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3-07-11 16:14:29 童年读后感 我要投稿

《童年》读后感[共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读后感[共15篇]

《童年》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个传奇故事令我感触,苦肉计、空城计、王允巧施连环计等都让人拍案叫绝。

  我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壮举之一,令我挥之不去。

《童年》读后感2

  《童年》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主要描述:

  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祖母爱他,外祖母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祖母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面对痛苦的生活。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小说形象的描述当时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的艰难困苦,写出的当时社会的黑暗!

《童年》读后感3

  今天,我翻开了《童年》这本书,我看到了“第一章”我最喜欢的读这一段。

  外祖母轻轻地握着我的手。她胖墩墩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鼻子上皮肉松弛,让人觉得非常好笑。她穿着一身黑衣,而且哭得很特别,似乎好练的陪着母亲哭,她浑身颤抖,拉着我使劲儿往我父亲身边推。我咧着身子,硬是不过去,因为我不想看到爸爸这样。

  通过这一段,我知道了他不想见爸爸那样,但外祖母硬让我过去。我还知道了作者很详细的写了外祖母的样子,他肯定非常爱外祖母。

《童年》读后感4

  三国演义讲的是刘、孙、曹三家之争,三国演义里写了刘备、赵云、张飞、孙权、诸葛亮、周瑜和关羽等英雄人物。

  书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出出惊心动魄的生死角逐,都让人回味无穷,惊叹万分,狡猾奸诈的曹操,为何在华容道上狼狈鼠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怎样以一座空城抵挡住十万大军的?心胸狭窄的周瑜……

  此书让我们矫正身姿,让你行的正,走得远。

《童年》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书中主要讲了东汉末年,中国分裂成三个诸侯国分别是:蜀国,魏国和吴国三足鼎立之事。这三国不断相争,最后晋武帝统一天下的故事。

  三国中英雄数不甚数,有足智多谋的.孔明,义气第一的关云长,阴险狡诈的曹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孔明,因为他料事如神。佩服佩服。

  我们应向书中的英雄学习,因为身上有值得学习的优点。像关羽重义气,刘备待人厚道,曹操奖罚分明。

《童年》读后感6

  自从我读了三国演义,我的内心就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武侠心。

  我被关公的忠义所佩服。临死都不向吴国投降;我被关公的勇敢所佩服,单刀赴会、刮骨疗伤都是他的.杰作。我被刘备的仁德所佩服。若不是因为他的仁慈蜀将怎么会怎么忠诚的跟随他。我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佩服。知天文、识地理、知人才是他的能力,收姜维、收孟获、赤壁之战是他的传奇。

  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比诸葛亮还聪明的人。

《童年》读后感7

  印象中,童年是美妙的、快乐的、幸福的,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

  童年第三章主要写了因为聪明机灵而被祖父看好的“小茨冈”被心存嫉妒的米哈伊尔和雅可夫害死的故事。“小茨冈”争强好胜、喜欢逞能,为了得到夸奖而不择手段也是他悲惨下场的原因。

  “小茨冈”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和阿列克谢成为了好朋友,经常替阿列克谢挨打,还教给他挨打时降低疼痛的秘诀。“小茨冈”上街采购时经常偷东西,两个舅舅还不停怂恿他,这使他的'“聪明机灵”用错了地方并且不停发展,就像书上说的“他被压扁了,扭曲了,埋没了。作者通过这一艺术形象,向旧社会提出了沉痛而有力的控诉。”

《童年》读后感8

  今天读了高尔基《童年》第八章。第八章也讲述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第二部分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两部分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

  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啊”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好啊”是他的口头禅,直译是:“好事情”。我也替阿廖沙感到高兴,终于有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童年》读后感9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啊”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好啊”是他的口头禅,直译是:“好事情”。

《童年》读后感10

  这本书是我感到高尔基的童年是悲伤的,他的童年失去了很多朋友与家人,我想这应该使他会有很多的心理障碍。书的开头是高尔基的父亲死时的`模样,后来他们一家去了一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没过多久,母亲走了,去独立生活,“我”就由外公来养“我”。

  过了很久,母亲回来了,她带来了继父,两个人又去远方生活了。最后继父不知去哪了,母亲生病了,她死了,但高尔基却没有任何悲伤之情,他仿佛没有任何与母亲的感情。

  这本书我大多有囫囵吞枣的内容,但是人感到了大多悲伤的情感,是人沉浸于思考。希望有更多人读这本书,了解高尔基的童年。

《童年》读后感11

  外祖母出现在阿列克谢充满苦痛的生命中,带来一朵黑暗中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小阿列克谢的生活。每当暴力和罪恶侵入,试图腐蚀他纯洁的'心灵时,外祖母总会适时地出现,用上帝和一切光明美好的事物将黑暗的阴影驱赶。外祖母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外孙的心灵,希望他能在恶劣的生活境况下茁壮、健康地成长。当看到她就算受到莫大地痛苦时仍然诚心地赞美上帝和圣母时;当看到她在火灾中临危不乱、镇静地指挥灭火时;当看到她逆来顺受地接受老伴的毒打时;当看到她捧着外孙挣来的几个钱币而落泪时,我彻彻底底地被感动了,我知道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除了母爱还有外祖母的爱。

《童年》读后感12

  最近这几天读了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作品—《童年》。它主要讲了主人公阿廖沙在幼年丧父,追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一个染坊。

  外祖父对他很刻薄,让幼小的阿廖沙受尽了人世间所有苦难和折磨。阿廖沙最喜欢的伊万也被大十字架塌下来压断脊背而死。

  联系一下小主人公阿廖沙小时候的悲惨经历,再想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得不深深的感叹:我们和阿廖沙比起来真是太幸福了。我们要感谢父母和国家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在这样两个极端的对比下,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更加对不起国家。

《童年》读后感13

  趁周日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一节。本节主要讲述刘备求贤若渴,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不惜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辅佐其一道重建汉朝大业的故事。

  从中能感受到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态度。作为一名学生,我从中也能学习到成大事者,不仅要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意志,还要有虚心求教的态度。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有不会的,需要请教同学,也应该虚心,更懂得感谢。

《童年》读后感14

  这本书的作者正是我们熟悉的高尔基,他的原名是阿列克赛·马 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自传体三部典《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

  本书讲述了高尔基的不幸童年。他的姥爷很凶,动不动就打孩子。他的'两个舅舅为了争家产打得不可开交。所以高尔基的童年很不幸福。比起他来,我们其实幸福多了!

《童年》读后感15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妈妈的掌上明珠。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一个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发奋得读书,准备孝敬辛苦的妈妈。

  童年这本书记载了高尔基儿时的一些故事,中间还夹着一点点的苦涩,还夹着做人的道理:高尔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成才,真让我佩服。

【《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特殊的童年《童年》读后感(通用21篇)08-02

阿廖沙与90后的童年——《童年》读后感09-01

《童年》经典读后感03-14

童年读后感06-12

《童年》读后感06-12

(精选)《童年》读后感07-04

【精选】《童年》读后感07-03

(精选)童年读后感07-03

童年读后感(精选)07-08

《童年》读后感【精选】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