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集锦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压迫,学者们排挤,又经历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的纷扰中寻找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眼前是那么离奇,心里是那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候竟会连回忆也没有。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是激发人们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某人性命,教人看得丑陋祸心。去留学,并碰到了一个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治疗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志: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如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的这种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
在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日本的求学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世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的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2
鲁迅先生在我小时候就听过,是一位用笔在战斗的作家。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写的,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因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作新式教育)所以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狗·猫·鼠》中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猫的仇视。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从猫的特质讽刺某些人一旦发现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紧抓不放,不会宽恕。
风筝进述的是鲁迅小时候不太懂童心,认为玩风筝的小孩长大后没出息,从而折断了弟弟辛辛苦苦做的蝴蝶风筝。长大后在一本外国评论儿的.书籍上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悔恨之极想去弥补时,可他也长出了胡子,问及此事,他已全然不知,不怨了。遗憾深深地埋在了鲁迅心里。
我也亦是如此,在漫长的12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悄然无声地逝去,唯有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还驻留在记忆中。童年的回忆就像一本令人难忘的日记,不经意一翻会让的感到流连忘返,哭笑不得但更多的还是今人愉快和喜悦回忆。童年就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时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苦涩;而成长则是像一杯芬芳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那是因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坚持的勇气,但随后你就能品出茶的纯美香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中学习、懂得了许多事情。每当我们有空时不妨品品成长这杯茶,翻翻这本“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得到了许多。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的空儿,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蜒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而我们的童年渐渐远去,童年美好有趣的事,已成为了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也不免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从现在起,我们不如抓住时间同鲁迅生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和自由。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3
清晨,阳光洒向大地,路过一朵带露珠的鲜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虽高贵,却有些许平凡;它虽艳丽,却有些许淡雅;它虽夺目,却有些许平淡;虽生活在战争的硝烟中,它却仍是如此纯洁,怎不叫人留恋?
这朵花儿同样吸引了一们坚强斗士的目光,他忍不住发出阵阵感叹:“花儿,没想到,时隔多年,你依旧这样红,只是赏花的人心情不同了。”说罢,他便叹着气,远去了。
他的背影好熟悉,好像是……,哦,就是他——鲁迅先生。他正在回忆花一般的青春年华,虽耳边传来阵阵枪声,却抵挡不住他手中武器——笔的描绘,抒情中见讽刺,叙述中显真情,幽默诙谐的语言中藏严肃的话题。
记得那次去看五猖会,只因父亲的一句:“给我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曾让他的心情一度跌入谷底,“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不错,去吧”,后来,父亲虽点头答应,却无法扶去他童心的'创伤。
原先极其喜欢盼望的东西,似乎都没有多大意思了,他的心灵受伤,心情压抑,一切自然都索然无味了,也许父亲不知道什么是“因材施教”罢了,也许父亲不知道什么是驴头不寻马嘴,这就是所谓的封建教育,所谓的名人背后不平凡的历史。
