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通用[14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长安西市,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多了个疯子。他在街头声嘶力竭低嚎“古国三千里”嚎完便是大哭。哭完便对了一木牌三跪九叩。有好奇者观之,但见那木牌上书了八个大字——故大夏国主窦燕山。于是御林军过来,带走了这个人,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是初唐的一个小插曲,一个月以后就没有人记得那个叩拜大夏国主的疯子,包括亲手逮捕了那人的护国公秦琼在内。
之后就是突厥入侵,这些西边的狼门一直打到了长安城下的金水桥边。在那里,大唐的皇帝和突厥的可汗杀了一匹白马,用它的血借了盟,以一时之辱换得长安之安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马之盟了。
从此,唐皇下定决心效法汉武。战事顿起。西边的国门轰然关闭。
不久之后,一张情愿书放在了唐皇的案上。上表的是法门寺里一个法号叫做玄奘的`和尚。他说,乱世之后人心不定,他欲学法显,西行求经,以三藏真经庇佑大唐的天下。唐皇笑了,寻思着哪天给这和尚一份通关的文堞,放他西行求佛去。不想事忙,搁下,便忘了。待到想起,那和尚已经出发了。
玄奘,也就是日后的三藏法师,是偷渡出关的。准确点说,他是被这个小小隘口的守将放出关去的。那将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得知玄奘出关的目的之后,他牵来自己坐骑赠与高僧,又备饮水干粮,一路将高僧送到了下一个隘口。他说,擅离职守是死罪,私放出关也是死罪。然大师之举,功在万代。纵死,骨余香。只盼大师早日归来,莫教神州万民苦等。
于是,玄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佛国斯里兰卡。停留数月后再度出发,去往目的地天竺。在那里,他小住数年,整理经卷。然后带着经卷启程回国。
边关守将的奏章和玄奘的奏章一同摆在龙案上,唐皇最先拿起的是玄奘的奏章。他以朱笔批曰:“唐僧此行,功在社稷。无罪,有功。赐法号三藏,彰其功。”末了,又加上一句:“聚天下饱学之僧共译三藏真经,此事由三藏法师主持。”
那一日,玄奘大师抵达长安。哪一日,大唐的皇帝帅了文武百官亲在金水桥上迎接。多年前,那个悄悄离开的和尚而今回来了,带了三个徒弟几箱经卷满腹见闻。唐皇快步上前,双手扶起那个下拜的和尚,道:“等你多年,今日这个通关文堞总算有了主人。”唐僧随他指引望去,却见那随侍的小黄门手上捧的,赫然是大唐的通关文堞。他双掌合十,颂佛号。“阿弥托佛~~~”余音袅袅,随风散入大唐的天空。
取经归来,唐僧领了许多学问僧翻译佛经,在翻译的当儿,他应唐皇的请求写下《大唐西域记》。这也是向百年前那位以60高龄西行问道的高僧法显致敬。书成,送入皇宫,唐皇亲自为书作序。天下传抄。
再过了许多年,一个叫做杨洁的导演受命将这个故事搬上电视屏幕,于是,书中的人神妖仙佛从书里走了出来…………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有人说,《西游记》既好读又难读。好读,是因为它生动有趣,由一个个故事串联而成,与其他三本名著相比,无疑是最通俗易懂的;难读,是因为在生动的文字后面隐藏着作者的深意,唯有用心感受,方能领悟?
