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李逵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李逵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1
他是一团火,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他不是神化的孙悟空,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现实中桀骜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正义不得伸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反抗和自由的热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进的。但在社会文明的今天,人们是否被处处是规条条是律的社会磨光了个人主体思想的棱角,在其中个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吗?我对李逵的赞扬,并非赞颂他处处违规犯律,而是欣赏他在严酷的社会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处的激进思想,他没有成为时代的奴隶,没有套上社会的枷锁,他要反抗时代的不平,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可现在的人们,精神与思想的无拘无束似乎被条条框框束缚了,被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消磨。社会的文明,人的精神与思想理应进入更为人性化的深层境界。人的社会不能没有规定、条例,人们理应遵守,但人们本应在叱咤千里无拘无束的思想境界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让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却没想到反让古人当了自己的模范。李逵反抗与自由的思想精神永远都昭示着人的行为可以有所依托、管制,但人的精神与思想决不可消沉、低迷与戴上世俗的枷锁。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2
水浒传里有一位长的像牛一样强壮的身体,黝黑的皮肤的大汉,他叫李逵,江湖人称“黑旋风”。因为他的体型长得结实,所以也有人叫他“铁牛”。李逵是戴宗手下看牢房的小卒,宋江、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时救了他们,在替他们报完仇后跟大伙上了梁山。上梁山后,李逵想念家中的母亲,于是下山接母,途中还遇到了冒充他名字拦路抢劫的`李鬼。李逵背着母亲回梁山时,母亲被老虎吃了,他一怒之下把老虎一家四口都杀了。李逵不愿意招安,于是曾大闹东京城,扯了御笔诏书,要杀钦差,甚至扬言打入东京城,为宋江夺了皇帝位子。可是最后梁山还是被招安了,招安后,李逵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最后,宋江饮下御赐毒酒时,怕李逵知道后会造反,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就骗李逵也喝了毒酒。
李逵虽然是个鲁莽的人,但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中不可或缺的好汉。在劫法场时,要不是李逵杀了刽子手,宋江、戴宗在梁山好汉救他们前就已经被刽子手杀了。在打战时,他立下许多战功,但他有个缺点,就是喜欢杀人,在劫法场后撤退时,只要有人挡住路,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一律都杀。虽然他杀出一条血路,但许多无辜的百姓甚至小孩都被杀了。李逵对宋江很忠诚,甚至宋江骗他和毒酒,他也没有怨言。李逵赌输钱时,戴宗劝宋江别借钱给李逵,宋江说:“区区十两,何足挂齿,由他去赌输了罢。”
李逵又去赌博了,把宋江的银子给赌输了,李逵耍赖想不付赌帐就动手打人。宋江把李逵赌输的钱还给赌客并对李逵说,兄弟要花钱你宋哥哥这儿有的是,只管开口就是了,赌帐是不能赖的。宋江每次喝酒都叫上他,带李逵出入江州各个高级酒楼。李逵为人凶暴粗糙,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现在宋江对他这么好,所以李逵就死心塌地地跟着宋江了。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3
最近,我看完了《水浒传》这本书,很喜欢梁山108将中的李逵,最喜欢他的忠义、莽撞和傻劲。
先说义。在第四十回中,松江、戴宗被黄文炳陷害,被判死刑。在法场时,梁山伯众好汉及时来救,只见一人赤身赤脚,挥舞两柄大斧,一阵乱砍乱杀,领头冲入法场。众好汉在他身后,拼命的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救出了宋江和戴宗。这个人就是李逵。可以想象,劫法场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可是他为了救宋江和戴宗,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可能被冷箭射死,被枪刺死,被刀砍死的危险,奋力冲杀。这个情节,把他那“黑旋风”的绰号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不负“天杀星”的称号!
其实,他最突出的是莽。在第四十三回中,他接了老娘回梁山泊,在经过一座山时,他老娘要喝水,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半碗水,结果老娘却被老虎吃了。悲痛万分的他连杀了四只老虎。虽然杀了四只老虎,为母亲报了仇,可是他全然不顾实力,多么莽撞啊!
