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中医内科知识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繁琐,考点分散凌乱。怎样学习才能异军突起,如何看书才能事半功倍?yjbys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知识点,供参大家参考学习。
肺系病证
中医内科-肺系病证 |
|
咳嗽 |
喘证 |
肺痈 |
肺痨 |
肺胀 |
肺痿 |
暴喘 |
咯血 |
鼻衄 |
失音 |
肺衰 |
哮病 |
心系病症
中医内科-心系病症 |
|
心悸 |
卒死病 |
真心痛 |
胸痹 |
多寐病 |
不寐病 |
癫狂 |
健忘病 |
痴呆 |
痫病 |
惊悸 |
厥证 |
昏迷病 |
怔忡病 |
抽搐病 |
心衰病 |
卒心痛 |
神昏病 |
肾系病证
1、水肿:水肿首辨阴阳起,越婢加术风水袭,五味消毒麻连豆,湿毒浸淫用之宜,胃苓五皮水湿浸,湿热壅盛疏凿立,脾阳虚衰实脾饮,济生真武肾阳微,瘀水互结五苓散,再合桃红四物全。
2、淋证:淋证涩痛小便频,湿热蕴结膀胱肾,石热石苇八正散,气血沉香小蓟饮,程氏萆薢分清膏,劳淋无比丸山药。
附:尿浊:浊由湿热萆薤佳,气陷精下补中法,水缺知柏地黄主,火衰右归温肾家。
3、癃闭:癃闭似淋闭不通,上焦不外肺热壅,中清不升浊弗降,下属湿热肾不充。医'学教育网|整理清肺补中上中施,八正济生下辨明,更有沉香疏肝气,尿阻代抵挡堪攻。
4、遗精:遗精梦遗滑精探,心肾失调最相关,君相火动黄连施,补心三才封髓丹。湿热下注分清饮,劳伤心脾妙香散,肾虚滑脱精不固,地黄左归右归丸。
附:阳痿:阳痿赞育命火衰,归脾气血心脾责,大补元煎恐伤肾,湿热下注用知柏。
5、耳鸣耳聋:耳窍闭塞起鸣聋,鸣聋有别机理通。肝火痰火风热火,龙胆温胆银翘宗,肾精亏虚左慈滋,脾虚益气聪明崇,新久虚实标本辨,肝胆脾肾分补攻。
肝胆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资料之肝胆病证:
肝胆病证属中医内科范畴。其内容包括:黄疸、胁痛、胆胀、鼓胀。肝胆病证的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胆失通降。防治肝胆病证,应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安心静养;避免过食肥甘,尤其要避免坎酒过度,黄疽、鼓胀患者更应禁酒;食盐有凝涩之弊,鼓胀病人,应限制食盐的摄人,给予低盐饮食,尿量减少时,则给予无盐饮食。
主要证候及特征
肝位于右胁,主疏泄,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又主藏血,具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开窍于目。肝病常见的证候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亏虚、瘀血阻络等。胆为六腑之一,内寄相火、因其内藏精汁,又称奇恒之腑,其气以通降为顺,有助胃腐熟水谷之功。胆病常见的证候有胆腑郁热、胆腑气滞、胆内结石等。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管起源于肝,胆液为肝之余气,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通,所以胆的病变与肝密切相关,胆病可以及肝,肝病可以及胆,可致肝胆同病,发为肝胆气郁、肝胆湿热等证。肝胆证候以实证多见。肝木疏土,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生于肾水,长于脾土,故肝胆病与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临床证候如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胆胃郁热等即属之。现将肝胆主要证候分述如下。
肝气郁结
1.主要脉症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善太息,得嗳气则舒,或见梅核气,或见瘿瘤,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
2.证候特征本证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情志不遂史和情志抑郁症状;二是有两胁及肝经循行部位胀闷窜痛的气滞证候。
肝火上炎
1.主要脉症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面红目赤,头晕胀痛,耳鸣如潮,便秘尿黄,或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2.证候特征该证以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及火性炎上的面红目赤等肝经实热证候为特征。
肝阴不足
1.主要脉症胁肋隐痛或有灼热感,劳累则加重,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证候特征本证以胁肋隐痛,目干口干,五心烦热等肝阴虚或兼内热的证候为特征。
肝血亏虚
1.主要脉症胁肋隐痛,头晕目眩,两目于涩,手足麻木,妇女月经不调甚至闭经,面色不华,眼睑唇舌色淡,脉弦细。
2.证候特征以胁肋隐痛,面色不华,眼睑唇舌色淡等肝血虚证候为特征。医'学教育网|整理本证与肝阴不足不同,肝阴不足常兼内热,而本证则常兼气虚。
肝胆湿热
1.主要脉症胁肋胀痛灼热,脘腹胀满,厌食油腻,或进食油腻食物病情则加重,口苦泛恶,大便溏垢,小便短赤,或有黄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证候特征本证以胁痛,脘腹胀闷,厌油口苦,苔黄腻等肝胆湿热证为特征。
瘀血阻络
1.主要脉症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胁下积块,面色晦暗,或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2.证候特征瘀血阻络证以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胁下积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肝胆瘀血病变为特征。
