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读书笔记《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书笔记《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读书笔记《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 1
这两天读了一本张齐华的一本书《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
开篇的第一个课例就是就是曾经执教的《圆的认识》。这节课的第一版我曾经也看过录像。你不能不佩服张老师在这节课上所倾注的心血。独特的设计,精彩的语言,优美的画面,厚重的文化。都将你深深地吸引。听课的老师会像学生随着张老师无形的跟随着张老师的课堂。从课堂的引入开始:往平静的睡眠投进石子。使学生在观察那平静水面上荡起的一圈圈涟漪中开始思考,接着张老师介绍了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花环,特殊仪器拍摄的电磁波等。用美妙和神奇吸引着学生。这仅仅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张老师的数学文化教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转化成没有规矩,仍成方圆。“圆,一中同长也”;“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图等等。不仅彰显了厚重的数学文化,同时颇富抒情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都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了一中生动的数学课堂。我们在听课的时候被吸引,根本没有无暇去想这节课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处理。静下心来,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内,
又想展示数学文化,又想凸显数学思想,同时还想给学生以音乐和画面美的冲击,那么数学本身的思考占的份额就会偏轻。所以这节课当时也确有争议。
于是就会有第二版的《圆的认识》。这节课张老师的出发点是;第一,绝不出现任何声音,这应该是一趟表面寂静尔内心热烈的数学课;第二,绝不出现任何画面,包括生活中哪怕是最常见的元,应该是一堂素面朝天的简单的数学课;第三, 数学语言回归纯正的数学思辨,一切课堂语言只围绕数学问题的思考而展开,拒绝无病呻吟的抒情与感怀。留下的是数与形,留下的是数学思考,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张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超越了自己。
这两节课,我都很喜欢。但我这里也有一点思考。为什么我们上一节课,要么就追求语言和画面的冲击,试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深深地被打动,就像进行了一次洗礼,数学课也可以多姿多彩。要么就要重归课堂,梳理其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思想,用数学的.思考进行教学。这两种方法并不是“鱼和熊掌”,为什么就不能兼得呢?《圆的认识》是一节五年级的课,这是学生的抽象思维才刚刚形成,毕竟是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难道在第二版教学中,加入一些画面,就会破坏数学的思考吗?我现在教的是三年级,如果去讲《对称》,不加入画面,只让学生动手剪一棵松树,老师再画几个对称图形,学生的学习效果我想就不如展示一些漂亮的对称图形的图片,如果再加上一些声音会更好,这里也有中国的文化,如脸谱,剪纸,建筑等,这些古老的中国文化展现爱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认识对称的同时,惊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当然这是我的一些思考,并不是对张老师这两节课的有异议,我想他的哪节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教师读书笔记《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 2
上学期,学校给我们数学老师发了《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真得是如获珍宝。“从最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我了解了张齐华的成长历程。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而我却看到了他 ——因为热爱、执着和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新书的扉页,我们读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写的序《他徜徉在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是的,从本书里我看到的是这位“数学王子”如何执着、热爱地演绎着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也感受到了张齐华老师课堂里独特的数学文化。
每一个人在教育这条路上,都是一番磨难走过来的,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牙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我只看到了他成功的一面,他驾驭课堂的轻松,却不曾想,他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前提是有付出。
现在,我正在读《圆的认识》这堂课的打磨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打磨课堂,2003年,凭借着唯美的音乐、颇引人眼球的画面、色彩以及极富抒情与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张齐华执教的《圆的认识》一举获得了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给听课的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这堂课也引来了一些争议,五年后,当他再次执教《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全新的设计,朴素之美,简约之美,同样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听课的教师。 “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张齐华的座右铭,更是他每一堂课留给大家的清晰印象。
两次不同的课堂,第一次华丽,让人们享受一场数学文化的盛宴,第二次,质朴简约,他真正做到了不重复自己,可以想象他为了这节课多少次辗转难眠,翻遍了多少教学资料,开展了多少次教学调查!
磨课过程中所尝到的甜酸苦辣,也是不断累积的一笔巨大的经验和财富,每一次的焦灼和痛苦,换来的恰是他对数学以及数学教学更为清晰的质的飞跃与攀升!
他经常告诉自己:好课,要从把握数学本质开始。只有尊重儿童,才能真正行走在儿童经验世界的边缘。我也在反问自己,你知道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吗?倘若再次追问:“数学是什么?”“数学课堂可以给孩子留下什么”,我想因为有了张老师的引领,我们眼前的数字、符号、概念……等等都赋予了新的“精神元素”,彰显着数学的文化魅力,弥漫诗意的人性光辉,变得灵动与飘逸。“研究源于阅读,收于实践。”“行动造就本质,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课堂,是我们需要用心经营的地方”,——这,也许就是《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留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和思考。
一个人如果想进步,谁也抵挡不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向张老师一样,做勤读书,善思考的文化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相关文章:
《课堂密码》教师的读书笔记10-12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12-03
小学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02-14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08-18
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反思04-21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范文04-11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15篇12-04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15篇)01-14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精选6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