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优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水浒传》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水浒传》有感1
说到《水浒传》,其实我最早接触的是《水浒传》系列的电视剧,那个时候我的年龄尚小,还静不下心去读书,当时电视剧演的很火,就傻乎乎地跟着老爸一起看,能记住的也只有寥寥几个人物。
小说《水浒传》是我后来才看的,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我看的还一直都是连环画版本的《水浒传》,而且看的津津有味。
直到五年级我才算正儿八经的把这本名著从头到尾好好的读了一遍,才发现文字版的远比连环画版的有趣的多,后者的配图大大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看多了不免无味,前者则可以无拘无束的幻想,那些将士们的英姿给我们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水浒传》中最引人入胜的是那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入云龙公孙胜的.魔法令人闻风丧胆;浪里白条的张顺水性奇佳……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是勉强凑齐的,为的就是凑齐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如果有多少写多少,那这本书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更是少了108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在塑造人物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
令我在意的还有《水浒》的历史记叙,虽然它是神话故事,可它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的社会作了一个奇妙的解剖,试想,如果人民生活舒坦,那怎么会有一百多个好汉奋勇起义?如果天下太平,那金朝来干嘛呢?如果军队丰衣足食,那何必招安呢?
所以,《水浒传》不仅是小说,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史书。
读《水浒传》有感2
第一回讲的是: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
从这个故事看出,当时的太尉胆小怕死,不听劝。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是多么昏暗,竟用这样的人当太尉!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只见参政文彦博说道:“此刻瘟疫盛行,伤损了很多军民,期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祷求消天灾”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去龙虎山请来了张真人。然后命洪信为天使,张真人亲自将丹昭付与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张天师。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带了数十人,上了驿站。走啊,走啊,他们走到了清宫前,里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问住持:“天师住在何处”住持说他住在龙虎山顶,这位祖师虽在山顶,但道行十分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十分难见。太尉听了便问:“那怎样样才能见到天师”“要斋戒沐浴,更换衣布,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诚,白走一趟”太尉都已准备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虫、大蛇都没将他吓退,天师见他有诚意,便没等他爬上山顶,就已去了东京,祈禳瘟疫。过了几天,洪太尉明白天师已把瘟疫消除了,兴奋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众多人士去游山。走了许多地方,最终到了“伏魔之殿”,上头有许多大锁、封皮。洪太尉不
听真人劝告,将锁砸开,封条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我感觉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值得表扬的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评的地方是他不听别人劝告,酿成大错。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点,而避免他的缺点。
读《水浒传》有感3
读完《水浒传》一书,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隻有两个字:忠,义。
义,可以解释爲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爲了正义,爲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爲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爲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隻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作爲祖国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的后代培养成爲新一代人才,以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爲更富强昌盛的国家。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水浒传》有感4
鲁智深号称“镇关西”,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使用的兵器是六十多斤的禅杖,使用时虎虎生风、锐不可当。
