身,而我没却看不见。用一份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一段感情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开始,人也不能总沉溺于过去,这样永远都走不到未来,我庆幸孙少平没有这样,田晓霞的出现是他一生中做美丽的时光,而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在孙少平身上,我又看到了一句话:“事实的真实本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哪怕我不情愿,却又能改变什么呢?”龙应台曾在《菩提本非树》中说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条线往前走,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是啊,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其实这本书我最关注的是李向前很田润叶。我很少见到像李向前这么痴情的人,而他的婚礼除了一张结婚证,什么都没有。没有田润叶的日子他度日初年,借酒消愁。后来,他残了,而此时润叶却回到了他身边,我想起了《锦瑟》里面的绝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一个人终于盼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人生有太多的记忆,我们无法释怀,是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给予人的一份特别的物。
我希望会是那么一个因平凡而不平凡的人。愿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打开尘封的书柜,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翻开早已泛黄的书页,情绪也随这书上那一行行黑色的字忽起忽落……
贫瘠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曾经有这样一群苦难的人,他们机械式地生活,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今天一个政策可以塑造他们,明天一个决定也能够摧毁他们。幸运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只能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不敢有一丝作为。他们朴实平凡的就像脚下的土地、风中的尘埃,他们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身体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但他们守旧、落后、困倦、贫穷,就像烟波浩渺的海绵上随波逐流的船只,没有方向,没有出路,人生只能任由命运摆布。这种无助的感觉就如同青藤扎根在心里,越揪越紧,以致让人窒息。
但是,同样在这块苦难贫穷的黄土地上,也涌现出许多让我震撼的人,拥有雄心壮志的孙少平,吃苦耐劳的孙少安,善解人意的田福年,善良多才的田晓霞。其中孙少平的人生经历深深的烙刻在我的'身上,时常让我潸然泪下。他对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有着透彻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高度的追求。他有铮铮铁骨,有巨大的勇气,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人生,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和崇高感。
书上是这样描述的“……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谋生、活命……他现在到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这是一种怎样的认识啊。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经历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简直是微不足道,但我们从不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哪天放学老师布置了较多的作业,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等不到车,更甚者只要稍微有些不顺心不如意,我们就会表现出许多的怨天尤人。难道这些也算得上苦难吗?
自从读了《平凡的世界》,我就读懂了“苦难的哲学”。苦难也是人生的老师。如果不是苦难,孙少平不会成为刚强铁汉;如果不是苦难,孙兰香就不会出类拔萃;如果不是苦难,田润叶不会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是苦难,故事里所有让我牵挂让我揪心的人们都不会有我期望的美好结局。
同样书上的“……我们出生于贫穷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句话也深深刺痛着我的心。
身为乡村农民后代的我们,总是为了没有舒适的生活而自怨自艾,总是为了没有光辉的前程而悲伤叹息。我想说,请不要在为自己的普通而低沉,不要再为自己的平凡而失落,只要不懈的与命运抗争、与生命搏斗,只要不断的明确目标、坚定方向、执着追求、顽强奋斗,就能谱写出与众不同的“平凡”的史诗!相反,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前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就不配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幸福之花要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美好的前程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奋斗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里,蒸腾着不平凡的人生!这是一部用生命谱写成的史诗,在亘古的大地和苍茫的宇宙间,仿佛有一种不平凡的声音在回荡。就像萨迦格言所说“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即使再平凡的人也可以书写出荡气回肠的生活,即使作为一个平凡人,也会有平凡人的人生幸福之所在。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孙少平和孙少安算是《平凡的世界》一书中的两位主角。二人是兄弟关系,到最后一位去了矿场一位开的砖厂,都有非常不错的结果。二人的身上显然是有明显的优点。
二人都是孙玉厚老汉的儿子。孙玉厚老汉是极度贫困的,甚至在极度贫困的农村,他们也算极度贫困的,算很差的。这样的环境下出来的人,有能去矿上打工(这是一份正式工作),赚得小钱,或能有自己的制砖厂,能承包大工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结果的。这样的成果并非从天而降,他们兄弟二人都有一种共同的非常重要,以至于影响他们一生的精神,那就是敢于奋斗,不怕吃苦。这是他们二人最大的相同点。孙少安一开始是做生产队的队长。在社会形势好转之后,他抓准时机立即谋划展开一个砖场。正好有一份拉砖的工作,能赚不少的钱。他便精心谋划,满打满算的计划好买了头驴去拉砖。拉砖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住的是无人居住的.窑洞,吃的是菜市场上捡来,撤摊后留下的烂菜叶。最后赚了钱,准备放手一搏。这个事情是不见得成功的,对于一个如此贫困的农村人来讲,真是想都不敢想的。社会的形势刚刚转变,没有人知道社会的形势会不会再变。但是对于孙少安一位年轻、有雄心的年轻人来说,正是需要这种勇敢的尝试。如果没有尝试,怎么会有成功呢!生产砖非常的苦,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凭着和老婆的操劳,凭着自己的年轻,终于,他也接到了活,赚了不少的钱。