书中主要讲了唐僧一行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的故事。
在《西游记》中,想必大家最喜欢的人物莫过于孙悟空吧。他神通广大,每次唐僧出事,都是他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悟空,恐怕唐僧连前几难都过不了,更不要说渡过八十一难取回真经了。
可我却要说一说唐僧。虽然他在大家看来只是一个凡人,而且他在取经过程中不知引起多少祸患。九九八十一难,多少难不是因为唐僧肉引起的?多少本可以避免的磨难,不是因为唐僧不听悟空的劝说而惹祸上身?在其他书中,都是老师本领高强,为爱徒操碎了心,可在《西游记》中却截然相反,在其中是孙悟空为了唐僧到处搬救兵,上跑九天,下寻地府。有时为了唐僧,连自己的脸面都顾不上。
虽然我们瞧不起唐僧,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假如没有唐僧,取经就不可能完成。虽然唐僧没有法力,一遇到困难只会喊“悟空救我”,可是他却有一颗心,一颗不取真经誓不还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颗心,唐僧才能在“四圣试禅心”中通过菩萨的考验,才能在女儿国的无数美女中不沾一点尘土,才能在凶险莫测的西天路上走出一条朝圣路。
假使唐僧有孙悟空那样难以伺候的脾气,恐怕第一难还没有经历就想回去了;假使唐僧像猪八戒那样懒惰好色,恐怕西游记就要另换人物了。如果说,孙悟空是四人的安全保障,那我想,唐僧恐怕就是四人的精神保障。大师兄负责保护团队不被敌人消灭,师父保障团队是一条心,保障团队目标始终一致,不会造成分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僧跟孙悟空一样重要,二者缺少任何一个,取经就都无法进行,猪八戒和沙僧也许可有可无,唐僧也绝对不能少。
在《西游记》中,如果说孙悟空是乐观主义的体现,是英雄的`化身;那么,唐僧就是责任意识的体现,是普通人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取经就像这人生,那么要想走向成功,我们就必须向书中的角色学习。的确,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像孙悟空那样厉害的本领,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拥有着无人能比的先天优势;可是书中也为我们指出了另一条道路,我们可以像唐僧那样,虽没有一身本领,没有令人称羡的天赋,但却有着为理想付出一生的信念,有着向一个方向不断前进的毅力和勇气。
也许,我们成不了孙悟空,但我们却可以成为唐僧,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创造自己的辉煌。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因为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儒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
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侯,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孙悟空
所以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
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猪八戒
而另外代表逸乐角色-猪八戒,虽然也有法力,但是只能够三十六变,和悟空相比较就显得憨蠢笨重,所以他常常被悟空来取笑。因此他常在唐僧的耳边挑拨悟空的不是,使得悟空受苦。
八戒的特色就是贪吃懒惰,又重视物质享受,遇到困难他就喊散夥,无法坚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银的诱惑,几乎抛下其他人而中断修行之路。没想到那却是菩萨化身来考验他的。这些出乖露丑的行为,在吴承恩笔下写来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讽。而猪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丑笑料当中,给予读者对人性贪欲的省思。
沙悟净
而另外一位徒弟沙悟净,他则著墨较少,但是呈现的是刚毅木讷,沈默踏实的性格。
西游记读后感 篇4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正因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
我们能够回想自己的童年,捧着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记得那时候看连续剧,当看到此片段时,眼中便充满泪水。正因我知道,当时的我就是孙悟空。
这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化身。当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象征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当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群猴们玩耍时,就好似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不留意跑进了大人们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团糟,大人们想哄住他,便封了他个弼马温,没哄住。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有哄住。而后如来出现了,伸出他的飞掌将孙悟空束缚在五指山下。严小时候,我喜欢看西游记的动画,觉得孙悟空很厉害。认为要是自己有孙悟空那么厉害也可以让我去取经。不过长大以后发现我错了,如果唐僧一行人没有去西天取经的勇气,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勇气,有它才能开始这人生的旅程。
记得有次,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老师,但是我不敢,因为那个老师给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很严厉,一直不敢接近。所以那个问题一直没法弄懂。终于,我鼓起勇气战战兢兢的走进了老师办公室,老师当时在批改作业,看见我便放下了手中的事。我小心翼翼的把作业本递过去,说:“老师,第5页的第2题我不太懂,想请教一下。”老师并没有像我以为的用那么严肃的像冰块的神情对我,而是用稍带一点指责的语气说:“怎么这么晚才来问我?学了都过了几天了。”随后,便向我讲解了这道题。之后,我突然发现老师好像没以前那么严厉了。如果我当时没有问老师,或许我现在还不明白这道题怎么解呢!
