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调适身心分离困境知识

时间:2023-03-22 22:16:49 中医助理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调适身心分离困境知识

  中医养生作为生动体现中国智慧的文化现象,是在身心和谐的基础上,与自然、社会融洽相处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使人走上身心统一的道路,是今天人们解决身心困境的源头活水。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调适身心分离困境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调适身心分离困境知识

  “身学”与“心学”并重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身心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在某些领域甚至很难严格划分它们的界限。相较中西文化,西方唯心哲学或宗教常偏重心灵而忽视、轻视甚至贬低身体的意义,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既推崇精神的修为,又不忽视形体的修炼,视身体为心灵的载体,并且注重身心间的良性互动。

  道家便是以身体为中心入手来解决身心问题。他们认为身心密不可分,但更为注重身心的内在修为,并着意彰显身体在生命中的主体意义。

  在道家看来,修齐治平的大学之道要以身心修炼为本,探寻天人之际的哲学认识活动也要从身体出发。道家“身学”以“自然”为宗而形成了包含导引、情致、医药、饮食养生等内外兼修的完整系统,集传统养生之大成。这一门修身养性、安顿生命的功夫,实际上也成为中医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儒家稍有不同,儒家是以德行、修身为主来协调身心关系,强调精神修为。

  在国外,与养生类似的活动称为预防保健,用来避免或延缓疾病的产生。西方热衷的健身,其实宜称作健体,它主要是在肢体等外在层面上,而西方的心灵学又只注重纯粹的精神。在这种身心分离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西方发展出现代医学、体育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学科。

  与之相比,中医养生则不止于预防保健,而是注重人的精、气、神,更为积极。养生不能单一而为,而要形神共养,正是这种身心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发展出内家拳、内丹术等裨益身心的炼养方法。中西方这两种医学模式,尽管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相互学习可起到互补的作用。

  中医养生的“现代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平和的心态寓于健康的身体,若不能打理好身体的和谐,精神状态就会失衡。《黄帝内经》指出,心理活动是由身体产生的,分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同时还主张脏腑是情绪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身体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决定着心理状态乃至人生命运。

  “体若不健,心必难宁”,这一观点在生活和科学上也不断被证实。任何心理问题,都有一定的生理或物质基础。许多心理疾病不只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更多的是由生理问题或身心相互影响的复杂原因所致。心绪的紊乱常导致身体机能的失序,身体失衡到一定程度时,就更加难以被精神控制和调节了。因此,心病可由治身入手,身病可由治心入手,若身心兼治,则可事半功倍。西方对治心理疾病仅从心理或器质出发的方法,便是对身心关系的割裂。

  传统“心学”养生是自上而下的行为模式,即先提升人的境界,进而通过心力来调节身体。道家则在融摄“心学”的同时,还注重从下向上的“身学”路径,以实现由身体到心灵的升华。这种“身学”的路径与现代思维模式颇为一致。

  美国哲学家丹尼特认为,现代思维与传统思维的一大区别是:“传统思维方式是一个吊车型的,现代思维方式是一个举重机型的。”“心学”与“身学”正好对应以上两种思维模式,它们互为根基。“吊车型思维”往往会做过多假设,而致其路径不顺畅,“举重机型思维”从现实而具体的身体本质需求出发,由低到高地逐步推进(如下文所述精、气、神的依次转化),不需太多假设,技术更为牢靠,道路更为通畅。因而,道家“身学”养生较为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和“现代性”。

  道家认为,身与心(即形与神)是有机的整体,形成了精(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系统观。《淮南子》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体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体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精神是生命活力的主宰;气是充盈周身的生命能量,是把形神结合为一体的导体。在中医养生上,表现为身心并重的练形养心法,即在调形正体的基础上调息(气)、调神,逐层提升,通过调整形体姿势促进气血流动,使经络畅通,气血平和,进而影响心情和思想,从而达到身心康泰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复兴

  人类对自己身体与心灵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贯穿于社会进化历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每次思想解放,都首先开始并最终落实于身体的解放。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道家的身心合一论再好不过地表明中国思想的有机特性,而没有遭受西方在机械唯物论和神学唯灵论之间摇摆的神经分裂症。

  道家注重身心和谐的观念正是对治身心二元分离这一时代难题的良方,日益引起科学界、思想界的关注。近年来,西方的身体现象学已成为国际显学,在我国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若将道家思想引入身体现象学研究中,不仅可促进研究的深化,也将形成中医身心养生学复兴的契机。

  中医养生的现代复兴有深刻的社会及历史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活动的初期必须围绕物质生活的需要这一中心来展开,但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的自我身心和谐等精神需要则日益彰显。

  中医养生的核心恰在于身心之间的和谐。西方医学在21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向。中医养生的理念正是在这一发展趋势中被人们再次认识、重视和接受。身心和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直接相关,而养生也必须建立在人与环境和谐适应的基础上,因此,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治病,更是处理好人与自身、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目前,人们有条件关注自身的生命质量,并采用各种方法以尽可能地延年益寿。《黄帝内经》谓“有道”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寿臻120岁方为“尽其天年”。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寿命应为生长期的5—7倍,即100—175岁。可见,人具备存活这么长时间的潜力。而人们出现身心危机的原因,多是由于“失道”所致,即没能尊奉自然规律,不重视保健,不懂养生智慧。因此,身心养生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中医所提倡的“身心合一”的养生思想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在当代已呈现出新的活力。

【中医养生调适身心分离困境知识】相关文章:

中医养生知识「食谱」03-08

中医夏季养生保健常知识07-13

中医思维的夏季养生知识03-30

中医养生夏季防中暑知识大全03-30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大全02-22

夏季男性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大全03-29

气血不足的穴位调理的中医养生知识10-24

中医养生知识之冬季如何养阳气10-25

立夏中医养生法03-31

中医养生知识晚上九点后不能做的事情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