鲁智深因为侠义好打抱负平得罪了官府,他只好到东京大相国寺。禅师让他去看管菜园,菜园在鲁智深没去之前,是一个老和尚看管,菜园的.蔬菜经常被附近的士兵和二十几个无赖偷过。鲁智深来后,二十几个无赖就聚在一起商量,怎么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就捧着一些果、酒、肉来敬献鲁智深,并设计在粪池边来给他吃,鲁智深走过来无赖张三、李四想把他掀翻到粪池里面,可是鲁智深三脚两腿把张三、李四踢进了粪池众无赖非常佩服他,鲁智深大笑说“:我的武艺更加了得。”鲁智深叫人添了酒、菜搬到了大槐树下大家越吃越高兴。这是在杨柳树上一只乌鸦叫了起来,无赖们说乌鸦叫的不吉利,然后鲁智深走到了杨柳树前脱下上衣,借着酒气,双手抱住了树身,使出浑身的力气拔了起来,众无赖都很佩服。
鲁智深竟然把一棵杨柳树连根拔了起来,果然真力大无穷,让人很佩服他。由此可见,鲁智深也是一名有勇有谋人,虽然他的外表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光有力气没有脑子的人,但是实际上他不是。所以,在水浒这本书中,他也是一位能排得上名号的人物之一。
读《水浒传》有感5
那个大汉是刘唐,因富户晁盖说这个是他侄子,雷横便放过了他。很快,他们打听到梁中书要带十万贯珠宝路过这里,便找了吴用、三阮、公孙胜、白胜来帮忙。不一会,吴用便想了一条好计策。梁中书叫杨志、老都管、两个虞侯和禁军前去送礼。
到了黄泥冈,天太热了,于是众军汉在冈上休息起来。这时,冈上来了七个贩枣的客人,在这里休息。又有一个汉子挑着两桶酒来了。众军汉见了想吃,问价,共5贯钱一桶。众军汉正在凑钱,杨志不让他们买,因怕里面有。于是贩枣的'客人先吃了一桶,付了钱,一个贩枣的偷偷在另一个桶里舀了一瓢,吃了,那汉子立马去夺,另一个又舀了一瓢,还没吃,便被汉子夺去,倒在桶里。杨志见没事,便买了一桶,15人分吃了。
读《水浒传》有感6
《水浒传》里面共有108将英雄好汉。他们分别是:鲁智深、武松、吴用、林冲、李逵、宋江、杨志……。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声声鼓角铮鸣的乱世回响,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多少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它是一部多么美妙的史书,描述了数不尽的英雄故事。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武松打虎。武松的绰号是行者,他的'故事有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等等。他行夹仗义,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武松打虎主要讲了武松在小酒店里喝醉了酒,店小二告诉他,山上有老虎不可独行。武松信其言,独自上冈,不过而真遇到了这只花皮“大虫”,武松一惊,酒多做冷汗出了。他善于观察,经过一番博斗之后,终于抓住了老虎的弱点,打死了“大虫”,救了自己,也使自己名扬天下。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遇事要冷静沉着,善于观察,抓住对方的弱点,才能击败对方。
这就是108条好汉“替天街道”的故事,这些好汉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街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惩恶扬善。
看了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要认真仔细,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认输。
读《水浒传》有感7
《水浒传》,这部传世经典,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后我颇有感悟,我更感受到一百零八位好汉们无悔。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第一,它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挖出农民起义的根源。书中的高俅,是个不务正业破落户子弟,紧紧踢得一脚好球,就得到皇帝的赏识,没过半年,就当上了殿帅府太尉。于是他开始依仗皇权,开始迫害忠良,与蔡京,童贯相互勾结。他们几个人开始狼狈为奸,又把持朝政,无恶不作,而且书中的大官小吏,全是他的狐朋狗友,他们一起残害百姓,使得人民暗无天日。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真可谓“官逼民返,民不得不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这场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这么腐败的朝廷,必定会被推翻。但宋徽宗却被蒙在鼓里,这让我想起历代王朝的宦官与外戚交替政权,最终必定没好下场。
第二,《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很成功。如豁达鲁莽的鲁智深,他爱打抱不平,但又考虑后果,深沉稳健的林冲,情深义重。本领高强的武松,为哥哥武大郎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然后去自首,可见武松十分重情义;单纯狂野丶有孝心得李逵,看到自己的母亲被老虎吃了,便杀了一窝老虎;还有足智多谋的吴用等,这些好汉英雄集正义和公理于一身,疾恶如仇丶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丶伸张正义丶惩恶扬善。个个栩栩如生丶活灵活现。
第三,小说还生动细致描写农民起义如何由个人的零散的反抗到小规模的联合抗争,直到形成强大的起义队伍,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聚集梁山,在聚义厅前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第四,《水浒传》写出了起义的悲惨结局,揭示了失败的原因。宋江上山以后,因为他乐善好施,生性善良,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本想梁山好汉能就此替天行道,行义天下,可谁知朝廷的一纸招安文书,让宋江不顾众英雄反对,一意孤行,扛起“顺天”“护天”的大旗接受招安,为朝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也因此付出惨痛代价,断送农民的前程,酿成梁山英雄好汉的悲剧。
最后宋江还是死在高俅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俅杀死了他碍眼的好汉,能开始他接下来的计划。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全是好样的,他们也希望为国效力,死而不悔;他们也希望杀奸臣,让老百姓不再受残害;他们更希望干一番大事业,让天下统一,百姓幸福,但他们却死于沙场,死于奸臣之手。但他们相信,一定会有人替他们做。整本书告诉我他们无悔!