勇气,是成功的条件之一。慈悲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没勇气了。太没勇气,就变成没骨气了。
《西游记》是一部很好的书,你能在其中发现许多道理。勇敢———是我在其中发现的道理之一。
西游记读后感 篇5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有许多的缺点,好吃懒做,喜欢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心里也时常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沙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猪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西游记读后感 篇6
在众多的经典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主要原因是作品所描述的四位主要人物:唐三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四师徒,他们不怕各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注: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灵山,取得真经。
在书中所描述的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累了,就在山边一棵大树下休息,让悟空去化点缘,悟空化缘回来,远远看到师父头上有一股邪气,想必师父遇到了妖怪。原来白骨精看到唐僧在休息,孙悟空又不在,就抓了一些蛇和一些青蛙,变成食物,自己变成一名村姑,走向前去给唐僧师徒送饭,正在这时悟空回来了,看到白骨精变的村姑,举棒就打,白骨精真狡猾,扔下一堆白骨在地上,自己跑掉了。悟空又把白骨精给的食物变回原形,是一些蛇和青蛙,猪八戒见没吃到食物就说:“师父,悟空是不想让我们吃上饭,才把食物变成蛇和青蛙的。”唐僧责怪孙悟空。白骨精为了想吃到唐僧,再变成老婆子。孙悟空再次识破白骨精,二打白骨精,白骨精再次逃走。唐僧怒喝孙悟空。如此反复,白骨精两次被悟空识破真相,还差点丢了性命。它知道有孙悟空在,是吃不到唐僧肉的.,决定再施诡计,让唐僧把孙悟空赶走。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儿,手持拐杖,来找唐僧,悟空认出那老头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胆妖怪,你骗不了我老孙!”说着又要举棒打去。——悟空气得毛发直竖,大喝道:“不管你千变万化[注: 形容变化极多。],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悟空回答说:“妖怪吃人本性不变。你今天救了它,它却不会放过你。是妖就要打,哪能讲慈悲!”悟空撇开唐僧,一
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尽管孙悟空打妖怪很得力,但是还是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这么一位神通广大[注: 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斗得过诡计多端[注: 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善于变化的白骨精,却斗不过慈悲为本[注: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的唐僧,他带着委屈、遗憾、怨恨回到了花果山。
读完这本书后,我体会到:做事情就不要害怕困难,就一定成功;做人要讲慈悲,要做个好人,慈悲是做个好人的准则,但唐僧太慈悲了,不应该对妖怪讲慈悲,更不应该人妖不分、是非颠倒;要学习孙悟空执着的精神,就是受到委屈,凭着自己人本事,也要保护师父完成使命。
西游记读后感 篇7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而主角就是师徒四人。
每当我想起《西游记》时,孙悟空的样子在我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每一次,我都试图把他忘掉,可......终究没有成功。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在家里看到叫《东游记》的一本书。那时,我一脸疑惑走过去,将那一本书拿起,仔细的翻看了起来,但没过十五分钟,只听到“啪的'”一声响,我把《东游记》用力地合上,想这本书真是乏味一点有趣的都没有,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走房间,轻轻地把这本书放在我的书架上。
枉我每个周末看书两小时,而且这两小时吗,都是我最快乐时光。因为我有时看到一些自己认为好笑的情节时,我就情不自禁的起来或是嘴角勾起形成一个微妙的弧度,还是说会轻咳一声。
孙悟空他人挺好的,就是鲁莽些,猪八戒他贪吃懒惰,老实憨厚的沙和尚,一心向佛,善良、人妖不分的唐三藏。我在三打白骨精这一章的情节里发现了悟空身上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就是在被唐僧赶走几日后,又让八戒去向孙悟空求情,悟空答应了。悟空第一时间想到不是自己生气的心情而是师父的生命安危。我认为这师徒四人,会从一开始一个个的相遇,先从孙悟空开始,因为文中说孙悟空是唐三藏的大徒弟,我想:嗯……孙悟空即是美猴王又是齐天大圣,那为什么怕一个紧箍咒呢?为什么孙悟空会成为天宫的‘弼马温’呢?我一直在纠缠这两个问题。
