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合集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
那个大汉是刘唐,因富户晁盖说这个是他侄子,雷横便放过了他。很快,他们打听到梁中书要带十万贯珠宝路过这里,便找了吴用、三阮、公孙胜、白胜来帮忙。不一会,吴用便想了一条好计策。梁中书叫杨志、老都管、两个虞侯和禁军前去送礼。
到了黄泥冈,天太热了,于是众军汉在冈上休息起来。这时,冈上来了七个贩枣的客人,在这里休息。又有一个汉子挑着两桶酒来了。众军汉见了想吃,问价,共5贯钱一桶。众军汉正在凑钱,杨志不让他们买,因怕里面有。于是贩枣的客人先吃了一桶,付了钱,一个贩枣的偷偷在另一个桶里舀了一瓢,吃了,那汉子立马去夺,另一个又舀了一瓢,还没吃,便被汉子夺去,倒在桶里。杨志见没事,便买了一桶,15人分吃了。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2
在渊源流长的文化长河里,中国是世界东方文化渊薮,五千年灿烂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瑰宝。《水浒传》是这些瑰宝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水浒传》是施耐庵几乎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旷世之作。以北宋宋江起义为题材编写。成功的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如林冲、鲁智深、杨志、李逵……
读了《水浒传》,我仿佛身临其境,看见林冲棒打洪教头,杨志卖刀,王教头私走延安底等场面。其中有粗有细的鲁智深、义薄云天的杨志、豪情万丈的宋江等人物。
在这些性格万千的人物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宋江。宋东不畏权贵,一直与有权贵的人抗争,他不忍心看到农民们民不聊生,饥饿交加的场面,他恨那些有钱人仗势欺人,天天养尊处优,于是他召来一些英雄好汉,开始了农民起义。
《水浒传》是施耐庵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著作,这本书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与不屈不挠的高尚思想。用自己的毕生心血与精力写出了这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鸿篇巨著。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3
遥遥北宋末年间,何时狼烟?花满城楼!一百零八星宿归梁山,纳命天子不得应,终败世理葬污土。
曾阅《水浒传》一书,心绪跟着故事一路跌撞起伏。先遇宋江起义,也感慨民间疾苦终有人呐喊!后又见天下一百零八好汉上梁山,甚是快哉!以为北宋将亡,江山触手可及罢!再见宋江回朝廷招安,心中又是一丝拔凉,不得所以。被奸臣所害时,书也不剩几页,想也定是起义失败,再是一丝不舍,慢慢放下书回想着、思考着失败的原因,以为是奸臣嫌疑最大!但后来细读,才恍然大悟原因多种。
虽出身贫寒,但一百零八好汉定是潇洒!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震啸山林绰绰有余,但与朝廷军队对抗便是碰硬,只能惨败!这便是差距,从反抗开始就不能拟补的差距。即使吴用灵活,可谋权天下,终还是在贼窝里呼吸,无奈战局不是一军师可左右的!三国鼎立也藏教训,即使诸葛亮可借东风可算星座,蜀国终究是不复存在,这是历史,留给后人观望未来的影子。
内部实在是乱,虽都是一心对抗北宋,但由于宋江选择招安,又成了天子手中一颗棋子,是可坠星河也可重用国土的傀儡。后来更是犯下错误去讨伐田虎、王庆等在同一战线上的反北宋人士。最终不还是在江南被方腊打得可悲?
宋江深藏山林,封建思想也围绕着自身,整个团队目光更是短浅,如果当初没受招安,反过来与田虎、王庆、方腊等人结盟,那北宋的年号定会易主!
打江山靠的是势力与计谋,而不是山林好汉中的“义”,深陷这其中的“义”字去打下北宋,结局只能是失败。
“义”字当头,乃是行走人生的心态,可交友可碰杯,却万万不能夺取天下,为何?因为这字里太多拘束、太多情感。而战场没有感情,只有刀光剑影、和那被人赞颂的洒热血抛头颅,多讽刺呵!