读《水浒传》有感8
北宋末年,各类英雄好汉帮老百姓除大小汉奸。《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民反是被官逼的”这一线索开展情节,写了一群不堪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每一个故事的高潮,都紧扣我的心弦。如“拳打镇西关”,“武松打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无穷的。在书中,我领略到一百零八个好汉赴汤蹈火,两胁刀插的那种情义。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在不同地方的经历,描写从小而成大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民反是被官逼的”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作者站在被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精神。三十六罡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勇星大刀关胜,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天巧星浪子燕青等等。《水浒传》真不亏是四大名著之一啊!作者写下这些好汉的故事非常不容易,打听,目睹等等,他写下这些故事是希望每个人都是好人,做坏人是有坏报的,而好人是被赞扬的。让我们一起学鲁达,雨宋江,花荣,梁山泊等人做好人吧,做好事吧。
读《水浒传》有感9
说起这五回,就不得不说说一说第十六回,如果没有着一事件就不会引发识林冲上梁山这一切事件了,在这一回里我最佩服的是吴学究的智慧,刘唐、三阮的`勇猛、公孙胜的变通。最重要的还是晁盖的领导作用,为以后
的天罡三十六地刹七十二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俗话说“咬文嚼字”不知大家看到了没有第十六回第一首诗中藏“金箔聚会,豪侠芒动”的字样。正应智取之本。为此我感觉施耐庵的才学以至顶峰。
读《水浒传》有感10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和施耐庵。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故事,成功的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行侠万里的绿林好汉形象。一百零八位好汉,性格迥然不同。李逵的粗鲁莽撞,鲁达的粗中有细,武松的勇猛利落,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这本书还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景观。
读了这本书,我很有感触,这真是一部历史巨作,不愧为四大名著,作者把文章里的人物写的写得惟妙惟肖,很生动,一共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通过一些事情体现出那些好汉的性格特点。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我最喜欢晁盖,因为他在被毒箭射中的一瞬间,还不停嘱咐宋江管好梁山,他很有英雄气节。而最可以令我们学习的是英雄们的忍让、勇敢、谦恭与智慧。我认为它成为四大名著的一项理由是把每个人物的相貌、性格与特点写得很真实。
我喜欢这本书,更喜欢故事里的英雄豪杰!
读《水浒传》有感11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间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泰半;而且我最喜好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原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本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比方浪里白条张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另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邪术,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一零八将是委曲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一零八星.我也不否定这点,可要是要是真的.有几多些写几多,那么不但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丧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水浒传的经典场面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头领杀退县衙之兵,去延安探求徒弟王进,与鲁提辖在渭州潘家旅店相遇。鲁达救助金翠莲父女,打去世郑屠。
第四回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半子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逃难。水浒传好词好句好段
鲁达晚不坐禅,饮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饮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吐逆,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读《水浒传》有感12
《水浒传》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末年宋江统领一百零八位好汉参加的农民起义的队伍,他们与朝廷斗争,开展的一系列起义事件。
我最喜欢嫉恶如仇的鲁智深。他原名鲁达,在当提辖的时候,路遇史进、李忠一起喝酒,正聊到兴头,有人啼哭,鲁达便询问事由,当知道是镇关西的欺凌、压迫后,他找到镇关西,三拳两下便把镇关西解决了。在杀掉镇关西后就一直逃亡,他在逃亡路上遇到了他曾经帮助的妇女,于是妇女家人把他安放在庙里,但鲁智深不一心向佛,每天喝酒吃肉,寺庙里的和尚忍受不了他,就把他交托于另一位和尚,让他管理菜园子。有一次一群小混混来捉弄鲁智深,他们上前搭话,把鲁智深骗到化粪池前面,有的拽、有的拉、有的'抱、有的推,用尽十八般武艺,但鲁智深纹丝不动,像一根柱子屹立不倒。忽然他把抱着大腿的人踢到化粪池里,把拉的人甩了进去,小混混们磕头求饶,鲁智深放过他们。第二天他们带上酒肉来伺候鲁智深,他听到乌鸦乱叫,就拆了鸟窝,然后抱着柳树,瞬间把柳树连根拔起,这就是“倒拔垂杨柳”的由来。
我还喜欢深明大义的宋江、足智多谋的吴用、智勇双全的武松、忠厚率真的李逵……,他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我赞叹不已,仿佛身临其境。他们有血有肉、重义疏财,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做斗争,坚持正义,追求光明。
读完《水浒传》,我为他们的忠、义所感动,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他们用他们的正义来唤醒那些有志之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正直之人。
读《水浒传》有感13
读《水浒传》,不可避免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
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曾这样写道:“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文中的“操”,正是诗有“建安风骨”之誉的曹操。有人说他是枭雄,也有人说他是英雄,而我以为,曹操虽不见得是个完人,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应该算是英雄。同样,施耐庵笔下的李逵、武松、鲁智深、吴用等,也都是性格鲜明、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尽管他们也都不是完人,尽管他们有的鲁莽冲动,有的文化不高,有的武艺稍弱,但他们依然个个勇往直前,在一次次济困扶贫的义举中,显示出高尚的品格和纯朴可爱的个性,尽管梁山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在人们的眼里,他们也未尝不是英雄。
只不过,正像苏轼“世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梁山起义的时代虽早已成为历史,却依然有人津津乐道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在他们意气风发的时候赞一声“英雄”,在他们被招安散伙的时候叹一声“可惜”;当他们为百姓对抗朝廷时他们是英雄,当他们投靠朝廷封妻荫子时是狗熊。这世界果然还是以成败论英雄。但是,我觉得不然。
按我以前的理解,英雄,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因此,无畏赴铡刀的刘胡兰是英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是英雄;因此,为中国铁路事业奔波忙碌的詹天佑是英雄,为中国石油事业呕心沥血的李四光是英雄。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生命的价值重于泰山,怎能不是英雄!但是,世上有名有姓的英雄固然极多,但是默默无闻的平常人中就没有英雄了吗?也许,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他们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没有史家为他们作传,没有小说家为他们留名,但是,他们可能以自己的善良为人伸出双手,以自己的坚韧承受生活的不公乃至苦难,以自己的乐观扛起人生的重担……凡此种种,他们的人生也许谈不上什么成功与失败,但,他们同样是英雄,不是吗?