《西游记》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叹取经艰难’,不是有这么几句话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这就是四大名著。
有一天,我在书中读到了‘弼马温’这个词,我当场楞在那里了,在心里想: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看完注释后,我才理解脸色也好了过来,没理解时,我脸色苍白,像是在害怕一些什么。随后,我又遇到不理解的,我一看没有注释,就跑去问姐姐,我问姐姐:“姐……这个词意思是什么,我不理解。”姐姐回过头看着我的脸说:“妹,你脸色不好,干嘛这么苍白,怕我把你打了啦。”我慌张地摆着手说:“不是,不是,姐,我怕妈妈骂我。”姐姐温柔地对我说:“乖,别怕,以后姐姐罩着你,这个意思是……。”解释完后,我含着泪水抱了抱姐姐的腰,拖着哭腔说:“姐姐,我好困。”姐姐拍了怕我的手说:“小笨蛋,你在我这睡吧。”自从这件事后我感觉得向孙悟空学习,因为他很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西游记读后感 篇8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灵;一本好书,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谦恭儒雅的唐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淳朴的猪八戒和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他们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有人说,他机智勇敢;有人说,他嫉恶如仇;有人说,他敢做敢当;有人说,他善恶分明。但最让我敬佩的,还是他的.知恩图报。当他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时,他便对唐僧心存感激。在取经路上,他斩妖除魔,从不让师傅唐僧受到一点伤害,不论自己受到多大的委屈,他始终都对师傅不离不弃。
掩卷深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饥肠辘辘,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直奔餐桌。可当我坐在餐桌旁时,却不禁有些纳闷:“咦,香喷喷的米饭怎么还没端上来呢?”于是,我转身就对着还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大喊道:“妈妈,我的饭呢?”妈妈一脸平静的看着我:“在锅里呀!”我更加气愤了:“为什么不帮我盛好?”妈妈温柔地说:“你已经长大了,要学着自己盛饭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涨红了脸,跺着脚,双手叉着腰,生气地嚷道:“我不要,我就要你帮我盛!我上学已经很累了,你为什么还不帮我盛饭?”可是妈妈却像没听见似的,摇摇头,走开了。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多么无知。妈妈不给我盛饭,只是想让我慢慢学会独立,我不仅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还认为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都是妈妈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我们都是妈妈不辞辛苦照顾的宝贝。自从有了我们,妈妈就是世界上最刚强的超人,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她宁愿自己千疮百孔,也要让我们平安无事!父母给了我们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最慷慨的情,最深沉的期待。孙悟空仅仅因为唐僧撕去了符咒,重获自由,他就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唐僧,何况生养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该我来报答您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黄香扇枕温席、杨时程门立雪、韩信报一饭之恩……无一不在诉说着感恩。其实,感恩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它可以是一个亲切的眼神,可以是一个甜甜的微笑,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
西游记读后感 篇9
读完《西游记》后,我深有感触。师徒四人的坚持不懈让我感到惊讶,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取到真经时,我心潮十分澎湃。下面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师徒四人的特点吧!
孙悟空的法力在师徒四人中是最高强的。他会七十二变,拥有火眼金睛,能识妖魔鬼怪。他十分有责任心,而且敢做敢当,这种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身经百战,遇上妖魔每次都打头阵。孙悟空机智极了,有坚强的毅力,不屈服。但他有点小缺点,就是他太急躁、骄傲了。他力大无穷,厉害得很!