这个成果让同村人非常的眼红。孙少安尝到了甜头。但没有想到,事情却是急转而下的不顺利。孙少安,遭遇了破产。由于一份工人的疏忽,他赔了不少的钱。但是,他并不害怕。在精心的思索之后,他借了一笔钱重新开工。终于。在他的精心操持之下,把亏空的钱都补了回来,还赚了不少的钱。这个成果是让人欢喜的。这个成果更是来之不易。从一开始就是有极大的挑战,风险与困难。但是孙少安并没有害怕这些。仍然是努力的奋斗,乘风破浪。碰到了娴静,她不害怕。碰到困难也能越过去。最后能有这样的成果。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再来看孙少平。孙少平是从一位学生开始介绍的。后来他成为一位老师。转折点是从孙少平自己决定出去打拼开始。这一个,来自年轻人的,狂妄的突发奇想,影响了他的一生。带着破旧行囊,只身去了县城里。但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孙少平只能打工。凭着自己的年轻有干劲儿,他好容易找到了工地。打工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起早贪黑,吃不好每天又非常的劳累。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的人,还需要掩饰自己的学问。但读书的精神食粮是怎么也放不下的,只好在深夜无人的时候读书。终于,他在自己喜欢的人田晓霞的帮助下,去了矿场。这是一份正式的工作,能赚更多的钱。孙少平很珍惜,很感激,非常的努力。其他的矿工,都是官员们的子弟,不好好干,以至于吃不饱,需要向孙少平卖东西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矿工生活也很脏很累。甚至有生命危险。矿道下黑漆漆的,几乎看不清。但他很努力,赚了一个小钱,也很体面。靠的正是一种持久不懈的精神。孙少平的打拼,可以说,一开始就是狂妄的,不大现实的,父亲和哥哥都曾与预言道,两三年后他自己准会回来。但就是凭着年轻人的狂劲儿。他做出了成绩。苦,不怕。风险,不怕。困难,不怕。似乎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可以克服的。这种精神真真正正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才能愈来愈好。
二人都是凭着一种,积极努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取得了最后的成果。这是令人欢喜的,令人高兴,更是令人值得学习的。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有的,是事业上的,有的,是爱情上的。但有时我们转念一想。似乎我们的困难算不了什么。孙少平,孙少安那个时代的困难,都有人可以克服。甚至可以越做越好。我们在这个更加幸福美满的时代。还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呢!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这是我父母读大学时最喜欢的小说,也多次推荐给我。这个月在家闲着才正式开始看,我爸看到我在看,说:你现在已经过了被这本书震撼的年纪了。
看完以后的确如此,我并不像我父母或者书迷曾介绍的那样,看完书以后被深深的震撼,甚至从此拥有新的三观。但是看完以后,我在另一种程度上被震撼了,我理解了平凡。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为润叶和少安的感情心疼。看着少安只身去山西相亲,想到润叶,我心里一揪一揪地疼。读到那里时,我也觉得两个人身份有别,润叶注定是城里姑娘,少安注定出不了深山。以及思想上两个人也有许多不同——润叶多读几年书,想的一定更远更深刻。秀莲是少安不得不放弃润叶后的次佳选择。
可是后来我发现,润叶和少安的差距没有那么大,而秀莲才是少安的最佳选择。润叶家里更有钱,但和孙家没有本质区别。润叶的大伯一家帮助她开拓了眼界,可是她与妹妹晓霞相比还是差了太多。当大伯的岳丈劝她嫁给向前时,她惊疑不定之下选择违背本心。向前断腿以后,她开始把伺候他当做自己的本职。她仍然有文中农村姑娘的特性:淳朴,懂事,乖顺,吃苦耐劳。她虽然比少安多受几年教育,但这多出来的几年却并没能改变她深层的'思想。
润叶不是盲目地想要嫁给少安,她很清醒地知道嫁给少安会面临什么。可惜少安在知道润叶开始吃公家饭以后,心里就没再把这个姑娘当做妻子的人选——尤其是知道有干部追求润叶之后。少安对润叶的定位就是“干部”,秀莲曾怀疑润叶是少安的相好,但是听说润叶是城里的干部后就放心了——城里人怎么会看上她的农民丈夫?这两个乡下人直接把润叶划为城里人,少安也不曾询问或者思考过润叶心中到底是哪里人。他想要的是一个朴实能干的乡下妻子,何必耽误人家润叶呢……
少安就是一种平凡。他的一路奋斗看起来还有些戏剧性,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书。是时代造就了他们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都平凡。
我很喜欢看各种文学作品里对左倾错误的思考,这部书里也有许多有趣的描写。从农民,从官僚,从知识分子。有些人踏着革命的浪潮翻云覆雨,有些人为不知走向的家国命运整夜哀哭。
“尽管我们都是些普通人,无法改变我们国家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有一双分辨黑白的眼睛,有一颗能严肃思考我们国家命运的头脑……”
而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少平也有自己的平凡。晓霞对他来说就是一场梦,也许就算晓霞没有去世,他们最终也不会在一起。
晓霞是他的引路人。少平在晓霞的指引下,与生活搏斗着寻找真我。他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头脑思考,使自己不在生活中变得平庸。但也仅止于此了。
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让他安心的还是师父留下的那个小家。有女人有娃娃有狗,他喝着酒吃着菜,就是一天中最满足最放松的时刻。他对师娘嫂子当然没有爱情,但是师娘嫂子带给他的温情,就是他眷恋的。所以最后他选择回到矿区,女人孩子和狗都在等他。
晓霞则是个羽化登仙似的人物。她有崇高的信仰,有不止歇的激情,有对生命的热爱。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冲到前线的洪水中,为了事业,为了生命,为了理想。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不平凡的人难以存在。
她是一束光,为少平在思想的高度打出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光束。少平抬头便贪婪地学习,脚下却还是要踩着矿区的黑色。只是要感谢晓霞,即便少平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只是平凡的一员,但她为他铺开了一条思考的路。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平凡,但是总有人在追寻着对生活更深一层的认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
最近重读了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给人的感受和二十年前读它的时候一样,依然令人感动。这部一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一部好的作品会照亮人的一生,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得到升华。《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那种屈辱苦难和艰辛的生活,正好与我曾经的心境和处境产生共鸣。我好像跟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生活过,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那样鲜活的与我的生活交汇融合。每一个平凡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我曾经为我下乡时所受的苦难而耿耿于怀,但是读了《平凡的世界》之后,与孙少平的那些关于奋斗、坚强、忍耐的精神比较,却相形见绌,《平凡的世界》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自己才能成为自已生活的主人。