我们同龄的孩子如同一匹匹家马,相比洒脱的野马,驯良决不亚于他们的勇毅,作业和外教就如同对我们自由的限制,而结果就是对我们的束缚,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寻找那仅有的一丝快乐。童年是孩子的黄金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不允许任何人来玷污它。
在父母眼里乖巧的我,总是抢先一步,无论是文言文、诗歌、记叙文……都早在预习时绞尽脑汁背出来,为得只是一句赞许罢了,长期以来,便减少了我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可鲁迅并不像我们如此消极,面对“夕时”“离奇和芜杂”,他并没有丧失韧性的战斗精神,依然是一个坚强的不摧毁的战士。
结尾又是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又走过那条小路,也许周围血迹斑斑,也许周围弹壳遍地,也许周围炮灰堆起,但是那朵沾有露珠的鲜花依旧那样红。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4
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文笔犀利、诙谐著称,可谓是近代中国黑暗社会中的一支醒世之笔。而在读过《朝花夕拾》后,我认识到,少年时与青年时的经历正是促使鲁迅先生后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朝花夕拾》共10篇散文,外加《小引》、《后记》各一篇。其中《狗、猫、鼠》中,交代了鲁迅仇猫的原因,仇猫实际是鲁迅先生对猫一样凶残奴性角色的讽刺与厌恶,也是他对现代评论的感情由来;《二十四孝图》是鲁迅先生对违背人伦,毒害社会的“孝”的讽刺,对封建礼教的抨击;;《五猖会》则以童年看会经历,含蓄的`表达了他对封建教育与思想的不满;《无常》中,活泼可爱的无常鬼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广大人民的喜爱,更有力地批判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竟使广大人民要到阴间寻“公正的裁判”。鲁迅先生之后的求学历程,则铺就了他通向革命的一条道路。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用文学唤醒人们是必然的。因为他童年时无论美好或否的记忆,都化作了他之后前进的力量,鲁迅先生善于从中汲取教训,思考探索,对现实有进一步的认识。即使痛心,也能决心改变。
“朝花”虽然“夕拾”,但却并不晚。只要能领悟,总结经验,将回忆化作力量,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顺畅。
当然,“回忆”并不单指个人,祖辈与父母的回忆,国家与民族的回忆,都能给我们力量。
纵观古今,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总能让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清明治国。如秦与汉,隋与唐,元与明,皆是如此。新中国的大步迈进,也是以旧中国的残酷记忆为力量,走上复兴之路。
而横览各国,每个国家必须重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若不从历史回忆中总结经验。国家也不会长治久安。这就是全球推行历史教育,要求人们了解历史的原因。
无论从国家发展还是个人成长,将回忆化作力量,都是人们必备的功课。
伟大的诗人杜甫,饱受国破家亡之苦,可他却没有因此颓废消极,而是满怀救国的决心与志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他的诗句中,书写出了杜甫一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步步成长。
总而言之,回忆亦或美好亦或悲伤,能阻我们前进又能给我们力量。对于美好的回忆,一味沉溺只会滞留不前。对于悲伤的回忆,一味伤痛只会抑郁难行。将回忆化作力量,实是人进步的上上之策。
过去的只是回忆,而我们需面对的是将来。将回忆的包裹卸下,只留下经验与力量与我们同行,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2月至11月这段时间里写下的十篇散文,鲁迅先生说这是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这本书的第一篇至第六篇的散文主要写的是鲁迅先生儿时的经历,在这六篇散文里,鲁迅先生用他的文字带着我们回到了他的童年;第七至第十篇散文里,鲁迅先生记下了他青年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人感触尤深。
在读《朝花夕拾》的时候,我除了读出作者对往事的追忆,还读出了作者对社会辛辣的批判,用文字对某些人进行还击,甚至是用文字讽刺某个人、某些事。能写到这样的境界确实不容易。看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即使是身在21世纪的我,也能感受到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社会的黑暗、人们无能为力的悲哀,我也真正认识到“世态炎凉”这个词的含义。
在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间长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就这么几句话,百草园在我心里就这么变得立体起来了。从鲁迅先生的文中,我可以感觉得到百草园里充满着对于儿童而言的乐趣,那里藏着鲁迅先生儿时美好的记忆。而三味书屋在此就显得十分严肃了,即便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但是与百草堂比起来,我觉得乐趣就显得少了。
另外,《藤野先生》也是我十分喜爱的一篇散文。在这篇散文里,我除了读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外,我还读到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里面种种现象的嘲讽与批判,还有他要坚持战斗到底的决心。
还有其他的八篇散文,里面也包含了很多对社会现象的嘲讽,当然,还有对从前发生过的一些事情的回忆。我觉得《朝花夕拾》里面有着很丰富的思想内容,或许不是身处于那个年代的我,是不可能全部读懂的。但是读着《朝花夕拾》,我感受到现在我们生活条件的优越,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不是吗?
