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2020-10-30 09:15:1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今日简史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1

  前几日在书店角落看到《今日简史》,抱着随手一翻的心态看的。但是越看到后面越入迷,这本书居然开始让我这个相当冷漠的人也开始思考关心人类的命运。

  书中的命题非常多,宏观且浩大。我只能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一些其中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点。

  1.人类深以为感到骄傲的自由意志可能根本不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取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能够自我思考,自我创造。但作者用尖锐的语言一刀见血地指出“人类没有选择欲望的自由,单纯就是几十亿个神经元交换生化信号后的产物。”看到之后有点不敢相信,但事实好像就是如此。随着生物领域和科技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人体并没有那么的神秘。你以为你做出的一切选择都是由“我”这个主观意识决定的,但其实它们可能只是简单的生化反应。只是速度让你快到感觉不到而已。

  2.人的情绪和感觉并不是我们自认为的“自由选择”。

  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不断进步,要操控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只会变得更简单,“跟着感觉走”就会越来越危险。因为到最后你甚至发现不了你所以为的完全由自己做出的决定,实际上已经完全被控制了。就像现在我们购买的各种繁多而无用的物品,你以为是你做出的选择,实际上可能都是广告商的策略。

  3.算法正在攻击人类。

  今天我们随手打开一个购物网页,它就能恰恰好地从万千商品中选出一件你所中意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收集到足够海量的数据之后,算法就能替你决定你喜欢听的歌,你爱看的电影,甚至替你决定你未来的爱人。而且这一切基于海量的数据,出错率比我们所谓的凭着感觉走好多了。你会接受这一切吗?

  要想知道宇宙真相、人生意义、自己的身份,最好的出发点就是开始观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质。人生的重大课题可能不是寻找人生的意义,而是如何摆脱痛苦。而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根源可能就是自己的心智。

  可能到了最后的最后,我们人类拥有面对未来世界的唯一武器,就是我们的心智,我们的自由意志,就像三体人所惧怕的那样。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2

  在古代,土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产,政治斗争是为了控制土地,而一旦太多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就分裂成贵族和平民。

  到了现代,机器和工厂的重要性超过土地,政治斗争便转为争夺这些重要生产工具的控制权。等到太多机器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就分裂成资本家和无产阶级。

  但到21世纪,数据的重要性又会超越土地和机器,于是政治斗争就是要争夺数据流的控制权。等到太多数据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类就会分裂成不同的物种。

  之前还看到另一种对世界的划分方法,即原子时代和比特时代,比照而言,土地、机器、工厂属于原子时代,数据属于比特时代的范围。

  如果说在原子时代对人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那么在比特时代对人起决定作用的则变成了思维方式。

  算法是思维方式的技术基础,有什么样的技术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这里面的“生产方式”与“思维方式”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通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价值的整套方法”。

  利用资源是手段,实现价值是目的。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只是这一次,因为科技进化的力量,权力从人类转移到算法手中,人类开始被边缘化。

  被边缘化,是从“去中心化”开始的。我试着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应用来举例。

  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数据库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满足其源代码设定条件下自行执行。

  智能合约一旦编写好就可以被用户信赖,合约条款不可以被改变,因此合约是不可更改的,也不可以被违约的。

  比如,基于房屋租金协议相关的智能合约,当业主收到租金时就会触发自动执行,并将公寓的安全密钥给到租户。这个合约可以确保租金的定期支付,并自动执行。

  简单、高效、自运行,摆脱了对“人为中心”的依赖。

  又比如“滴滴打车”,我不需要认识哪位司机,只要提出从A地到B地的数据需求,滴滴平台根据Ta的算法分配一辆车给我,以及时送达为首任。

  租客和业主、乘客和司机,他们的关系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权力开始从人类手中转移,向算法转移,这个就是科技颠覆。

  延展讨论:面对滚滚而来的算法大潮,武夷岩茶如何应对?

  1.武夷岩茶的商业价值更多来自土地(茶园山场的稀有性)和工厂(生产工艺的独特性),较之以“生产方式”论英雄的“原子时代”,“算法”主导的“比特时代”尚未到来;

  2.不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好茶不愁卖”的安逸,也可能是醉心传统的遮蔽效应,这些都是从内向外看,还没有发现“算法”数据流的触点;

  3.从外向内看,如果实现价值需要调动的`资源过多,那暂时跳过去也不是不可能。三代人出一个贵族,奢侈品的标签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4.我们如何做?

  a.顺势而为,拥抱“去中心化”,相信一个包括了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的“新茶圈"正在形成,只有放下原有评判,才能发现入口;

  b.聚焦可以产生”数据流“的场景,”算法“推演,一切以”数据“优先;

  c.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放轻松,简单从思想实验开始。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3

