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影片色彩语言分析

时间:2020-08-17 10:59:31 编导制作 我要投稿

《情书》影片色彩语言分析

  电影是运用连续的镜头画面来叙述故事,镜头脱离不开构图、色彩、光影的组织结构。影视美术设计离不开对绘画的表现的原则和形式的吸收运用,因而影视美术设计天然地和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影视美术设计具有造型艺术的特点,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与直观性,但是影视美术设计又不同于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和永固性,影视美术设计包含运动性,是“属于运动着的造型艺术”。这一特点让影视美术拥有了如音乐一般的流动感,在变化的景别、角度中造型。正如柏格森所说,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影视美术设计的这种特性,捕捉了世界的瞬息万变,参与了影片的叙事中,从而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情书》影片色彩语言分析

  电影的色彩语言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曾说过:“不是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丽的故事,而是因为讲述了如此美丽的故事,它才成为一种语言。”电影的语言就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当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到彩色片时期,电影色彩便成为了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色彩不仅具有还原现实的再现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电影色彩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电影镜头里的色彩,它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色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电影美术是在运动中造型,同样色彩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给影片定下总的基调。电影色彩构成可以分为:基调色、段落色、场景色、具象色、场景色、抽象色。

  基调色

  首先基调色是指电影创作者以最准确的色彩基调,赋予整部影片以代表性的观念特征。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是影片主题的外在体现,影响影片的总体风格,也反映电影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色彩思维意识。岩井俊二的影片《情书》的基调色是白色,白色是光谱的总和。康定斯基称白色为“一个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作为物质属性的颜色都消失了……白色的魅力犹如生命诞生之间的虚无和地球冰河时期。”白色是七彩光全部反射的结果,能给人宁静、清洁、光亮、平淡、休止、肃静、倾向等联想。岩井俊二选用白色作为基调色,主要为了表达一种哀思,白色是一切色彩中最完美的颜色,是象征着哀悼的色彩。情书的基调色是白色,但其中人物的服装都为黑色,尤其是开篇博子的服装。如果说白色是一切的开始,那么黑色就是一切的结束。黑色否定白光,否定生命。康定斯基这样描述黑色:“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在音乐中,它被表现为深沉的结束性停顿。在以后继续的旋律,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诞生。黑色像是余烬,仿佛尸体火化后的骨灰。”《情书》中的黑与白,正如太极图中的阴阳相生,它对比鲜明,但又和谐统一,寄托了对逝去的生命、对逝去的青春、对逝去爱情浓浓的哀思。

  需要谈到的是基调色,也是在变化的,它变化的动机来自于剧本,来自于人物情感。在《情书》最后一个部分,博子在雪景中对藤井树说“我很好”的时候,整个调子暖了起来。同样是雪景的部分,这种冷暖调的对比非常明显,影片开篇时的白色是一种冷蓝色的白,而最后结尾的白色是粉紫色的白,这种白色在全片里显得温润而可爱。电影视觉语言可以说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我们通过这个“梦的时空”来走进人物内心。通过两场雪景戏的色调变化,我们明白博子终于走出了藤井树的阴影中,她通过这一系列的找寻,终于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同样是表现世界上“另一个自己”这一故事,基耶斯诺夫斯基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与岩井俊二的《情书》便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不同,从视觉语言上,首先就是色彩基调的选择不同。若《情书》是冷调,那么《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毫无疑问是暖调了。

  基耶斯诺夫斯基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将大部分镜头处理成温暖的金黄色,传达出了欧洲式的神秘论,有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倾向。金色的意义中的一种就是对白色光的一种提升,以超凡之光表现天堂、神秘或者说美好主题时非常适合。影片整体都用了金黄色的滤光镜,所以看起来整个影调很温暖,是一种很平和的温暖——虽然它讲了一个略带忧伤的故事。

  《情书》和《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有一场戏非常相似,那就是渡边博子与藤井树的相遇,波兰的维罗妮卡与法国的维罗妮卡相遇,惊鸿一瞥后又再次错过。相似的题材,但是由于表达的主题不一样,所以基调色的选择上大相近庭。不同的冷暖色,构筑了不同的视觉效果。不过相同的是,我们都能从这场戏中体会到一种宿命感,一种生命中不可预知的东西。

