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生自在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生自在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生自在读书笔记1
鲁迅与朱安
朱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小媳妇。一直心念念的对鲁迅。
“让他安心,让家安宁,是我毕生所愿。”
“我忘记清歌哀伤,忘记幽怨,得你,得全世,得一世安稳。”
“一九一九年,先生为了事业举家北上赴京,我于是离了这江南水乡,离了娘家。一别,竟是一世。”
她非常努力的去做那个小妇人,然而大才子鲁迅视,而不见。
“洞房花烛夜,彼此默然的一夜。一沉默,就是一辈子。”
“正如下花轿时掉鞋,在他面前,我如履薄冰,却总是弄巧成拙。我是爱他的,甚至允许他纳妾,可他不懂。”
“先生由内而外都是革新,只有我是他的一件旧物。”
周作人说“质雅腴润,人淡如菊。“”形容大嫂,恰如其分。”可见朱安还是可人的。
然而遇见许广平,本就“不战而屈”的朱安在默默转身回卧房的时候,听闻先生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太太。这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赡养义务,至于爱情,我并不知。”
鲁迅所有的文章都很犀利,细看却带着几分刻薄,正如他背对朱安所说的话。
“于我而言,爱是生活,是死生契阔的相依相随,是细水长流的饮食起居。我以为,经年的忍负与牺牲或可换来先生的一丝柔情,没承想,我的深情却是一桩悲剧,我的爱情亦是一场徒劳。”
“谁也没想过我曾不断衡量与丈夫的关系,尝试了解新世界”
到这个时候,朱安大概是彻底死心了吧。她完成了他作为儿子的所有对父母的`义务,然而一个带着尊严的“谢”字不曾有得。这也是至今很多公公婆婆最想从儿媳妇那里得到的,很多这样的公公婆婆甚至什么都不想帮儿媳妇,他们还依然套着根深蒂固的枷锁,因为老所以老,可是儿媳妇凭什么要那么孝顺你哪?
“许广平寄信给我:‘先生逝于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展信,泪不可遏。我一辈子流泪只有两次,那是第二次。枯等三十年,只要他活着,我就还有个盼,如今,阴阳两隔。我如将熄的炭火,他是我唯一的余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先生一生,撰文不计其数,却没有一个字是关于我,何其悲凉。时间都在他人笔尖上,独独把我遗忘。”
朱安不是白活于鲁迅的眼里,她那个时代注定了无数的悲剧。可是作为文学鲁迅,他不曾觉得一生欠安啊。鲁迅:生而为人,我很遗憾;生而为人,我很遗憾!
一生自在读书笔记2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一生自在》。本书的作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国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季羡林。而《一生自在》是他的一部漫谈人生感悟的作品,其中既有季羡林关于个人修养、道德与品质的见解,也有他对人间的世态炎凉、人生的毁誉祸福、个人的命运是非成败的认识。对或者不对,都在各人理解之间——但不能否认的是,老先生不仅是一名学者,更是一名智者;从他的身上,只要稍加留心,就不难学到更多。此书共分为五章,分别用不同的篇章讲述了季羡林先生在不同情境、不同环境以及不同时代下对于自在的理解和感悟,悟觉人生的.生命自在。第一章是“书卷伴青灯,足以慰平生”这一章是关于读书启蒙的书中自在。第二章是“从容坦荡,心装万物”是关于处世智慧的人间自在。第三章是“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是关于心胸豁达的心境自在。第四章是“见识天地,遇见自己”是关于海外求学的人身自在。第五章是“与其完满,不如自在”是关于了悟人生的生命自在。
生生死死、爱情婚姻、求学求职、接人待物,要是能够做到“一生自在”,何其难哉!但果真做不到,就不去做了吗?!不去做,又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对待自己的人生,就是不仅要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更要有一种“到了黄河依然心不死”的执著劲儿。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要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态度。或许有人会说,季羡林老先生之所以能够像《一生自在》中诸篇所说的那样,活得坦荡、清醒、真实——但那或许只是季羡林老先生自己的,却未必能够推而广之,让每个人都去实践。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消极、不作为。自己感觉做不到,就懒得连尝试也不敢去尝试,倒也真够随遇而安的。生活中允许有禅意,却不必过于佛系,而总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对自己负责任,尽力争取一个精彩的人生。所谓有滋有味的人生,其实并没有特定的法则与途径,每个人都可以去寻找并走了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有的时候会一帆风顺,有的时候却难免碰壁——只不过,一帆风顺的时候虽然心里开心,却不必得意忘形;难免碰壁的时候虽然难过,却也不必过于沮丧,而是要镇静自若,重整河山,再去开启一番新征程。这才是每个人该有的人生之旅。
