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读书笔记1
静心拜读完鲁迅的孔乙己,那老头就像从纸里走出来,活生生立在我面前,挂在脸上的那幅表情,带着几份欲言又止的呻吟。
孔乙己的一生不被世人所理解,他活得痛苦又寂寞。他到咸亨酒店喝酒,不仅仅是借酒精麻醉自己,他需要的是人们的关注。哪怕是一句嘲笑,孔乙己你又偷书了,哪怕是教小伙计写茴字,哪怕是把自己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们,至少他可以涨红了脸分辨,至少他可以洋气地回答。回有四种写法,至少他可以在一群孩子面前,用长衫的大袖口遮住盛豆子的盘子,说不行不行,没有了没有了。也许在咸亨酒店的一切,是孔乙己生活中最鲜活的一部分,他需要这份鲜活,来温暖他单调的命运。可是尽管这样,有他的日子酒店的气氛活泼热闹,没有了他,酒店的日子却也一样,没有人关心他是否还有钱买酒吃,被人打得严不严重。
于是在寂寞而痛苦的日子里,他开始变得颓废,从排出九文大钱到最后,用手撑地走到酒店,小说结尾淡淡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老头的命运戛然而止。
老师最后总结说,这是旧社会封建制度下坑害的一大批人呐!我对这种看法却是不怎么赞同的。孔乙己从一个读书人没有考取功名,以至于后来的偷?最后被人打残致丧命,难道全是社会的责任吗?
一开始,孔乙己是个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学,于是因此放弃了另谋他路。暂且不说什么原因使他没有考中秀才,但当初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吗?也许是他并没有做好考中秀才的准备,抑或许他再坚持考一年两年说不定就能考上了,所以说,从读书人的角度讲,孔乙己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是个失败者。如果说社会封建制度腐败,他完全可以不读书呀。他读了书不也年年有的是秀才举人当官发财吗?社会选拔的就是有才学和能力的人,依照后文所说孔乙己好吃懒做,这样的人当然考中不了,幸然孔乙己还比较聪明,考取不了功名却写得一手好字,开始做起了替人抄书的.活,能勉强维持生计。
可是抄书也不是轻快活呀,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总得一字一字地不停抄,抄完了还得低三下四地向主家讨价钱,孔乙己大抵是受不了这束缚,干脆偷掉了几本书到当铺当掉,这钱来得又快又实在这又和社会制度有什么关系呢?
上天赋予他两张大手写得一手好字,他却不肯吃苦非要做偷窃之事;如果说当今社会制度变了,也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小偷偷了价值连城的古董人们赞叹他偷盗技艺精湛而赞叹他三分的啊?而孔乙己偷书的坏毛病传出去,就再也没人找他抄书了,一下子断了孔乙己的财路。这可怎么办呢?别忘了,文中提到孔乙己可是个身材高大的人啊,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体力混口饭吃,或许是帮别人拉车,或是到酒店打杂之类的。可他偏偏不,他宁愿偷了书,被人家打出伤来,再潇洒地到咸亨酒店排出九文大钱,温一碗酒再要盘茴香豆。
血汗钱就这样被他自己挥霍掉,而他却丝毫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不是读书人吗?他不是要面子、要自尊吗?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可以改掉好吃懒做的毛病,给别人说句好话继续抄书,他甚至可以去帮工人抬水泥包,到饭店打杂。他还可以借抄书的机会学习,然后再去考试,但是这一切中的一项他都没有尝试过,或是尝试过却失败了,他就因此挫败,沦落成真正的乞人模样。
可这一切真的是怪社会风气不好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关心他人的死活是善举,不闻不问也不是错误。冷酷的封建社会,不也有像咸亨酒店的老板和伙计一样活得自食其力、像咸亨酒店里间的富人活得逍遥自在的人吗?而现代开放的社会,不也不乏像孔乙己这样自暴自弃的底层人士吗?
所以啊,上天给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抓住它,改变的是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因为有了孔乙己这样不善待机遇的人,给了我们机会来抱怨世界;何尝不问问你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珍惜?