病机述要
常见的病机类型有:
1.肝郁气滞情志不遂,郁怒恚怒伤肝,导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进而可病及于胆,肝胆疏泄无权,形成肝胆气滞,而成胁痛、胆胀等肝胆病证。
2.肝火上炎肝郁气滞,久郁化火,火热燔灼,气滞火灼于肝胆,而成胁痛等病证。
3.肝阴不足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耗伤,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火盛伤阴,以致肝阴不足,肝失所养,而成胁痛、鼓胀等病证。
4.肝血亏虚或久病体弱,或慢性失血,或思虑劳倦,脾伤失运,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肝血亏虚,引起胁痛等病证。
5.肝热湿热侵袭,注于肝胆,或恣食肥甘厚味,或偏嗜醇酒辛辣,生湿蕴热,湿热熏蒸,致使肝胆失于疏泄,胆液不循常道,而成胁痛、黄疽、鼓胀等病证。
6.瘀血阻络肝病迁延,久病人络,或气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仆闪挫,致使瘀血阻于肝胆,形成胁痛、黄疸、鼓胀等病证……
肝胆脾胃证的辨别
肝胆脾胃在五行上分属阴木、阳木、阴土、阳土、木土两脏腑在生理方面维持着正常协调的关系,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协调关系变为不和、可能出现 一系列的病症,即肝郁脾壅、肝郁脾湿、肝郁脾虚、肝气犯胃、肝气乘脾、脾虚肝乘、脾湿肝郁、脾塑肝郁、肝脾两虚等九个证。
首先应明了的什么是肝郁?什么是肝气?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肝气郁结与一般肝气证恰恰相反,肝气证是作用太强、疏泄太过、故其性横逆;肝气郁结是作用不及、疏泄无能、故其性消沉。”任应秋在《向证点滴》中也指出:“有的是因为肝气虚而力不能舒,有的是因为肝气郁而力不得舒”。可见肝气,正常应具有疏泄功能,这正是秦伯未指出的“肝脏以气为用”的生理功能。这种正常水平的疏泄作用即五行中说的“木克土”。如因某种病理原因导致肝气过旺,疏泄太过、便形成了“肝乘脾(胃)”的病理状态,即上述“肝气犯胃”、“肝气乘脾”的病机。这是原发于肝而继发于脾胃的两个证。反之,由于脾虚或胃弱,也可导致肝气来乘,就叫做“脾(胃)虚肝乘”。两者都是“木克土”正常生理关系破坏,变成“木乘土”的病理状态。
如果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气疏泄不是太过,而是不及,就是肝气郁结。肝郁,则木不克土,会影响脾胃正常的升降纳运功能,导致饮食水谷输布障碍发生中焦壅满,就叫做肝郁脾壅;如果明显表现为脾在运化水湿功能方面的障碍,就叫做肝郁脾湿。如果表现为脾不能升其清阳之气,不能转输精微物质至五脏六腑,出现气血虚损,就叫做肝郁脾虚。这是原发于肝,继发于脾胃的三个症。相反,如果因脾胃壅滞在前,脾湿在前,脾气虚弱在前而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发生障碍的,就分别叫做脾壅肝郁,脾湿肝郁和脾虚肝郁了。
如果肝气虚,疏泄无力,再加上脾气虚、气血不足,便形成肝脾两虚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肝气有太过与不及两方面;肝脾(胃)两脏亦有原发与继发之别,因此在临床上,不能囫囵吞枣,将肝脾胆胃有关的九种证一般对待。一般来说,原发于肝继发于脾的肝气症,应以治肝为主,扶脾为辅,治肝气应以酸泻、甘缓为主。原发于脾、继发于肝的肝乘证,应以补脾为主、泻肝为次。原发于肝、继发于脾的肝郁证、应以治肝为主、治脾为辅。肝郁证应以辛散、柔养结合为法;原发于脾、继发于肝的肝郁证,则应以治脾为主,兼以疏肝。以上各证若辨析不清,用药无法,疗效是很难提高的。
肢体经络病证
1、痹证:痹证风寒湿热乘,闭而为痛痹斯名,风盛走游防风取,寒则痛剧乌头通。
重着麻木薏苡仁,红肿白虎加桂精,虚久独活寄生施,医'学教育网|整理内舍五脏法道更,肝肾亏虚守虎潜,针灸推拿佐功成。
2、痉证:
3、痿证:
4、颤证:
5、腰痛:腰痛悠悠酸无力,肾着沉沉不转移,若还湿热伴热感,痛如锥刺属血瘀。
左右归丸肾虚主,甘姜苓术金匮立,四妙身痛逐瘀施,综合治疗勿劳欲。
气血津液病证
属中医内科范畴。其内容包括:郁痛、血证、汗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积聚、厥证、瘿病。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多继发于脏腑病变,而它又会反过来加重脏腑病变,使病情进一步发展。
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或生成不足,是气血津液病证的基本病机,而其主要的证候有如下几种。
气虚
1.主要脉症精神萎顿,倦怠,四肢乏力,眩晕,白汗,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元气耗损,脏腑机能减退的症状。随发病脏腑的不同,症状侧重点有所差异。
气郁
1.主要脉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胀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2.证候特征本证的轻重程度,常与情志舒畅与否有较密切的关系。本证与气滞的区别是:气郁由精神因素所致,以肝为主要病及之脏;引起气滞的原因很多,病及的脏腑也多,肺、肝、脾、胃等脏腑均可能发生气滞。
气滞
1.主要脉症病变脏腑或相应部位出现胀满、疼痛,苔薄腻,脉弦。
2,证候特征气滞以胀满、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多为胀痛而非刺痛。
气逆
1.主要脉症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甚则昏厥,或有咯血、吐血。