猪八戒最贪吃了,一听到有吃的马上就流口水。他也特爱睡觉,要叫醒他可是件难事。猪八戒干活老偷懒,找个地方倒头一睡,啥也不关他的事,害得其他人等半天也等不到他,还要派人去找他。他还喜爱美丽的女孩子,一见到她们就一见钟情,犯花痴,结果总是因此上妖怪的当。他也不愿吃苦,吃点苦就叫累,还爱耍小心眼儿。猪八戒饭量特大,怎么吃都吃不饱。师徒四人中就他总坏事儿。他总想半途而废,动不动就说“散伙吧”。
沙和尚比起猪八戒就老实多了。他任劳任怨,挑着行李走最后。他不会动不动就想法子偷懒,很忠诚。师兄们做得不对时他总是好言相劝,总是当和事佬。再说说唐僧吧。唐僧很善良,慈悲为怀,总是心怀感激和敬意。但是,做人心地太仁慈是不行的,对坏人就不能心慈手软。因为你对坏人那么仁慈,他绝不会感激你,你这么做只能更加放纵他。唐僧就是心太软了,一次一次上了妖怪的当。唐僧有些固执,无论孙悟空怎么劝他,他都不信。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人,他说过“贫僧绝不走回头路”。他也十分虔诚。他不是贪钱财的`人。他因长相英俊,许多女子曾向他求婚,可他却坚决地一口回绝了,说明他是个一心向佛、很有信念的人。
我觉得,在他们身上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要学习孙悟空的重情重义、是非分明、有责任心、敢做敢当和在坏人坏事面前不屈服。我还要学习沙和尚的任劳任怨、忠诚老实和唐僧的善良、有信念、坚持不懈。但千万不能学猪八戒的好吃懒做、爱耍小聪明、怕吃苦。以后,我遇到困难绝不会放弃了,因为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他们都没放弃,我才这么点困难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呢?
这就是我从《西游记》中学到的东西。这就是我的《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真是一本千年难得一遇、有趣的书啊!
西游记读后感 篇10
《西游记》这本书是吴承恩写的,吴承恩是明代文学家。字汝忠,号谢阳山人,江苏淮安人。
《西游记》是古代浪漫的主义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的杰作。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想象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叙述了唐僧与徒弟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过程。这部作品通过无数的战争的幻想情节,写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反抗精神。
《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唐僧和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听到《西游记》,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孙悟空是主要人物,因为孙悟空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机智勇敢和大胆过人。你看他连天空都敢大闹,你说他大不大胆呢?
孙悟空的性格与我弟弟的恰恰相反,我弟弟是一个胆小,遇到困难就只会哭的.小男孩。
记得星期六晚上的时候,妈妈帮弟弟洗澡。弟弟没有穿鞋子就进去了,妈妈就叫他把鞋子拿出来。但是鞋子放在了房间里,房间没有开灯,里面有黑又暗,因此他不敢进房间拿鞋子了,最后要我们逼着他去拿才去拿。这就是我弟弟胆小的证明了。
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容易上当的人。比如《三打白骨精》那一个妖精连续骗了他三次,他还依然相信那个妖精,妖精的诡计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了,后来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唐僧以为孙悟空真的打死了好人,不听孙悟空解释,就把孙悟空赶走了。唐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容易被骗。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否者后果不堪设想。
猪八戒是一只既好色有贪吃的猪。它虽然贪吃好色,但是他也是一只行侠仗义忠于师父(唐僧)的猪。他要不是在天庭中调戏嫦娥姐姐,他也不会被玉帝贬下凡间,投胎做猪了。后来被观音点化,被唐僧收为徒弟了,如果不是他好色,他现在在天庭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了。不过,他跟着唐僧是他明白了很多道理,学到了许多东西。
沙僧这个人物是我最欣赏的了,每一次拿行李他拿,他也不怨不言。他的武功虽然不高,但是非常忠于师父和支持大师兄(孙悟空)。沙僧以前是生活在流沙河,他一共吃掉了九个和尚,他戴着的项链是和尚的骷髅头。后来改邪归正被唐僧收为徒弟了。我们因学习他那种知错就改的精神。
《西游记》这一本书给人印象深刻,不看怎是吃亏了。
西游记读后感 篇11
众所周知,《西游记》乃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想而知,它的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作为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学精华不了解一点那怎么行。为此,我特地趁着暑假好好去领会一下。
当我将那本厚厚的“经典”的最后一页合上后,脑袋里还真是有很多感触哩!就比如说是孙悟空,他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了,文章较开头的"大闹天宫"一章,或许有人会认为他无事生非,爱挑衅“权威”,甚至妄想做“玉帝”,但我却认为这突出了他的热爱自由,勇于反抗以及这个时代所提倡的“有能者当居之”,不过如果真让孙悟空当玉帝,恐怕连天都会被捅出个窟窿来。至于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西天途中更是尽心尽力保护唐僧,他的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就仿佛是在为那个时代带去了一位“神”。不过孙悟空的缺点也不少呢!就是有时太卤莽了,像“三打白骨精”,虽说他的火眼金睛是把那妖怪看出了,不过他太急性子,二话不说先给“人”来一棍,又碰上唐僧这么个“慈悲为怀”的圣僧,其结果便是唐僧的“解雇书”——“你走吧!”