七年级读书笔记2
读了《基督山伯爵》,我有了深刻的感悟……也能够说,从读它的第一章开始,我便疯狂的迷恋上了这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十分趣味,还因为它的描述细腻,连每个人说话时的细微动作、面部表情都写的十分细致。并且书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这本书共有117章,主要资料是以法国复辟王朝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青年水手唐泰斯正直能干,被提升船长不久又得到一位少女的感情,因而遭到船员唐格拉尔和费南尔的嫉恨。于是二人诬告唐泰斯,使他被投入死囚牢。唐泰斯九死一生才逃出死牢,最终把自我的仇人置于死地。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呼了口气,心灵也被触动了!在看这本书时,我恨过,厌恶过,爱过,羡慕过,嫉妒过,更是由衷的佩服过!我恨那些为了利益,为了得到权势而不择手段地伤害别人的.人;我厌恶那些对有权势的极尽恭维、阿谀逢迎,对没权势的人便态度截然相反的人;我也羡慕那些成功改变了自身命运的人,心里还有一些嫉妒,比如海黛、瓦朗蒂娜等。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当然还是我们的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啦!我佩服他的聪明才智、勇气和耐心、自制力和宽容的心!因为他凭借这些,成功地完成了自我的计划,报了恩,复了仇,历经千千万万的苦难最终踏进了属于自我的幸福之门。好人终归有好报的。虽然唐泰斯没有杀死唐格拉尔时我感觉十分奇怪,也觉得这人真傻。可是也对啊,不是说世界上最大的美德就是饶恕吗?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饶恕那些作恶的人,不就是最大的美德吗!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是难啊!
此刻,慢慢回忆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情节,对啊!我真应当向唐泰斯学习,学习他的才智、勇敢、不懈努力的精神!学习上,如果我有这种精神,那必须也会登上成功之巅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碰到一点点的倒霉事就埋怨、懊恼,受到一点点的打击就哭天喊地的。如果碰到像唐泰斯那样的事儿又该怎样办呢?遭承受不起倒下去了吧!
就象是基督山伯爵说的:”在这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仅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所以,我们应当对自我要充满信心,去努力奋斗,因为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期望!在绝望时,别一心想着那些悲伤的事情,要学会应对,等待着期望的到来;在遇到挫折时,也别悲痛气馁、垂头丧气。因为一切不愉快都是暂时的!
加油吧,朋友们!胜利的曙光等着你们的到来,幸福的时光在向你微笑挥手呢!
七年级读书笔记3
这个学期,老师发给我们一套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这套书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让人一翻开书就被深深地吸引进去。
这套书里我最喜欢《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它让我感受到老舍先生那朴素的文风。老舍先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还有《沁园春雪》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诗人凭藉对北国雪景的生动描绘来颂扬北国的英雄豪迈气概和才情,作者的'广阔胸襟和高度的政治抱负、伟大的抱负在词的最后两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读过这套书后,我十分喜欢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不仅告诉我们春天到来时那繁华嫩绿富有生机的情景,还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青春的气息。它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随着作者来到这春天的景象中一样。
七年级上册语文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我学会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学好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培养才能学到好的语文知识。
七年级读书笔记4
《培根随笔》共分五十八个小篇,每个小篇都详细描绘了培根对各种事物的独特见解。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每一个字句中都透露出培根智慧的光芒。读完《培根随笔》,仿佛进入了哲学殿堂,深入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其中,《论嫉妒》一文让我深感触动。
《论嫉妒》一文中,培根首先描绘了嫉妒所带来的恶果,并通过历史上的实例让人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恶果的严重性。接着,他探讨了哪种人易于招致嫉妒,以及哪种人能够避免嫉妒,并为人们指出了明路。嫉妒这一情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些时候嫉妒他人,尤其是当我们遇到那些容易引起嫉妒的人,比如那些生来就享有富贵的人,或者是那些出身卑微却迅速崛起的人,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成绩优异的同学等等。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嫉妒这一情绪。然而,不同的人对待嫉妒的方式不同,因此导致的结果也不同:有些人能够淡化嫉妒,将其转为羡慕,并将其作为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而有些人则久久不能释怀,嫉妒甚至演变为仇恨,从而可能像该隐一样做出不可挽回的恶行。
培根的《论嫉妒》发出了一声警钟,告诫我们不要心生嫉妒之念,也要尽量避免让他人对我们心生嫉恨。毕竟,正如培根所言:“嫉妒是一种恶魔,在暗中悄然摧毁着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另一篇令我深思的作品还有《论拖延》...
