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时间:2024-09-30 11:02:04 诗琳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通用10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通用10篇)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1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细细品读,我为书中每一章节作者所凝练概括的美而赞叹不已,却又因才疏学浅,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描述,只知不断沉吟:“这就是美。”是的,这就是美,它早已不单单美在字里行间,而是美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田。

  中国艺术之美,并不只出现在精美绝伦的宫殿庙宇之中。中国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这些美的眼睛。而在这部美学著作中,李泽厚先生引领我们睁开双眼,去探索,去流连,去迷醉于中国艺术之美。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龙飞凤舞”。远古图腾、原始歌舞以及图案的“有意味的形式”,展示了远古时代人们的原始审美意识。“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美的形式和人之间不断互动,相互促进影响,不断丰富发展,美的历程,由此展开。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青铜饕餮”。青铜时代狞厉的美、线的艺术以及解体和解放,在这期间,青铜器逐渐从“神坛”走向民间。“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是为其统治的利益、需要而编造出来的‘祯祥’或标记它们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进入春秋以后,“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会体制结构的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社会的解体和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的地位。”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情趣因时代之变而变,体现在此。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赋比兴原则以及建筑之美,作者用很独特的观点论述了儒、道思想在艺术上是结为一体的关系。儒和道,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和自然浪漫,两种本应是对立的观念,变换融合,渗透于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这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以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是入世的,是和世间生活连在一起的,而非西方建筑譬如哥特古堡、宗教教堂那般追求神秘、高耸入云。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文人士大夫们在迂回曲折、花鸟亭桥、趣味盎然中寻求心灵之所。然而,这种园林艺术“又仍是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任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正是这种理性主义,为华夏艺术奠基。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气势与古拙,展现给我们楚汉文学与现实的美学风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中,“《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作者又说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汉代艺术通过神话历史、现实和神等等,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正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而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具体就表现在汉代艺术作品中,那种内在的气势与古拙。汉代艺术是蓬勃旺盛的,是充满力量与气势的。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魏晋风度”。人的主题、文的自觉以及阮籍和陶潜,无一不展现着那令后世折服的风度。从此,人开始觉醒,“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具有无限可能潜在性地精神、格调、风貌,成了这一时期哲学中“无”的主题和艺术中“美”的典范。作为美学理论和艺术原则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提出,也就毫不偶然了。魏晋,应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代,似乎是药、酒、姿容、神韵,再加上华丽的文章辞藻,才构成了无与伦比的魏晋风度。而阮籍和陶潜,分别创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境界,可无论哪种,都是只有通过具有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和情感才可能达到。这深刻的美,才是真正的魏晋风度。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佛陀世容”。悲惨世界、虚幻颂歌以及走向世俗,为我们呈现的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占据统治地位,历经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应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宗教题材背后,展现的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决定于社会状况的。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盛唐之音”。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以及杜诗颜字韩文,这盛唐之音,袅袅于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灿烂的朝代中,不绝如缕。盛唐的个人、民族、阶级、国家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有血有肉的人们对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自由和欢乐。而李白,更是以其狂放恣意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响盛唐艺术的最强音,为盛唐之绝唱。唯有盛唐,才有唐诗,有李白。安史之乱后,杜诗颜字韩文所表现的“盛唐之音”,则恰恰是继李白对旧的社会规范与美学标准的冲突和突破后,一种对新的艺术规范与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它们树立了可供学习和效仿的格式与范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形成为楷模。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韵外之致”。中唐文艺、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是盛唐之音韵外的又一极致,唐诗宋词、宋明理学,各有千秋、美不胜收,把中国的审美趣味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若做比较,“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晚唐向词的过渡,并非神秘的“气运”,而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在词里面,中、晚唐以来的这种时代心理,终于找到了它最合适的归宿。与此同时产生的“词境”,也就更为具体、细致、集中地刻画书写出某种心情意绪。它形式细腻,涵义微妙,凃有更浓厚的主观感情色调,不同于“诗境”。在美学理论上,这,就是对艺术风格、韵味的追求。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宋元山水意境”。缘起、“无我之境”、细节忠实和诗境追求以及“有我之境”,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它与相隔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美的珍宝。应在中唐前后,山水由附庸而真正独立。“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事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经过中晚唐的声色繁华后,士大夫们日益发现和陶醉于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宋元山水在北宋、南宋、元这样三个时代,呈现着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推移,宋元山水的美,愈发意境悠远。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2