当反宋好汉受到了朝廷荣华富贵的待遇时,当那梁山好汉去讨田虎、王庆等人时,当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被天子所掌控时,最终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时间给历史的安排,就像清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也是水纹的心情,那是留给蜻蜓思考的问题。
读完全书,轻呼一口浊气,我还得想着明天去那里温存,爬山虎的影子随着日落而落,书的故事随着时间走远而被人遗忘。
人物就像花,这段历史是屠夫,放出了血,染红大地,眼睛也该放弃光明,那我该如何去看待梁山满山的血花,一朵朵在风中摇曳欲落,一朵朵在后人眼中衰败。
心中收获着更多:朋友啊,你说,这小人物能成什么大事?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4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读完后,我被梁山好汉的正义凛然和他们情同手足的义气所深深感动。
这部书围绕这一线索,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们,聚义梁山泊,直至招安而失败的全过程,从这部经典的农民起义小说中,反应了作者施耐庵对朝廷黑暗和统治者昏庸的强烈的不满和愤慨。
《水浒传》中塑造了多位形象鲜明的好汉,比如一身正气,视死如归的鲁智深、李凌,他们豪爽粗狂却不失风度;待人诚恳、正气凛然的宋江和卢俊义;勇猛异常的关胜、董平等,几乎没人能与之匹敌;吴用和公孙胜的计谋与智识也令人惊叹,像这样性格的鲜明人物还有许多。
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我对花和尚鲁智深印象颇深。为什么他叫花和尚呢?因为他身上纹了许多纹身,他还特别喜好喝酒,但是这只是表面,实际上他是一位重情义、重义气、充满正义感的英雄。虽然性格豪爽粗犷,却富有智慧,而且胆大心细。在打死镇关西后,他不慌不忙不像别人杀了人就跑,而是指着镇关西骂“你诈死,别以为洒家不知,等会儿洒家再与你理会”,然后从容不迫地离开;放走金老汉时还拿条板凳坐了两个时辰,估摸人走远了他才走,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胆大心细;在史进去打抱不平被抓后,鲁智深暴跳如雷,拎起禅杖就要去杀知府,却被识破,又被抓了起来,面对审问时,他又充满正气地说:“我就是来救人的,既然被抓,无须多问,只杀便是!”
这充满气概的言语让我为之倾倒。他的正义和舍己救人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5
近日,我读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未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是家喻户晓。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正是抱着“天下同为一家人”的信念,共聚梁山,武松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吴用、晁盖、阮氏兄弟等人;兄弟团结一心,同甘共苦。兄弟之间情这么深,怎不称为英雄?而且梁山泊的英雄好汉还高举着“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英雄好汉们嫉恶如仇,除暴安良,人们个个夸赞。他们为了除暴安良,铲除了百姓们的一个又一个障碍;扫平了曾头市、三打祝家庄、二退高老贼……一部《水浒传》的英雄史诗,勇往直前。可是梁山大业毁于一旦。读到这我就不懂了,也有点遗憾。高俅为杀掉梁山好汉,让他们反动派厮杀,所以梁山好汉伤亡惨重。
《水浒传》不仅是中国长篇史的开创者,也是此后描写历代起义的章回演义体小说都未能达到的光辉典范。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6
我暑假里看了许多书,其中最爱不释手的就是《水浒传》了。
《水浒传》这这本书是由著名作家施耐庵写的,书中写了梁山泊108将由上山到对抗朝廷再到被奸臣所害、隐归山林的事情。我认为梁山好汉落得如此下场全是因为朝廷奸臣所害。
书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和奸臣高俅、蔡太师等人的神态、动作都描写的惟妙惟肖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我最喜欢《水浒传》中的武松,因为他十分勇猛三拳两脚就可以打死一只大老虎,他还十分讲义气他哥哥武大郎死了,他不顾自身安危,为武大郎报了仇。武松看到任何不平事都会打抱不平,因此他和鲁智深成为结拜兄弟。
《水浒传》向读者们展现了那一百零八英雄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伸张正义,让人不禁赞叹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的不凡气概和宁死不屈的精神。
《水浒传》中的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比如不可以出卖亲人、朋友,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竭尽全力帮助,还有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7
《水浒传》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名著,是我国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与《水浒传》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戏曲家,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等一些剧本,而且还有小说的著作,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水浒传》是施耐庵的合著,《水浒传》这本书是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各路英雄好汉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在《水浒传》里是以一个“义”字写的,在《水浒传》一共有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为兄弟,都