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

时间:2021-01-07 10:43:3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范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范文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1

  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所描述的是中唐至北宋期间(大致从9世纪到11世纪)士人文化和文学传统中“私人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揭示了中唐传统的道德、政治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足为训或者不合时宜,需要寻找新的价值观和表现手法。而杨晓山书中所谓的私人领域是指“一系列物体、经验以及活动。”“这些物体、经验以及活动属于一个独立于社会整体的个人主体。”而所谓的社会整体可以指社会,也可以指国家。

  唐宋文人不断地努力,力求拜托限制,另辟蹊径,然而路途艰难,难以成功。白居易的讽喻诗讽刺了贵胄所拥有的园林的奢侈,并从道义上批评了堕落贵族淫奢的生活方式,且在哲学层面上举例说明了人类命运的变幻无常,指出了永恒占有园林的幻想乃是一种执迷不悟的虚荣。白居易站在道德的高点上批评别人时,有理有据,目的明确,一针见血,直接命中对方的弱点,然而放到他自己身上,他却无法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了。在讽刺贵胄的同时,他又流露出对在洛阳拥有一座园林的骄傲和自得,占有欲显露无遗。白居易主张“中隐”,一方面使得他的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中隐”生活的体现。园林的好处在于既能享受隐士的名誉,又无需真的放弃都城方便的生活。“中隐”不过是他在那个时期选择自保的一种方式罢了。对于玩好,白居易自是万分重视,尽力隔绝觊觎,对于他珍爱的双鹤,他是绝对不会将之放手给予裴度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白居易占有的欲望战胜了理智以及他的主张。

  再说杨晓山所讲的另一个人——苏轼。苏轼主张让要能够客观面对事物,要学会断情,做到超脱,然而一旦放到他的身上,这位享有声誉的名人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从他对待仇池石的态度就可知晓,他的三首诗就明确反应了他的态度变化。最终,苏轼还是屈服于外物的诱惑了。

  唐宋诗人在其作品中建构私人领域,将园林作为这种领域的物理空间,寻找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对玩好的分量放到很重,在交换和获得玩好的活动中获得满足,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有诗的参与,充分记录了他们交换或获得这些玩好的细节。这些园林诗正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的写照。诗人的交往还受到各自身份地位的影响,一旦位高者来索要自己的心爱之物时,就令诗人内心煎熬了,给还是不给,就称为一个难题。苏轼是个聪明人,面对这种问题,充分利用了他掌控全局的能力,将其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既保全了自己的珍玩,又给了位高者面子。

  另外,当时的诗歌并非是和生活分离的,不是孤立的,它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纯化,而是和生活融入渗透的,和常用的生活用品是一样的,放到今天来讲,就跟我们发说说或者发微博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记录生活和交流的工具。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生活的方式和其思维的方式,研究和发现其私人领域的变化和发展,看清其病态之处和其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一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跟随杨晓山的步伐,我们能够沿着时间的脉络,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运用恰当的方法,找准方向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引起关注和思考。这也是我们看这本书的一种价值所在。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2

  在这本书里,唐宋文人士大夫们将私家园林与玩好的收集与珍藏融合为“狭小”的“私人领域”。作者在这本书里主要是着眼于中唐和北宋。私人领域的变形昭示出一种现象,即是那些身在园林之中的人把隐逸作为此园林存在的唯一意义,但其真实的目的则是逃离那纷扰的乱世,一个人独自享受园林的安逸,以此来平定内心的那份喧闹。

  在第一章里面,作者借用了很多白居易关于城市私家园林的讽喻诗,借诗来讽刺贵族的那些奢侈浪费的生活。而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表现出他退隐尘世之后,对自己拥有一座园林的骄傲与自豪,认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园林是实现生活方式必不可少而又充足的的'条件,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第二章讨论了“前门”这个诗歌意象,并谈到建构园林的主要调控方式;第三章文章以园林中的“奇石”为线索,写围绕石头收藏而展开的审美、道德、经济和政治的纠葛,讽刺的是,对石癖抨击最猛烈的诗人也往往是最富激情的石头爱好者,从欧阳修、苏轼到司马光,无一免嫌;第四章里聚焦于一系列关于士人文化点缀品交换的趣闻轶事,从而剖析诗歌的交换描写交换的诗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五章则集中在邵雍和司马光的诗歌中对于“乐”与“闲”的表达。