  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今日简史》已由中信出版社售卖,我很开心的抢到了一本,更开心的是在早餐王子陈厚的组织下,可以有微信群进行读后交流,喜上加喜。本篇就是与小伙伴交流之用,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读完序言后,我开始认真的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对于讨论人类当下存在的问题、未来的走向、历史的演变,对个体来说,总是没有明天的面包来的实际。那些仰望星空的人,必然是衣食无忧,脱离了生存困扰。我乃一介小民,闲时看一看他们写的书,了解一下大人物们怎么想的足矣。阅读可以拓宽视野,但睡醒了依然是柴米油盐。从没有考虑过哪个文明主宰世界、如何应对恐怖组织、民族主义能否解决不平等和气候变化问题,这些,距离我太遥远。

  而作者却强调,在当代各种重大变革与个人的内在生命之间,其实有着重要的关联。他说:恐怖主义既是全球性的政治问题,也是一种内部心理机制。恐怖主义要发挥效用,靠的是按下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按钮,劫持数百万人的想象力。同样“个人即政治”是个旧话题,在这个科学家、企业和政府都想侵入人类大脑的时代,这套老生常谈却远比以往更邪恶。细思极恐,信息爆炸带来的很可能是思想绑架,我可不想被别人操纵还不自知。

  诚然,这本书不可能教一位孟买贫民窟里的妈妈如何找到明天的午餐,也不可能教伦敦医院的病人如何躲过死神,但它可以引导我们去思考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各种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联?比如气候变化可能会让孟买贫民窟完全无法住人,让地中海掀起巨大的新难民浪潮,全球的医疗保健陷入危机。

  特朗普上台,和某小镇的公务员没啥直接关系,但有可能这位公务员正在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留学后美国就业情况如何,回国后涉外行业是否景气。读后感·这么一考虑,感觉着很有必要翻看这本《今日简史》。就比如我吧,刚刚翻了目录,就很想跳到第2章《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看完后准备推荐给刚上高中的儿子。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随着大数据算法飞速发展,很可能导致数字独裁,也就是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数人不仅被剥削,还可以有更糟糕的局面:如草芥般无足轻重。

  我想摆脱这样的局面应该不容易,但是清楚总比糊涂要好很多。因为你就算选择忽视这场“人类未来”为主题的辩论,历史也不会对你更宽容。就算你因为忙着让孩子吃饱穿暖而缺席,还是躲不过最后的结果。

  既然如此,何不认真参加,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认真的参加。参加的起点就是这本书吧,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今天最大的挑战和选择是什么?我们该注意什么?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成了一种力量。我想学习这种力量。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4

  人类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自工业时代,机器的大面积兴起,取代了一部分的原有劳动力,结果是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没有对人类的就业造成不可逆的威胁。

  而且,就算机器的生产效率更高,人类的另一大优势,强大的认知能力,依然远超机器。直到21世纪,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达不容忽视的地步,并且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人之技能上超越人类,包括理解人类的情绪。

  两次有名的人机大战的结果也都是机器占了上风,国际象棋和围棋,作为人类智能的集大成者,都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在许多其他领域也能轻易超过人类?这也是近些年越来越被人们讨论和重视的。

  生活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行事也很依赖个人经验。要是告诉你,这所谓的“直觉”,其实只是“辨识模式”罢了,你会不屑一顾还是冷静思考这个发现。

  优秀的司机、银行经理和律师,对路况、投资或谈判交涉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直觉,只不过是辨识了某些一再出现的模式,于是能够躲过漫不经心的行人、拒绝无力偿还的借款人和识破图谋不轨的骗子。

  直觉依赖的是,善于走捷径的大脑,会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快速拼接出答案。在无知议题中,你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大脑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知道的更多,相信直觉也就不足为奇。

  只不过,这种走捷径的方式,很可能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都市丛林。

  对比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拥有两种特别重要的能力:“连接性”和“可更新性”。它可以实时全球联网,而且更新速度和更新所要花费的资源也很少。

  举个例子,你要了解一种未曾接触过的的疾病,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就医询问主治医师,得到的答案的时效性(时间不等人),很难比得上联网的人工智能。

  特别是你想深入了解,目前常用的论坛上,可能都是几年前的消息,并且你也很难说服自己去相信。或者说,相信的成本你未必承受得了。

  即便你身边有医生朋友,在大数据面前,人类的学习能力还是敌不过人工智能,你又如何确保你得到的信息是有效和可靠的。而人工智能的两大特性却能克服你的这个焦虑。

  这个事实,也对目前的医疗行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对于各类疾病的治疗,或许依靠人工智能会事半功倍。这是否意味着,医疗行业的大量工作要被人工智能取代。