我爱散文,但是我最爱的散文就是这本《朝花夕拾》了,到现在我都还回味无穷呢。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
前言:“朝花夕拾”过后,我们大家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地把握当下的时光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回忆文,全书一共有十篇散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鲁迅先生的书好似一杯浓郁的茶,刚开始品尝时可能会觉得平淡,但读完后再细细品味,你会觉得你的唇间都是余香。虽然开始读时有不懂之处,但到了后来,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真谛。读完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我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五个字——酸甜苦辣咸。
酸,就是心酸,我是从《父亲的病》中体会到的,主要写了父亲病重,后来衍太太让我大叫父亲。父亲用一丝虚弱的声音回应了我,才过了一会儿,便咽了气。直到后来,鲁迅还为这一行为而后悔。用这简练的语言为整个文章塑造了一种祥和安宁的气氛,其实不以为然,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从侧面讽刺了衍太太这个坏心眼,自私多言,爱使坏的形象。令人心酸。
甜,这本书,只要你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许多甜蜜而温馨的场景。如阿长与鲁迅在一起时美好的日子,看五猖会时的兴奋、开心。其中最为甜的,还是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那里是作者儿时的乐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和向往那个甜美的童年故乡。
苦,本书中许多人物相继离鲁迅而去,先是阿长,然后又是他的父亲,接着又是……这是苦。而且当时的生活环境苦、革命苦、百姓苦、鲁迅也十分苦。所以一些段落就自然流露出了这种苦来。
辣,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这就是鲁迅的一写作特点,辛辣。他擅长用犀利的笔风讽刺、嘲讽一些事物。他的嘲讽、讽刺尖酸刻薄,正中靶心。他的讽刺好似一把利剑,一击致命。
咸,就是泪水的咸。这几篇散文,既朴实无华,又是如此感人至深。甚至还会催人泪下,他的文章,唤起了许多人的沉睡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走进了人内心的深处。
《朝花夕拾》,是那么的令人心酸,却又是那么的甜蜜温馨。在这“朝花夕拾”过后,我们大家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地把握当下的时光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7
手捧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年少轻狂,思绪不禁飘回那个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童年时代。
《朝花夕拾》共收入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朝花拾夕》是鲁迅所有作品中唯一的散文集。这本脍炙人口的著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他的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
每个人的童年对于自己而言,都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作者也不例外。当他在老时写下这些儿时的快乐,心中肯定会有所感触的吧,好似重新回到了嬉戏玩耍的时候,无比童真,无比欢乐,别有一般滋味。
从书中可以看书,作者的童年虽不太好过,却并不乏味。学前时,在百草园度过了懵懂时期,整天与小虫子为伍,与花草为伴。油蛉在这里唱歌,蟋蟀也会跑来伴奏,作者在大自然的乐曲中长大。百草园,给了他无限趣味。后来,他去三味书屋读书。读书学习很枯燥,很无味,稍微偷懒一会儿,就会听到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只得乖乖回去读书。可以说,三味书屋是枯燥的,乏味的。
文章中,作者表现出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感情。童年的无忧无虑,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记忆。是啊,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在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代,莫过于懵懵懂懂的孩提时代了。
那时候,很天真,很快乐很快乐,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曾几何时,童年早已离我远去,进入了少年时期,每天都处于忙忙碌碌的学习中。但童年的美好,始终在我心中,不曾离去。
回忆过去,旧事重提,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8
村庄的小道上,几棵xx子树上没有一片树叶,而是落满了皑皑白雪;屋顶的边边角角、门前的石阶和窗户的木棱上洒满了层层雪白;墙壁的缝隙和路边的废石中塞满了洁白的“棉花团”。远处隐约可见的群山万壑仿佛一峰峰落雪的驼峰一般。
在这洁白无瑕的世界中,时间仿佛停止。可路上两串新踩的脚印告诉我们时间仍在流失;向着脚印追随,一老一小引入眼帘。在世界的包裹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凄凉中带着一丝丝凄美的封面引起我的遐想;难道这就代表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吗?并不是这样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是鲁迅先生快乐的源泉,但也是埋葬他快乐的坟墓。没错,鲁迅先生快乐的回忆仿佛都发生在这里,同时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天真活泼的话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产生共鸣,带给了我无限美好的幻想。
我仿佛看见幼年的鲁迅奔跑在百草园中,追捕着蝴蝶、偷看着小虫、机灵的爬树、努力的大笑。但这一切的美好被瞬间打破——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讲的,被不幸的送到了三味书屋。那个私人学校好像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于是,这乏味的读书生活引起了幼年鲁迅极大的不满。
可是谁能想到呢,这并不是最悲哀的。后来,鲁迅先生的父亲病故了。也就是说,家中的顶梁柱倒塌了、鲁迅心中最敬爱的父亲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在幼年的鲁迅眼中,一直都是不可磨灭的沉重的痛;是一段辛酸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况且父亲是被江湖庸医所误。但文章中,并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鲁迅先生对父亲病故之事的难过与悲哀,而是一再讽刺了江湖庸医的荒诞;他们巫医不分,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简直是强盗。他们的行为作风屡次遭到鲁迅先生的批评,也应当遭到全社会的唾弃。封建主义孝道并不可取,人道主义才应该是真理。我们一定要为父母的生命和健康负责,向他们为我们一样。
