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时间:2022-11-24 18:35:30 童年读后感 我要投稿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9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第十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9篇)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1

  一放暑假,我就爱上了这样一本书——《书香童年》。它讲述了一个个充满着童心的感人故事,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教训,有亲情的感动,让我感受到了一颗颗童年的心。

  童年的心是纯洁的。小男孩为了给亲爱的妈妈买一束花,而在寒冷的冬天努力寻找的身影。童心可以感动世界,可以融化冰冷。有着爱心的花店老板帮助了他,男孩拿着那束盛开的玫瑰花轻盈地离去。那天晚上,天空飘着洁白的雪花,正像男孩那颗纯洁的心,让我们在冬日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童年的心是天真的。天真的孩子相信着圣诞老人的传说。他年年都执著地给圣诞老人写信,汇报一年来的收获和希冀。大人们为了让孩子开心,为了不打破孩子那颗天真的心,妆点起美丽的圣诞树,把自己扮成了圣诞老人,在平安夜里,悄悄地走进了孩子的房间......童年的心是坚强的。年小的孩子悄悄地蹬起了自行车,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失败,但他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那坚强的心驱使着他们走向成功……童年的心有多高,在天真里,在纯洁里,在坚强中看童年……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2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这部书在我国,从五十年代起就是家喻户晓的大众读物。

  作品的主人公阿廖莎就是作家本人。这一形象不仅是高尔基早年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俄国劳动人民经过艰苦复杂的磨练后走向新生活道路的具体概括性意义的艺术典型。作品以高尔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生活为素材,涵养了作者从记事时候起,即四岁至二十岁的生活经历,也就是1871至1888约十八年饿生活断面——一段“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的童年。

  尽管这令人激愤和狂怒的童年以及身边这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阿廖莎并没有被这些黑暗的丑事的恶势力所压倒。因为在黑暗的现实中,还有善良、正直的种子,正是这些种子让他看到光明和希望。

  本书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即使在今天,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仍像春天的雨露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真、善、美、光明和希望的种子得以发芽茁壮。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

  高尔基的举世著名。

  在寒假很平凡的一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的.一行行黑色的字体起起落落。

  《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这一个故事,男孩阿列克赛的童年记忆从父亲去世开始,他目睹了母亲和外婆的悲伤,他们搬家来到外公家里,加入到一个嘈杂的大家庭中,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最好的伙伴茨冈也应为两个舅舅的陷害死去了,舅妈娜塔莉亚难产死了,只有慈祥、善良、乐观的外婆带给他些许温暖……,贫穷和争吵让这个大家庭四分五裂。当母亲因为婚姻的失败和病痛死去后,阿列克赛的童年也结束了。

  和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而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时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列克赛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的一幕又一幕,我们不知道被鞭子打的滋味,也不知道被赶出家门的滋味,高尔基小时候的环境那么恶劣,那么悲惨,长大了还写出了著名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幸福的童年。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4

  在暑假里,我读了《童年》这本书,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这本书大概意思是: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童年的岁月。在外祖父家里,阿列克谢、表哥、表姐和外祖母都受到外祖父毒打。然而庆幸的是外祖母对孩子的爱像一盏明灯一样伴随他们整个童年。也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她善良、聪明能干。

  在阿列克谢的童年,他在圣像作访当过学徒;在船上帮厨;在大街上做过脚夫;在工厂里锯木头;在花园里当园丁;厨房里做面包师……,尽管他非常努力地工作,也仅仅只能维持生计。而我们的童年,和阿列克谢相比简直太幸福了!在爸妈培育之下,我们学到了知识,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文化知识;在课外时间我们可以去玩耍;在假期里可以去跳舞、学书法……我们生活在富足的社会里,物质极大丰富,根本不用为生计发愁。所以,我们要珍惜如今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童年太幸福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再不努力学习,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逝去了,迎来少年时期。让我们珍惜童年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要离开我们了,要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吧!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5

  主人公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还有两个都叫的表哥。朴实、深爱着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6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还在继续……

  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7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书《童年》,它让我深深的感到羞愧,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与高尔基有多大的区别。

  阿廖沙四岁丧父,随着慈祥的外祖母来到祖父家,在这里,他认识许多东西,也看清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的外公,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与他相比起来,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幸福的;没有痛苦与斗争,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就从这一点上看来我们就与阿廖沙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拥有了许多,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间更好,更多想要的东西。

  我们以前一直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他们是自己避风港,从不自己在人世间闯荡,而他却是在每天残忍的,带着血腥味的生活中坚强,生存。然后,再离开。

  现在,我们要学会坚强,既使一次的失败也没关系,被人再多的指责你也没关系,我们要像艾文森那样,坚信自己不管之前的生活有多黑暗,不管自己的生命之花有没有盛开,不管漫长的冬天有没有过去,都相信属于自己的季节回来到,所以,我们也要努力,学会在生活中自己独立。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8

  读了《童年》,我知道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

  在高尔基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外婆把接到了外公家,外公经常打高尔基,母亲又离家出走。之后,高尔基新认识了好朋友茨冈,外公的染坊失火了,高尔基的好朋友茨冈被两个贪婪的舅舅害死了,高尔基很恨外公和两个舅舅,也为茨冈感到伤心。

  高尔基的童年很不快乐,而我们现在的童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去哪儿就能到哪儿。我们的童年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更快乐。我深感到高尔基的童年被贪婪、自私的外公打骂,幸好有一个善良的外婆的宠爱他,就这样被抚养长大,渡过了不幸的童年。

  看到高尔基的童年这么残酷,真难以想象他是怎么熬过自己不幸的童年的,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为了著名的作家。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今年也11岁了,当年的高尔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让父母帮忙,遇到不会的题还求父母帮忙,衣服都是父母帮着洗,事情与自己的心愿不一致会发脾气。总之,就是我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完《童年》这本书,我想,我要珍惜我自己的童年,试着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让父母少为我操心。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9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一个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努力得读书,准备孝敬辛苦的妈妈。

  童年这本书记载了高尔基儿时的一些故事,中间还夹着一点点的苦涩,还夹着做人的道理: 高尔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成才,真让我佩服。

  高尔基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数学。 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个题目考在班上的同学,题目是:“1+2+3+4+……+100=?”这可为难了很多同学,他们一个个都很着急,只有高尔基算出来了,等于5050。从此,老师不会再因为他们家穷而瞧不起他们,而是觉得他很有数学天赋。

  孔子说得好:“见贤思其焉。”我们要向高尔基学习。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相关文章: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10-19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11-23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11篇11-23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11篇)11-23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9篇11-24

童年小说第十章的读后感200字12-04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合集11篇11-24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汇编11篇11-24

《童年》从第八章到第十章的读后感(图)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