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时间:2023-04-03 15:45:0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1

  今天,我读了《再寄小读者》这篇文章,因为冰心奶奶的文章写得很精彩,所以读得特别仔细。而且有四点体会。

  第一点是:“喜欢语文课。”我是非常喜欢语文课的,因为语文书中有许多思想性强的课文,我一会儿游览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会儿又走进童话故事的`王国。语文课上,我不但学会了怎样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提高了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二点是:“要专心听讲,好好地记笔记。”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我以前上课总是专心听讲,但不爱记笔记,下课后,总是不会总结中心思想。我的表哥与我不同,他总是很认真地把笔记记好,每次测验,阅读总得满分,就是因为他笔记记得好。我要像表哥那样,记好笔记,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点是:“要喜欢阅读课外书,要仔细读。”我很喜欢看书,但总是囫囵吞枣。有一次,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爸爸便问我:“‘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人呀?”我却脱口而出:“刘备、曹操、张飞。”惹得全家人大笑一场。爸爸严厉地批评了我一顿,,我以后要仔细读书,不再马虎了。

  第四点是:“积攒词语,灵活运用。”不但要多读书,还要多积攒词汇,用在自己的文章上。我总是把好词句摘记在一个本子上,但就是不会运用。我班的李文婷同学不但很好地积攒词语,而且还能灵活运用。读书笔我要向她学习,把积攒的词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让自己的文章更充实。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有不懂之处。冰心奶奶说:“我小时候……”那一段话,为什么她小时候只有几只平常的动物,我问了老师才知道。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冰心奶奶对我们的希望。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2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寄小读者》的书。相信大家对这本书就应不陌生,对了!其实这就是冰心写的一篇十分有名的书。

  书中的资料只要看一下书名就能够明白了,就是把冰心从小到大的生活用写信的格式给我们看。这本书记录了冰心一生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如走在意大利的京城——罗马、意大利西海岸的那坡里城、冰心那慈祥的母亲去世等等。

  然而,就是这么多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些人生的哲理。我们亲爱的祖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从一开始的腐败到此刻的国泰民安,都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是幸福的,有多少完美的日子等着我们来过,更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做啊!

  外面的世界是广阔的,哪儿有美丽的鲜花、挺拔的大树、强大的部队所以,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就应勇敢得去应对每一个困难,心中还得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期望大家也能买一本《寄小读者》,细细地品味一下这本书的资料。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3

  这个烈日炎炎暑假里我读了《小王子》和《寄小读者》这两本书,下面就让你听听我看了《寄小读者》之后想说的话:

  文化名著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无穷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寄小读者》之所以能够成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她对小朋友的喜爱,对童真的热爱,和她那未泯的童心、透明的真心、温暖的爱心,还有她那充满女性气质的清新佳丽的'文质、温柔亲切的语调是分不开的。《寄小读者》如一泓清澈的泉水,至今仍温婉地流淌在我们的心底。

  《寄小读者》体现出了冰心对她的母亲和所有孩子的思念和热爱。为了”小狗叼走了一只小鼠“这件事,伤心了好几天,还和朋友说了,朋友还笑话她:”你越来越孩子气了,这种事都值得提!“是啊,读了这本书,我也觉得冰心的确有些”孩子气“,可这是非常珍贵的,很多大人身上缺少的也正是这种天真的”孩子气“吧。

  冰心也是非常爱她的母亲的,在这本书里,她多次提到了、想到了她的母亲,在她的自序中,她说道:”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她的爱使我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她对母亲无限的思念。

  冰心的作品之中,只有这一本是最自由、不假思索的了。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4

  冰心,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人们的眼中的冰心也大都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生活态度非常好的人。尤其是读了《寄小读者》,有时甚至会羡慕冰心的这些文章里饱含一颗童心。她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们交心讲述。这种平等的姿态,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不时看到活泼天真的语句,也会让人禁不住欢笑。

  《寄小读者》里有这么一个情节:一只小鼠,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出来,慢慢的吃着地上的饼屑。它一边吃着,一边抬头看看“我”,我惊悦的唤起来,于是父亲母亲也都望向了它。结果它仍是不走,灯影下照见它很小很小,浅灰色的嫩毛,灵便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我拿着手里的书,轻轻地将它盖上。它竟然还是不走。我按着它的手,方在微颤——母亲已连忙说:“何苦来!这么驯良有趣的一个小活物??”话犹未了,小狗虎儿从帘外跳将进来。声喜悦的微吼,虎儿已扑着它,不容“我”唤住,已衔着它从帘隙里又钻了出去。出到门外,只听得它在虎儿口里微弱凄苦的啾啾的叫了几声,此后便没有了声息。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常饱含着对这些小动物强烈的同情和怜惜之心。就像现在,生活中,我们早已把老鼠这种动物划在了四害的'行列,恨之灭之。就算我们曾经同情怜惜过,随着成长,也会淡然了。但冰心就不是。即便多年过去了,她仍然在忏悔着自己当初的举动,以至于让一个小生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逝去。她觉得自己堕落了,看到了自己丧失了小时候的那份爱心。文章的结尾,用“严正的小朋友,请你们裁判罢!”这句话,也将孩子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

  不久前,我们才看到一条新闻:一个环卫工人由于在烈日下工作太久,中暑晕倒在地。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没有人去救助这个工人。只有到一个小女孩看到的时候,她才主动去把手中的伞拿去给这个工人遮挡烈日,并且央求妈妈救救这个倒地的环卫工人。只是,如今的社会造就了冷漠的人心。小女孩的妈妈还是不敢随便帮别人,怕惹祸上身,所以最终还是只留着那把遮阳伞,给环卫工人遮挡那些许的阳光。

  冰心的这篇文章,在我看来,不仅能让孩子们容易接受,也值得大人们深思反省。 《寄小读者》里还有这么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情节:当作者要远行的时候,她天天倒数着要离开的日子。临行之前,到姨母家里去,姨母一面张罗作者就坐吃茶,一面笑问:“你走了,舍得母亲么?”作者也从容的笑说:“那没有什么,日子又短,那边还有人照

  应。”等到姨母出去,小表妹忽然走到作者的面前,仰着脸说:“姊姊,是么?你真舍得母亲么?只有在那时,“我”才忽然禁制不住,看着她那智慧诚挚的脸,眼泪直奔涌了出来。“我”好似要堕下深崖,求她牵援一般。“我”紧握着她的小手,低声说:“不瞒你说,妹妹,我舍不得母亲,舍不得一切亲爱的人!”

  儿童的笑脸上,让我们看到的是真诚和淳朴。我们也常常在这种眼神里无处遁形。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学会了隐藏,学会了掩饰。或许我们学会了在同龄人间或者在长辈面前回避问题,选择性开口。但是在孩子澄澈天真的目光里,有时总会让我们心中那伪装起来的墙被轻易击垮。

  冰心的这些文章,充满童心充满爱。愈加冷漠的社会,这些文字会让我们觉得这些情感愈加珍贵。其实我们应该多读读这些文字,让我们心中能多保有一份童真与淳朴的爱。

【《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12-16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11-15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范文04-29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范文04-01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200字11-18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15篇11-15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15篇10-03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2篇)09-04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200字左右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