在《平凡的世界》里,精彩的情感故亊撑起了平凡世界的一片绚丽天空。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形象感人,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是作家心灵的折射。少安与润叶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一一展述,使我们在这些平凡的人身上体验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是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中最为浪漫的一道彩虹,他们让我们知道真正的爱情是超越门第,超越贫富,甚至超越生死的.。虽然他们的社会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思想上却达到完美的融合。他们被彼此的气质所吸引,在海阔天空的思想交流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后又在更深的理解中将友情升华为爱情。这样的爱情稳固而坚贞,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砺而焕然如新。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无情,在所有人都艳羡他们的爱情时,田晓霞却在采访黄原发洪水时因救人而溺水牺牲了。这确是令人感到悲哀!正如路遥在书中所说:“最令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是,当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时候,却猝然间凋谢了。人类之树谁知凋落了多少这样的花朵,冷落成泥,只有香如故……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只有明白了作家对贫穷的这种诗意的态度,才理解路遥的作品。而路遥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名以后,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猛烈地把过去思考的东西喷发出来,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跳跃。《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路遥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年仅43岁。我们永远怀念路遥先生,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
路的尽头,是家的方向。
如果一定要给每个人的奋斗都找一个原因抑或是目的的话,那么我想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最重要的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家。
陈升在歌里唱:“路遥远,我们一起走。”的确,寻梦路上如果无以为伴,那该是多么孤单啊。家人是与我们殊途同归的灵魂伙伴:所以我们看到了当孙少平在黄原城的一个个工地上、窑洞中辗转奔波时,哥哥少安在为自己砖厂的设备和人员忙前忙后,妹妹兰香在学校为自己尚未成型的“太空梦”刻苦学习,他们努力是为了彼此,更是为了吃了一辈子苦却仍负债累累,被双水村民们看不起的那对老父母,为家人,他们鼓足干劲,一路向前。同时又是这个小家为他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温暖:少安为了家庭生计放弃学业的甘愿;孙玉厚对两个儿子重大决定的无条件支持;少平给妹妹兰香寄钱时心里的那份满足……这些小小的情感点滴汇聚于心,成为一股股强烈的亲情洪流,源源不断地润泽着他们各自孤独迷茫的心。
而书页对面的我在做什么呢?高三最后的几个月里,我常常在晚上盯着作业本发呆,每当这时,我便打开《平凡的世界》,读上一两章,从未想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竟可以用文字连接、填平,而合上书页抬头时,我看到的是爸妈依旧呵护的眼神,深知那里承载的不仅是关心,更有着殷切的期盼,于是便重拾信心,仿佛更加懂得了一点儿平凡的力量,也好像感受到了书中主人公们的坚韧的力量。人生而平凡,但这决不应成为我们苟且的理由,如何将平凡的人生活成伟大,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用宁绕远也不偷懒的朴实心态一步步摸索。路还长,但家就在那里,能演绎出永恒的守候。
除却小家外,更不能被遗忘的是我们的大家,书中的`那些被人嘲笑的梦:少平心心念念的新窑洞,报考煤炭技术学校,只为矿工作业更加安全的美好愿景;少安一步步扩大的砖厂并不计前嫌雇用那些先前“抛弃”他的工人,只为让更多农民能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兰香探索太空的雄心壮志……这些事情不论实现与否,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家乡与祖国发展的热枕,也使我感到了来自脚下热土的那份催促,总觉得建设祖国遥不可及,其实踏实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我们总能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努力的方向,像书中的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活着,也能将一腔热血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不负祖国不负家。
《平凡的世界》让我看到了家国情怀不仅在伟人身上,也在每个普普通通的人心里,换句话说,每个普通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伟大。但同时生活中也免不了琐碎的情爱,我一直觉得这本书里每个人都是主人公:为新闻事业甘愿付出一切的晓霞同样拥有面对少平时的柔软少女心;不满婚姻的润叶在丈夫发生意外时重拾了对家庭的责任和爱;不幸的红梅在丈夫去世后仍凭自己的坚强与善良得到了润生的爱;而最后的最后,当少平重回煤矿,远远看到惠英、明明和虎子的时候,心中升起的又是另一种温暖吧。有爱才有家,当爱人成为家人,家才能发出更强大的力量,共筑我们的梦。
有时候,看见这世态有多纷繁凛冽,仿若纵身于尘涛世浪,品味一番,便深晓些许阴晴冷暖。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心怀梦想,生活这点狂风暴雨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
合上书本,一直感受着家庭温暖的我坚信:在面对下次风浪时,家的意义将更加在心中凸显,也会多问几遍自己坚持的原因。如若无人同路,至少家人一直守候身旁,也算从未孤单过。会坚定自己的方向,为自己最原始的那份冲动,也为我那旁人眼中同样不值一提的故乡。更会记得路的尽头——是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
作为高中生推荐阅读的篇目之一,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一部伟大的巨著。它以简单质朴的言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不凡的人生旅程。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都汇集在一起,读来震撼人心。
故事以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的中国为背景,全面地展现了改革浪潮冲击下的城乡社会生活。书名为《平凡的世界》,可人物的命运却是艰难曲折,其中最大的亮点则是全书的主人公孙少平。