2,证候特征气逆与气滞的区别在于:气滞是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甚或阻滞;气逆是气机的升降失常而气逆于上,易发生于肺、胃、肝。在本章的病证中,主要为肝的气逆。
血虚
1.主要脉症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
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一系列血虚失养、脏腑机能减退的症状。其与气虚的主要区别在于,本证面色萎黄不华、唇舌色淡等营血亏虚的表现突出,且常有失血过多的原因存在。
血瘀
1.主要脉症病变部位疼痛,痛有定处,或有肿块,或致发热,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
2.证候特征血瘀以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其痛以痛处固定,多为刺痛,久痛不愈,反复发作为特征。舌象对瘀血的诊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津伤化燥
1.主要脉症口干口渴,唇焦咽燥,鼻干目涩,咯血或衄血,大便秘结,甚或肌肉消瘦,舌质红,舌上少津,少苔甚至无苔。
2.证候特征本证以津液亏少,表现一系列干燥不润的症状为特征。
【病机述要】
1.气虚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年老体弱及疲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的推动、固摄、温煦、卫外等作用,而表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等症。
2.气郁由情志内伤所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表现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疼痛等症,继则常引起血郁、火郁、痰郁和病及脾胃等。
3.气滞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闪挫跌仆,以及痰浊、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气滞。由于气机阻滞,气血运行障碍,以致病变部位或脏腑出现胀满、疼痛。
4.气逆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或痰浊壅阻所致。气逆于上,以属实者为多。肝气上逆而发生头痛头胀,面红,烦躁易怒等症。因肝为刚脏,又为藏血之脏,故肝气上逆之时,甚则可血随气逆,引起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
5.血虚常由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营养不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碍等原因所致。由于营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而表现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舌色淡等症。
6.血瘀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跌仆损伤,以及久病正虚等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血瘀。由于血行不畅甚至脉络瘀阻,不通则痛,而引起疼痛、积块、壅遏发热等症。
7.津伤化燥由素体阴亏,内热亢盛,或热伤津液所致。医'学教育网|整理由于津液亏少,失于滋润,而出现口渴,心烦,唇焦咽燥,鼻干目涩,舌红少苔少津等症。
【治疗要点】
1.针对气血津液的病变性质进行治疗,补益其亏损不足,纠正其运行失常。如气虚宜补气益气,气郁宜理气解郁,气滞宜理气行气,气逆宜顺气降逆,血虚宜补血养血,血瘀宜活血化瘀,津伤化燥宜滋阴润燥。
2.气血津液的病证,虽有其共同性,但发病的脏腑不同,则症状表现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应结合五脏病变的不同特点进行治疗。
3.重视补益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尤其是对气血津液亏耗过多或生成不足所形成的病证,应充分重视补益脾胃,以助生化之源。
4.重视气、血、津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将气为血帅,气能行血、行津,气能摄血、摄津,血为气母,津能载气,津血同源等理论,用于指导气血津液有关病证的临床治疗。
5.注意攻补之适宜。气血津液疾病大多虚实夹杂,除纯属虚证者外,当分清标本缓急,虚实兼顾,补虚勿忘实,祛邪勿忘虚。
6.做好调摄护理工作对气血津液病证的好转及治愈有重要作用。气机郁滞是本章病证的基本病机之一,故首先应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其次要注意饮食调养。有的病证需着重补益,如虚劳及血证出血停止之后。但对消渴则控制饮食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再则是注意劳逸结合。除病情重者需卧床外,一般患者可视情况适当工作及活动。
外感热病证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在 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并包括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由细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外感热病是人体的正气与 温热病邪激烈相争的过程,通过辨证采取祛邪、扶正治疗,最终人体正气逐渐战胜病邪而使热病治愈。在这过程中,因邪能伤正,势必产生不同程度的脏腑、组织器官损伤,以及经络、 气血津液的机能紊乱与损耗。因此,热病初愈这一特定阶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采取各种措施使其痊愈和复原。