  如果你想读一本能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书,或者你有一个想宏观了解中国各个时代精神特质的真切愿望,那么《美的历程》可以一读,又不得不读。

  大约一本好书,你都能或是朦胧隐约,或是直接强烈,或者两者兼有地感受到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不是别的,它只能是著者个体特有而迸发的天赋才华、“修为”的人生境界,“积淀”的生命质量,它在当时感动着你,而后给你无穷无尽的“意味”。同样,《美的历程》也会在上述的一些方面让你“一唱三叹,流连忘返”: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恢弘博大的气势。似乎并不是优美语言的一时倾倒,也不是特立思想的盲目吸引,而是其恢弘气势的首先折服。《美的历程》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从史前文化一路辗转明清近代,从图腾歌舞、青铜陶器一路延展经史辞章、诗词书画,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以诸如“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之、铺陈之、思辨之,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也正是这些,赋予了薄薄一册《美的历程》以恢弘博大的气势,他让你在可能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已经欲罢不能,便只好开始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庭院深深深几许”——敏锐深邃的思想。固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理论的空中楼阁、概念的空壳游戏,恰也可以在此发生,因此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如“楚汉浪漫主义”,即是对楚地区、汉时代(楚汉文化)文学艺术特质的敏锐把握、独到概括,唐朝如是,宋元如是,明清亦如是。它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你提取出著者理解之下的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的“庭院深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珠玉圆润的语言。如果说气势激发人的思考愿望,思想引起人的精神共鸣,那么语言则常常调动人的感官行动。读《美的历程》,大约你是禁不住要读,要写,要背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要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他的语言魅力。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铺排列锦、博引旁征……如珠玉般圆润,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也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不感掉书袋似的酸腐不堪,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读后感受及真切推介,至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论研究、学术感受在此无法一一言明,也各家各派对此已有相当的成果,我并不想重复、摘抄,重做“她人嫁衣”。

  《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本身已成为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然而,其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首先在理论上建设一种饱含美学精神、性格的新道德——“审美性道德”:如何重新发掘已为本书所发现和尚在传统中所深藏的美学精神、心理结构,创造性转化西方、印度文明的正面、积极因素,并其中最主要是道德吸收、转化,与当下时代“轻浅浮躁”的现实精神相照顾、相调节,注入到“审美性道德”的建构事业中去,以期能够对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以解毒、救赎,建立起闪耀着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历史理性价值的“情本体”,赋予“时代个体和人类整体”的道德以活泼有力、“初晴”般的美学性格。这是《美的历程》也即“李氏美学”其后的待完成的意义,也是我以及后来的我们或许能够去做的事情。

  寥寥几句,远不足观。后时努力,诚堪期待。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3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少得可怜的美学知识,然而接触了这本书后发现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美学,还了解了历史,社会发展,甚至还有作者引用的名家的评价都令我受益匪浅。

  作者在介绍每一种艺术的兴起与变化,首先会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局势分析,这与高中历史老师所讲的不谋而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也无例外:经济繁荣社会安稳时期,建筑工业就会昌盛发达一些,而社会经济倒退时,哲学思辨,艺术能发展(因为人们需要在黑暗的现实寻找解脱)。因此作者的条理,辨析令我深深折服,也让我更加渴望的看下去。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画着中国传统文化画艺术,从远古的图腾到唐诗宋词到戏曲,让我领略了华夏美的真谛,深深折服于古代人的智慧。虽然本文跨度长,篇幅有限,有些地方不能一一详述,但简单的地方深刻,详细的地方有价值。此书在许多地方都给了和我原来所知的不同角度来分析,例如两汉对生命的热爱,他古拙与气势相杂糅的可爱是以前我未曾了解的,还有关于中唐的五彩,各种各样的'发展。此外,还纠正了我以前的偏颇,魏晋时期在印象中一直是暗无天日的,所以料想那时的文化也是充满了愤世嫉俗与绝望恐惧,但作者却给出了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两个小标题,我才了解到魏晋时期真正意味着人的觉醒--人对内心的诘问。

