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3-07-05 08:12:14 童年读后感 我要投稿

童年读后感(必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读后感(必备)

童年读后感1

  自爷爷去世,老房子归他人,我就再也没有回到那里。那片像糖纸般包裹着我几乎整个童年的土地,是否还存留有我童年的痕迹? 那片广阔的棉花田还在吧?童年的我,一步一跳地跟在爷爷身后,突然被那么一片开着白色黄花朵的植物所吸引。爷爷说那叫棉花。呵呵,好温暖的名字!站在它们中间,摘下一朵。源于相信每一朵花就是一座宫殿,而那贪吃的虫子就是童话中的拇指姑娘。将花紧贴脸,又好似用脸去贴近花。感受到,那如密一样绵软的丝滑,我感觉自己里美更近了。有谁能告诉我,那些被我用稚嫩小手抚摸过的棉花,在近十轮风雨冰霜后,花瓣是否还留存我掌心的温度? 那条小河还是同样的清澈吗?酷热的盛夏,它曾是我天然的空调。坐在散发着浓香的青草芳香的岸边,让双脚接受溪水的抚摸、让双脚在水中荡漾,激起细小的水花,不时与水中鱼儿打个照面。拔根小草,学着村头那灵巧的妇人编小虫,却怎么也学不上,也不恼,再来一次。许多个静谧的.下午,便在双脚荡起波纹的推助下,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中悄然溜走,只留下一个惬意悠闲的身影镶嵌在飞逝的时光画册中。有谁可以告诉我,那片因为我而荡起波纹的小溪水,在风吹冰封后是否还有一圈属于我的涟漪?

  那个旧墙角的秘密还没有被发现吧?总在几经确定无人之后,将自己的小宝贝埋在那个旧墙角,仿佛害怕被别人拿走自己的一切。让我想想,里面应该有几片彩色的玻璃纸、一个酒瓶盖、一片扇形的树叶、一张写有毛笔字的小纸片——写着爷爷教我的第一个字,还应该有几颗从粮罐里偷出来准备喂小山羊的花生米……谁能告诉我,那个可怜的居于阴暗之处的墙角,在铁锹与砖石的洗礼后是否还能一样不少地保留我的收藏?

  那棵枣树还在结着栆吧,口中的甜味,仿佛从未消失;那片青藤还该四季常青吧,荡秋千的欢笑至今任存在耳边。

童年读后感2

  童年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阶段,我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而对《童年》的作者高尔基,童年是痛苦的,并且这痛苦也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童年》讲的是高尔基年幼时,爸爸去世了,妈妈又改嫁,高尔基一直由善良的外婆和凶狠的外公照顾着。外公只要发现高尔基有错,便会拿树枝抽打他;外公心情不好时,也常常殴打外婆。外婆却对高尔基百般疼爱:她常给高尔基讲优美的童话故事,保护高尔基免遭外公的毒打……高尔基还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财产大动干戈,用粗暴的言语互相指责。而且家里的女人永远是男人的出气包,她们一直遭到轻视,这显然是一个俄罗斯小市民家庭……高尔基十一岁时,妈妈因为肺结核而永远离开了他;不久,外公也破产了,他连寄人篱下的生活都过不了,只能自己养活自己,独立走上社会。为了生计,高尔基到处捡垃圾,偷建筑材料,在学校还被侮辱成乞丐。他只能边挣钱边学习,赢得了同学的`尊重。

  高尔基从小父母双亡,我却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他从小遭遇外公的毒打,我也没有。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然而我们还不满足,常常攀比来攀比去。再看高尔基,他穿着外婆的外套,破旧的黄衬衫和妈妈穿烂的皮鞋,一身五颜六色地去上学。同学们看到后常常笑话他,高尔基却更加努力地学习。我想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吧!