整本书留给我太多想像,几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反映出当时社会腐败的真实面目,几句简短的话语便能让人拍手叫好甚至陷入自责。我想,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的魅力吧。也许这一切都源于他悲喜交加,大起大落的童年生活。他自由的天性给予他不同于常人的东西,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不同打造了一个不同的自己,勇敢地站出来,与全社会的黑暗奋力斗争。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9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散文虽然为数不多,可是篇篇精彩纷呈,意味深长,在中国文坛上脱颖而出,久盛不衰,其灼灼的光华照耀着每一个用心阅读它的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的集结,也是他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这十篇散文读来引人入胜,令人手不释卷,字里行间包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可是很多隐晦难懂的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透彻。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能够看到鲁迅先生为我们呈现出的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在一块看似毫不起眼的断砖下头能够藏着许许多多的惊喜,长妈妈讲的光怪陆离的故事使小鲁迅信以为真,而他被送进书塾之后调皮捣蛋,好奇心极强的孩子心性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喜欢问教师稀奇古怪的问题,喜欢爬到书屋后的花坛去折腊梅,还喜欢捉苍蝇喂蚂蚁……
这是不禁使我联想到了自我脑海中的那些令人难忘的趣事,还记得以前一年级的时候,我随着几个小伙伴在社区花园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棵光秃秃的、其貌不扬的小树,我们决心好好打扮它一番,让它焕然一新,变得光彩夺目,于是就采摘了许多娇艳欲滴的花朵、青青葱葱的绿草、娇小可人的果实来装点小树,待我们大功告成正沾沾自喜地欣赏着自我的“杰作”时,一阵狂风风吹过,花朵青草随风纷纷飘落,果实们也随大势所趋,“咕噜噜”地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小树变回了丑陋的样貌,狂风过后,只剩我们几人傻愣愣地呆在原地……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观察蚂蚁,发现它们经常搬家,认为它们是不满意自我的房子,于是找了朋友商量着给蚂蚁们造几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新房子,我们搬来了很多小石头,搭了几个“迷你堡垒”,还采了几朵花当装饰品,然后拨开草丛“邀请”蚂蚁们搬入新房子,可我们觉得少了点什么,前思后想了一阵后认为是缺少食物,我们为了几只苍蝇东奔西跑,弄得灰头土脸,回到“房子”旁边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不禁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认识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鲁迅,勾起了我对七彩童年甜美的回忆,《朝花夕拾》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过去与故人的怀念、对黑暗的憎恶,这其中的一个个故事还待我慢慢品读,美妙动人的童年乐曲正等我执笔谱写,期望成长之后的我回味过去时,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自我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咸用最真实的笔调展现给世人。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0
炎炎夏日,读一本好书让烦躁的心得以清凉,让一切变得明朗。——题记
幼时记忆,今宵来忆。趣味横生,但不免几丝悲痛。想来,鲁迅正是因为了对幼时的怀念和对自己幼时及青年时所经历的种种黑暗社会环境才在自己的晚年追忆这段逝去的记忆,为的只是唤醒那昏暗年代人们的良知,谴责那些封建迷信,让当今人们铭记那个时代,让人们不再受封建制度的腐蚀。细细解剖这本文学名著,我所能体会的便是这些,也许还不止这些,仔仔细细的看,虽也因书中的情节心中愤愤不平,但又时不时的受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百草园景象之梦幻?这些事物感染。
《父亲的病》中,我因为父亲的病而四处寻找名医,寻到的名医虽都有过人之处,像是有特别的药引或极少听说过的的药,但先后请来的两名所谓的'名医,出诊费虽多,却是虚晃一招,对付应事,到最后花钱花了不少,但父亲的病却未能治好,最后还是死了。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名医,全都是庸医,他们招摇撞骗,昏庸无度,不学无术只顾赚钱不管人命,但因为有了旧社会封建制度那层黑暗的外衣的包裹竟能阔绰的生活,让人心中不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从一个躲在断墙边守候着捉鸟的顽皮小童,转变为在最严的先生所办的私塾那儿读书的刻苦努力的学子。先生虽然也幽默,但旧社会的影响无处不有,更何况是德高望重的先生。学生问问题本是好事,但我问了先生怪哉虫的事,先生却不予回答。大概是我的问题超出了当时作为一个学生应知道得的范围了吧。由此又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和教学制度对孩子们的毒害。
《藤野先生》中初到日本的我受其他日本人的冷眼,但同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却对我很照顾,他为学生们讲课,课后为我评改上课时做的笔记,细心的用红色笔圈画出重点和错误。但正因为在日本的一切,让鲁迅先生明白救中国,需要改变人民的旧思想,才由此踏上了革命之路。
通过《朝花夕拾》。我懂得了许多,也认识到许多,我将铭记这一切。鲁迅先生所塑造的种种形象,那样生动,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坐标。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1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虽然在书塾读书很烦闷,可是我觉得鲁迅的小时候还是很欢乐的,看到这,总是能回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在此刻看来,总觉得小时候无忧无虑,我多麽想再回到小时候,在体验一下那小时候的事情,虽说此刻回想起小时候的,感到无聊,没趣。但在小时候,是多麽值得回忆的事啊。
还记得那一次,我去乡下玩,和小伙伴下水捉鱼和虾,虽说是个小溪,但还是令我恐惧,可是为了面子,还是下去了。很快我就适应了在水里和小伙伴一齐玩耍拿个小篓子捉鱼捉虾,我不会捉,看着小伙伴捉,看着看着我的手痒痒了,于是我也开始捉了,虽说不大会可是好歹我还捉上来了一两条。我便沾沾自喜。我在水里摸索一会,摸到一个长长的,滑滑的,我一想:不好我赶紧把捉的东西往岸上一甩,一看——啊啊啊!!!蛇啊!这是小伙伴围了上来,打家讨论来讨论去,把它……嘿嘿!小伙伴拿着几个小棍,把它挑来挑去,不让它走。蛇不大我们便把它的头压住,然后生起一堆火,然后把它的尾巴放在火里……
那次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深。
教师也曾说过:仅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期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齐,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欢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2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从一个早年丧父的孩子,成长成去日本读书,追求文学的勇者,书中有对美好事物的温暖回忆,也有对旧社会的一些事情的抨击
中国,一个在旧社会很封建迷信的一个国家,还有迎神会。迎神赛会这一天出巡的凡是神,在中国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就如城隍和东岳大帝之类。那么,他的卤簿中间就另有一群特别的脚色:鬼卒、鬼王。凡是鬼,就要让鬼保佑在地下的家人过的好。
无常,也就是鬼的意思。每逢迎神赛就会有不同的人来扮演大大小小的鬼怪,鬼物们大约都是些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赤着脚。他们扮演着各种鬼怪来寄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人们记忆中的鬼,好像都是凶神恶煞的,黑脸,黑衣,斩衰凶服,谁也不爱看。还要用一些方法来扫除晦气。白无常就是人们最喜欢,也最愿意看见的鬼,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听说在“阴司间”他一手还拿着铁索,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但他不像别的牛鬼蛇神一样凶神恶煞,而是活泼而诙谐。