  可能你也听说了,重复性的工作容易被取代,因为效率优先原则。但是,养老、创意类产业将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

  作者预测,20xx年的就业市场的特点很可能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而非竞争。创造新的工作、让劳动者接受再培训而重新就业,并不是能够一劳永逸的方法。

  看似离你我的生活遥远的预测,仍需你我主动去了解,宁可信其有的认知逻辑,必然使得你我中的大多数,认真思考这一可能出现的窘境。

  尽管大方向上,正面临着人类大规模失业的危险,作者更担心还是,数据算法会夺走人类目前握有的权威。因为,这样一来,可能造成人类对自由主义这套故事彻底失去信心,而开启一条通往数字独裁的道路。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5

  作者在这章预示了一个“可怕”的未来,即几十年后(20xx),大部分人在工作上可能变得无足轻重,被算法和机器取代。在AI逐渐发达的今天,这已经不是像20世纪初预言纽约到北京只需10多个小时那么天方夜谭,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无人驾驶汽车、卡车,AI理财专家、法务专家,医疗助理机器人,无不慢慢在成熟中。甚至连最难被取代的创意类工作(例如,作曲家),也已经看到了通过算法机器人取代的可能。

  那么,人类社会是否能产生足够多的新工作,来弥补被机器取代的部分?现在看起来并不太现实。其实最直接的新工作就是维护、训练那些算法机器人,但是这种工作需要极高的智力和教育水平,这恰恰是算法取代的低端工作人群所缺乏的能力。固然小部分资质比较好的人可以通过教育成为合格的从业者,但是大部分人注定碌碌无为。这个时候,人类即将面临的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几十亿没有工作的人?

  作者提供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个是“全民基本收入(UBI)”,即政府对控制算法和机器人的富豪阶层和企业征税,然后用这些税来cover其他人群的生活需求。另一个是“全民基本服务”,即共产主义社会描述的情形。

  第一个方案无法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穷人对现在的不公平多么愤怒,未来的不公平都将更加变本加厉!对于贫穷国家、贫穷地区、贫穷阶层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事实。

  第二个方案虽然对于人来说会更公平,但非常理想化,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来说,基本就是幻想。谁也不知道在算法和机器统治人类之前,这会否实现。

  因此,如果你没有成为跃升数字统治阶层的野心,对于自己和下一代的未来,那么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寻找一个能够保障全民最低福利的地方,一直生活下去。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6

  关于文明,印象中被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看似是个同你我真实生活无关的事物,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文明的一份子,文明影响了你我的成长,你我的成长又反作用于文明,哪怕这种作用微乎其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诚然,不同文明的成员之间,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实属人之常情。硬要说无法兼容也过于武断,现代奥利匹克、联合国、欧盟,都证明了不同文明之间也是可以友好相容的。

  当然,文明内部的分歧依然长期存在着,这就好比,真实生活中,你我最常发生争吵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家人。倒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在起作用,而是因为,身份认同是由冲突和困境来定义的,而不是由共同之处来定义的。

  不过也可以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是不断发生、存在的。不然,也不会发生那些触目惊心的战争。就像在自然界,不同物种依照自然选择的无情法则,为生存而战,纵观历史,文明之间一再发生冲突,唯有适者能够生存、讲述故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国脱欧,就符合这样的历史规律。一万年前,人类分裂成无数个部落,每过千年,部落就会融合成越来越大的群体,但创造出的文明越来越少。

  直到近代,全球文明的产生。我们有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文明欢聚一堂,看似是各国在竞争金牌,在这背后,是世界各国达成了了不起的协议。读后感·该协议让你我在为祖国获得金牌,并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得以为文明的相容深感荣耀。感谢这个相容的时代,让你我看到了世界诸多美丽的面貌。

  今天,即便是不同的文明,拥有不同信仰的民众,都承认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地位。人们对疾病的看法也从千年前的光怪陆离,转变为今天惊人的一致,得益于战争,也是由于文明的相容。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战争之于文明也有此效果。

  进入21世纪,文明的相容度进一步提升,也许是因为人类面临的挑战更加棘手,全球层面的气候问题、人工智能难题,单靠单个文明已经无法全然应对。

  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各种争论和冲突,不过这也让彼此之间更加相互依赖。尽管,距离建成一个和谐社会还很遥远,却早已是同一个熙攘的全球文明。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7