《内经·热论》中详细讨论了热病的成因、 证候分类、发展规律、治疗大法、禁忌和预后,以后有了“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并在学术争鸣过程中逐渐积累了防治外感热病的丰富经验,同时也非常重视瘥后调理(恢复期的康复医疗)。如:《内经·热论》提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视其虚实,调其逆从”;《伤寒论》在六经辨证后,列“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专篇,《温热经纬·疫证条辨》叙述了外感热病瘥后治疗法则和经验等。概括一下,外感热病的瘥后治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调摄精神,心理康复。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功能、抗病康复能力密切相关。《内经》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疫证条辨》指出“瘥后,虚烦。心神不安者,审证而用得其宜,贵乎医者之神悟矣”。医'学教育网|整理因此瘥后,首要是指导病人调摄精神,心理康复。正确认识外感热病的发生和转归,可防、可治和可控。既不轻视疾病,又不顾虑重重,有一个良好心理状态,避免“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安心养病,以利康复。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如《温热经纬》“瘥后触事易惊,梦寐不安,乃有余热夹痰,宜用竹茹、黄连、石菖蒲、半夏、胆星、栀子、知母、茯苓、旋覆花、橘红等药”,清热化痰,安定心神;“瘥后,惊悸、 怔忡、心神不安,属 血虚,宜清心、 养血安神,用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生地、当归、甘草)”。
二、将息得宜,调养身体。将息,即是人的生活和休息。热病瘥后,更应注意这些方面摄生调养。如《温热论》“邪退正虚,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内经》已有病后宜“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饮食调养、康复痊愈法则,并指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可以引起“劳复”、“食复”。所以热病初愈,一要慎起居,居室宜安静、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二要适寒温,防外感;三要饮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多饮开水,多食水果、蔬菜;四要根据个体病情恢复状况,逐步活动,适量锻炼。如果出现“劳复”、“食复”,以《伤寒论》“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法则,应用一些理气、 健脾、清热透邪药物。
三、清除余热,养阴益气。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邪正相争过程,发热是其主要 病理反应和临床表现。传统的辨治方法,将发热性质和特征区分为“六经”(六期)、“卫气营血”(四期)和“三焦”(三期)论治。现有将发热按发病期、热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区分。因此,辨发热为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依据。瘥后余热,可因余邪引起,又可因热病过程,热伤阴液,或气随津耗,气阴两虚,虚热内生,因此,在辨证施治上,又有其特殊性。
如《伤寒论》有“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的不同治法,即要根据病情辨证治之。若病后,余热未尽,津伤未复,胃失和降,虚赢少气,口渴,舌红无苔,不饥欲呕,治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梗米)益气和胃生津,清泄余热;若热病瘥后,微热、微烦、微渴,精神不爽,头目不清,胸腹痞闷不舒,饥不欲食,选用《温病条辨》清络饮(荷叶、银花、扁豆、丝瓜叶藤、竹叶芯)清宣余邪,透发余热;如热病瘥后,烦热,上热下移于 小肠,溺赤短涩,治用《温热经纬》加味导赤散(细生地、生甘草、竹叶、猪苓、麦冬、莲子心、灯芯),清心利尿泄热;若热病瘥后,热退不净, 肺热下移于 大肠,津液不足,肠燥便秘,大便干结,治宜《温病条辨》的增液汤(元参、麦冬、生地黄)养阴生津,通便泄热。
此外,热病瘥后,还应重视治疗复感外邪(即传染病的“再感染”、“重复感染”)以及余邪加剧(复发、 再燃)而引起的发热。
四、调补脏腑,康复功能。外感热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损伤 脏腑,如影响肺主气司呼吸、脾胃和大小肠的运化水谷功能等;又因 高热出汗、呕吐或腹泻伤津耗气,加重正气衰惫。因此,热病瘥后,邪去正虚,必须增强 脏腑功能,调补 气血津液,扶助元气。根据病人 脏腑气血虚损部位、程度可进行以下调补,如“热病瘥后,正 气虚损未复,精神萎顿,睡眠不稳,食欲不佳,舌红少津,脉虚无力”,用《温热经纬》加味三才汤(人参、元参、生地、麦冬、五味子)补气益肺,养心生脉;“瘥后,气弱倦怠,动则气急,语声无力,语不接续”,治仿《温热经纬》集灵膏(人参、枸杞、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淮牛膝、白蜜、炼丸)摄肾补肺、滋阴益气;病后脾胃气虚,饮食不消,四肢无力,大便溏薄,甚或肢体浮肿,脉象虚弱,舌苔薄白,治以《局方发挥》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莲心、薏苡仁、砂仁、陈皮、神曲、大枣) 健脾益胃,理气助消化;《伤寒论》云 “大病瘥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人参、白术、茯苓、干姜)”,此为心 脾阳虚,宜补脾益气以健心神;热病瘥后,有 自汗、 盗汗等症状,宜用《温热经纬》清养补虚方药,如西洋参、生地、麦冬、黄连、甘草、小麦、百合、竹叶、茯苓、莲子心等药。此外,当归六黄汤、牡蛎散、玉屏风散之类方,可固表 敛汗、提高肺主气、外合皮毛、卫外抗邪功能,均可随症选用。