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助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在《水浒传》里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写了每个英雄好汉被当时的朝廷的腐败和黑暗,被逼上梁山起义反抗,这本《水浒传》里写了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是十分地精彩,写出了每个英雄的起义的原因,其中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和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两回最让我深刻,而且这本《水浒传》读了之后,令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与知道了在古代的英雄故事和那时的朝廷的管理十分腐败。
在那两回里是写了武松在张青的照顾下,管待了三天,最后武松再辞了要行,张青要和武松结拜为兄弟,送来十多银两,在出门前,武松只得洒泪别了,去路投孟州来。来到了城里,直至州衙,武松却被发本到处牢城,公人带武松到单房里,武松自到单身房里,早有十多个一般的囚徒对他说道:“好汉,你新到这里啊……都是对他说怎样讨好那些官兵,如果不讨好那些官兵就会有怎样惩罚。但武松在那里却被款待了三天,武松被囚犯对他说的话忍不住了,要见他们的首领,最后施恩接见了武松,对他说了对他款待的原因,是有事情要请求武松,所以十分热情地款待武松,让武松回复元气。接着武松和施恩就去天王堂,让武松证明自己的状态了,武松一个人把三五百斤石头抱了起来。接着武松就以一个“义”字去为施恩帮忙了,而且还显出打虎的威风,来打翻那厮盖世的英雄。
啊!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知道了水浒英雄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黑暗的一面,一个人在世上都是以一个“义”字来为朋友帮忙,而且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关爱和一份及其重要的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水浒传》里写出了一个义气和当时朝廷的腐败,在《水浒传》里的英雄都是十分地勇敢,而且十分讲义气,只要说过帮忙就会尽心尽力地帮忙,不会像当时的朝廷一样要什么奖赏,令到当时的社会腐败,在我们社会中一定要互相帮助与互相关爱,才能让社会充满爱呀!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8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水浒传》。在夜深人静的台灯下,我津津有味地读着《水浒传》,读着读着,这本书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者我。
《水浒传》中讲述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有聪明过人的“智多星”吴用,有力大无穷的“花和尚”鲁智深,还有胆量非凡的“行者”武松,他们各个身怀绝技,武艺绝伦。但我最喜欢“小李广”花荣。
提起花荣,我不得不佩服花荣大闹清风寨。那天晚上,宋江怒犯了清风寨寨主,只得逃到朋友花荣的家里,寨主派人到花荣家里把宋江捉来,而此时,花荣已身穿金甲,手持红缨枪,大步走向门口喝道:“还不快走!”说完,拿出一支剪搭上弓“嗖”一下子射中了一个军士的头盔,不偏不斜,正好射在红圈上,那个军士吓得半死,只得撤兵。
花荣射箭的本领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难道是一天练成的吗?不,不是的。花荣练箭要好几个月,他在练的时候心很静,手很稳,眼又看得准。他天天如此,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猛然间,我想到了学习,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呢?惟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我现在练毛笔,但是每当练时,总练不好,一会儿太用力,一会儿写偏了,写得字不像字,随心所欲,正要灰心时,老师对我说:“心要静,手要稳,眼要看得准。”以前我不知道,这个道理,老师说我也不听,现在我知道花荣的剪术背后有很多奥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习上,我们也要认真,学本领学做事,都要刻苦,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水浒传》就像一口良药,治好了我的灰心病,又像一股清风让我清凉,我喜欢看《水浒传》。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9
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我的心灵一直被那一百零八个好汉的行侠仗义和打抱不平所震撼。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深山起义,由盛转衰,曲终人亡的故事。
书中有忠义两全的宋江,性格刚烈的武松,见义勇为的鲁智深,还有足智多谋的吴用,他们在我眼里都是忠义的化身。
我也很欣赏李逵,但李逵他颇有些拗,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发火,总是和人打架,给宋江等人惹事生非,但是他身上有股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精神,愿意为自己的兄弟豁出性命,就是这种精神使我大为感动。
书中我更欣赏的是吴用,足智多谋,他曾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醉了青面兽杨凌,巧妙地夺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我要向吴用学习,做一个聪明的人。
读了这本书,使我非常敬佩梁山好汉,也使我懂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本百看不厌的好书。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0