  我的童年很幸福。小时候我很调皮,有一次,妈妈送给我几条小金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我觉得小金鱼们只能横着游,不能竖着游,太不自由。于是我找到一个花瓶,把金鱼全部倒进去。看到金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我很兴奋。过了会儿,妈妈发现我一直盯着花瓶,就发现了花瓶里的金鱼,不禁哈哈大笑。我的幸福童年像一颗糖果一样,永远地埋在我的心中,我会一直珍惜它!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与高尔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们一定要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既然我们有比高尔基幸福的童年,希望我们能有比高尔基更成功的未来!

童年读后感3

  合上最后一页书,往事如过电影一般,在脑海里浮现,蓦然回首,我的童年,索然无味……

  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黑暗,残暴,恐怖,自私与贪婪的,如果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高尔基根本就没有实际物质上的童年,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童年。但在我看来,高尔基拥有童年,而他的童年比我们任何人的童年都要有意义!在他的童年中,他虽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挥金如土,不能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尔基才看到了与常人所不一样的世界,也确立了常人不一样的人生目标!

  而在当今社会,我们既无法享受快乐,也无法像高尔基一样,在生活的磨练中得到成长。我们就像一条条无助的鱼,日复一日地游弋在无边的题海中。甘罗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典范为后世的父母们所津津乐道的。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步甘罗的后尘,希望他们少年老成,光宗耀祖。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童心,缺少童趣的.社会,这里缺少晶莹剔透的童话故事,这里没有浪漫与唯美,没有诗意和趣味!

  我们的生活单调而枯燥,从早到晚,就只知道学习。心中那个五彩的梦开始渐渐变得暗淡起来,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也渐渐淡漠了,刚刚开始的花季也变成了灰色。童年在我们眼中被曲解,我们所谓的“童年”就是游戏机、肯德基、阿迪达斯,那些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常常坐在窗边仰望星空,双手托着下巴,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我们的孤独。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很遗憾,我们的童年既不像童话,也不像童年。

  我们是一群没有童年的孩子!

童年读后感4

  我看过许多的书,有:三国演义、简爱、捣蛋鬼日记,九十九个成功育心的故事等等。如果你想听听我和书的故事,就“王母娘娘开蟠桃宴—聚精会神吧!

  周末,我在家里闲得无聊,就想找本书来解解闷。于是,我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高尔基的《童年》来看。以往我看书都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就再也不翻那本书。可是刚看到几页,就被里面的情节打动了,便忍不住多翻了几页。看着看着,我有点同情小时候的高尔基。他才那么小,就承受那么大的`压力:被家里人欺负、被家里人打,想看书的时候,就只能偷偷的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看,如果看见了,就要被打,唉。如果我生话在那个年代,肯定也会像高尔基那样被大人们虐待,不过幸好我生活在21世纪,哈哈!我暗暗庆幸自己生活在21世纪。看看我们,丰衣足食,不愁吃不愁穿,多幸福啊,而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犯错了,向爸爸妈妈发发嗲,就蒙骗过关了。生活得像个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上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考上北大的大学生,20几岁了,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连日常的事情都不会做,早上吃饭的时候,鸡蛋都是妈妈在剥,记者问他:“你为什么不自己剥鸡蛋呢?”而他却很淡定地说:“我不会剥鸡蛋。”听到这里,我不仅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人了,连鸡蛋都不会剥,那他考上北大清华又有什么意思呢!看到了高尔基的童年,和想起了电视的报道,突然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他们干干家里活,让他们不要那么累,在有生存能力的情况下也要好好学习。在高尔基的那种艰难困苦下,还是那么好学,成了大文豪,所以,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童年》这本书个我很大的启发,我建议大家也可以看看,里面的内容可真是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特殊的童年《童年》读后感(通用21篇)08-02

阿廖沙与90后的童年——《童年》读后感09-01

精选童年的读后感09-01

童年读后感06-12

《童年》读后感06-12

童年读后感经典10-19

童年经典读后感11-08

《童年》读后感10-26

童年读后感06-02

《童年》读后感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