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读书笔记作文3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笔记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笔记作文 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是曹文轩写的,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生动,让我深有体会。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在他上六年级发生的事情。书里面的每一章都主要介绍的是一个人物以及发生在他的朋友身上的一些事情。他们都在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高尚的品质。到了六年级结束的时候,桑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桑桑的父亲桑乔被派到外地学校当校长,桑乔以及桑桑一家要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桑桑有着高尚的品质: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有一次,秃鹤带了一顶的帽子,向操场走来。大家的目光全被转到秃鹤那边去了,桑桑十分气愤,便搞了一个恶作剧,让秃鹤找不到他的帽子,秃鹤便告到桑桑家去了,桑桑后来也向秃鹤道歉了。
这本书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个道理,我们应该省吃俭用,不要浪费,要想想看,这份钱是家长辛苦赚来的。
桑桑亲眼目睹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动人的故事。这六年,是桑桑接受教育的'六年。我相信,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例如:老师、父母、同学,当然还有陌生人,在他们身上也发生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应该留心观察身边的这些人,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懂了为别人付出是会受大家的尊重的,帮助别人。
读书笔记作文 篇2
草草看了一篇纪实文学,虐得我心肝脾肺都移位了。
万人迷忠犬攻痴恋学霸白月光,白月光理智分手走上人生巅峰。多年以后,忠犬攻千帆过尽,游戏感情,最放不下还是白月光。白月光却结婚生子,生活美满,不愿再与忠犬攻有任何联系。最后忠犬攻找了一个跟白月光外貌相似的替身,含糊着过下去……
每每看到忠犬攻对白月光猛烈强势的爱恋,被甩后借酒消愁几乎跳湖自杀,还想带白月光远离世俗,找到一个打鱼晒太阳民风淳朴的地方相守一辈子……我都能感觉到这是最真挚最毫无保留的感情。
可是,现实果然最残忍。分开就是分开,不会再含含糊糊纠缠在一起。白月光理智决绝,忠犬攻一生遗憾难以释怀。
多么希望白月光可以放下家庭,放下现实功利,与忠犬攻一直在一起。可是白月光是个多么理智聪明的人。他不会像我写的久别重逢那样感情用事,纠缠不清。他是现实中的赢家。就算喜欢忠犬攻,也只会把他放在心底最深的地方。
虐得最深才是最爱。得不到的才是最美。
读书笔记作文 篇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的意思是花言巧语,曲意逢迎,通俗点的说法叫“拍马屁”。
“拍马屁”源于蒙古文化,蒙古族是马背民族,蒙人常以养得一匹好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
可见,“拍马屁”本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然而蒙人建立元朝之后,趋炎附势者为巴结权贵,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
久而久之,“拍马屁”便成了谄媚逢迎、阿谀奉承的意思。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几个马屁大师。90年代初,有人专门编了本书叫《马屁大观》。编者从各种正史野史、民间小说中摘选了数百则“拍马屁”的故事,马屁大师们轮番登场,各成一派,可谓百屁争鸣,拍出了风格、拍出了特色。
不过,也有几条漏网之鱼不在《马屁大观》之列,但与书中的马屁大师们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武周时期的宰相杨再思,绝对是个集拍马屁之大成者。
当时,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依仗武则天的宠爱而权倾朝野。有一次,二张的哥哥张同休在司礼寺宴请百官,酒酣之时竟然当着百官之面取笑当时担任内史之职的杨再思说:“杨内史长得真象高句丽人。”
这句话如果放在今天,特别是受韩流影响的年轻人们,绝对会认为是夸自己长得帅或长得美。但当时唐王朝是当之无愧的天朝大国,高句丽这种附属小国在汉人的眼里就是“蛮夷”,所以说别人长得像高句丽人的意思就是,你丫长得真丑。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打脸,杨再思不但不怒,反而十分开心,还立即按照当时高句丽的民族习惯,将剪纸贴在头巾上,反披着紫袍,摇头晃脑地跳起了高丽舞,在座的百官无不鄙笑。
还有一个例子。当时张昌宗以美貌著称,时人都称他面似莲花,杨再思却说这个比喻不好,说:“不是六郎(张昌宗小名)似莲花,而是莲花似六郎才对”,一句话让张昌宗心花怒放,大赞这家伙会说话。
杨再思为官一任,基本碌碌无为,但凭着炉火纯青的马屁术,一直官运亨通,在政治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
不过,历史的审判向来公正,后世史学家用如椽巨笔将这个“马屁精”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但中国人,老外也爱“拍马屁”,特别是日本人,竟然将“拍马屁”演变成了一种文化。
日文的“拍马屁”翻译成汉文叫“磨芝麻”,寓意对待上级或长辈要毕恭毕敬,就像双掌互搓磨芝麻的样子。
日本人受汉人礼治文化的影响,视“敬”如命。我们经常能看见电视中,日本人谦卑地九十度鞠躬,只敢看对方的脚,大声喊“哈伊”。
中国人原来也讲究这个。古代称身份高贵的人为“足下”,就是说您身份尊贵,我只能看你脚下那块地方。
现在中国人已经不再讲究这个了,但日本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日本的社会强调上级对下级、前辈对后辈的绝对权威,对大部分日本上班族而言,磨芝麻是职场必备的技能,因此也就有了“马屁文化”。
有日本职员曾总结过职场的“马屁套路”,上司开玩笑冷场的时候要帮腔,说的有趣的笑话要在别的场合要再次提起,“上次那个笑话太有意思了”。另外,诸如“某某桑,我非常仰慕您…您太伟大了…我在您面前太渺小”这样恭维话要经常说。
在我们看来,这些话不仅肉麻而且做作,不过在日本,几乎人人都很吃这一套,甚至还出现了“拍马屁”的职业。据说东京两个大学毕业生在路边摆了个小摊,提供拍马屁服务,口号还挺文艺:“感觉一下你潜藏的魅力吧,纵容一下自己”。结果一开张,生意火得不行,让人不禁感叹生财有道。
这么一看,日本的社会风气好像也不咋样(咦,我为什么要用也?)。
不过,相比言语,日本人更看重能力和态度。日本人不反对“拍马屁”,但反感“只会拍马屁”。所以,在日本职场,马屁精终究还是马屁精,有能力的马屁精才是好员工。
其实,因为现实生存的需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拍马屁的时候,这无可厚非。马屁精不可怕,可怕的是只会拍马屁的“二十四K纯马屁精”。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身边都不乏溜须拍马之人。但越是昏庸的君主,身边的“二十四K纯马屁精”就越多。
古代君王头顶上的冠饰叫冕,冕的两边各用一条丝绳挂下一个饰玉,称作瑱,因为可以塞住耳朵,所以又名充耳。充耳的目的,就是让君主不要去听一些谄媚之言,充耳不闻就是这个意思。
可惜的是,人们在加冕之时,只顾享受冠冕堂皇,却忘了耳边的警示。
所以,身居高位者,赞美之言可以听,但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听到那些和自己没关系的“马屁”,要果断扬起蹄子,一脚踢开。
踢开他们,才能看见真的自己,才能发现真的生活。
【【实用】读书笔记作文3篇】相关文章:
平面构成读书笔记作文08-31
简爱 读书笔记07-22
责任读书笔记01-06
声乐读书笔记12-28
《白鹅》读书笔记11-23
邱少云读书笔记11-20
《毛毛》读书笔记11-20
师说读书笔记11-17
离骚读书笔记10-31
《景阳冈》读书笔记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