  段落色

  段落色是指电影叙事段落的色彩。在电影叙事段落中,故事的冲突矛盾、情感碰撞,构成了作品段落的色彩基调。梵.高曾写到:“色彩本身就表达某种东西”,高更说“色彩能以一种密码传递信息。”《情书》中女藤井树对于高中时代的回忆,整个部分可以作为一个段落色来研究。这一部分虽然是回忆,但是整体处理上还是偏向于客观写实的。这部分的写实性色彩结构,是导演审视客观生活,以极为写实的色彩,来描绘高中的生活。形式是客观的,但是选择却是主观的。高中这段生活拍摄的季节主要是春季,季节的选择本身就呈现了导演的态度。

  场景色

  场景色是指场景空间的色彩,场景色彩的配置是构成电影镜头画面色彩最基本的元素。《情书》的基调色是白色,但是有一些场景却呈现温暖的橘黄色,比如博子在玻璃烧制工作间时,整个氛围就非常温暖。这是表现爱情的部分,两人的情感需要用温暖的环境作为依托,才能使观众融入其中。在这个场景中,创作者做了主观化的处理。正如绘画从印象主义到抽象派一样,电影的色彩也在视觉上呈现更加主观化的处理倾向。《情书》的这一温暖段落,使观众对银幕的视觉感受更强烈,加快了视觉信息的传递节奏。主观性的场景色,都要借以强烈的主观光色,以改变现实环境的固有色彩,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和人物的主观情绪。

  我们再对比该场景的“正常”颜色。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但氛围却大不相同。若上一组爱情场面,不使用“主观化”的色彩处理,那么就显得“冷静、克制”,并不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了。所以,色彩在银幕上,就如同画家手中的画笔在调色板上一样,它不强调色彩影像的表象真实,而是更加注重人物内在的情感真实和心理真实。这一点从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对颜色的处理,便已经开始。

  具象色

  具象色是电影色彩语言的主体和基本形态,它体现在再现客观事物的具体存在上,是场景空间中具体物质色彩的细节与整体的全部体现。具象色以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为基础,描绘物象色彩的真实特征。具象色虽然是客观写实的,但是它的选择却处处体现着导演的意图。《情书》中那个红色的信箱,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戏剧性作用,为了在视觉上凸显,创作者选用了红色,即能形成天然的视觉中心,又融合于整个环境。写实性色彩在影片中是含蓄的,色彩在运动节奏上没有明显地起伏,但是它却潜在地影像着影片的风格样式。其中情感的变化也是微妙的,有一种生活的自然和真实感。这红色的信箱,是连接藤井树和博子的重要道具。影片的中段,博子将信亲手放入红色信箱,观众从中能体会到人物命运中的那种宿命感。

  抽象色

  王国维先生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如果说具象色是“写境”,那么抽象色就是“造境”,它更偏向创造一种意境。在美术上,我们讲求“虚实相生”,具象色是“实境”,抽象色便是“虚境”,“虚境”更偏向一种梦幻感。

  抽象色是指在电影运动中,电影色彩通过可视的、有内在含义的抽象性色彩语言,同剧中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相结合,形成视觉性叙事语言,以描述某种关系,传达某种情绪,揭示某种哲理,抒发某种情怀,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意图,体现人物的心理特征。抽象色彩往往以强烈的运动和主观光色形成,它不受现实主义具象色彩在时空上的局限。抽象色更善于揭示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和心理状态。抽象色彩更具有概括性、象征性和煽动性。它的非现实感使其超越了具象色彩的局限,更具想象力和视觉张力。《情书》中有很多运动摄影,运动摄影形成了这种抽象色,在雪景奔跑的部分尤为明显,这两个部分都与“死亡”密切相关,左一是少女时代的藤井树经历父亲过世的伤痛,右一是成年的藤井树重病,爷爷背着她上医院。抽象色像是印象派的画作一样,把握了一种瞬间的“印象”,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情书》影片色彩语言分析】相关文章:

《情圣》影片人物分析11-04

影片《孔雀》叙事结构分析08-21

《大白鲨》影片分析06-13

店铺色彩分析10-03

编导专业艺考影片分析09-12

色彩的情感分析09-30

编导专业艺考影片分析技09-12

编导专业艺考影片分析的技巧09-02

影片《东邪西毒》的电影配乐分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