作为一个穷困又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孙少平具备众多良好的精神品质。当哥哥希望他回乡帮忙时,他不甘平凡,倾尽所有奋力一搏,孤身一人到城镇打拼。伴随着他的,是勇气,唯一能给予他力量的,是坚定如山的信念。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一个揽工汉,孙少平常与素质低下的粗汉生活在一起,可自始至终他从未改变过一分一毫。他的身上一直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他始终有着保尔般的工作热情和圣徒般的道德修养,忍辱负重,吃苦耐劳,身怀正义,心怀感恩,具有强大的责任感。也正是这些精神品质,支撑起了全书的框架,使他艰险的人生道路变得不再坎坷,也让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书中多次描写了孙少平干苦力时受的伤,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想到我们如今舒适惬意的生活,我更是深有感触。
物质的匮乏并不能影响孙少平精神上的充盈。他热爱学习,即使只是一名矿工,可却千方百计地寻找书本来阅读。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打着台灯趴在床上看书,那是他一天中最愉快的时光,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使他的生活变得缤纷多彩。作为时代的青年、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努力向孙少平看齐,培养对知识的追求以及优秀的精神。
书中让我十分钦佩的另外一个人物则是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也被赋予了与弟弟截然不同的命运。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沉重的家庭负担和过早地承担世事,使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庭的束缚,这造就了他的'沉稳和内敛。他的人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初次尝到了创业成功的甜头之后,却遭到了破产和负债累累的打击,在又一次突破巨大艰难,终于几乎要拥有完美的生活之际,却又传来了妻子肺癌的噩耗。生活就是如此,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总有无数的难题和打击在迎接你,面对这些,最重要的就是无畏。正如孙少安那般,老天和他开了许多次玩笑,但他凭着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将这些挫折一个个地破除。倘若我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缩,那人生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不畏艰险,昂首前进,挫折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对比手法的运用在此书中十分常见,也十分经典,美与丑的对比、善与恶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黑与白的对比,都在书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直击人心。在金富因盗窃被抓捕归案之后,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大时代的浪潮不仅改变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也在改变人。生活在这个繁杂的时代里,我们也悄悄地被改变着。有的人走上了广阔的生活大道,有的人却渐渐向堕落的深渊滑落。认真思考一下,你在向着哪个方向前进呢?不忘初衷大概只有极少人能做到吧。可是,即使生活使我们改变,但改变的趋势却是可由我们自己掌控的,如果让你回到年少时,你是否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呢?即使是改变,也不要偏离正确的轨道啊。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句子之一。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显得如此渺小,每天都有生命到来或离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抓牢属于自己的每一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创造自己不凡的人生。
幸福与未来是创造出来的,没有奋斗与拼搏的人生一文不值,没有信仰与追求的人生毫无意义,别再虚度光阴,趁还有时间,勇往直前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9
很早之前就看过《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第一次看或许仅仅只是因为它面茅盾文学奖的头衔,三部的小说看下来着实花了不少时间。理科出身的人,看书或许就是要慢一点,而我,不仅仅是看书慢,有时候,一章的内容会往往复复不停的来回,而有的章节,却因为是自己的情感里不愿意接受作者这样的安排,逃避似的直接翻过去。工作后,时间比做学生要多一些,于是在校图书馆里看到它,又把它借了回来,好的书应该是值得人一遍又一遍的回味的。
太多的人物,太多的情节,我不能所有都记住。可是一遍看下来,脑子里却又不由自主的给定下了我认为的几个最。最令人痛惜:田晓霞;最令人自豪:孙兰香;最让人恨作者:秀莲;最不满意他的结局:孙少平;最幸福也最痛苦:孙少安;最让人理解不了:田润叶、暂时就这几个最吧,我的心里已经开始悲愤了,因为想到我们可爱的晓霞,想到少平与她那样纯粹的爱恋,我不敢相信路遥是这样的残忍,竟以这样的一个结局来给我们答案。我一直在猜,一直在想,究竟他们的结局会是怎样,很想很想翻开书页的最后几页,去看一看究竟作者给了他们怎样的生活,可是却又不想错过他们精彩的过程,于是我想,耐着性子等下去吧,这样美好的感情,难道真的要因为世俗而断裂,或者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阴差阳错呢。我知道世间有太多的残酷与不完美,我可以接受他们不能在一起,可是我万万想不到的是那样年轻那样有朝气那样有生活激情的晓霞竟然死了!或者我不该用这样直接的字眼,可是她的的确确的是死了,就像孙少平无法接受这个消息一样,我开始有点怨恨路遥,为何要这样安排,你不敢面对这些现实吗?不愿意让他们因为世俗而分开,就这样剥夺一个年轻的生命。逃避啊,是吧,也是就像大多人一样,最爱选择的仍旧是逃避。好吧,我们的'孙少平,不是一个一蹶不振的人,即使失去的最爱的人,他仍旧是在努力的好好活下去。可是,人不该是朝高处走吗?为何最终要留在那漆黑的煤矿,为何就这样定死自己的生活,即使我仍旧相信他的一生会因他的勤劳,他的付出而有所不同,可是我开始怜惜少平,甚至有些讨厌那个惠英。好吧,我努力地接受这样的少平。我相信少平仍是少平,他的生命力永不枯萎。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真的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有秀莲,一个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跟在他身后,接受他,支持他,搀扶他,人生有这样的伴侣,还有什么值的遗憾!看到少安的砖厂越来越大,进帐越来越多时,我无比的欣慰,孙少安的人生一路走的非常的稳,即使在他很小时就要承担家庭的重任,即使他受过很多很多的苦,即使他曾失去了青梅竹马的恋人,但是,在年轻时,有资本有能力去承受的时候,你受再多的苦又怎样呢。老天爷在你的后面的日子里会补偿你的,于是少安的砖厂以膨胀的速度扩大,用日子越来越好都有些鄙视他的成绩。我内心为少安为秀莲充满了喜悦,也为这个受尽了苦难的家而感到高兴,可惜,为什么不让生活圆满,少平已经失去了他的爱人,为何还要再让少安受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秀莲得了肺癌,她的生命到了末期,我都无法想象没有秀莲在身边的少安会是怎样,更何况其他人呢?无论生活多痛苦,两人行总好过单人行,孤独是可以侵蚀一个人灵魂的,我只希望少安可以像少平一样的勇敢,勇敢的走下去。