  读完了尤瓦尔赫拉利的这本著作《今日简史》,这本书是在作者前俩部著作《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基础上对人类命运的走向做了一些预测与分析,反思了当下全球人类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结合正在创造人类社会新的故事序章,理想的幻灭,旧的故事倒塌只是时间问题,从而折射到现实社会中则是:AI与智人隐性竞争的结果就是未来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大数据的高度发展和深入应用会产生数据霸权和社会公平的矛盾,未来不同国家的主体都会面临新的政治挑战,自由与平等的议题争议:谁该拥有数据。从而导致全球新的政治挑战,不过这会不断驱使人类文明走向世界大同,国族主义已经无法单一解决社会问题,新的无国界社群组织会重构部落再起,这是人类生物属性的价值体现。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催化剂会依然延续下去,只是形式会做新的调整,因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依然需要一片沙漠里的绿洲。科技具有俩面性,在AI时代里,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战争依然存在,人性的贪婪必然造就新的压迫与反抗。

  地球不是绕着人类转,曾经的地球是由恐龙主宰,然而现在呢,只是物种转换了角色而已,难道还会有人类之外的角色替代智人,答案在上帝那里。科技颠覆会产生绝望与希望,所以人类依然要谦逊,在没有达到移民火星的星际穿梭之前,地球生态的好坏影响着人类后代的发展。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spaceX之父埃隆马斯克,他人生的最高目标则是做着人类大规模移民火星的庞大工程,海上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成为现实,读后感马斯克的火星之梦代表了人类在星际旅行上已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不要妄称神的名义制造人类自己新的道德困境,在当下世俗主义社会里,要面对不完美,后真相时代依然需要虚构的故事建立合作,智人本身就是一个后真相物种。

  未来不是科幻电影,我们都会直面一个无法逃离的母体,意识和智能在新科技面前不再混淆,心智是可以被科技操控的,《病毒帝国》的电影场景会真实再现于人类社会,没有真实世界,母体之外还是母体。

  教育是改变中唯一不变的事,传统与未来只是时间线上的一种人为界定,知识无疆界。人类依然会面临新的生存问题,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会用语言和文字继续编织新的故事,自由主义不再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议题,心智和大脑是俩个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迄今为止我们对自身意识的了解仍然一无所知,禅修只是一种最基本的辅助工具而已。

  建议读完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和《人类简史》之后阅读此书会有一个思维层次上的认知连续性,也比较容易理解此书里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思考。也许有人会感觉这本书内容不精彩,你要明白这不是小说故事,而是作者的一些人生思考和对人类社会议题的一些分析探讨。精彩在他的《未来简史》和《人类简史》已经深有体现。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8

  宗教,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存在,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可能存在的比你我想象的还要久,说它神秘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各种传说,虽然在现代它依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但它已然无法为人类提出可行的愿景。

  早期,宗教在农业和医学界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依赖神圣历法来播种和收获,直到今天我们也有二十四节气。那时候的萨满、巫医、先知们,也都承担着医护者的角色。

  到了现代,尽管宗教依然有相关的影响,但是现代人生病后的第一件事是去医院找医生,然后才会去寺庙祈祷。与其说这是宗教的衰退,不如说这是科学的胜利,人类的心智已经得到了大幅的进化。

  当然,科学并不必然和宗教对立,只是两者的底层逻辑不同。宗教注重诠释,科学注重实践。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预言或者魔法的出现,就算这次预言或者魔法失效,就算对某个人的魔法或预言失效,只要数百次中的一次成功,就会引来趋之若鹜的人群的追捧和信仰。

  而科学,必须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到符合大多数情形的结论,才能被小部分人接受并推广。但是,在今天,科学已经突飞猛进,宗教却还是那一套诠释的套路,所以处于下风也是合情合理。

  今天,现代经济理论之所以比传统宗教教条更实用,是因为即使表面上是宗教冲突的事件,也能用经济理论来解释,但没有人想反过来用宗教理论解释经济事件。

  至今,宗教仍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份认同。人类发挥力量需要聚集群众,群众合作又需要打造群体的身份认同,而这里的身份认同都以虚构的故事为基础,而不是以科学事实或经济必需品为根基。

  因此,无论某个宗教看起来多么古老,只要发挥一点儿想象力并重新诠释,几乎都能搭配最新的科技装备,结合最先进的现代制度。于是,它能经久不衰,从古至今。

  只要人类仍需要大规模的合作,而大规模合作依然需要虚构的共同信仰,宗教的重要性就不会下降。

  遗憾的是,宗教最大的结果是将人类文明分裂成许多敌对的阵营,以及各自为政的民族主义也是如此产生的。它能团结群众,却无法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反而成为了人类问题的一部分.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9