傻,也是他一大有趣的特点。在第三十八回中,为了给宋江抓鱼,和张顺发生了摩擦,打了起来。在陆上,他把张顺打得鼻青脸肿。张顺跳入水中大骂,激他下水,他果然也跳了下去。可是人家浪里白条的称号可不是白吹的,结果他被连按水中N次,喝了满满一肚子江水,上岸后直吐白水。他的水性不好,可仍然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入水和因水性好而闻名的张顺斗,用自己的劣势和人的优势比,自然吃了大亏。
不过,虽然李逵又傻又莽,但是,每次想起他干的那些事都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还有一点佩服。我喜欢这样的李逵,义、莽、傻俱全的李逵!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4
今天我阅读了《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这故事主要讲了:李逵在看望母亲的路上遇见假李逵,李逵给他留了一条命,给他一些钱。傍晚,李逵饿了,去吃饭,听见假李逵和他老婆谈起这件事,他上去就把假李逵杀了,假李逵老婆跑了。后来他到家了,骗母亲说自己作官了,把他接上梁山,途中,李逵母亲渴了,想喝水,李逵把锅拿来后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大怒,先杀了两只小虎,后来又杀了两只大虎。官府知道后,把李逵接上衙门,假李逵老婆发现了,报告给官府,李逵被捉。当我读到:朱贵分付道:“休从小路去。只从大朴树转弯,投东大路,
一直往百丈村去,便是董店东。快取了母亲,和你早回山寨去。”李逵道:“我自从小路去,不从 大路去!谁耐烦!”朱贵道:“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里的剪径贼人。”李逵应道:“我怕甚鸟!”戴上毡笠儿,提了朴刀,跨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投百丈村 来。这一块体现了李逵无谓,路上有贼有虎,他却明知路有虎,偏向虎路行。而且丝毫没有胆怯的心。真是英雄的楷模。又当我读到:李鬼道:“孩儿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孩儿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 里,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 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 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时,我不由赞叹李逵这个人,
他虽有英雄气概,却不失仁义,虽然那个人坏了他的名声,他却念在那人是为了养母才坏了他名声,手下留情。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当我读到: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她。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山,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下。不由又为李逵的爱母,急于为母报酬的孝心赞叹。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李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让我明白了要有孝心,要有气度的同时也要有仁爱之心。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5
“初见宋大哥时,心中大喜,活了二十多年终于碰到比我还丑的了。宋大哥五大三粗,咋看咋像个黑茄子,不过出手阔绰,前后送过我几百两银子,当然,我也不白收,他不用打杀威棍,不用干体力活,可以随意出入监狱……让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厮酒后居然题了反诗,其实题反诗也没啥,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造反情节,喝醉后骂骂朝廷也是常事,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浔阳楼上题反诗,那可是州府指定合作单位,来往的都是官场上的人,这不是老虎嘴里夺肉吗?题了也就题了,你还署上名,署了也就署了,署的竟然还是真名,真是没事找抽型的……”
以上情节,就是我刚刚从卓越网上订购的《李逵日记》,这本书用李逵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梁山泊上那一百单八将的各种性格和事迹,不过,整个书中都是些梁山泊上的小事,虽然事小,但也反映出梁山上:晁盖的粗鲁耿直、宋江的两面三刀、左右逢源的吴用等等……让人看出,表面和谐的梁山,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暗藏鬼胎,拉帮结派,深切地反映出我国如今官场上的黑暗。
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宋江与扑天雕李应结成联盟时的盟誓,这整个盟誓由操刀鬼曹正来操办,没想到前边几项还勉强说的过去,轮到掰誓箭时,“宋大哥用力一掰,箭纹丝未动,宋大哥沉沉气,再次发力,还是没掰断,宋大哥有些窘迫,收回胳膊,把箭担在腰间,上身弯曲,两臂用力,脸涨得通红……箭只是弯了弯,又弹回原样,我心里纳闷,箭柄都是木头做的,还要在当中切个豁口,让着箭的人稍微用力即可折断,这只箭怎么了?我悄悄问曹正,那支箭怎么回事?这厮竟然说他特地请汤隆花两天时间做了支铁箭,还是千年寒铁做的……