有人在漫长的等待中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也有人因为过于急切而与幸运擦肩而过,《轮拖延》这篇文章正是描写了培根对于“把握时机”的'理解。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并非虚无缥缈,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智慧。只有当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时,才能在事情发生之初抓住机会。然而,把握机会并不代表盲目行动或急于求成。适度的拖延与耐心等待也是必要的,在时机成熟时才采取行动。而要判断何时为时机已成熟,则需要全面的准备和准确的判断力。
培根列举了多个例子支撑他的论点,文章短小但道理深刻。 只是在我看来,《培根随笔》仍有些些瑕疵。
无论是《论嫉妒》还是《轮拖延》,以及其他短文,他们都从一个上层贵族的视角来观察和讨论事物(这当然也与作者的出身有关)。更多地谈论了上流社会的精英们如何应对世俗之事,而较少提及普通人所需的启发。尽管我们仍然能从中汲取一些人生哲理,但感觉与普通人的距离稍稍遥远。请您修改此段内容,并直接回复改好的内容。
然不论如何,《培根随笔》展现了哲学智慧的精髓,将培根的思想融入到个人的体验中,或许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收获。
七年级读书笔记5
在阅读《TheOldManandtheSea》这本书时,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深吸引。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夫与一条大马林鱼之间展开的斗争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的'意志力和毅力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自己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七年级读书笔记6
在阅读《乌鸦与水罐》这篇文章时,我深入思考了文章中的数学原理。文章中,乌鸦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石子移动到水罐里,从而解渴。这个过程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几何学和力学原理。
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掌握了数学原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读书笔记7
智慧的人通常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与普通人不同的观点,就像培根一样。最近我读了他的《培根随笔》一书,对于培根的生活方方面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培根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作家,他为哲学和文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著作《培根随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首先,在思想和观点上,这本书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培根告诉人们,面对死亡,我们不应该感到恐惧,只要我们坚定执着、善良聪明,就能够避免死亡的痛苦。此外,面对日益严重的宗教冲突,培根呼吁人们以和平为基础,对血腥的战争说“不”。这些观点都非常有启发性,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如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人民都能读到这本《培根随笔》的话,或许能有所帮助,减缓他们之间日益恶化的冲突。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上天给予我们磨砺自己的机会。相信持续不懈的努力总能够将厄运转变为好运。同时,在面对迷信和盲从的现象时,我们应该大胆提倡无神论,鼓励人们用理智和亲情来战胜内心的专制统治。
其次,在此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了独到见解,还引用著名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加以论证,这大大提高了文章观点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培根随笔》语言优美,层次清晰,让人读后有一种回味无穷之感。
由于对培根本人的崇敬,我在阅读此书时极为专注,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方面,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实际上世上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问题,所有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就好比一个登山运动员攀登山峰,只要他坚定信心,就能够成功抵达山顶。同样地,像培根先生一样,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社会中的负面影响,并以理性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作为人和从事工作所应持有的态度。在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一种思考和看待事物的方法,那就是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审视问题,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
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虚伪的,而应该是坦诚的。虚伪的假面具只会使这个世界变得黑暗,而只有真城的桥梁才能将人心与人心连在一起。
《培根随笔》一书集结了培根先生一生思想的精华,读来仿佛与一位智慧长者对话。我深感受益匪浅:未来的日子里,我应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周围的人,培根老先生将成为我坚定、执着并怀抱善意的有才智之人的楷模。
七年级读书笔记8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七年级读书笔记9
我在寒假里读了《三中演义》、《妈妈不是我的佣人》、《兔子坡》、《昆虫记》,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时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令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了太久的昆虫的身影,以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任它们穿透我的心灵。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奋不顾身地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步推断毛毛虫毒性作用的时间与效果;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一次实验失败了,他分析原因,转身再做一次。
《昆虫记》让我的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觉得《昆虫记》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书中的滋味,一定可以知道更多。
七年级读书笔记10
堂吉诃德是一个满脑子都是怪念头的人,以为到处都是妖魔鬼怪,要他来斩尽杀绝,他会把风车当做巨人,把道路两头的羊群当做交战的大军,把羊误杀后还说是魔法师与他作对,把军队变成了羊群。他希望能扶助弱小,行侠仗义。但是单枪匹马的蛮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他不救人救到底,导致他救的人在他离开后受到比以前更加残酷的'折磨。
通过堂吉诃德这个形象,塞万提斯无情的揭露和变大了骑士文学的荒.唐和危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西班牙实惠的现实情况,有力的将揭露了封建王朝和天主教会的腐朽与黑暗。
它的作者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作家。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青年时曾入伍参战。当过俘虏,后被赎得自由。回国后从事写作,生活贫穷,多次被诬陷入狱。《堂吉诃德》是他的代表作,广泛描写了当时的西班牙生活,是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他的其他一些主要作品有【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和长诗【巴尔那斯记】等。
这本书很刺激,最后也是圆满的结局。我喜欢它!