  “白鹤之争”主要争论的事白居易该不该把白鹤让给裴度,白居易忍痛割爱,将白鹤赠与裴度,但这一赠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作为禽鸟栖息地两座园林之间的优与劣,也不是禽鸟与主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裴度、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另外还有“爱妾换马”的故事,亦是有类似的意思。诗歌交换和物质交换之间发生了交叉,带有一定的商品交换的意义。另外,书中描写苏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获取砚石,包括作为礼品接收、购买和物物交换,并包括以他似乎信手拈来的诗歌作为交换,一面营造着洒脱不羁的艺术家形象,一面精于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书中还描述了邵雍在“安乐窝”园林中的“真乐”与司马光在“独乐园”里的“假闲”,虽然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安享晚年,但是他用来“独乐”的园林却充满了各种社会活动的喧闹声,车水马龙、冠盖云集,并不是真正的隐居之士过的真正的闲暇生活,()因此并不能脱离政治的平静生活。在我们眼里看来,“乐”与“闲”不过是个姿态罢了。

  在书中作者还提出了“中隐”的观点,与当时历史时期有关,采取“中隐”的立场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自我保全之策,而洛阳则为“中隐”生活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环境。尽管洛阳不能完全免除政治上的纷扰,但是相比长安而言,平静了很多。同时,对园林进行整修也使得白居易获得了享受“中隐”生活的愉悦之情。

  其实,在中国的道德哲学里,已经没有任何绝对的私人或个人空间,作者在书中所表述的私人领域属于一个独立于社会整体的个人主体。城市私家园林是私人领域的体现,亦是私人领域的场所。士大夫文人想要借私家园林来远离尘世的喧闹,是不太可能的,都会受到外界各类事物的影响,带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这些,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3

  不仅如此,白居易还关注园林的所有权。他认为宅第可以很好的反映天下的治乱,并且有一所园子是实现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又充足的条件,这更是为了体现他的“中隐”思想,即精神上远离尘嚣而又身不离市的观念。因此,在他的诗《郡亭》中我们能够深深的体会到郡亭不过是个容生之所,“家池”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由此,他将“家”与“邦”联系起来,这又呼应了他书的开头,园林代表的不是一块小小的地盘,它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基本样貌与兴衰。“以小见大”,从这样的一种角度,作者能够通过园林将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精神反映出来,更能够升华到国家大的角度。

  除此之外,他还从空间的调整、园林中的石头等角度来体现诗歌。比如前门的意象包涵了超越性的个人主观精神,而诗歌中的“石头”又别有一番滋味。诗歌中常常出现一种以石为题,这样的诗不仅措辞优雅、情感浮泛,更重要的是它还富于其他新的独特意蕴。作者具体分析了园林中主要的实物,如双鹤等来体现自己此时的生活与对它们的喜爱等多重思想感情,从而反映出的不仅仅是物与人的关系,还包含白居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甚至是政治关系。

  在书的最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诗歌总结了对闲适的满与不满,如关于司马光的一系列趣闻和诗歌《独步至洛滨》,最后期盼返回属于自己的“园林”。园林是一个人的归宿,但偶尔从诗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并不是完全置身于世俗之外,有时他们只不过借园林来摆脱、暂时忘却这些世俗之事。园林还是这些诗人用于自喻的一种形象,是诗人的自我描述与慨叹。

  不论是什么,诗人们总能从“园林”中找到自己,诗人们总能通过“园林”来反映或者表达些什么。诗歌处处体现生活,诗歌处处体现感情。读了这本书,我能够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赏析这些诗歌,更能够帮助我了解这些诗人的性格特点以及那些优秀诗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范文】相关文章:

工商私人助理范文10-26

工商私人助理简历范文10-26

GMAT作文不同领域间的交流范文09-20

GMAT满分范文之不同领域的交流07-25

私人向私人借款合同范本12-20

项目管理涉及的领域09-23

公共领域的文化论文09-01

插图设计应用的领域10-09

适合女性创业的领域02-21

女性适合创业的领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