五、防治并发症、后遗症,防止病残。《温热经纬》“热疫为病,气血被其煎熬”。外感热病过程,除了外邪直接作用和损伤脏腑经络之外,还将人体的气血、津液灼伤形成瘀、痰,这些 病理产物潴留于体内,转变为继发致病因素,加剧或产生新的病症(现代医学称之为并发症、 后遗症),如在各种传染病中的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迁延为慢性咳喘;亦可由于 变态反应而出现与本病性质完全不同的并发症,如腥红热后的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等;有些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引起的 失语、痴呆、瘫痪后遗症等。因此外感热病瘥后,要对并发症、后遗症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并积极防治。《疫证条辨》观察?“疫证瘥后,四肢浮肿。弗遂温补,宜清泄。”《伤寒论》指出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用牡蛎泽泻散泄热利湿,软坚消肿;瘥后怔仲、惊悸可参《伤寒论》的“伤寒脉结代, 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补心通脉;“疫证失治于前,热流下部,滞於经络,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卧不能动……必成废人,宜木瓜、牛膝、续断、草解、黄柏、威灵,疏通经络,坚筋强骨”等。
上述外感热病瘥后调治仅是举例。在具体应用过程,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随症施治,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 针灸、按摩以及其他方法进行。
虫病
虫病是一些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等种类。
蛔虫病的病因与诊断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
我国古代对本病早有认识,将蛔虫称为蛟墙、鱿、长虫。如《灵枢·厥病》篇说:“肠中有虫瘕及胶墙,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墙也。”
病因病机
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的。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临床表现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症状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蛔虫数目的多少,而且与蛔虫所在部位和状态有密切关系。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痛时喜按揉腹部,腹部无压痛,腹壁不紧张。
如蛔虫上窜人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甚或虫从口鼻而出;钻人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钻人阑门,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腑气不通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
诊断
1、有吐蛔或排蛔史。
2、反复脐周隐痛或阵痛,甚或异嗜,消瘦。
3、大便检查发现蛔虫卵。
钩虫病的病因与诊断
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因其主要症状为好食易饥,倦怠乏力,肤色萎黄,面足浮肿,故中医文献把钩虫病称为黄肿病、疳黄、黄胖、饕餮黄等。四川及浙江民间又称为懒黄病、粑黄病、桑叶黄等。
钩虫病的流行相当广泛,在我国南方各省较为多见。
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钩虫称为伏虫。《诸病源候论·九虫候》说:“伏虫,长四分”,“伏虫,群虫之主也。”
由于人体皮肤接触含有钩蚴的泥土,钩蚴从皮肤钻人,最后移行至小肠发育为成虫而导致钩虫病。其主要的病理为扰乱脾胃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因而出现胃肠失调及气血亏虚的病变。
临床表现
钩虫病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但成虫所致的症状更为长久和严重。钩蚴侵入处的皮肤感到奇痒和烧灼,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触块”、“粪毒”、“粪疙瘩”。随钩蚴在人体内的移行,受感染后的3-5日,常出现喉痒、咳嗽,重者甚至剧烈干咳或哮喘发作。成虫寄生在小肠,扰乱脾胃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因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亢进但劳动力反而减退,异嗜生米、茶叶,甚至泥土、碎纸等胃肠失调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心悸短气,四肢乏力,头晕耳鸣,面足浮肿,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数而弱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诊断