七年级读书笔记11
在阅读《骆驼祥子》这本书时,我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深深吸引。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骆驼祥子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在社会底层艰难挣扎的故事。通过骆驼祥子的经历,作者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普通人民在贫困和压迫下的无奈和无助。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现代文学,还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七年级读书笔记12
大家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是法国的著名作家法布尔写的,是世界著名经典文学。法布尔用一生观察昆虫写的一本书此乃奇迹中的奇迹呀!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昆虫比如螳螂、蝗虫、萤火虫、甲虫、金步甲、斑纹蜂、大孔雀蝶、蟹蛛、萤火虫、…………等等。写了很多很多昆虫。我最喜欢而且特别感兴趣的是萤火虫、金步甲、蟹蛛。
萤火虫我们认为只是很好玩,其实在它发光部位有一根刺,只要戳进一个昆虫的`身体里,不到一会儿那个虫子就会死,它就可以饱尝一顿。
金步甲是一种可怕的昆虫,不管是什么昆虫只要有伤疤,它就会把它吃了,即使是同类,也不放过,如果哪只昆虫完好无缺,它反而不吹。
蟹蛛非常有趣,它和螃蟹一样横着走路,它不会织网,就直接扑捉猎物。
这本书好看吧!你们一定要看哦!
七年级读书笔记13
说到培根,谁都会想起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确,当今社会,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暑假,趁着闲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他的著作——《培根随笔全集》。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犹如当头棒喝,击醒了不知多少梦中人。
培根,他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就接受了功名利禄的影响,长大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仕途之路。然而,在历经宫廷政变的磨难之后,他最终被罢免了官职。岁月的沧桑历练使他的人生充满了苦难,但也更加显得芬芳。阅读他的文章就像聆听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的教诲,需要耐心倾听、反复思考。《培根随笔全集》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在这篇文章中,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美德就像稀有的香料,只有在被点燃、研磨时才能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而厄运则是最容易让人发现美德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决定摘抄下来。细细品味之后,我领悟到了一些东西:不仅厄运能够引发人们对美德的发现,它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缺点。
今年中学八年级期末考试的结果已经揭晓,我感到非常失望。当我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就像被晴天霹雳击中一样,之前还有一丝希望,但在接到电话后,所有希望都消失了。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像决堤的.洪水,止不住地流淌。我哭了,我记得自己从小就很少哭,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太委屈了,但没有人可以倾诉。那几天几夜只有我最清楚,“我真的努力了!”我敢说。虽然也有所收获,比如模拟考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学期我也失败了,我多想在这次考试中扭转局面啊!但事与愿违。那几天里,我变得非常沮丧,堕落,不敢和同学们通电话,经常隐身上网。过了几天闷闷不乐之后,父亲终于开口了,他严肃地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我懂,每个人都懂。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找到失败的原因,正如诸葛亮所说:想要成功,必须先考虑失败的原因。否则再多的失败也不足为奇,同时也是徒劳无功的。通过这次惨痛的教训,我领悟到了两个对自己而言的真理。
一、在考试前必须调整心态,不能沉迷于昔日的成就;
二、在今后考试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汇成一句话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意思是说能做到的人一定是"说到做到"的人,但说得到的人不一定做得到。我属于后者。考试前,我刻意的去复习了英语,做足了表面功夫,看似勤奋,却不然,我还未深入的去复习,那时有太多的"柱子"挡在我面前。