我应该是一个较感性的人,看到这结不愿看到的结局时,我也会选择逃避,关上书页,好些天不去碰它,或者只翻到自己愿意看到的那几页,来来回回,我欣慰还有一个兰香,幸福的兰香,令人骄傲自豪的兰香,她的未来应该会是一片光明与美好的。年少时的苦难是你生命中永远的财富,只要不被击倒,苦难终究会过去。勤劳与善良是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优秀品质,守着这些标准自我不断要求,一个人会不断强大,我祝福少平少安,也希望兰香永远幸福,但愿我的一生中,可以永远记住这样的一句话:“生活有多痛苦,我就有多坚强”永远永远,不放弃,不抛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
《平凡的世界》一书由路遥所著,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生活状况,即使贫穷,即使艰难,但是大家都在努力生活,努力变得更好,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1200字欣赏。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路遥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描写了1975到1985年发生在陕北的故事。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反映变革中的城乡现实生活为主线,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学时代就对此书印象深刻,遗憾的是,那时候看着大部头的几本书没有坚持读完。可能是因为当年对书中历史背景的不了解,也可能是因为那时年幼尚不知世界的平凡本色。直到最近机缘巧合重温此书,才发现书中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的真实世界。虽说书中的合作社、包产到户我们这代人可能没有真正经历过,但是书中那些人物想要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经历我们都有过。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平凡”的理解:生于平凡、不甘平凡、超越平凡、归于平凡。我们大多数人生于平凡之中,但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不懈奋斗。孙少安、孙少平兄弟身上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他们的`奋斗与拼搏历程和其间的痛苦与欢乐、挫折与收获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不甘平凡。孙少安相信只要努力,光景一定会过好的;孙少平相信他属于双水村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哪怕那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会去哪里。书中的孙少平是个爱书之人,《红与黑》是他读过的一部作品,他和于连都是想要一心向上的青年。但是孙少平不像于连那样不折手段只顾向上爬,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可能很多人不解,认为当一个煤矿工人也不见得好。但是于孙少平而言,他在那里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和于连相比,孙少平确实没有爬到多高,但是他的精神境界却比于连高得多。
生于平凡、不甘平凡或许是生命的常态,但是只有不忘平凡,我们才能超越平凡。最近复旦大学一位老校友的讲话刷屏朋友圈,他分享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句话——“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平凡,是每个人都想着要去突破的。但平凡的真味、深味,又恰恰是在人生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之后。人光有超越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从平凡中汲取智慧的能力,也要有一种自知平凡的谦卑。路遥自己也说过我们“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我们生于平凡,想要突破平凡,突破之后,一切其实还是归于平凡。孙少安最终让家里的光景过好了,但是妻子秀莲却患病,小说没有写结局,但是这可能就是平凡人的命运吧。孙少平最终没有去一个更好的世界,他只是一个煤矿工人,可能他自己也意识到他其实就是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不甘平凡、突破平凡的结局是归于平凡。归于平凡才会对自己追梦之后的平凡人生更加珍惜。
在这个物质文明喧嚣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都该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你是那样的平凡,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超越平凡。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当下的平凡生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
《平凡的世界》:巨著梦想与柳青不愿止步于已有的创作实绩因而艰难地打开《创业史》的篇章同感,路遥生前始终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文学成绩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因为在他看来,作家的创作成果不仅要接受现实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所以,路遥总是关心如何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国家的改革背景相适应,并致力于把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上升到时代和社会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加上个人对生活和艺术中诸如交响乐、雕塑群、自然景观等一切宏大事物的热爱,他便发出了在不惑之年之前凭借自己的力量创作一部史诗性作品的心声。而新世纪一代陕西作家杨争光虽然也留意于农村,但却喜好剑走偏锋——揭露农民的狭隘和鄙陋,且多用不长的篇幅来呈现,如中篇小说《老旦是一棵树》、短篇小说《光滑和粗糙的木橛子》,他的长篇小说则献给了知识分子(《越活越明白》)、问题少年(《少年张冲六章》)等题材。求同存异,在陕西作家群中便表现出对同一创作题材的不同艺术加工,包括内蕴思想和外显形式上两点。
计划中分三部共六卷本有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它在路遥想象中的诞生,既是为了圆青年时期的梦想,也是为了向历史交待而非取悦当代。“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这部书如果不是此生我最满意的作品,也起码应该是规模最大的作品。”而它的真正诞生,则耗费了路遥三年的准备时间和又三年的写作精力:从确定构架方式、遍览作品与杂书,到搜集十年间的`时事资料、深入实际生活,再到理清人物脉络、找准切入事件,此后路遥才进入动笔状态;又从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到西安文联大院、再到故乡榆林、陕北甘泉,路遥在辗转几地中一直承受着身体上的苦役与精神上的煎熬,“伟大感与渺小感,一筹莫展与欣喜若狂,颓丧与振奋,这种种的矛盾心情交织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中”。
