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规划的价值与意义
导语: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圳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的意义
1引言
在几乎所有回顾深圳历程的文献中,1980年代都是重点,因为那个刚刚解除闭关锁国政策的年代意味着突破和开端,可以找到许多“第一”,越往后则兴奋度越低,似乎“第一”减少,深圳在全国的领先度就降低。这个问题应当从两方面理解: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深圳的'使命就是探索经验为全国趟路,领先程度降低是必然现象;另一方面需要超越“数第一”的简单认识,更深地发掘深圳持续快速发展的脉络与内在逻辑。就城市规划建设而言,深圳所做的探讨和创新并未止于1980年代,而在其后20多年进展的意义也许更有价值。
2简要回顾
1979年深圳设市,次年成为经济特区。初选罗湖、沙头角和蛇口三个点各做小片区规划,均为窄路密网,这三处至今不堵车。1982年提出带形城市总图,1985年出台特区第一版总规,确立“带状组团式”格局,具有超强适应性,人口现状已超当时规划5倍,但布局结构未乱并持续发展。
1980年代城市建设分组团展开,在建设机制上有许多突破,土地制度持续创新,土地有偿出让开先河,收益“取之于地,用之于地”,促进了建设。
这个时期建筑设计从制度到技术到风格大突破,罗湖小区高层林立,成为特区政策的强烈注解,住宅、工业、仓储小区建设领风气之先,深圳的巨大需求和开放市场几乎成为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摇篮。
1992年撤县改区,1996年覆盖市域的第二版总规完成,提出“网状组团式”结构,1999年规划体系改革,法定图则将全国通行的控规大大提升,官民各半并拥有规划批准权的规划委员会至今领先全国。
1990年代房地产市场领先而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杠杆,“三来一补”企业蓬勃发展,村镇建设大幅度扩张,此后,这两种类型的建设齐头并进,各占半壁,互补、博弈,成为深圳重要特征。
公共建筑形成务实风格,楼盘设计领全国之先,97年前后类似城市美化运动。
2003年近期建设规划领先全国,实际作用明显大于总规。可建设用地日渐用尽,划定全国第一条“生态控制线”,规划研究成果丰硕,领全国之先。
2000年代产业升级迅速,财政收入大增,城市建设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显著下降,高快速路网、地铁建设和特区外管网补课成为建设主题。
深圳被联合国授予“设计之都”,设计行业大幅发展,成为服务全国的重要力量。
2010年代,深圳明显进入城市更新时代,规划设计面临再一次变革,大体量、超高层建筑大幅增加。
3深圳的意义
深圳创立的滚动规划、适度超前、七通一平、规土合一、土地经营、土地收益在建设系统内运作、开放市场和各阶段招投标制度等经验,在全国城市化发展中功不可没。全国范围大规模城市建设约晚于深圳10-15年,深圳的规划建设体制、城市奇迹般的膨胀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显然成为令人兴奋的模版。许多城市原有的相对谨慎的总体规划被一次次突破,可以在体制上另起炉灶轻装上阵的开发区高新区成一时风气。1997-2002年这个时期我曾频繁接待来自中央和各地来深视察考察城市规划建设的领导和团体,也粗略统计到京沪津穗杭5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之和尚不及当时200亿/年的深圳。2000年之后,大部分大城市的土地收益逐步攀升,成为城市扩张的催化剂,有些城市以各种名目推动的土地扩张速度甚至大大超过深圳,也背离了深圳实行的城市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若干城市的年土地收益数以千亿计,占财政收入比重高达50—70%,而深圳多年维持200亿上下,占财政收入比重逐步降到15%以下,在特大城市中唯一摆脱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可以说,深圳是中国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造城运动的起点和重要坐标点。而深圳实体经济、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各项功能的相对均衡而较高水平发展,其背后的做法和原则依然值得继续探讨和发掘,为全国的城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多的经验。
【深圳城市规划的价值与意义】相关文章:
1.城市规划的意义