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21 11:03:5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别裁》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1

  “天下”和“World”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国的观念,它不是以谁为中心的视角,而是包融一体;“World”是西方的哲学,是有大小有边际的,它强调不同的立场,有明确的划分。就像“World View”一词,不同人有分别的有立场的观念(View)。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中国——1840,中国人开始从“天下”走向“World”(世界),开始走向西方。

  1919, “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敞开胸怀迎接新思想,摒弃、批判甚至打倒旧思想,历经重重磨难,中国人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六十多年过去了,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师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南怀瑾老师的著作往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融会通达,又多新奇解、智慧语,见地高妙,不同凡响。

  我不断地反思——不仅反思文化,而且反思自己。毕竟,空谈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乱芜杂失其本心都毫无意义;文化通过人来体现、藉由人来传承、依靠人来发展。“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语我们已经见怪不怪,那么行动呢?该怎么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书到

  今生读已迟”;琴棋书画,门类众多,经史子集,卷帙浩繁;真应了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更何况,从小受的教育并没有让我们这代的很多人有足够深厚的积累。

  感慨生不逢时终归于事无补,无论生在何世,都应有正确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为之。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全凭人力,客观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此也更加说明,有意义的是正确的方向和行动,并以此提高自身的修为、智慧和境界。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诸”是兼词,“之于”的意思。也正如讲座时老师所说的那样,真正重要的,是只可内求而不可外逐的。很多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道理是贯通的、是不二的,很多文字、语言、经历所昭示的,其实是一样的——就像上面的那些想法,不还是一回事么?难怪孔子会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样的.例子要说起来不知有多少。读《论语别裁》,总让我有这样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满心欢喜,信受奉行。

  正如古人讲做学问,是“知、信、行”;南怀瑾老师的书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古中国的思想与智慧。西方人沿着“World”的概念外拓出庞大的体系,中国人向“天下”里探出无尽的内涵。两个角度,两种道路,本无所谓对错高下;固执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扬他,都没有道理。

  只有深入了解,才有发言权。不过,对于中国的古典文

  化,往往愈是了解,愈发觉它魅力无穷,哪里还有大动干戈的必要。何况,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比如四书五经,我们觉得它过时,加以嘲讽甚至批判的内容,有时真的是我们自己的误解。比如,孔夫子说过,“无友不如己者”。我初闻此言是在小学,当时就想,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那世间没有谁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迂”?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印光大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对此我觉得非常惭愧,也愈加觉得前路漫漫了。更加难得的是,南老师的《论语别裁》绝不仅是就书论书、泥于章句。《别裁》中常涉及《老子》、《庄子》、《礼记》、《大学》、《周易》等书的内容,南师的引用让我得以管窥古籍的魅力,蠡测中国智慧的宽广与深厚。

  任何的发展、创造都需要有它的根基;一个好的根基能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坚定。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意味悠远,倘以此为根基,抱定宗旨,一门深入,岂不善哉!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2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读书就是学问”,有学问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我从《论语别裁》书中读到,并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说的是错误的。至于那些学识渊博的人,应该说,只能是他们“见闻广博”;至于那些文章写的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不能说他有学问。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 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 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 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习,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

  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4

  ——读学而第一之“学而有何乐”体会

  记得我闺女还在4岁多的时候,在她妈妈的不断灌输下就已经将《论语》整篇背过了。但是小家伙显然是不满足机械式的记忆,总是拿出一些《论语》中的语句问这问那,一探究竟。当然了,最开始的就是问学而第一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回想起当时给她的解释,不外乎就是:做学问要时常的温习,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遥远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的想法,你也不去和别人生气,这不就是一个君子的行为吗?

  现在再看,真是大错特错了。

  看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的“学而有何乐”,发觉原来学而时习之是这样的意思,他并不是说做学问要时常的温习,做文字工作和形式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实习”,要去实践,要付诸于行动,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确实是这样啊,把学过的知识拿出来天天看,天天背,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指导平时待人接物和一言一行,这才是最难得的事情。就好比大家都能说几句《弟子规》里面的话,就例如第一句话“首孝悌、次谨信”,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真正正做得到呢?看似朴素简单的.道理,往往身体力行,从一而终则是难之又难。等女儿再大一点,我会推荐给她看一些权威的《论语》解读,例如南怀瑾老先生的书,可能会有很大帮助。毕竟,从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去慢慢渗入这些文化,也许能够在行为上取得一些好的影响。

  至于谈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恐怕世上少有君子了。记得另一门课程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说他一个美国的同学回国来上海找他们,总是让老师请客,自己总是各种理由和事情不买单,于是老师很是不爽,乃至还想出一个招数来令不愿买单的人掏钱。笑话听完也很觉有意思,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老师尚且如此,况学生呼,毕竟我们离圣人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但是,有朋自远方隔三差五的来,亦或是来了就不走,试问还乐得起来否?呵呵,也是玩笑。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5

  《论语别裁》一书是由南怀瑾先生的讲课记录整理所得,南先生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对论语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有别于正宗儒者,但《论语》年代久远且内涵丰富,谁又能断言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正确呢。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条理清晰,道理明白,十分易于消化。且南先生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几十年间又孜孜不倦,博闻强记,从不惮学科门槛,追究学问务必求真求知,更本着做学问的精神,尽心思索,并不从善如流。因而读南先生的书竟使我有些庆幸之前不曾在这些学问上下过功夫,因而未曾被各类谬误迷惑太深。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习,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话记录的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指点。孔子教育学生做学问的目的是希望弟子们能学会领导一个有一千辆马车的地区,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做到做事尽心尽力,对百姓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要学会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当中去体会的,并不是死读书。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坏,知识渊博与否与他是否有学问无关,做学问的道理是要在做人做事的积累当中慢慢感悟的。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南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宋代儒家学者有着较大的出入。关键的分歧点在对“色”字的认识上,宋儒们认为“色”即女色,“贤贤易色”就是指看到有道德的人马上就抛弃女色。这在南先生看来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圣人对“饮食”和“男女”大欲是持认可态度的,因此这里的“色”绝不是指“女色”这么简单,而是指态度、形色,因此“贤贤易色”的意思应该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看到他肃然起敬,态度自然也随之而转变。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学问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认识。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十月,在《论语别裁》上篇中黯然逝去。接触到南怀瑾大师的作品纯属意外。中旬一个周末,在三乐文创书店无故乱翻书。偶然翻看到一本由南师后代记录其家族三代人生经历的传记《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可惜后半部没有看完,前半部着实吸人。南师从幼便熟读经史,家族读书学习氛围浓厚。很多基础知识都是在少年时期完成,真的感慨其父亲的远见卓识。正合了老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过一半此书后,便对南先生颇感兴趣。

  遂买了此书《论语别裁》,以作闲暇读书之用。花了大半月时间,粗略看完上篇。仅以此公众号作为读书笔记的记录载体,与诸君共勉。

  先小小作此介绍,后续会陆续更新相关心得。以论语《学而》篇中曾子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也与本公众号最初创立的初衷相呼应。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06-29

读论语别裁心得体会10-09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20篇)07-07

《论语别裁》的读后感1500字(精选10篇)10-08

论语的读书笔记02-27

论语读书笔记09-18

论语读书笔记08-12

《论语》读书笔记09-02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