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

时间:2024-09-29 23:10:02 晓丽 中医助理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

  在古老而深邃的中医领域,头针疗法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自1970年起,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并逐渐走向世界,成为许多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这项疗法,不仅承载着传统针灸医学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医学的标准化理念,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国际头针标准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

  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编号中的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scalppoints”的缩写。

  (一)MS1额中线

  【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二)MS2额旁1线(胸腔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法】: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三)MS3额旁2线(胃区、肝胆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四)MS4额旁3线(生殖区、肠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法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线即是。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五)MS5顶中线

  【部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刺法】: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六)MS6顶颞前斜线(运动区)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曲鬓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曲鬓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七)MS7顶颞后斜线(感觉区)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八)MS8顶旁1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4.5厘米),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4.5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

  【刺法】: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九)MS9顶旁2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6.75厘米)。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至承灵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

  【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MS10颞前线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

  【刺法】: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一)MS11颞后线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

  【刺法】: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二)MS12枕上正中线

  【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症。

  【刺法】: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三)MS13枕上旁线(视区)

  【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直线,长4厘米。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刺法】: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四)MS14枕下旁线(平衡区)

  【部位】:在后头部,枕外粗隆即督脉脑户穴外侧1.17寸(3.5厘米)向下引一垂直线,长1.33寸(4厘米)。

  【主治】: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头项痛,眩晕。

  【刺法】: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

  国际头针标准线的制定,源自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在1984年的东京盛会。会上,专家们经过深入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的原则,结合古代透刺穴位的方法,制定了详尽而科学的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包括了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还明确了每条标准线的具体位置和主治病症,为头针疗法的国际推广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中医诊所,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标准线如同精密的地图,清晰地标记在患者的头皮之上。它们分为四个区域:额区、顶区、颞区、枕区,共包含14条标准线(左右两侧及中央共25条)。每一条线,都承载着治疗特定病症的使命。

  例如,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这条线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医生们会沿着这条线,用快速运针的手法,将针刺入皮下,以达到治疗目的。又如,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的直线,同样长1寸,却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等心肺疾病。这些标准线,仿佛是人体内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针刺的方式,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头顶部,标准线的分布更为复杂,但同样精准有效。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的线段,主治腰腿足病症、中风失语、昏厥等。而顶颞前斜线,则被分为五等分段,上段治疗下肢瘫痪,中段治疗上肢瘫痪,下段则治疗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等。这些精细的划分,不仅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头针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时的独特优势。

  作为中医助理医师的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不仅考验着我们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每一次治疗中,我们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标准线进行针刺。这既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对我们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国际头针标准线】相关文章: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高脂血症03-22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外治法03-22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六淫10-25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鼻渊03-22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消食药03-22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泻下药08-20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03-08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高血压03-25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肝硬化03-25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基本术语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