从这个段落中,我们既读出了曹正的愚昧无知,不会办事,一切事情只会按照原则来办,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读出了宋江的用人不利才导致了最终梁山好汉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走的走,但是,为了这只箭,特地用千年寒铁情汤隆用两天做成,只可惜适得其反了,曹正的这种办事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李逵日记》是一本非常幽默有趣、让人捧腹大笑的书,这本书让我读完一遍还想读一遍,简直是爱不释手!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6
看《水浒》总感觉侠气不足而匪气逼人。流氓恶棍、江湖术士、土匪恶霸及失势官吏组成的一群土匪,却成了我们推崇的一百单八个所谓的“好汉”,演绎到最后竟然成了一群侠客。官府的“恶”和“好汉”的匪用艺术的手法,展示给我们一种畸形的美。不能不说作者的功力深厚。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一群没有面孔、没有生命表述、视同如猪狗的广大百姓。官府以搜刮残害他们为能事,“好汉”们以仅仅的不杀不抢他们为“正义”,当然也没少“杀”,被作者巧妙的遮盖了。我总是忍不住的想,为什么中国几千年始终没有摆脱轮回的宿命,官府来了明抢,土匪来了暗夺。反正我等普通百姓就像一群羊,上不了肉案你侥幸,上了肉案你倒霉你奉献。
解构《水浒》不能不说李逵,天杀星李逵同志是个好同志,仗义、忠诚、杀人如切瓜。没有认识宋江前,李逵活得也不错,没事打个小牌,逗个小气,虽然失手杀了人但也被赦了,后来也一直没有杀人,顶多跟人开个仗啥的,当然也会挨揍,也会打别人,基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未曾再犯杀人的大恶。如果这样活下去,以百姓的视角基本就算是一个不错的人,至少比衙门里那些吃老百姓喝老百姓的官人可爱一千倍。戴宗作为牢子的一个小头,就没少勒诈犯人的钱财,李逵比戴宗要值得表扬。没有认识宋江前,李逵的小日子虽然不很如意,但是还算正常人的生活,自从跟了宋老大,就像魔鬼附了体,成为了老大的一把刀,忽然的就杀人如切瓜起来。自古老大爱什么样的小弟呢?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这样使唤起来方便,做点恶心事这样的'小弟也好糊弄。观《水浒》宋老大是彻底的把李逵玩惨了,名义上是其最好的心腹,其实宋老大是以李逵压剩下的那些兄弟的不平,这位把前任老大气死的大哥不是一个善类。在官场而热心结交江湖人物的宋江,其实是一个看透了官场险恶以及江湖所谓情义的人,用一点小钱“及时雨”,收买一些下作人物的心,没有比这更上算,江湖人物值多少钱,几两银子就是兄弟了。从晁天王被气死开始,梁山一群人众就有一部分看透了宋老大的阴险,(公孙胜的借故离开就是一个例子)接下来宋江基本就靠欺骗来凝聚众兄弟的心。什么天书、什么排座次、什么晁天王显圣……李逵是什么角色呢?替老大撑场子、帮老大树面子。打骂李逵树威。在中国,如果你在一个集体里面当老大,没有“李逵”这样的好兄弟关键时候撑场子树威信至少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老大。所谓对小弟讲义气,得看小弟得不得用,同样是土匪起家,朱元璋成功了,先前的哥们儿兄弟也就不是哥们儿兄弟了,大哥自然知道自己手下的小弟是什么货色,剩下的就是清除隐患,杀小弟而自保了。宋江侥幸没有成功,作者善莫大焉。借朝廷之手,杀得一百单八将十去其九,总算维护了伪善宋老大的面子。以义为幌子,以xx为幌子在中国向来是有传统的,但是幌子就像现在的广告那样,十分不靠谱,绚烂斑斓,徒有其表。一群没有多少情义的人而靠义字聚到了一起,搞笑的使人不明所以,可以看看这一大群,各怀心腹事,因为没得出路才绑到到了一起,至于义气,都是浮云,活命活得舒服才是真事。问题是,土匪也罢、官人也罢,聚到一起总是是活得很舒服,而散作百姓的,却总是贡献舒服。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常态。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聚起来的梁山好汉,最后死在了伪善的情义上。老大想做官都想疯了,最后只能弟兄们为老大垫背。而伪善的老大,临死前也没有放过自己的小弟,拉李逵一块共赴极乐,想必那边也需要小弟撑场子和树面子。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7
李逵是元末明初的《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半数以上的水浒戏是以他为主人公的。《李逵负荆》充分表现了李逵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勇于改过的精神。当他听到王林说女儿被宋江、鲁智深抢走,并拿出红绢腰巾为见证时,便怒气冲天地回山追查,对宋江、鲁智深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但当真相大白后,又马上负荆请罪。作者对这一英雄人物的刻画极为细致、生动。