  在这一大张画卷中,我仿佛看到了伟大祖先们对美的积极追求,在社会背景这个大熔炉中,人们在适应它,承受它,却从没停止过对美的探索,从外物到自身,又由自身到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展着,进化着,永不停息的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4

  汉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之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国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都应该追溯到先秦儒家思想。 无论是好是坏,是批评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方面的历史地位已经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绝非偶然。

  孔子之所以取得这一历史地位,与他以理性主义精神对古老原始文化——“礼乐”的重新诠释是分不开的。 他把原始文化置于实践理性的支配之下。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理性在日常现实世界生活、伦理情感和政治观念中的引导和实施,而不是抽象的思辨。 继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这条线的基本特征是:在现实生活中持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它以心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与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

  汉文化泛指汉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又称华夏文化。 历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汉族特色。 中国有3000多年的可考历史和4000多年的文字记载,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几千年来,在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历史、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化成果。

  植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是中国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的文化源泉,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对一个词的任何解释都是一部文化史”。

  看似一本薄薄的书,但书中的`内容可丰富多彩。 作者以其深刻独到的眼光和雄厚的笔触,涵盖了源远流长的整个中国美学史,从古老的龙凤图腾到明清工艺品,宏观描述了其产生的过程 、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演变,勾勒出中国美学史的总体轮廓。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5

  上学期期末华桢老师推荐下买的,这学期在老师带领下系统化的读。也看了差不多一个月(从八月补课开始算的话,于9.10结束)今年严格意义上的第四本书,上一本是8.7的林清玄的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不能看看太懂,以后有机会再读的(吧)。

  感觉还挺有趣的,讲点自己看得懂的,远古时代图腾是部落的象征,从现在仍有流传下来的图腾中大抵可以见得,最后是龙凤的模样,龙凤本没有这种事物的存在,是各种动物的部分拼凑而来,在《美的历程中》讲到远古部落各自发生战争,彼此兼并融合,原本部落单纯的“龙蛇”图腾也在过程中相互融合,加上融合的部落的'图腾的特点部分,融合成一个新的形象,久而久之不断的融合而成了“龙凤”,成为部落的象征,他们也是巫术礼仪的图腾。

  远古陶器上精致的几何图案可曾震撼过你?到有说法是那不仅是几何图案,而是部落图腾的几何化,几何化的图腾刻在部落所拥有的器皿上,还真有点今年我们社会“商标”的感觉,莫非远古的人在那么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商标意识?说到器物,我还想起了远古时代巫术礼仪偏爱红色,还会在人逝世后,给他们的身体绘上各种图腾,以祈佑他们安息。这也是种“标志”一种“符号”,一种远古初初觉醒的美的意识,他们认为这样的图形有特殊含义,是一种生命的美的觉醒。

  从远古陶器到夏铸九鼎开启青铜时代,伴随的是统治者阶级逐步出现。为了适应统治需要,彰显威严,画风狞厉的饕餮,夔龙夔凤出现在器物之上,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威慑与强大,兼有保护和恐吓双重作用,而正是那种粗野狞厉带来的命运感,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这与蒙昧的远古时代已有大不同了。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6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国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十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7

  《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横跨了文学、书法、建筑、雕塑、绘画等多个领域,商周时期的青铜,汉代的工艺和汉赋,六朝的雕塑和骈文,唐代的诗歌和书法,宋元的绘画和词曲,明清的戏曲和小说……因之,那些曾走访过的名胜古迹,和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感受过的文物(附图1-8都是之前在各地参观博物馆时拍的照片),以及脑海中零零散散的古诗词和文人骚客都被这本书串到了一起,并且这种串联让人十分惊讶地发现,似乎所有艺术的源头都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图腾和巫术礼仪,从最原初的基因开始,不断进化和衍变,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下探究图腾和巫术礼仪的起源,也许艺术终究来源于民间,不过却需要某种精神上的提炼和一定的市场需求才能催生出“艺术作品”。