1、胃肠失调及气血亏虚的临床症状。
2、在钩虫病的流行地区,有钩蚴的感染症状。
3、大便检查发现钩虫卵。
鉴别诊断
钩虫病病情较重,出现“黄肿”表现者,需与黄疽及水肿相鉴别。
1、黄疸黄疸发病较急,而久病后出现黄疸者,一般均有肝胆病史。黄疽临床表现为全身黄色鲜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烟熏,目睛黄染,小便黄赤。钩虫病的发黄则为肤色萎黄或黄而浮肿,目睛不黄,小便清长。
2、水肿水肿的病因不一,浮肿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泽鲜明,小便短涩,饮食正常或纳减,证有虚实之分。钩虫病的浮肿表现为下肢足踝浮肿,或面部目胞浮肿,甚则全身浮肿,但肤色发黄或萎黄不荣,好食易饥,或嗜食异物,无小便短涩,纯属虚证。
姜片虫病的病因
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黏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黏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病因
1、形态学
成虫扁平肥大,生活时呈肉红色,形似鲜姜之切片故得名,虫体长20~75mm,宽8~20mm,厚约2~3mm,为寄生于人体的最大吸虫,成虫有口,腹吸盘各一个,成虫雌雄同体,子宫中充满大量虫卵,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μm×(80~85)μm,是人体中最大的蠕虫卵,卵壳薄而均匀,一端具有不十分明显的卵盖,近卵盖端有一尚未分裂的卵细胞,周围有20~40个卵黄细胞。
2、生活史
成虫吸附在终宿主人或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同体受精或异体受精后,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每条成虫可产卵15000~20000个/天,虫卵随粪便入水,当温度适宜时,卵内细胞分裂发育为成熟毛蚴,受光线照射毛蚴从虫卵孵出,进入中间宿主扁卷螺后,经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从螺体不断逸出,吸附在周围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囊蚴在潮湿情况下生命力较强,但对干燥及高湿抵抗力较弱,当中宿主吞食囊蚴后,在小肠经肠液作用囊壁破裂,尾蚴逸出,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吸取肠腔内营养物质,经1~3个月即可发育成成虫,成虫在人体内寿命为4~4.5年,在猪体内约为1年。
丝虫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只有班克鲁夫丝虫(班氏)和马来布鲁丝虫(马来丝虫)。本病由吸血昆虫传播。丝虫病的症状体征因丝虫寄生部位不同而异。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靠在血液或皮肤组织内检出微丝蚴。预防方法为消灭传染媒介,加强个人防护,治疗患者及感染者,全民服药以消灭传染源。
病因
丝虫属线虫纲,丝虫目,盖头虫科。体细长如丝。丝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在中国仅见班氏丝虫病及马来丝虫病。我国流行区为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传染源为血中含微丝蚴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微丝蚴血症者)。传播媒介为4属30余种蚊如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人是惟一的终寄主,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一、急性丝虫病
1、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
2、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在班氏丝虫,如果成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可引丝虫病起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
3、丝虫热周期性打寒战,高热,持续2天至1周消退。医'学教育网|整理部分患者仅低热但无寒战,在屡次发作后,局部症状才渐渐显露。
二、慢性丝虫病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因之而异:包括淋巴水肿和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除上述病变外,女性乳房的丝虫结节在流行区并不少见。此外,丝虫还偶可引起眼部丝虫病,脾、胸、背、颈、臂等部位的丝虫性肉芽肿,丝虫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内微丝蚴症等。
三、隐性丝虫病
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
绦虫病的病因与诊断
绦虫病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古代医籍将绦虫称为白虫或寸白虫。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饮食习惯是决定肠绦虫病多寡及其种类不同的关键因素,喜食生肉的地区感染率高。
中医对绦虫的形态、感染途径很早即有明确的认识,并寻找到效果良好的治疗药物。在感染途径方面,早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即指出:“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以桑枝贯牛肉炙食”哙引起本病。而对于绦虫形态的描述,《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仇虫候》说:“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在治疗上,早在《千金要方·九虫》里,就采用槟榔、石榴根皮等有效的药物治疗绦虫病。