元代水浒戏中最著名的还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小说成书在后,其情节可能直接采自本剧,这也是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与《水浒传》故事相符的一个剧本。剧中叙恶棍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鲁智深,掳走酒店主王林的女儿满堂娇。李逵下山闻知此事,勃然大怒,回山砍倒杏黄旗、大闹忠义堂,指斥宋江、鲁智深玷辱梁山名誉。后三人同去酒店对质,方知是歹徒冒名作恶。李逵深悔莽撞,负荆请罪,并协同鲁智深擒获歹徒,将功补过。
这是一出用“误会法“构成的喜剧,但并不是一味在“误会”上凑热闹,而是同人物的性格渗透在一起,矛盾的发展合乎情理。剧中的李逵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形象,他是非分明,爱憎强烈,忠于梁山的正义事业,为人坦诚豪爽而又天真鲁莽。作者用了较细致的笔法从不同侧面来描写这个莽撞汉子,使这个形象显得丰满生动。如一开始李逵听了王林的哭诉,又见到所谓“证据”,便怒不可遏,回到山寨不由分说便拔斧砍旗,又与宋江以脑袋为赌,立下军令状,显示他嫉恶如仇、火爆而不顾后果的个性;在下山对质的过程中,他因先入为主的成见,对宋江和鲁智深的一举一动都表示怀疑,好像很精明,却在这种“精明”中愈发显出他的.憨直与鲁莽,让人忍俊不禁;真相大白后,他懊悔起来,于是装糊涂耍无赖,以保住自己的脑袋;最终抓住了歹徒,他又得意起来,自诩为宋江、鲁智深洗刷了坏名声。戏剧中性格鲁莽的人物最容易写得简单化,《李逵负荆》却避免了这样的毛玻鲁智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粗中有细。就拿鲁智深救助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两个时辰等于4个小时,平时我们等公共汽车,5分钟都心烦气躁,而这个脾气火爆的鲁智深,却能稳坐台山一般,这份耐心却是值得赞佩。再说,鲁智深打了镇关西3拳之后,发现镇关西出得气多,入得气少的时候,采用的脱身之计更是绝妙,一句:“你这厮装死,懒得与你计较”,便顺理成章的逃离了案发现常其应变之快,让人赞叹。在梁山好汉中,鲁智深暴打不平的次数最多,而且他每次都送佛送到西天,从没有考虑不周,而留下祸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鲁智深是水浒中的第一好汉。而且,几乎说有的《水浒》的评论家,都给了鲁智深极高的评价。比如,金圣叹曾经说过“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说起李逵,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鲁莽。李逵的每一次出场,几乎都会有鲁莽的表现。而且李逵的鲁莽有些夸张,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李逵杀红了眼,“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这样的滥杀无辜,不得不使得英雄这个词,在李逵身上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水浒》中,还曾两次提到过,李逵把人肉烤来吃,这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使得李逵的形象变得有几分狰狞。难怪书中写道:“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
一般来说,鲁莽的人武功总不会达到至高境界,而李逵的武功更是不入流。但李逵和排名第97的李云、排名98焦挺交过手,结果是一平一负。在梁山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李逵就没有单条赢过有名有姓的敌人。可见李逵武功确实不怎么样。李逵的鲁莽,还体现在他对宋江的盲目服从上,李逵在梁山的实际工作其实是宋江的贴身保镖。他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而且对于宋江的话,李逵几乎言听计从。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逵混得了一个不错的排名,第22位。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8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这本书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展的过程。在那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李逵了。
李逵的身上,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宋江被发配江州时,吴用写信让戴宗照应。李逵当时正是戴宗手下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并成为好兄弟。当宋江被押服刑场杀头时,他率先挥动一双板斧,冲去救他。
在梁山的大小战役中,李逵大多是充当“先锋”的角色,他总是赤膊上阵,勇往直前。一阵黑旋风刮过,犹如一辆黑色战车奔驰。可见他对梁山事业赤胆忠心,万死不辞,奋战到底的战斗精神,他是一名“义士”。
在后来的阅读中,我忽然发现,这个动不动就抡板斧的李逵,他还是个孝子,一心地细腻的人。他上梁山后过上了好日子,便不远千里回到家中想把老母接上山想几天清福;老母亲年迈走不动,他就背着母亲走;为母寻水解渴,没想到老母为虎所害,他为母报仇,冒死杀死四虎。
李逵的性格里透着“直”和“真”的'天性,我很欣赏他这种超凡脱俗的自由心态。虽然他也有些小毛病,小不足,但这正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
