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水肿的病机要点

时间:2024-06-22 05:23:54 中医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水肿的病机要点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水肿的病机要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肿的病机要点

  (一)水肿的病机要点,肺、脾、肾与水肿的关系

  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

  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

  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属实,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

  (二)导致水肿的病因病理

  1.风邪:

  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2.疮毒:

  肌肤患痈疡疮毒,火热内攻,损伤肺脾,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

  3.水湿: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久,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

  4.饮食:

  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另因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或饮食失于调摄,脾气失养,以致脾运不健,脾失转输,水湿壅滞,发为水肿。

  5.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水泛肌肤,发为水肿。或因劳倦过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久病产后,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分析引起水肿的具体原因

  一、水肿是怎么回事

  (一)心原性水肿: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部位,如下肢、臀部、背部等,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

  (二)肾原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严重时蔓延到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三)肝原性水肿:如肝硬化时,由于门静脉压升高或肝功能不全引起低蛋白症时,可出现水肿。其特点为发生缓慢,常以腹水为主,全身水肿较轻,下肢明显。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血管内胶体透压降低所致。常发生于摄食不足,肠道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此外,维生素B1缺乏症,也是产生水肿的附加因素。

  (五)特发性水肿:女性多见,水肿可出现在眼睑及下肢,其发生原因:

  1.部份病人由于直立时交感神经兴奋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通过容量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所致,常伴有其它神经衰弱症状。

  2.部分女性于经前7-14天出现,月经来潮后消退、可能与性激素功能失调有关。

  (六)其他:如结缔组织疾病所致铁水肿(硬皮病、皮肌炎)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等)所致的水肿;内分泌疾病所致水肿(如粘液性水肿)。

  二、中医分析水肿的原因

  风邪外袭(20%):

  肺失通调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上则津液不能宣发外达以营养肌肤,下则不能通调水道而将津液的代谢废物变化为尿,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湿毒浸淫(20%):

  内归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痈疡疮毒生于肌肤,未能清解而内归肺脾,脾伤不能升津,肺伤失于宣降,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济生方?水肿》谓:“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

  水湿浸溃(15%):

  脾气受困脾喜燥而恶湿。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失其运化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湿热内盛(15%):

  三焦壅滞“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湿热内侵,久羁不化;或湿郁化热,湿热内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饮食劳倦(10%):

  伤及脾胃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肾气虚衰(10%):

  气化失常“肾者水脏,主津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以致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上述各种病因,有单一致病者,亦有兼杂而致病者,从而使病情趋于复杂。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与心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在发病机理上,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肺脾之病水肿,久必及肾,导致肾虚而使水肿加重;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则脾阳也虚,土不制水,则使水肿更甚;肾虚水泛,上逆犯肺,则肺气不降,失其宣降通调之功能,而加重水肿。因外邪、疮毒、湿热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肺脾;因内伤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脾肾。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诚如《景岳全书?肿胀》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此外,瘀血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往往使水肿顽固难愈。

  三、水肿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全身性水肿

  (1)心脏疾病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2)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衰竭期、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

  (3)肝脏性疾病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4)营养性因素①原发性食物摄人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神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5)妊娠因素妊娠后半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6)内分泌疾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7)特发性因素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多见于妇女,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2.局部性水肿

  (1)淋巴性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肿瘤、感染、外科手术等)。

  (2)静脉阻塞性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3)炎症性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等。

  (4)变态反应性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刺激性外用药等的过敏反应等。

  (5)血管神经性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刺激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四、有水肿怎么治疗

  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为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贫血、营养不良及内分泌类疾病的主症之一。就其分类,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内经》:有风水、石水、涌水之分;《金匮要略》: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之别;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来辨证。其病因病机近代多以为是外感内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所为。治疗上多数医家主张辨病治疗,对症处理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坚持辨证论治。

  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4.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水肿预防注意事项:

  1.导致水肿的病因非常多,且较为复杂,患者必须到医院检查清楚,方可对症下药。一些恶性疾病,若不留意,容易误诊。

  2.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水肿,患者可能会寻求所谓的偏方治疗,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能够彻底治愈这些疾病,中医西医均不能,偏方也不能。若擅自用药,容易延误病情,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水肿的病机要点】相关文章: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水肿病机要点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疖的诊断要点03-21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中医太阴病证03-22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心悸03-22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不寐03-22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癫痫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蛇根草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呕吐04-10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痫证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