  相继出版《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这两本惊世之作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今夏又出版了一本叫做《今日简史》的书,可以说是“凑”齐了简史三部曲,在前两部曲的铺垫后,这本新书又会给你我带来怎样的思想盛宴和有趣脑洞呢,咱们慢慢说。

  语出惊人,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并不稀奇,真正厉害的是,语出惊人并有理有据,或许这是历史学家的“基本操作”,也可以说是天然优势。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你能看到多远的历史,你也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而今,昨天、今天、明天,已经全部被赫拉利给打包好,送到你跟前了。你我只需做一个有心人,惠存即可。

  通过封面,可以一目了然,全书旨在向你我介绍21个“人类命运大议题”。按照作者自述,写作本书的重要目的是,让更多地球村的公民参与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中来,为整个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么这些议题究竟有多大呢,书里给分为了五大类。科技颠覆:理想的幻灭、就业、自由、平等;政治挑战:社群、文明、民族主义、宗教、文化认同;绝望与希望:恐怖主义、战争、谦逊、神、世俗主义;真相:无知、正义、后真相时代、未来不是科幻小说;生存下去:教育、意义、重新认识自己。

  其中有不少,可能就是你我从小耳熟能详,并且逐渐耳濡目染,也思考比较多的议题。但是毕竟,你我并非历史学家,也很难对很多议题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多数时候还是个人片面的理解占了较大比重。这也是你我,需要在此时此刻,打开这本书来看的重要理由,为了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议题。

  因为,这些人类命运大议题,个个都值得你我,掰开揉碎,细细品味。何不在这本新书里,以新的视角,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来吧,一起加入到这场讨论中。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10

  无知,第15个议题,也是“真相”主题下的首个议题。作者最想告诉你我的一句话是“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关于无知,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来自苏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相信在你过去的生命历程中,曾不止一次地,经历过下述场景:遇到某个自认的专业人士,信誓旦旦地向你讲述一些,他认为正确的言论,给的理由却站不住脚,因此,你也很难为之所动,结果就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听了一些人云亦云,甚至不知所云的话。

  很大程度上,你我也都曾扮演过上述场景的讲者或听者。而这类情况得以“顺利”发生的原因,书里明确指出,是因为人类大脑的想象,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知道更多。

  拥有这样的想象,也是有好处的。很大程度上,人类能够延续到今天,也正是靠着这样的想象。书中将这种想象描述为“知识的错觉”。这种错觉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们继续愉快地生活,并让一切有迹可循,有效避免无谓的努力。

  正如作者在他的《人类简史》里开的一个脑洞,公司是一种“想象共同体”,一旦想象被实体化,就拥有了实在的生命力。人类大脑也就不会去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方便了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协作,推动历史的进程。

  显然,这是一种非理性,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倾向于自认为很理性。行为主义经济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类决策基于情绪反应和思维捷径,而非理性分析。由此可见,理性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思维方式。

  书中举了一个实例来证明这种“知识的错觉”。我们每天都会使用到的拉链,很多人都相信自己对它很了解,毕竟每天都在用,事实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它的作用原理。

  这种常见的错觉,源自我们容易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简单地看成是自己的。生活中更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收藏”,看到什么感兴趣的知识内容,点击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种知识的错觉,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它会让人有一种倾向,倾向于只结交思想相近的朋友,结果是让自己已有的各种观念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而鲜少遭遇挑战。毕竟,大脑可不喜欢被否定。

  这种倾向,还对应着一种叫做“群体思维”的东西。这一思维的一大特征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看过《乌合之众》的话,你应该对这种群体思维的效果并不陌生。这种思维追求的并不是世界的真相,只要一切看上去是好的,只要没人嘲笑自己的无知,真相其实并不重要。

  对于这种倾向,书中举的实例是“权力”。即便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不是为了看清现实而存在,因为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也就无从探寻真相。权力就像是一把锤子,它能看到的几乎全是钉子。

  巨大的权力,很快会形成一个黑洞,会让接近它的一切事物变得扭曲,自然看不清真相,因为没人会告诉你真相。更因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知道真相。权力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现实。

  最后,面对这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作者还是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回到20xx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式思维,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因为至少这样,我们还能较为快乐地度过这为数不多的人生。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读《人类简史》读书笔记09-14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3篇)08-31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0篇)07-18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1篇)07-18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个人感触10-19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0-14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5篇)07-15

书籍《万物简史》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09-13

今日立冬寄语11-05

今日立冬谚语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