  从这本书里亦可以粗略看出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朝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佛学流入中国,随着中晚唐时期门阀的衰落士大夫的兴起,儒家的世俗精神重新受到重视,到宋代继而发展为程朱理学,明时在儒家正统之外,讲究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心学开始兴起……总的来说,孔孟之道是主流,道家、佛家都只是穿插其中起到陪衬作用,大多数时候中国的哲学精神或者说理性精神体现为一种深深的.世俗主义,于是我模模糊糊地感到中国哲学好像始终无法达到某种极致,私认为哲学的极致是要能够严肃认真而系统地回答生死、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

  回到书名,什么是美?如果说科学之美是自然之美,它的极致是宇宙终极之美,那么艺术的美,便是自然的投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虽然艺术有分门别类,每个类别亦有其独特的技艺和审美标准,但其共通的地方在于跟人的心理结构相互呼应,越是对人性有深刻理解的美越是有某种普遍性,这样的美越是能跨越时空而存在。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须要让我去给“美”这个字填充使它变得不抽象,我会找一个自己喜爱的物象来说明。当再问我“什么是美”,“美从何而来”,我会意意识到自己不懂美。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对美才起先了解。不是冗长的资料,读起来会有散文的趣味。我喜爱的是书中把美的发展历程联系到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时代发展上。

  从史前文明的“自義农,至皇帝”到明清时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龙飞凤舞的图腾文和原始歌舞,其次章的青铜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时期对"神"的普遍观念。人们的文明还是在思想启蒙阶段,对美的执着来源于心中的敬畏。其表现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阶级统治者的美妙幻想。之后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汉浪漫,文晋气质。人类文学启蒙到初步形成格局,类似于诗经的赋比兴,诸子百家,到后期魏晋南北朝曹氏三杰,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诗歌又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新兴文化的端倪。楚汉浪漫又发源于地主阶级追求生活的`丰满。文晋风度又显现出门阀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为了执政者融合儒家文化巩固统治。从各个时间的作品可清楚看出。最终的几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诗让美起先有了自由的形式,人们起先抒发自我意识,把主观心情融入进作品。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则更多的表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哀痛和下层市民的希望和愿望。还有近代人们对于表达的要求更直白,干脆导向本质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楚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话题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术图。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为联系到了康德哲学,更喜爱书中感性的文字,好玩的看着中国文化在艺术长廊的发展。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需要让我去给“美”这个字填充使它变得不抽象,我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象来解释。当再问我“什么是美”,“美从何而来”,我会意意识到自己不懂美。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对美才开始了解。不是冗长的资料,读起来会有散文的趣味。我喜欢的是书中把美的发展历程联系到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时代发展上。

  从史前文明的“自義农,至皇帝”到明清时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龙飞凤舞的图腾文和原始歌舞,第二章的青铜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时期对"神"的普遍观念。人们的.文明还是在思想启蒙阶段,对美的执着来源于心中的敬畏。其表现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阶级统治者的美好幻想。之后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汉浪漫,文晋气质。人类文学启蒙到初步形成格局,类似于诗经的赋比兴,诸子百家,到后期魏晋南北朝曹氏三杰,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诗歌又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新兴文化的端倪。楚汉浪漫又发源于地主阶级追求生活的丰满。文晋风度又显现出门阀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为了执政者融合儒家文化巩固统治。从各个时间的作品可清晰看出。最后的几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诗让美开始有了自由的形式,人们开始抒发自我意识,把主观情绪融入进作品。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则更多的表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悲伤和下层市民的希冀和愿望。还有近代人们对于表达的要求更直白,直接导向本质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晰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话题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术图。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为联系到了康德哲学,更喜欢书中感性的文字,有趣的看着中国文化在艺术长廊的发展。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10

  我以前很自信的认为,自己明白了美丽的真谛;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然而镜中花,水中月,需要静静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实践流淌年华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需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事看见自己的内心的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得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中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阴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06-08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05-20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12-06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3000字01-04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汇总【15篇】06-10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2000字(精选12篇)07-23

苦难的历程读书笔记01-10

Oracle发展历程03-12

HP面试历程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