的确如路遥所倾吐的那样: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拿自己的青春连同生命作赌,他以热恋中男女爱不忍释的心态、以朝拜中圣徒义无反顾的行动,最终在1988年5月25日得以将“胜败毕此一役”。试观整部作品,纵向跨越1975年初到1985年初一个年代的时间,横向覆盖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双重变迁,实现了作家的初衷:用历史的和艺术的眼光来观察在此社会大背景或者条件下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源头仅为黄土高原一处名曰双水的村庄,流向却包括了以孙家兄弟各为一支的“近景”主干和以乔伯年、田福军为一支的“远景”主干,并且这三条河流各沿其道但时有汇合。“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伏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在他笔下得到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关照。”与此同时,作家不但在作品中激情满怀、真挚坦诚地向读者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人性论,还尽可能“中立”地对生活和时代做出了个体所能企及的哲学高度的判断,达到了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并不在于构思的统一、对人物的雕琢以及其他,而在于作者本人明确、坚定的生活态度,这将渗透整个作品之中。
我们完全有理由赞叹《平凡的世界》何其不平凡,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在第三部付诸笔端之前,路遥在保全性命、搁置作品与不顾生死、继续写作之间抉择了后者,幸而,如他所说,并未在企图完成长卷作品之前便“死不瞑目”;然而,茅盾文学奖授予他不足一年之后,年仅42岁的路遥却因沤心沥血、积劳成疾赍志而殁!平凡如他,不凡亦如他。路遥将自己在稿纸上的长篇巨作看作父亲在土地上的长年劳作,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惟其平凡,因而充实。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2
平凡的世界是我读过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读了好久后两部跟第一步有一段时间搁置了,可能是我读书少且不精,所以没能记住里面具体的只词片语,这是很大的遗憾,不过还好我把较有感触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之后细细品味。也许我不能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我对这本小说感触,但是这本小说却给了我内心很大的震撼,更多的应该是鼓励,我觉得平凡的世界这个书名十分贴切,讲述的的确是黄土高原辛劳的人民在社会变革中艰难的生活状况,是的,他们都是平凡的人,没什么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只不过在维持自己的生计,追求自己的生活,平凡的可能不会被人去特别关注,但是就细微的方面去深入解读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及感情,就会感到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在一个不平凡的世界里生活着,这个世界充满了荆棘,他们没有被温柔以待,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吃苦的意识,纯朴的品质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背着社会变革的大山步履维艰的.踽踽前行,他们为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简单而纯朴的,正因为有他们这些平凡中的伟大,才有了新中国的变革与迈进。
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在苦难下仍然对未来充满追求,充满理想,对生活从未失去信心,时时透漏着人性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着别人。
对于少平我有一种不能用敬佩表达的感情,出身贫农,骨子里是有自卑的,但他对于学习是充满追求的,通过看书,他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好境界的理解,他不安于回乡劳动,想要去了解这个更大的世界,虽然在黄原揽工下煤矿当矿工很苦很累,但是精神世界却是充实的,在这些经历的苦难和不断的学习中,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苦难是幸福的组成成分,只有一个人对世界的了解更广大,对人生的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而痛苦却是走向成熟的最快方式,他宽广的胸怀如海一般包容了郝红梅的"背叛”和跛女子侯玉英的伤害,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和田晓霞的爱情是令人泪目的,他们身份相差甚远,在这一点,他即是现实主义觉得他们俩没有结果,一方面又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与期待,他们的爱情终要面对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真正的爱情可能就是如此。他对生活从来不缺乏热情不管生活回报他的是苦难,还是幸福幸福应该是苦难的升华。
少安是一个纯朴善良的农村汉子,从中学被迫放弃学业回家劳动帮助一家人营生,是全家的支撑和依靠,他也负担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在是村里的强人,不怕吃苦,他有闯劲有头脑,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创办砖厂,成为了先富的那一小部分,成为了县里的冒尖户,但善良的少安在富起来后仍不忘帮助村里贫困的家庭,让他们来砖厂打工,就算第一次砖厂失败,他们的嘲弄于落魄的少安,少安仍然在翻身以后请求秀莲继续雇佣他们,可见农民少安的胸怀和善良,他的成功也并不是偶然。他和润叶的爱情是青春的悸动,爱情的萌芽,也许在如今他们可能会抛开客观因素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人们的门第思想限制下他们的爱情终究还是没有开花结果,但我相信,这份美好的爱恋一定会永远的藏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虽然很遗憾,但他们最终都遇到了对的人,开始自己美好的生活。
我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很有限,只能用只词片语表达内心的最深感触,这是中国社会变革迈向新局面的一个缩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这些平凡的人演绎了爱情的温柔细腻,亲情的伟大无私,友情的心灵交汇,以及他们面对苦难的坚韧不拔,毅然前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我看的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伟大的人。
《平凡的世界》给我的感触远不止这些,不过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外我的文笔太差,尚不能表达它给我的触动和震撼。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3
还记得那个炎炎的夏天,还记得那些边读《平凡的世界》边流泪的夜晚,这是一部能指导人如何生活的一本圣经。
还记得那个夏天的某个晚上,我跟一个比较亲近的朋友在聊电话,聊着聊着就谈到我最近的苦恼与不快。因为那时候我只身一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所教育机构里当辅导教师,挺辛苦的,期间也遭遇了一些比较委屈的事情……
我就跟朋友说:“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你知道我最近在读一本什么书吗?”