再来讲讲“小唐”(唐僧),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不过有时他也有点“腐朽古板”,人妖不分,还多次冤枉孙悟空,以至于到最后还得让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大师兄。我对他的这种行为实在没什么好印象,但念在他不辞万里赴西天取经,自然也是功过相抵了。
提起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孙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他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他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沙僧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
总之,这些人物都为此书增色不少!虽然作者想表达的“内涵”我无法透析,但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不少乐趣。一句话:不愧是名著啊!
西游记读后感 篇12
一直听说吃唐僧肉会长生不老,也一直听说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这是真的吗?我将信将疑而翻开《西游记》想寻找答案。
我用了一个暑假时间将《西游记》翻了个稀巴烂,读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小猴子从一块大石头里蹦出来后,阴差阳错落在了花果山,还成了新猴王。当它听了老猴王的建议后便去斜月三星洞练仙术,还得到它的师傅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孙悟空”。这时候,孙悟空以为不得了,就潜入东海把定海神针抢了。有了武器,这个孙悟空更调皮捣蛋了,竟然敢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而被关在炼丹炉里差点被烧死。没想到这猴子因祸得福被炼出一双火眼金睛来。这顽皮的猴子还真不可救药,又去大闹天宫,把如来佛祖气得不得不搬来五行山压它个500年。这猴子还真是命好,遇到要去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的唐僧而被救出来,还成了他的`徒弟。孙悟空这个时候开始就成好学生了,还帮助老师唐僧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真经。
读完整本书,我知道了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吃了他的肉就会长生不老。而孙悟空因为有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识别妖魔鬼怪。
《西游记》这本书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三打白骨精这一段。当唐僧师徒四人肚子饿,孙悟空去找野果充饥的时候,一个美貌如花的女子提着篮子走过来,装好心要把篮子里的食物送给唐僧他们吃。这时,孙悟空还没走多远,它那双火眼金睛一眨,就看出这个妙龄女子是妖怪,立刻抽出金箍棒打去。那女子即时留下尸身,自己化作一道清风飘走了。原来,女子是白骨精变的。过后,白骨精又变成老婆婆和老公公,都被孙悟空识破打跑了。看着地上躺着的三具尸体,唐僧被气晕了,以为孙悟空打死的是一家三口而赶走了孙悟空。看到这里,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特别想去找唐僧,帮孙悟空解释解释。(插评:此处描写精彩!)
就在我看到唐僧被表象迷惑,暗自着急时,突然想起妈妈叫我去买“榕城味精”的事来。那次,我在超市看了一眼就拿了一包味精后付钱走人,可回到家,妈妈看了看,感觉味精粒太细太碎,与平时用的不一样而怀疑我买到假货。我拿过来仔细辨别,才发现真的不是“榕城味精”而是“搈城味精”。除了“榕”与“搈”不同外,其它都一样,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呢!
