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该影片通过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的人生经历完美地诠释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本文主要借助该影片从独立性、尊重他人、个人奋斗以及责任感等几个方面对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解读。
一、影片简介
《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of Happyness)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该片主演威尔?史密斯因为在片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角的原型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克里斯?加纳在成为投资专家之前是一个推销员,尽管他很勤奋努力,却总没办法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妻子不堪生活的困苦离开了他,他却坚持带着5岁的儿子追寻幸福之路。好不容易得到一份证券公司实习生的工作,却被告知实习期间没有薪水。在这6个月的实习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但是克里斯始终坚信,只要努力进取,终会成功。他在数字上的天赋以及做推销员时训练出的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再加上他超常的努力勤奋,克里斯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投资专家,并取得巨大成功。
二、个人主义——美国核心文化价值观
电影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科技与多种艺术元素诸如文学、音乐、美术的综合,它反映和表现了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电影能够非常集中地表现出某类文化的主要特点。美国电影中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就是为美国主流社会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传统和文化核心价值观。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国家,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国精神的主体。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赫(1991)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胡文仲教授(1992) 曾指出,“不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就不可能理解美国人的行为”。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渗入了当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影片中的克里斯?加纳在穷困潦倒中表现出的乐观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完美诠释。
“个人主义”这个术语最早的用法是法语形式的“individualism”,来自欧洲人对法国大革命及其根源(启蒙运动思想) 的'普遍反应。(陈曦,2008)该术语在19 世纪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按照美国学者萨姆瓦(1988)的解释,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和尊重隐私等层面。其在文化上主要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在美国社会中特别强调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具备了这些品性,才能作为一个人而受到尊重。
三、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影片中的体现
首先,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影片中表现为主人公独立的观念和自助的精神。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独立精神,即鼓励自主、自立、自强不息,相信任何人凭着自己的努力都能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自助精神也是个人主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的一个体现。片中通过男主角的儿子克里斯多弗讲的一个有关上帝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一个落水者在水中挣扎,不求自救,只是在心中虔诚祷告,祈望上帝来救他。一艘船开过来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说上帝会来救他因此拒绝被救;另一艘船又开过来了,他依然一心等待上帝的到来,结果自然是他被淹死了。到了天堂,他质问上帝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回答说:“为了救你,我派出了两艘船。”我们在一笑之后,都明白了这个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其次,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在对他人的尊重。 片中男主人公穷困潦倒,其妻子不堪忍受,先是无休止地争吵,后来闹至离婚。克里斯一直都是理解和尊重妻子的选择,但是对于孩子的抚养权一事,他坚持让孩子跟他一起生活,因为他知道一个中年黑人妇女,又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自己的生计就很难应付,根本不可能照顾好儿子。 当父子俩流离失所,好不容易在收容所等到一个床位,儿子克里斯托弗临睡前问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他而离开的?他也只是向儿子解释妈妈有她离开的理由,这是她自己的决定,跟别人没有关系。
除了对妻子的选择尊重以外,主人公也没有因为孩子对他的依赖而将他看做是自己的附属,他始终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第一次无家可归,父子俩只能留宿在地铁站里的厕所里。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父亲编了一个故事,让孩子想象回到恐龙时代,将厕所当成避难的“山洞”,孩子在父亲的怀里安详地睡着了。另外,在篮球场边,主人公无意中打击了儿子对篮球的兴趣,但看到儿子沮丧的神情,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接着他对儿子说了一句话:“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不能成才,即使是我也不行。永远不要说你自己不行,也不能让人家说你不行,那些自己不行的人才往往说你不行。”由此可见,克里斯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并努力培养他的独立精神。
再者,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表现在艰苦的个人奋斗历程。在影片中主要表现在他面对生活时的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影片中令人最难忘的画面就是男主人公奔跑的身影。第一次奔跑是为了追回被街头卖艺者拿走的扫描仪,这可是他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第二次是为了争取机会与投资经理共同打的士,却没有足够的钱付的士费,只能以逃跑来逃避;第三次是因为乱停车而被捕入狱,第二天一早蓬头垢面离开警局就一路狂奔去公司面试;第四次是在实习期间,被赶出旅馆;另外由于无家可归,每天下午下班后接了儿子就要尽快跑到收容所去排队,只是为了给儿子争取到一个睡觉的床位。整部影片中就是通过奔跑表现他对幸福的追求,“追求幸福”这一理念始终贯穿整部影片。这一价值观可以追溯至美国建国之初。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影片中通过克里斯对这个原则进行了解读,即为何是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不是获得幸福的权利;其意在指出幸福是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
奋斗的过程中免不了挫折,面对挫折是缴械投降,还是逆势而上。片中主人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影片刻画了一个穷困潦倒但坚韧不拔、努力进步的美国平民形象。投资失败,妻子出走,朋友寡情薄意,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几经努力后,他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资历击败其他高学历的候选人通过面试做实习生,朝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然而这仅仅是他噩运的开始,由于没有薪水,他不得不在下班后带着儿子到处去销售扫描仪以维持生计。然而天意弄人,在他好不容易卖了几台机器,父子可勉强度日了,因为忘了纳税,所有的存款几乎都被政府扣除,他彻底破产了。另一方面,他为了能从20 个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证券公司的股票经纪人,他充分利用上班期间每一分钟的价值:打电话时从不放话筒,这样每天可节省8分钟的时间; 另外他整天都不喝水,以省下上厕所的时间。下班后他又匆匆赶到收容所去排队等床位,晚上安顿好儿子后,他就着收容所走道的灯光通宵达旦地看书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无论境遇多么糟糕,克里斯总是一如既往的乐观与勤奋,因为他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幸福迟早会来敲他的门。最后,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表现在对个人、社会、家人的责任感。责任一方面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还应该对社会、家庭、朋友等负责。片中的主人公克里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尽管人生的道路对他而言不可谓不坎坷,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追寻通往幸福之路。当他看到从证券交易所出来的人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决定要做一名证券分析师,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长处——数字上的天赋和善于与人交流,所以即使是在妻子的冷嘲热讽、现实的极端困境下,他从不低头,并最终证明了自己。还因为对儿子的责任,使克里斯能够战胜如此恶劣的环境,赢得事业的成功。克里斯自己的童年很不幸,直到28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所以他一直都对自己说如果将来有孩子的话一定要让他过得幸福。本着对儿子负责任的态度,克里斯坚持要得到儿子的监护权,因为他知道他的妻子是不可能给儿子更好的照顾的。当父子俩流离失所来到妇幼救济站时,得知只有儿子能留在那儿,他大叫“不行,我得和儿子在一起”。正是责任,让他在困境中能够坚持不放弃,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四、结语
罗思.本尼迪克(1934)在《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中认为,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文化模式的三大要素。其核心是基督教思想影响下的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电影作为一门集中反映一种文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最直观折射出该国的文化模式。《当幸福来敲门》就是这样一部优秀影片,让观众透视美国的文化模式,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本文主要通过片中主人公克里斯的人生奋斗历程来解读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崇尚自由,自立,自主;突出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等。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不同于我们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所谓的个人主义,不是自私、狭隘的象征。
【《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相关文章: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隐喻06-19
《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父亲角色分析06-19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PPT11-04
《当怪物来敲门》编导影评06-13
请把课程培训当产品来经营05-17
美国好莱坞电影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状况06-19
英语电影中的文化价值观赏析06-19
团队精神与个人主义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