相通这些后,我便不足为奇会得此结果了。再说,经过这一番深思,尚且也对得住那"八二"二字(英语考试得了八十二分)。
现在回眸这件事,心中还为有些遗憾和委屈。但豁达些看待这件事,纵观历史,谁无遇到过点小挫折呢?本书的主人公培根不就是吗?只要我们在犯错中得到进步,不也是好事,也就应了那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七年级读书笔记14
鲁迅先生的文字,我一向认为晦涩难懂,经常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但他的《朝花夕拾》,却给我一番别样的美。
风景如画的百草园,意趣盎然的五猖令,是鲁迅童年生活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这“美”之中,总掺杂着一些风波:美女蛇的故事使其忐忑不安,心情急切地去看五猖令却无奈地被父亲拦阻。在使人莞尔一笑之余,更能感受鲁迅那颗充满妙趣的童心。
《朝花夕拾》中更深层次的方面,是引发了人们对人性之美的思考:原本因害死隐鼠被鲁迅仇视的长妈妈,却费尽心思地买来了《山海经》。尽管她睡姿丑陋、拘泥礼数……可她却有如此“伟大的神力”,实属难能可贵;那位留着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在那个国人被随意欺凌的时代,却践行了崇高的师德;最为离奇的莫过于《无常》,地狱勾魂的使者白无常,因怜悯自己的寡妇阿姨,竟偷偷放她死去的'儿子还阳半刻。这种只有圣人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却出现在铁石心肠的白无常身上,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温情。
最扣人心弦的是《二十四孝图》和《父亲的病》,童年的鲁迅看完《二十四孝图》后,立志要像故事里的孝子一样报答父母,这颗无私的孝心,是无价之宝。最能给我震撼的,是鲁迅父亲即将逝去时,鲁迅希望父亲快点离去以免受痛苦纠结的心理,那一刻,我似乎跨越了百年时空,感受鲁迅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份喜怒哀乐。
鲁迅先生,似乎永远紧绷着一张拘束而古板的脸,用犀利的笔锋刺下一个个直抵人们灵魂深处的尖锐文字,严肃得令人生畏。读了《朝花夕拾》后,他那冷酷的形象瞬间_,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童心、热爱生活、甚至有些孩子气的鲁迅。
朝花夕拾七年级学生的读书笔记2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今年的寒假里我读的书中就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这是我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捧起鲁迅的这本《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的生活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七年级读书笔记15
不得不说,鲁迅先生是一位奇人,他想说的、想讽刺的,只要有笔和纸,他都能搞定。《孔乙己》这篇文章,是收录在《呐喊》里的,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讽刺文。而我“遇到”孔乙己,比读到它更早。
该是两三年前吧,我们一家去绍兴游玩。这一次,爸爸妈妈特地带我去了咸亨酒店,具体位置记不清了,而酒店前那个身着长衫,手里夹着茴香豆的雕像却令我记忆犹新。记得那时注视着雕像,身后还有爸爸妈妈的讲解,我就这样认识了孔乙己。
这便是我和孔乙己的“相遇”。两三年后的现在,我读到了《孔乙己》,初读时却有些不解。一篇读完,脑海中有些混乱,这到底是想体现什么?于是我一遍遍地看,终于有了些头绪。
从文中孔乙己“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窃了书还一直说“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以及他的诸多方面来看,有个词很适合他——“穷酸秀才”。孔乙己是众人的`笑点,而他的“满口之乎者也”是封建教育的结果。细一想,这笑声笑得不仅是孔乙己,还有那深入其骨的封建教育及封建科举制度。孔乙己的那副病态、麻木的模样,该是作者的精心设计。在我看来,孔乙己既是封建教育制度的产物,又是它的代表。孔乙己的迂腐入,悲惨出,也同样折射出封建教育制度的下场。
能够读懂此一文,不仅对主题思想心领神会,还禁不住要对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及高超的暗讽技术佩服不已。
【七年级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七年级的读书笔记01-08
《活着》七年级读书笔记05-12
七年级骆驼祥子读书笔记09-07
2022哈姆雷特读书笔记七年级09-20
《平凡的世界》七年级读书笔记10-29
七年级《童年》学生读书笔记11-10
骆驼祥子七年级读书笔记01-02
七年级夏洛的网读书笔记09-21
七年级昆虫记读书笔记01-23
七年级《傲慢与偏见》个人读书笔记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