在今天,没有多少人会再像旧社会那些,扮成这些牛鬼蛇神,很多人觉得,那就只是一种迷信,科学证明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鬼啊神啊的。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信与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
《无常》这篇文章很好地承接了上一篇的《五猖会》,描写了迎神赛会那天出巡的……文章还通过回忆无常,时不时加几句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先生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这本“回忆录”让我走进鲁迅的生活,鲁迅的世界。《朝花夕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鲁迅先生的窗。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3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敏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段文字是不是在瞬间将你拉回了小时候的光景?真实的画面,朴实炽热的情感,灵动的文字趣味,这些就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传达给每一个读者不能忘怀的美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收于鲁迅老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如果你读完这整本散文集,可能你会更真切地感受到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评击和嘲讽。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无常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选不出冤来,自然,单吃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依然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去。父亲的病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的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以上辑录的作品是从鲁迅老先生创作的散文集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篇篇堪称佳作。在父亲的病这篇散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观念和落后现状进行了痛切的揭露和解剖。甚至有中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样极而言之的话。
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老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是鲁迅老先生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这部散文集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在这部回忆散文集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散文便是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是我(鲁迅)的保姆。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说话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然而,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却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我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4
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体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在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两个由当时社会造就的人物。一个下层的劳动者,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阿长,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思想毒害的结果,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昏暗。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范爱农,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追求革命,当时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人民从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这两个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反照,人们受尽黑暗的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脑,繁杂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闹革命。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鲁迅爷爷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爷爷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5
回到家,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看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篇《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钱,却全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了,却想到家里的儿子会“抢”老母的食物而决定牺牲自己的儿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点欺世盗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但现实中还是有这些封建孝道的影子。拿《增广贤文》来说吧,里面也提到了这两个所谓的“孝”的故事。而编辑呢?还是热情洋溢地带赞美语调讲述了这个故事。虽然我小时候远没有鲁迅那么复杂的心理,拿了书还是乐呵呵地背里面的文章,可到了这些故事心里还是忍不住反感,背的速度明显加快,声音也加重了,几乎要一字一顿地从声带里挤出来。这也可见封建教育不管在哪一代人中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抵触。至于喜欢这两篇的小孩子,我现在还没遇见过一个。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趣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希望能让国人思想解放的愿望。
《朝花夕拾》中还有很多别的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洁净优美,亲切感人,而色彩纷呈,有的尖锐辛辣,有的质朴清新,有的精辟,有的机警。它们以不同的姿态来描画场景,勾勒灵魂。能让人在掩卷之后得到更深层次的启迪。
童年已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朝花夕拾》有感最新2022朝花夕拾读后感52001-11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
朝花夕拾读后感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