病因病机
绦虫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囊虫进入体内吸附在肠壁上,颈节逐渐分裂,形成体节,约经2—3个月而发育为成虫。成虫虫体脱节,从肛门排出体外,故可在内裤或被服上发现白色的虫体节片,节片随大便排出则可见粪便中有虫体节片。
绦虫所致的病变,主要是吸食人体水谷精微以及扰乱脾胃运化,从而引起腹胀、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
临床表现
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影响肠道气机,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病久则脾胃功能受损,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加之绦虫吸食营养物质,以致人体化源不足,气血不充,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诊断
1、粪便中或内裤、被褥上发现白色节片为绦虫病重要的临床特征。
2、初期肠道气机受阻引起的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及病久伴见的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舌淡、脉细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蛲虫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体机构儿童感染率高。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因此蛲虫病是值得重视的疾病。
病因
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自身感染系雌虫于夜间爬行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瘙痒而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孵。虫孵在胃及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成蚴虫,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引起逆行感染,这两种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迁延不愈,异体感染是通过被污染虫卵的食物、玩具经口感染,也可经口鼻、吸入飞扬的虫卵再咽下而感染,这是造成集体和家庭间传播的主要方式。
临床表现
约1/3的蛲虫感染者可完全无症状。
1、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
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2、消化道症状
蛲虫钻入肠黏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精神症状
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4、其他症状
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至发生腹膜炎。
囊虫病的诊断与鉴别
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ids cellulosae)俗称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蚴虫即猪囊尾蚴(Cysticercuscellu-losae)寄生人体各组织所致的疾病。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也可因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自身感染。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皮肌型囊尾蚴病等,其中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严重。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有绦虫病史或有与绦虫病病人密切接触史。
2、病原学检查:皮下结节做病理检查。
3、免疫学检查:血清及脑脊液囊虫抗体检测可为阳性。
4、影像学检查:符合囊虫病的表现。
5、临床表现:皮下结节、癫痫发作、视力减退等。
鉴别诊断
1、皮下结节需要与皮下脂肪瘤鉴别。
2、颅内病变需要与结核、肿瘤等病变鉴别。
【中医内科知识点】相关文章:
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03-08
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03-08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备考六要素03-20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舌诊05-22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精选试题及答案07-05
2016年中医内科复习笔记03-10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汇总02-28
中医药学重要知识点总结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