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600字

时间:2020-10-27 11:01:35 童年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

  在读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之前,我先了解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高尔基出生在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

  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1】

  每个人都会有童年,有的童年是快乐的,有的童年是悲伤的,有的童年是困苦的,但是又有谁的童年向高尔基一样呢,他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

  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他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他的作品有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风格。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史时代,通过他的创作,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得到深动,深刻,正确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基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任何其他作家不能比的。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3—10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阿廖沙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阿廖沙去“人间”历练结束,讲述了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外婆及脾气暴躁,日渐破落的小染坊祖外公生活的童年时光。

  这本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族风俗。高尔基的这个作品有助于让读者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到了自己现在所处时代的和谐,所处环境的优美,所处家庭的幸福,使我懂得了我要珍惜现在的一切,等到以后失去后悔就来不及了。但是无论现在的条件怎么样,我们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生活,去学习,使得自己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不需要去苦苦哀求别人,从而去看别人的脸色,去受别人的折磨。

  同学们,赶快去阅读这本书,去吸收本书中的精华吧!我相信你们会获得更多的感想,从而对人生产生感悟。

  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2】

  前不久,我外甥女的女儿,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马鞍山给我寄来一封信,说是她所在学校最近布置一次作文作业,是和一位亲友书信往来。她在信中说是非常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希望我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我在回信中,谈起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的读、写情况,并向她推荐了几本儿童小说和童话,其中第一本就是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童年河》。

  赵丽宏的这本小说真挚、感人、亲切、流畅,是富有文学品质和艺术特色的优秀之作,可说是近些年儿童文学园地上难得的、可喜的收获。

  作者非常珍惜童年生活对自己的馈赠,永远保持孩子那种天真、单纯的心态。写儿童文学作品,一定要有童心,万万不能失去童心。保持童心、天真比富有天分、才华更重要,而丧失童心、天真比丧失才华更致命。童年生活的回忆给作者以天真、稚气、灵感、激情。正因为永葆童心和天真,才能在感情上、心灵上与当今的孩子息息相通。这是作为作家、诗人的赵丽宏,初次涉足儿童文学领域之所以能大获成功、赢得读者的奥秘所在。

  文学的魅力在于以情感人。《童年河》的作者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闪光的、动人以情的事物,在小说中着力表现了普天下少年儿童心灵能共同感受的感情,比如亲情、友情、乡情、同情心、悲悯情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主人公雪弟与亲婆(祖母)之间的祖孙情,与阿爹(父亲)之间的父子情,与牛嘎糖、小蜜蜂、唐彩彩之间的同窗情谊,以及对唐彩彩一家遭遇厄运的同情,都写得相当真挚、动人,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艺术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罗丹语),真挚确实比技巧更重要。

  作者注重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孩子的精神成长、心灵成长。从雪弟跟着阿爹到上海,舍不得离开乡下的亲婆,到亲婆把雪弟偷吃一个苹果的事揽在自己身上;从雪弟与同学一起用西瓜皮扔“疯老太”,亲婆明了真相后,执意要他去道歉,到他面对亲婆的去世,初次尝到失去亲人的悲痛,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雪弟在大人的呵护、点拨、导引、磨炼下,一点一滴地明白了待人、处世的ABC,在身心、品行上一天天地长大了。亲婆对雪弟的那份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坎上,成了他向上、向善前行路上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唐彩彩一家的遭遇和命运,也是帮助雪弟初步接触社会、面向人生、茁壮成长的一个阶梯。从雪弟喜欢闻坐在他前排的唐彩彩淡淡的香味,第一次走进彩彩家,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新鲜、陌生、神秘感,到他随班主任一起去给彩彩送课本,见到书房里一片狼藉,对彩彩将随父母“被遣送回乡”所引起的忧伤,我们真切地看到一个初涉人世、不明事理的孩子,开始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无法抹掉的时代烙印。小说中描述雪弟对家境清贫的牛嘎糖去不了大世界的同情,对和他一起救人的陈大鸭子和小鸭子的深情关切,请求谢校长让他们来上学……在诸多人际关系的描写中,一个单纯、善良、向上,在成长中的雪弟形象就生动、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3】

  《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小说中记叙了他亲身经历的童年。作者幼年时就失去了父亲。外婆带着他和他的母亲来到了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但外祖父家并不和谐,打打闹闹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他在两个成天不务正业,干尽坏事的舅舅身上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又从慈爱的外婆身上看到了真善美。他10岁就开始独立谋生,但再嫁的母亲受尽暴虐之后也去世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作者阿廖沙(即高尔基)的身影,他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炯炯有神的光,那应该是勇敢的光芒吧!现实的残酷使他过早的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回想起童年,儿时的自己有父母和家人爱着,疼着,身边有数也数不清的玩具,却还总是挑三拣四嫌玩具不够。却不曾想过曾经和我们一样拥有过童年,一样年龄的阿廖沙却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的童年缺少一个家庭应有的和睦,缺少一个孩子应有的欢乐。他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但却依然能够产生出他这样一个完整而坚强的人。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外祖父的打骂,周围人的厌恶吗?不,不是的。是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坚强而纯洁的心来面对生活,是因为他周围的一些正直、善良的人在无私地帮助、引导他向前,去突破黑暗生活中的冲冲困难。

  故事以作者母亲之死为结尾,从组后外祖父的那句“你还是到人间谋生去吧!”中,也暗示着作者真正苦难的日子将要来临,他要带着最后的欢乐到人间去了,而阿廖沙的童年也就此结束。

【有关《童年》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12篇)02-09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12篇02-09

有关《童年》读后感(通用7篇)05-31

有关《童年》读后感(通用5篇)04-10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集合12篇02-20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合集12篇02-20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通用12篇)02-20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精选12篇02-10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集锦12篇)02-10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汇编12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