季先生的文字,传递着一生自在通透的人生态度。引用书上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获得坦荡、清醒、自在。愿这份自在和坚持分给每一位同路人。愿大家也都能找到人生最佳的状态即:人生自在。
一生自在读书笔记3
季羡林老先生总是说要摘掉自己头上的三顶高帽,他辞去“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的称号,自嘲“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关于老先生的文字,也正如他本人一样,直白、朴素却直击心灵。今天,聊一聊关于老先生的著作《一生自在》,返璞归真做一个自由自在身。
自在——人生最好的状态
扉页上一段话我曾经引用发圈,“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自在逍遥万事休。”配图是与家人游历山水之间,体验清风湖畔,良辰美景。彼时我刚刚翻阅完全书,摩挲着鹅黄色的封皮,仿佛聆听着一位耄耋老者娓娓道来: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的坦荡、自在。
NO.1
章节卷首语
全书一共五个章节,分别是“书卷伴青灯,足以慰风尘”、“从容坦荡,心装万物”、“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见识天地,遇见自己”、“与其完满,不如自在”。目录就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读书、为人、心性、世面、人生、这五类宏大的命题也是人一生的修行。
NO.2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修行就是修心的过程,一念天地,近期与好友畅聊,有两个话题曾经颇令我苦恼:一曰心性,二曰世面。在季老的文字中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心流体验,关于《时间》的篇章中,“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无涯之生”,如果时间没有尽头,彻底失去了它的珍贵和体验,那何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美好感受,正因为时间有限才让人们更加珍惜相处的时光,创造出举世发明,不断探索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心性平和,不哀叹逝者如斯夫,而是用心体验感受每一秒,时间也将报之以趣味。
NO.3
见识天地,遇见自己
季老回忆了在德国10年的.留学生涯,其中最令我动容的便是“山中逸趣”和“别哥廷根”两篇。“山中逸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季老被困异乡不能归国,又面临着轰炸、饥饿的威胁,依然能在哥廷根四时山景中找到别样乐趣,无论是与好友相伴畅游,或是孤身一人形单影只,都能在其中用心感受到时间和自然的美好。
正如文末所说: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别哥廷根”是季老回国前,对这座生活了十年的小城最后的送别,对我触动最深的是战争炮火下的人民悲惨的命运,汉诺威、柏林这样往日繁华的城市,被炮弹践踏,残垣断壁的昔日高楼、尸首异处的普通百姓,这些惨绝人寰的悲剧是“万物灵长”的人类亲手酿成的。“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留给德国人的“黯然神伤”,字里行间令人仿佛置身其中,不忍细读。
是时候离开了,真正的故乡在招手,呼唤远方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TO BE CONTINUE
芸芸众生,若得自在,方显从容。斜倚床头,伴一盏青灯,与书相伴而眠。
【一生自在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一生的旅程》读书笔记10-22
简单自在的安静的说说02-23
自由自在的说说05-10
逍遥自在的成语11-03
《进取心决定孩子一生》读书笔记08-12
自由自在的说说心情及句子10-18
自由自在的说说13篇05-10
形容鱼自由自在的句子03-17
自由自在的说说(精选280句)07-10
关于自由自在的生活说说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