哈哈,读了《西游记》,买了“搈城味精”,才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被表面迷惑,要像孙悟空一样多眨眨火眼金睛,多观察,才不会酿成大错。
西游记读后感 篇13
有这样一群师徒:师傅唐僧是一名和尚,骑着白龙马,一向以慈悲为怀;大师兄孙悟空为师傅斩妖除魔,保驾护航;二师兄猪八戒好吃懒做,常遭到孙悟空的捉弄;三师兄沙和尚挑着扁担,沉默少言。他们就是流传千古的经典——《西游记》中的人物。
唐僧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往西走,去西天取经。在通往西天的路上,他们一路跋山涉水,过雪山,走沙漠,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凭借着每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的每个故事都充满了幻想,“三打白骨精”、“趣经女儿国”、“大战青牛精”……一个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写得是那么生动,那么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唐僧师徒四人那份对理想的执着,敢于面对困难又团结互助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古代,没有飞机,没有火车,连自行车都没有,仅仅靠双脚到达天竺,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呀!虽然书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他们的这种锲而不舍的行为让我钦佩不已。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无形中也给了我许多激励和力量。那次,上体育课。邵老师宣布跑八百米。一听到这个数字,就已经能让大家慌得够呛,但是没有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在跑道上做好准备。邵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飞快地冲出去。可是,我跑了一圈就累得气喘吁吁,怎么才能追上遥遥领先的同学呀?我又很想与其他一些女生一样停下来走路。正在挣扎时,脑中出现了《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取经路上有那么多的.人,想以各种方式留住他,甚至还要把国家给他,但却都被唐僧拒绝了,仅凭着一心取得真经的信念,披荆斩棘,整整走了14年方才修成正果。而跑步这点小困难又算什么呢?做每件事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难点,但只要过了这个点,胜利就在前面,离终点总是会越来越近的,如果放弃就永远到不了终点。想着想着,我“消灭”了这个念头,抬起了头,看着前方,咬紧牙关,尽力迈开双腿,逐渐调整呼吸和脚步往前跑……慢慢的,一圈,两圈……最后一圈,这双腿似乎已经不是我的了,任它带着我往前冲,终于,跑完了全程。尽管名次并不让人如意,但这一次,我为自己没有放弃,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而快乐。
我想,《西游记》之所以成为流传百世的经典,是因为它的优美文字,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故事情节,不但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快乐,还教给了我们好多深刻的人生道理,真是一本百看不厌的好书啊!
西游记读后感 篇14
寒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
《西游记》这本书的主人翁有四位。分别是:调皮机灵、聪明机智、武功高强的孙悟空;它在西天取经的一路上,保护师傅,战胜了重重困难;有些笨笨拙拙,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会推卸责任,爱睡大觉;忠厚诚实的沙僧不怕困难,意志坚强;过于善良,动不动就要念紧箍咒的唐僧胆小怕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孙悟空,它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打败了许多妖魔,用正义战胜了邪恶,保证了师父的安全。
《西游记》这本书里有不少精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两回。一回是三打白骨精。为了能吃到唐僧肉,白骨精三次装成了不同的人,用花言巧语来骗取唐僧,唐僧就这样被迷惑住了。幸好孙悟空来得快,用火眼金腈识破了白骨精的计,便拿起紧箍棒,打死了妖魔,使它断了灵光。读完这一回,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被别人的几句花言巧语所迷惑,要经自己的大脑慎重思考过,才能辨别别人说的是真是假;还有,光看一个人的外表是不行的,要看他的实质,也就是内在是善良还是邪恶。就像百骨精三次都装成了一位看似善良,没有一点儿邪恶的人,可实质呢?她却是个想伤害人的妖精!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三借芭蕉扇是我喜欢的第二回。为了能拿到芭蕉扇,孙悟空想出了许多办法智取。可是,最终并没有拿到。最后,还是在众神的'帮助下,和罗刹女(牛魔王的妻子)借到了芭蕉扇。孙悟空拿着扇子来到了火焰山对着山顶扇了四十九下,顿时,那山上便大雨如注,火害永灭,师徒们顺利地过了火焰山。读完这一回,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要动脑子想出好办法来克服困难,不能呆板的等着别人来帮忙。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也不要有退缩的想法,要相信自己,鼓足勇气,要有恒心,我觉得这样就能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了。
《西游记》的最后一回,总结了师徒四人与白龙马历经了十四年,度过了千山万水,经受了九九八十次磨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真果。
读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像文中的师徒四人一样,他们是遇到了许多困难,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战胜了困难,取到了真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这样。不能为一点点儿小困难就退缩放弃。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02-14
西游记读后感15荐《西游记》读后感05-01
关于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4篇04-02
2022西游记读后感优秀西游记回读后感12-13
西游记读后感优秀 西游记读书心得06-02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西游记读后感初三11-29
现实中的“西游记”——读《西游记》有感02-20
《西游记读后感12-20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04
(精选)西游记读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