再者,有人说,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会弱肉强食的时代。是的,竞争使人类进步,社会进步。就如梁山起义,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振臂一呼,骤然集合起千军万马,而是由智取生辰纲开始,由几个人组成了第一批上山的队伍,缓慢发展起来的.;而这个发展,又是在与官兵的不断斗争中完成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现在这个时代,人的成功与失败不是一下子就能下论断的,但在这成败论人的时代,要想自己为社会接受,活出自己的价值,就不能害怕竞争,就应该不惜积极地面对竞争,执著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你也同样是自己的英雄。
故而,我认为,英雄不应该只有“成败”这一标准,但凡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正直与善良,活出自我,活出人生价值的,都应该是英雄!
读《水浒传》有感14
《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他在整本书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勇猛,却有些莽撞粗鲁的形象。
鲁智深在渭州的`一个小酒楼内与朋友饮酒聊天。突然听到有人在哭泣,闻声走过去。原来是一对父女正在哭泣,赶忙上前询问。一个叫镇关西郑大官人欺负了他们。一打听,他是一个卖肉屠夫。鲁提辖怎能袖手旁观呢?
只见花和尚“按”“踢”“踏”“提”一阵乱打,竟然把镇关西打死了!他当时都没有考虑后果就打上去,我觉得他这件事办的比较鲁莽。他大大小小也算是一个公众人物,发生这种事情后对他自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身为提辖,他并没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而是义气行事。这样就不利于官府来管理老百姓。从大的方面来说,他没有对国家社会和人民负责。从小的方面来说,他没有对自己负责。他是否考虑过杀了人,进了监狱,自己的将来怎么办?我认为他的做法不够成熟,有些欠妥。
他应该利用自己的职权、运用法律来维护金翠莲父女。
鲁智深身上有许多特征,有优点也有缺点。书中还有许多和他有关的故事,都十分丰富精彩。情节一波三折,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拿起书你一定会爱不释手。读完后你一定会收获不少,快去读一读吧!
读《水浒传》有感15
北宋王朝,末,一百零八位好汉无奈被官府逼退无路,便径上梁山。各路好汉终在此聚义集结,其编为,一百单八将。以呼保义宋江为首,宣战敌对山寨和地方恶霸,呼“替天行道”起义朝廷,这就是一场农民起义。
作者施耐庵,向我细说了什么是江湖,又向我述说了什么是豪客。一卷《水浒传》,让我目睹了起义英雄们的满腔热血与豪情壮志,以及那些绿林英雄们的江湖义气,但同时,这也让我深刻地思索到从这场起义折射出的当时的社会问题和起义失败的根本所在……
而我思索前头得到的便是,几度无奈,几多挣扎,奈何官逼,民后反之。在那个社会里,在那时的朝野之上,多少奸臣权倾朝野,手握重权却又腐败,尸位素餐。而高俅便是这股污流之中“最佳”的典范。他身为殿帅府太尉,却对自己的养子不加管教,反倒宠溺万分,纵容其养子胡作非为,甚至调戏林冲的娘子。他还次次与陆谦在背后设下圈套迫害林冲,活活将八十万禁军的教头逼上了绝路,才使林冲在山神庙外杀陆谦。更让我痛恨的是他的奸诈阴险,竟将水银滴在宋江与卢俊义赏得的御酒中,使得这两位好汉中毒身亡!令人愤恨。
可是我们再反观,替天行道的梁山泊实力强大而为何失败呢?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这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与不彻底。首先,起义顺利至成功将至时,宋江、吴用等头领不愿再继续做强盗与朝廷作对,最后低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奉朝廷之命东征西伐,受朝廷差使去镇压别处的起义造反者。其实宋江已经坐上犯罪集团黑老大的这把交椅,决定造反朝廷,碍于口号响亮喊的是“替天行道”,所以只反贪官与恶霸,最后又不得不继续臣服天子脚下乖乖地做顺民,才导致了梁山好汉们最终的悲剧结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妥协退步,是无用的,只有彻底地深掘根源,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脱。
【读《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水浒传》有感(经典)08-11
(经典)读《水浒传》有感08-16
读《水浒传》有感[精选]08-09
读《水浒传》有感(经典)08-15
读《水浒传》有感【精选】08-18
读《水浒传》有感【经典】08-18
(精选)读《水浒传》有感08-18
读水浒传有感06-13
读《水浒传》有感06-13
★读《水浒传》有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