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必知风险管理体系

时间:2024-11-01 21:12:07 财务总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财务总监必知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的企业文化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要让风险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就必须在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育、宣传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全体员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自觉辨别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理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财务总监必知风险管理体系,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财务总监必知风险管理体系

  一、培育1种风险文化,即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1领导重视

  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文化在形成初期,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主要领导人经营理念和做事风格的影响。公司领导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风险文化的形成。领导重视,是风险文化形成的前提。

  2员工参与

  文化产生于员工,也作用于员工。要建立公司的风险文化,就是要让每一名员工都意识到自己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身上,加强风险理念的形成和职业道德的提升。员工参与是风险管理文化形成的基础。

  3让风险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的企业文化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要让风险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就必须在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育、宣传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全体员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自觉辨别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理念。

  二、强化2项内部管理

  1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守则,企业要实现规范经营、降低风险,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理顺业务流程。公司制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很多分类,对风险管理而言,我们按照风险管理的流程,即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对制度分类如下:

  总体而言,在制度制定环节,应坚持“业务开展、制度先行”,制度的制定应具有一定前瞻性。风险控制应分别从风险类别(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业务类别(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进行逐步延伸、深入。在制度优化环节,应针对内外部审计、银监会现场检查等发现的问题重点检查:保持公司制度与章程的一致性、制度之间的匹配性及制度文字使用的规范性等。

  2信息系统建设

  公司的信贷、结算业务均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操作,随着业务的开展,投资、外汇等业务系统也会逐步上线。公司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任何人员,未来公司操作信息系统的人员可能发生变化,但信息系统数据一旦形成就不能改变。信息系统缺陷最有可能引发操作风险,包括不能正常提供服务、数据丢失、信息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等,但同时也会对财务公司的声誉造成很大影响,即引发声誉风险。根据信息系统所担负的职责,一般可以分为以下职能:

  信息化建设作为金融机构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需不断加强和优化。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大、事故发生具有偶然性,而一旦发生,数据不可恢复性并且损失巨大。财务公司应重视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防范信息系统风险,为公司健康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构筑3道安全防线

  财务公司经营管理中的3道安全防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前、中、后台。加强3道防线建设,实际上就是要理顺公司在风险管理中不同员工、不同部门、高级管理层、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责。

  在整个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风险战略,对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与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情况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对第二、三道防线的有效性负责。高级管理层负责公司日常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负责安排和实施第一、二道防线。高级管理层下设独立的风险管理与审计稽核部门,是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的执行者,并可直接向风险控制与审计委员会报告情况。

  四、防范4种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相关定义,下同)。对财务公司而言,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信贷业务,而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可以理解为系统性风险(集团风险)。作为集团财务公司,直接使命就是为集团的高速、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如果集团的资产质量、业务发展均出现较大恶性下滑,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必然增加,即使贷款由集团内相关企业提供担保,结果也无不同。因此,总体上而言,财务公司对信用风险的判断,实际是对集团健康发展的系统性风险的判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企业授信、评级、优化资产配置等手段来提高公司资产质量、降低风险。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公司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具体到财务公司而言,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三种。

  3操作风险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在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

  4流动性风险

  指公司因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可能性。对于财务公司而言,保持公司的流动性也是公司正常运营必须保证的最低要求。对公司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和判断,应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来分析。

  财务公司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情况是,大额资金流动频繁,特别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等时点。如何在保证公司流动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强与集团成员企业(特别是集团总部)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细化资金计划等手段,及时了解大额资金的进出,对大额资金流动提前安排;二是应强化对流动性指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的计算与监测,及时作出预警;三是综合运用各种流动性工具,包括同业拆借、信贷资产转让等,保证公司的流动性。

  对于财务公司面对的4种主要风险,有2点说明:

  (1)每一类风险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如:任何其他一种风险都可能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我们分开讨论各种风险只是为了分析和研究,实践中,这些风险常常是相互关联的。

  (2)除了以上4种主要风险外,金融机构还可能面对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作为财务公司而言,由于其服务集团的战略定位的特定性、业务规模的有限性等原因,在此不做重点分析。

  五、掌握5种应对策略

  公司的风险管理应对策略是风险管理政策侧面的管理技术和措施,不针对某一类具体风险,是管理层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坚持的思路和方向。

  1风险分散

  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这种风险应对策略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应用普遍。风险分散策略对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都非常有效。在信贷业务中,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结构化搭配,就是基于此策略;在投资业务时,将投资分散到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产品也是基于此策略。

  2风险对冲

  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风险对冲是应对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目前公司由于投资业务开展比较有限,该策略的应用相对有限。未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监管部对外汇监管的放开,有可能会运用此来应对汇率风险。

  3风险转移

  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风险转移可以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风险转移对应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都比较有效。对财务公司而言,最可能实施的是担保,即要求借款人或者相关方提供担保,这种策略会大大降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4风险规避

  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这种风险应对策略也非常容易理解,无论在信贷业务中,还是在投资业务中,我们通过风险评估后,主动放弃某一单或某一类业务,就是风险规避策略的最好体现。

  5风险补偿

  指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管理,而且又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公司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公司通过推行利率风险定价就是对风险补偿应对策略的应用。风险补偿策略需要公司根据市场的环境,对风险有非常合理的定价,既能弥补公司承担的风险,又能保持业务的竞争力。

  在5项管理政策中,风险分散往往是最有效的管理策略,应成为风险管理活动中首先考虑的因素,风险对冲、风险转移是通过技术手段预防公司风险,风险补偿虽提高了公司收益,并未实质降低风险,往往不是最优的选择。

【财务总监必知风险管理体系】相关文章:

留学爱尔兰必知08-21

日本留学必知07-23

新手必知的高尔夫知识06-03

模特礼仪知识「必知」06-08

模特必知的礼仪常识09-27

申请法国留学必知09-13

网球比赛必知技巧08-18

必知的鱼的烹饪技巧06-23

必知的美甲的危害08-29

家居用色必知的禁忌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