我最敬佩的是鲁智深、武松、林冲。鲁智深被逼上梁山,不是现实对他的迫害,而是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结果。鲁智深是个粗鲁人,他一身好武艺,本来他可以“逍遥自在”地做他的提辖官,然而他不能忍受现实社会,他震怒与镇关西的横行霸道,因此拳打镇关西,把镇关西打死了;出家后又大闹五台山,去东京的路上又打了周通,瓦罐寺内杀了几个恶道士。后来听说林冲娘子受了欺辱,鲁智深却“怕他甚鸟”,大闹野猪林,到二龙山落草。他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之举令人赞叹,这种正义之感在今天也是应该学习的。
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指引高俅之子偶然看上他的妻子,于是一连串的厄运边降到他的头上。先是诱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野猪林险些被害,随后被火烧草料场。林冲忍无可忍才出手反击,杀死奸佞小人,反上梁山。在这段经历中,他最初忍气吞声,想着有一天还他一个清白,可最终还是被逼无奈。林冲到梁山后表现得勇敢、坚决,一腔怒火压在心中。他的“忍”性可以说是最强的了,这种忍性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是提倡的,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武松,嫉恶如仇,一身本领,“打虎”、“杀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他的智勇,他的豪气,属于有勇有谋之人。
“替天行道、除霸安良”是水浒英雄的理想,可后来“招安”的思想使他们逐步走向了败落,有点可惜。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1
此文讲述了:北宋末年封建时代以宋江、吴用为首的一支起义军队,从发展壮大到招安投降再到后来的为国杀敌,最终走到死亡的全过程。
此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艺术构思的精巧,还在于其塑造了108个色彩鲜明的人物。有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率直忠诚的李逵,刚烈正直的林冲等等。他们劫富济贫、行侠仗义、英勇无畏、乐善好施真可谓各有其形,各有其情,各有其韵味。因此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目前它已在世界广为流传。在日常生活中,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人们通常会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尽管人们的内心不甘于此,但是他们毕竟没有付诸行动。而梁山好汉却是另一种形象,他们的这种精神一直让世人所向往。《水浒传》问世几百年间广为人们所赞许,可见其巨大的文化魅力。这不但传承了经典,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阅读《水浒传》我们仿佛走进一个豁达粗犷的世界。中仿佛在品尝一杯千年的老酒,也好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画。令你沉醉于其中,使人浮想联翩,十分美妙。尽管如此,也有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其中宋江私放晁盖无视法律显然违背了如今的道德法律,再者宋江招安使得他的大部分弟兄不是死就是伤。他们聚在一起就是因为“忠义”二字,然而死也是死在“忠义”之上。真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虽然他们的这种行为如今我们不提倡,但是他们的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推崇的。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2
不必说宋江和柴进的仗义疏财,单说李逵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就足以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都拥有一份令人敬佩仗义。他们都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在所不惜的勇气,实在令人动容。
我试想,假如让《水浒传》的英雄豪杰来到现代社会,应该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吧?因为,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但是思想却在大后退。因为这个社会太多勾心斗角,人人尔虞我诈,时刻生活在担心被别人算计的阴影下,导致他们都将自己的心重重地裹上蚕茧。那种仗义出头的气概大概早已被他们埋到心底最阴暗的地方了吧。他们从不像这些绿林好汉般掏出心窝来跟你做兄弟。所以他们不相信好汉们会真的待人真诚,疑心稍重的人还可能误会成他们别有用心,口蜜腹剑,其实是想加害于自己。
《水浒传》,绿林好汉的那种分甘同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现在已经消失得荡然无存了,没有人会再带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去帮助别人。即使是朋友有难,需要帮忙,他们也要经过久久考虑,才决定帮不帮。在街上看见需要帮助的人,也只是冷眼相看,一副“事不关己,己不留心”的漠然的样子。我还记得有一则新闻,令我记忆犹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上,路上的行人只是看热闹般的围观,还有的打电话报警,竟没有一个人下手去扶起老太太!他们都怕如果自己去扶起老太太,就可能会被人冤枉是他推倒老太太。那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帮老太太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受伤,或者扶老太太坐起来的吗?他们都只顾着自己,难道这不是”人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典型社会写照吗?在别人困难时,第一时间就想到自己会不会被连累,也未免太过于自私了吧!谁能像史进对待素不相识的王进那样呢?要整治的不仅是人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心态,改变人们的素质!