朋友见我转移话题了,于是换了一种轻快的语调回应我:“那你在读一本什么书呀!”
“《平凡的世界》”,我有点激动地说。因为我是那种一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就会迫不及待地找一个能谈得来的朋友分享的人。
“哦!我也看过这本书耶!”
朋友的回答令我既惊讶又高兴。惊讶是因为她一个学外语外贸专业的人也看过这本书,高兴的是我们可以彼此分享对这本书的看法了。
我问她:“你知道我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她顿了顿,说:“孙少平!”
我既激动又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你知道吗,我觉得现在的自己真的很像路遥笔下的孙少平……”
那个晚上,我们足足通话了两个小时,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关于这本书的东西。然后,那个夜晚,我睡得很香甜。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像孙少安一样活着,要像田润叶一样追求。”但我却想说:“要像孙少平一样活着,要像田晓霞一样追求。”
我之所以更喜欢孙少平,是因为在他的身上多了一份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而孙少安身上缺少这份精神气质,更多的是陕西农民身上的那种狭隘性。
孙少平,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将孙少平的性格特点、生活遭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就像是一只鸡,站在高高的枝头上,扑哧着翅膀,飞了下来,享受着那一瞬飞翔的感觉,却最终还是落到了地上。但是,他还是不甘心地扑哧着翅膀,加快脚步,想要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到最后他发现,他还是在地上。”朋友把这种人总结为“穷酸秀才”,又穷又酸。对于这种说法,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朋友只是说对了其中的一部分,以偏概全。
一个人,只要读过书,身上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酸”,是会有的。但是,在孙少平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的强大,一种执着的坚持。读书,开阔了他的视野;读书,丰富了他的思想;读书,使他脱离了农民的狭隘的局限性。读完高中的他,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不得不退学。回到家乡当一名教师,后来,教师的工作没了,不得不当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是,身上的那种追求与不安分使得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到省城里当一名揽工伙计。我永远都不会忘了他站在众多身材健硕的人群中,希望包工头能挑选上自己的那种渴望的眼神,为了能在省城里活下去,他用他的`瘦弱的身躯努力着、抗争着,用瘦弱的、本该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身躯搬运沉重的大石头,他弯着腰,一步一步地、艰难地移动着脚步,汗水从他的浸透了他的全身。但是,当他领到工资的那一瞬,他就会觉得活着,就有了希望了。这样的强度劳动,却没能消磨他的想要继续学习的意志。因为背石头,他的背部都破烂不堪,但他还是光着上身,趴在一张破烂不堪的床上,点着煤油灯,看书。
那时候,我跟孙少平的情况很是相似,白天不停地上课,到了晚上,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我就躺在那张硬邦邦的床上,看《平凡的世界》 。白天的身体上的劳累,可以用通过读书在精神世界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正是那个平衡点才支撑着我顺利度过了那个炎炎的暑假。当我领到工资的时候,我脑海中就立刻浮现出孙少平在省城里第一次领到工资的那种满怀希望的神态。
不管活着如何艰难,希望不灭,生活继续。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
先说框架,这本书和我所读过的书来比较,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所读过的大都是以一或两个主人公切入,从生讲到死,所有的内容都是以他的经历或者是情感来描述的,而这本书不一样,虽说没有讲到双水村的所有人,但特点是每一章节都会换一个主人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搭建出一个基本框架,能更清晰地描绘出时代的更替中,社会每个人的不同经历、想法。
再是内容。总的来说,读完这本书所想到的,也不过是三个点,一是爱情,二是时代,三是生活。
一、爱情。生而为人,意识、感情则是区别于动物的最核的东西。
这本书里出现的主人公无不会提到爱情,孙少安有润叶、秀英,孙少平有晓霞、金秀等等。但是作者好像很是喜欢通过这种爱情来表达主人公对于生活的无奈,每个人对于爱情的经历都是不完美的,或是由于农民出身,自我感觉配不上大家闺秀,亦或是很喜欢,但被天灾人祸无情捉弄。印象最深的一是润叶,从小喜欢少安,虽然少安也喜欢她,但因为自己农民出身,觉得身价配不上,放弃了,于是乎茫然嫁给了李向前,一个货车司机,虽然工作稳定,人踏实,但是没有感情。十年未见,向前始终爱着她,最终,由于向前醉驾(喝酒也是因为她),下半身截肢,工作生活坠入深渊,她终于放下了自己的执念,真正做了一名妻子。感受就是,同情向前,并且要珍惜现所拥有的。二是丽丽,喜欢诗歌,出轨了一名诗人,关键是,她喜欢他,也知道他不喜欢她,他也知道她喜欢他,也知道有家庭,却还是发生了,她还说同时爱两个人。但是自然她的出轨对于她的家庭是毁灭性的,所以说不能羡慕别人约炮,可能压上的东西太多。小说里的爱情永远是有遗憾的,看完的感受也都一样,有女朋友真好,要珍惜。
二、时代。不要去指责新兴的东西,存在就必然有存在的'价值,比如抖音。
时代是永远再更替的,最深刻的是孙少安带头将大队搞散,要承包制的那段,所有人都赞同,但是党否决了。还有,不要去嘲笑任意一个人,田福堂,曾经的村子扛把子,一个政策,就从神坛掉下来了。所以说,人啊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去否决别人的东西,某个东西既然存在,就必然有支持者,那就意味着在某个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比如抖音,去知乎搜搜看,铺天盖地的人在DISS抖音,但是事实是抖音的玩家已经多到上亿,那么你凭什么去DIss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短视频平台。还有一大批人在DISS现在的音乐,说什么没歌可听。那你有没有想过,当时代从京剧等等戏曲跨向流行音乐的那个时间段,听京剧的人怎么想,可能就是你现在想的东西,不得不说,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短视频这样信息量很少的东西,相比于我们的父辈的年代,大概是因为眼界太闭塞,只能在几平米的地方待着,自然安静了许多,而现在的人们思维天马行空。(关于这想法,是来自于曹宇超的一个朋友圈,他说,我们现在觉得一些职业很好,看不起公务员,但是公务员在父辈看来是多完美的职业,而新时代的00后,又看不起我们觉得好的职业,正如我们一样)