我所认识的李逵,实实在在,不矫情,不造作,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一直保持着生命的自由张力和绿林好汉的野性。对朋友讲义气,对长辈重孝心,我希望我们生活中能有更多李逵这样的“忠孝”人士,那样的世界便也是“直”和“真”的了。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9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10
今天我有幸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说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可我不管,反正读者是我。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述了梁山泊108名好汉落草梁山,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看着一个一个的好汉加入梁山泊,我眼中出现了他们智勇双全的形象,在每一场战役中,我仿佛身临其境,合上书本,我的眼中已浮现出了所有的战役。
这本书里我记忆最深的一个人是李逵,众人都说,李逵是一个最为粗鲁又莽撞的人,而且我觉得,他野蛮却很单纯。李逵上梁山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所以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李逵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说来说去,李逵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所以,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所以说他单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虽然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上前来就是一个字——打,可最重要的是李逵有一种英雄气概,身上散发出一种仗义的豪气,而且我感觉他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可是,我们现代社会很少有这种仗义之人存在了。有一次,我陪妈妈出去散步,突然,三名骑着摩托车的男人冲过来,快速地抢走了钱包,妈妈大喊大叫,希望引起前面走路的几个男人的注意,可那几个男人只是冷漠地看了看我们,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我很气愤。如果当时李逵在现场,我想李逵准会冲上前去,大吼一声,提着大斧,朝那些人劈去。
《水浒传》中除了李逵还有许许多多仗义的人,自己去欣赏吧。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 11
李逵是《水浒传》里的一条好汉,人称黑旋风李逵,小名铁牛,是个粗人。自从他投奔梁山后,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要回家接母亲到梁山享福,好汉们没有阻拦他,李逵就直奔家乡。
李逵回到家里,看到他的母亲想他想得泪都哭干了,眼都哭瞎了,就立刻背起母亲到梁山去。李逵背着母亲一口气跑到沂岭,母亲口渴了,李逵就去找水。没想到,李逵找水回来的时候却不见他的母亲,李逵大吃一惊,是谁大胆偷走了他的母亲?他顺着地上的血迹,一直找到一个老虎洞,只见洞内的老虎正在残忍地吃他的母亲,李逵悲愤交加,举起大刀,劈头盖脸朝着老虎一阵乱砍。不知砍了多少刀,洞里的两只小老虎早已倒在了血泊中。这时,从洞口走进来一只母老虎,李逵用刀对准母虎尾巴底下,使出了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母虎粪门。由于同力太大,连同刀靶都到母虎肚子里了,母虎死了。接着,又跳出一只大虎李逵不慌不忙的砍中大虎颔下,大虎伤了气管,顿时死在岩石下。李逵就这样杀了四只老虎,但是他的母亲已经被老虎吃了一大半,看着可怜的.母亲,李逵心如刀绞,他含着泪把母亲的尸骨埋了,又大哭一场,哭声振破山岗,让人心碎。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李逵的一片孝心被无情的老虎断送了,是赤子的孝心让他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老虎,报了仇,同时也给附近的老百姓除了大害,李逵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传李逵读书笔记(通用14篇)08-10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12-03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篇12-03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通用34篇)03-27
2022年《水浒传》心得水浒传笔记09-29
[经典]《水浒传》读后感07-25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07-08
水浒传读后感07-17
水浒传读后感07-17
水浒传读后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