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日本茶文化
导语: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下面为大家带来日本茶文化,快来看看吧。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一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一样也分四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鸟羽毛制成﹑用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
品茗饮茶,自古讲究器具使用。小巧精致的茶具赏心悦目,自然不必多说,而使用大茶具也别有一番情趣。虽说北京曾出过著名的大碗茶,可要是和日本的大碗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种大碗茶产自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那里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个周末,都会举行“大茶盛式”活动。日语中“盛”是“器具”之意,“大茶盛”就是大茶碗的意思。这种大茶碗也真够大的,高21厘米,直径为36厘米,周长107厘米,重达7公斤,堪称茶具中的巨无霸。
喝大碗茶要两边人帮忙。
源自700多年前的施舍
为何要使用如此巨大的茶碗喝茶呢?据说在1239年,西大寺的高僧向寺院内的菩萨献茶后,为保佑“玉体安稳,万民丰乐”,将剩下的供茶施舍给聚集在寺中的信徒们饮用。当时,茶叶大多从中国进口,是高级奢侈品,只有贵族和僧侣间才流行饮茶,而日本民间,茶是被当成包治百病的药物使用的。
施茶给众人饮用时,因没有足够的茶具,就用一个大水盆盛满茶水,一人一口,一直传递着喝下去。这样的做法在信徒中受到好评,西大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这种发放茶水给参拜寺庙的信徒喝的传统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西大寺使用的茶具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成了日本独一无二的大茶碗。
长老在煎茶
喝大碗茶战战兢兢
现在,饮茶已成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但很多人仍然相信寺院的茶水能祛病除邪。西大寺每年春秋举行的“大茶盛式”都人满为患,尽管门票4000日元一张,还是极难买到。仪式本身与其说是分发茶水,更像是宗教仪式表演。参加者被带到铺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间,跪坐在蒲团上等待。寺院长老在众僧侣簇拥下,神态庄严地缓缓踱进屋,开始讲述大茶碗的来龙去脉。听者正襟危坐,说者话音朗朗。然后,长老在众人注视下煎煮茶水。茶有两种,一种是煎茶,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还有一种是日本特有的抹茶,先把烘干的茶叶粉碎,然后加入开水搅拌成糊状。喝茶时5人一组,分得一个大茶碗。长老用长长的茶勺象征性地向碗里注入茶水后就可饮用了。
由于茶碗又大又重,一个人单独喝茶实在困难,需要两边的人协助才能捧起茶碗。喝茶时,头几乎要全部埋进碗中,从正面看,根本就瞧不见喝茶人的脸。由于紧张,不少人喝大碗茶时战战兢兢。据说,每年都有人把茶碗滑落,被大碗茶搞得狼狈不堪。
日本茶文化
日本跟我国一样都是亚洲国家,而且日本与我国的渊源甚深,日本以前的名字叫倭国,日本的很多文化和技术都是从我国流传过去的,如日本的纺织技术、造船技术、金工技术、文字,医术、天文历法、儒家思想、茶文化等。
日本的茶道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是日本茶文化是源于中国的,早在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将茶种带到了京都比睿山;后来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也在天台山研习佛法并修学茶艺,写成了著名的《吃茶养生记》,而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在隋唐,中国茶文化入“经”成“道”,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给日本带回了中国的佛与茶,始展日本茶文化“东方第一枝”。
第二阶段在两宋,中国禅茶文化日渐成熟繁盛,此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僧容西两次入宋,居留中国达二十四年之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中国茶道,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和“茶禅一味”的墨宝带回日本,自己又撰著《吃茶养生记》,由此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师和日本茶道的先驱者。
第三阶段在明清,在中国禅宗教义和“禅茶一味”的理念刺激和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先驱者便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珠光曾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艰苦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那里得到了圆悟克勤的的墨迹。珠光将之运用于茶道,开拓出了日本茶道茶禅结合的新境界,这便是“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圆悟克勤的墨迹成了禅茶结合的最初标志,也是日本茶道界的最高宝物,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以示对圆悟的敬意。由此,珠光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开山,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后来千利休继承茶道,而后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原则,并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日本茶文化】相关文章:
饮茶文化之日本的茶德是什么06-25
禅茶文化07-24
安溪茶文化09-21
茶道茶文化08-19
韩国的茶文化01-06
日本留学:日本招生的方式10-12
茶文化社会功能12-12
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10-25
杭州茶文化介绍08-15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