三、生活。不要去过于羡慕别人有什么,珍惜现在,脚踏实地向前才是硬道理。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王满银是过于想要表现自己,想挣大钱,20年走南闯北,结果到头来却是内心最空虚的一个。农民一生种地,与泥土为伴,银两自然是没几个,但也不需要去考虑会不会被别人算计,会不会血本无归,你要说他们没有价值,那你吃的饭是哪儿的呢?有钱自然是好的,但是幸福感是用现有的经济能力来制造的。孙少平,两大主人公之一,空有一身抱负,本想以煤矿工人为跳板,从此走入上流生活,但想不到,最终从文化人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煤矿工人。所以说,生活没有高低,只是你还没有找到当前生活的魅力而已。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
书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孙少平这个平凡的人,这个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颜。
初中时在读者上面看到了《早晨从中午开始》。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父亲对这句话无限感慨,认为它概括了他们那一代人的人生轨迹。我却被这文章中记录的作者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各种准备工作所吸引。头一次知道,原来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后来知道,这也就是所谓的“doing research”),翻阅报纸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以至于荒谬的事情,对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种被王小波描述为“反熵过程”的`,人对于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执着,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
高中时终于读了这本书。
坦率的说,这本书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作者强加在人物身上的褒贬之辞;书中没有一段善终的感情;孙少平和田晓霞好的莫名其妙;田晓霞的死和孙少平的尿失禁;外星人;等等。甚至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能找到不讨我喜欢的性格。
可是这本书却最终吸引着我,也改变了我。这是因为它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更重要的是,它教我认识了一个平凡人的自尊。
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晓霞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但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些年来,我莫名奇妙的来到一个高尚的地方,作着深奥的学问,身边充满着各种或者聪明、或者自命不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偶尔回到故乡的亲人中,短暂的享受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莫名的崇敬和优越感,似乎自己很有成就。但一想起孙少平,就如梦醒一样惊悟到自己精神家园的荒芜和贫乏。
我心中的孙少平,是个“讲究”人,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仍一丝不苟。和他相比,那些盛气凌人的“成功人士”们却大多活得像个动物。
儒家讲“慎独”,是在没有监督时的道德自律。而孙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的个人的选择。他的周围不是一个能够欣赏和奖励他的这种追求的环境;他也没有如许多“爱书之人”那样如孔雀般陶醉于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品味;他甚至不是因为专业上的纯粹的热爱而去学习。他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贵的人,来由衷地尊敬和爱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个动物,潦草的对待;或者当成某个社会角色:“白领”、“x总”,从这些角色中寻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就感。
这样的态度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诚服。社会上流行着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的质量;我身边也不乏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辞的朋友。我总觉得我无法与他们为伍,无法接受这样的价值,因为我见识了孙少平这样的人,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而自己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
我对自己的种种一直都不甚满意。但《平凡的世界》教给我的,是为数不多让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地方。《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我愿意让我以后的孩子读的书。不是为了让我的孩子更像他爸爸(我不是古人,不觉得“不肖”有什么不好),而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让我由衷钦佩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平凡的世界的句子01-02
平凡的世界感悟09-22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励志故事11-27
平凡的世界经典台词09-15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10-25
读平凡的世界心得06-10
平凡的世界阅读心得12-29
《平凡的世界》的经典台词08-22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06-18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