罗夫·瓦尔多·爱默森说过: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若果帮助了他人,自己也会获得一份满足感,不要再做无谓的看客了,不要再做冷眼旁观的路人了,挣脱自己心中的蚕茧,破茧重生,当别人有难时,不要吝啬自己的热心,学会像《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做一个正直不阿的人吧!这就是我看完《水浒传》之后的感受。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3
在暑假里我看过很多书,比如:《十三岁的故事》、《红葫芦》、《水浒传》等等……,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水浒传》。
《水浒传》这本书,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和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成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围绕两个字来写的,那就是忠和义来写的,“忠”即是对自已的祖国,对自已身边的亲人,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当时的朝廷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能做得到“忠”这个字。但是,却很少有人做得到“义”这个字。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是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是为了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真诚与爱心甚至用一个人的生命去书写。记得有一次早读课,老师突然要查完成作业的情况,我的好朋友小良没有完成作业,很快就要到学习委员查作业了,小良急得团团转,我一拍胸脯说:“没事,抄我的吧,快点就不会被发现了。”现在想来,那是“义”吗?真正的“义”怎么可能作弊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做得到,但求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是真正的肝胆相照!
《水浒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忠”和“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觉得“忠”和“义”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4
《水浒传》是我国优秀长篇小说,答曰成书于元末明初,与同期的,《三国演义》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和故事确有历史事实,只是内容多为后人创造。它依据的历史便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的农民起义。宋末元初,水浒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说书人讲诉的重要内容。到了元代,水浒戏里的人物便由原来的三十六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零八人。,《水浒传》正是在综合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等基础上定稿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冲因为他有很有礼貌;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宋江,因为他有正义感……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5
《水浒》作者虽然并没有着重叙述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他只把高俅“发迹”和宋徽宗结合的一段故事,安置在长篇结构的开端。作为全书的引子。然而,高俅和宋徽宗结合的简史,正是宋代封建统治集团腐烂生活的写照。它预示了在以这样一个皇帝和这样一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宠臣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狼狈为奸的统治下,人民将陷入怎样一种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里去。此后,在《水浒》故事情节的发展里,高俅一直是作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出现的。不仅林冲,杨志、鲁智深,是直接由于他的迫害逼上梁山的,而且贯串全书,高俅始终是作为水浒起义军的镇压者而展开活动。可见,安置在长篇结构开端的高俅的简史,也部分地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历史生活的面貌。
当然,在《水浒》的故事情节里,水浒义军起义的宏大的历史背景,并不只是通过这一特事件而展开的,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遇,向整个社会伸展开去,描绘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显示出不同阶层的人物,怎样在他的被迫害的独特的遭遇里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水浒梁山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农民,这里面有渔民、流民、城市贫民、手工业者、猎户、小商人,也有下层的知识分子、行脚僧、流浪江湖的道士,封建官僚和军事机构中的小官吏、小军官,甚至有不少中小地主也参加了这支起义军,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以及贪心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种种欺凌和压迫,是怎样地遭得普通人民以至于中产阶级都生活不下去,而只有铤而走险了。这幅通过艺术形象的活动而展开的广阔、复杂的社会画面,是多么生动地向读者揭开了这个历史时期的全部生活面貌。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01-10
水浒传名著对联11-20
读文学历史名著《水浒传》有感09-16
读名著水浒传的读后感10-27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5篇01-10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15篇)01-11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精选15篇)01-12
读经典名著《水浒传》有感精选15篇01-12
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01-06
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 写水浒传的读书心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